河南早餐界的扛把子不是胡辣湯,而是豆腐腦

胡辣湯常被當成河南早餐的代表,但河南人早上喝得最多的,還是豆腐腦。在河南,豆腐腦配料各地多有不同,有的放粉皮,有的放芝麻葉,有的胡辣湯兩摻,有的雞湯打底。胡辣湯的伴侶只有豆腐腦,可豆腐腦的伴侶不只是胡辣湯。

河南早餐界的扛把子不是胡辣湯,而是豆腐腦

王又又 | 文

豆腐腦是一種很神奇的食物,豆漿到豆腐腦的華麗變身,從液體變為固體,是一場不可回頭的旅行。

我打小愛喝豆腐腦,卻喝不下豆漿。倒不是貪戀豆腐腦滑嫩的口感以及不用咀嚼就可以下肚的方便,而是,豆腐腦沒有豆漿的豆腥氣。對於對氣味無比敏感的我而言,這一點足以讓我放棄豆漿。

按理說,各地都有可以當故鄉代名詞的餐點,但豆腐腦,在這各路神仙中間,卻是一個另類的存在。因為適應全國人的口味,從四川到廣東,從東北到海南,豆腐腦的疆域之廣,足以令任何一種餐點乍舌。頂多,換個名字。在四川叫豆花,在有的地方叫糖水,當然,在更多的地方,還是老老實實就叫豆腐腦。

河南早餐界的扛把子不是胡辣湯,而是豆腐腦

辣豆花

有時我會想,為什麼豆腐腦那麼有市場?後來我想到了,也許就是因為,它太沒脾氣了吧。小到牙牙學語的嬰孩,大到顫顫巍巍的老人,吃它都沒壓力。

再有,它本身又沒什麼特別怪的氣味,這就導致它百搭啊。擱糖就甜,放鹽就鹹,不奪味,不串味,放啥都是錦上添花。

這也難怪人們喜歡它。

雖然它本身沒脾氣,可不代表吃它的人沒脾氣。因為它,全國人民可沒少打嘴仗。網絡上一搜,“豆腐腦的甜鹹之爭”,隨意點開一個帖子都是戰場。有熱心網友做了一張圖,如下:

河南早餐界的扛把子不是胡辣湯,而是豆腐腦

甜鹹兩黨割據圖

作為一個河南人,我自然十分用心地要看看對方把我們劃分在了哪一陣營。

結果也明顯,偏鹹黨。

但根據我對周圍朋友的非正式採訪,發現周圍居然聚集了一票甜黨成員。這些人分別來自駐馬店、信陽、鄭州。當然,也有堅定的鹹黨,例如安陽、焦作,還有的地區是兩者都愛,像是洛陽。

河南早餐界的扛把子不是胡辣湯,而是豆腐腦

甜還是鹹?

從這個簡單不客觀的調查結果來看,我粗暴地得出一個結論:甜鹹兩黨居然在河南得到了融合!

真是了不起,了不起!

但在河南,豆腐腦除了甜、鹹之分,各地也略有差別。

我老家安陽,鹹口的偏多,我媽說,豆腐腦上的鹹湯是粉芡做的,所以才有那麼滑潤的口感。但我對這點無感,我比較喜歡鹹湯裡的粉皮,吃起來又滑又勁道,吸溜——就到嘴裡了。粉皮在湯裡泡的時間長了,染上鹹湯的五香味,越嚼越香。

綠豆粉皮是我們老家特產。安陽人愛喝粉漿飯,粉漿其實就是粉皮作坊的副產品。豆腐腦中加粉皮,也算是地方特色吧。

河南早餐界的扛把子不是胡辣湯,而是豆腐腦

鹹湯裡的粉皮,吃起來又滑又勁

但相比豆腐腦粉皮的味道,衚衕口一家賣豆腐腦的商販更讓我記憶深刻。

這個商販是外地人,租住在衚衕口一個本家的姑奶奶家裡,但他具體哪來的我也不清楚。最開始,每天蹬個三輪車,早晚兩趟,沿街叫賣。

三輪車裡有倆保溫桶,一個放新鮮的豆腐腦,一個放鹹湯。街坊們常是拿著盆端著鍋就出來了,一買就是一家人的早飯。他賣得也不貴,幾塊錢就是一大盆。當然,這是十多年前的物價。

河南早餐界的扛把子不是胡辣湯,而是豆腐腦

但由於他的生意太好,觸及到周圍很多商販的利益,於是,有人開始不規矩了,請了一些打手對付他。有一次,我見他頭上纏著紗布,覺著很奇怪。我媽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一次比一次打得狠。

江湖啊,真是險惡。上次回家,見他開始賣煎血了,據說也買了房。但想起他吃的那些苦,心裡感覺很不是滋味。

上大學後,我在學校第一次吃“兩摻兒”。

河南早餐界的扛把子不是胡辣湯,而是豆腐腦

兩摻,據說是鄭州獨一份

兩摻兒就是豆腐腦摻胡辣湯。胡辣湯是鄭州早餐界的扛把子,其他任何早餐都只能活在它的陰影之下。

胡辣湯必須燙著好喝,伴著偏高的溫度,讓胡椒的辣在嘴裡嚯嚯呀呀,一碗下肚,整個人別提多舒坦了。但有人降不住這種喝法,但又按捺不住那顆想喝湯的心,於是便會要兩摻。

大學裡的兩摻會再淋點香油和芝麻醬,然後再扣上一勺黃豆、芹菜丁。別說,沒這些看似不起眼細碎調料,兩摻兒的滋味還真是大減。

後來學校賣兩摻兒的那家商戶走了,其他家的兩摻兒不放芝麻醬,從那兒以後,我就沒喝過兩摻了。因為鄭州大部分的兩摻都不放芝麻醬。

後來,聽說鹿邑還有一種“雞湯豆腐腦”,味道也很是讓人迷醉。雞湯豆腐腦的鹹湯就是鹹糊塗,但鹹糊塗是雞湯打底,裡面有海帶、洗的麵筋和豆腐皮。這些配料雖然比較常見,但和雞湯搭配,味道感覺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河南早餐界的扛把子不是胡辣湯,而是豆腐腦

讓人迷醉的雞湯豆腐腦

說起配料,駐馬店西平的豆腐腦才特別,據西平的小夥伴說,至今沒在其他地方見到過。

駐馬店盛產芝麻,但很多人不知道,芝麻葉也是一種很好吃的蔬菜。

夏末秋初,正是芝麻葉最茂盛的季節。這時,將芝麻葉摘下洗淨,放在房頂或空地上晾乾,便可以收起來長久保存。吃起來也十分方便,用熱水泡開,煮麵條下進去,絕配。

而西平的豆腐腦,裡面放的也正是芝麻葉。芝麻葉有筋,吃起來微硬,極有嚼頭,配上黃豆、香椿泥、香油、辣椒油……那滋味,自己想吧。

當然,同屬駐馬店,有的地方就沒有鹹豆腐腦。

我們辦公室有正陽的小夥伴,她是堅定的甜黨,她說,鹹豆腐腦是啥呀?我們正陽縣就沒賣的,甜的多好喝啊!

嗯,你長得好看說什麼都對嘍!

河南早餐界的扛把子不是胡辣湯,而是豆腐腦

甜豆腐腦,爽口降暑

聽說在廣州、福州等地,大家把豆腐腦當糖水吃,是小姐姐們逛街必備美食,相當於我們上街買的的奶茶、水果茶之類的。也是棒!

但在河南,一般沒有單喝豆腐腦的,更不會把豆腐腦當甜品。

像我,喝豆腐腦喜歡配小籠包,有的人喜歡配水煎包,最近在樓下發現一家賣豆腐腦的,他們家除了豆腐腦就只有油餅。鄭州賣胡辣湯的店,往往都有兩摻兒,有的人喜歡配肉盒,有的人喜歡配油饃頭。

還是應了之前說的,豆腐腦百搭,怎麼著都美味。

(圖片源於網絡)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