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地區差價賺錢

80年代下海經商,是賺錢的黃金時期,好多當時下海的人都賺得盆滿缽滿。當時下海的其中一類人被稱為“倒爺”,他們就是利用地區差價來賺錢的——把當時在國內很便宜的生活用品,高價賣給其他國家,又將其他國家便宜的工業品高價賣給國內消費者,他們則從中賺取高額差價。而如今,有的企業選擇在其他國家生產商品,從本質上講,其實也是在利用地區差價賺錢。那對於普通的創業者或者商戶來說,又該如何運用地區差價賺錢呢?

如何運用地區差價賺錢

一,找商品的原產地或集中生產地

不管是80年代下海經商的倒爺也好,還是今天的代購,異地商品買賣也罷,它們運用地區差價賺錢的原理是一樣的——在商品進價低的地方買進,賣給商品售價高的地方。這種情況是因為:1,進價低的地方是商品的原產地,比如,在芒果的原產地海南,芒果售價為幾毛錢一斤,而運到四川,售價一般在每斤6元左右甚至更高。2,進價低的地方是產品的集中生產地。比如,浙江的服裝廠多,廣州的電子廠多。那麼在浙江批發服裝,在廣州批發電子產品進價就很低。所以,想要利用地區差價賺錢,可以到商品的原產地或者集中生產地去進貨,然後向有市場但缺乏商品的地方銷售。

如何運用地區差價賺錢

二,在人力成本低的地方生產商品

如何運用地區差價賺錢

客觀上講,利用地區差價的思路賺錢,對於創業者或者個體商戶來說,意義都非常重大。但是,要想真正賺到錢,除了“地區差價”的客觀因素,經商者的個人條件也很重要,比如,經商者要消息靈通、要有靠譜的進貨渠道、要懂市場需求等等。總之,投資者務必也要做最好的計劃,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以便降低創業及投資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