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麼大,哪裡的面最好吃?

臨滄美食家

網上有很多各省的代表麵條,甚至還有傳說中的中國十大面條,作為一個吃麵達人,這些麵條我都吃過很多次,然而在我心目中最好吃最經典最正宗最秀色可餐最念念念不忘的麵條還是山西的麵條,但不是最出名的山西刀削麵,這些麵條比較小眾化,主要是宣傳推廣並不成功,不像中國十大面條那樣已經成功成為了一個地區的符號表徵,但是!所有吃過這些麵條的人,包括外省人都會讚不絕口,有一些外省朋友現在還唸叨著來我這裡吃麵,可謂是魂牽夢繞。

山西的麵條不像其他地方的麵條那樣,滷子單一化,比如北京炸醬麵就是固定的炸醬,到哪裡都是一份炸醬滷搞定;或者武漢的熱乾麵,就是辣椒、醋、芝麻醬、肉末固定搭配;亦或陝西油潑面,純粹由辣面、青菜、 蔥花組成一份滷子,吃來吃去就那樣,比較單調。

山西的麵條的滷子就是一絕,最大的特色在於在意份滷子中可以放入很多純蔬菜或者蔬菜和各類肉進行混搭,你想吃什麼蔬菜就把它們放一塊炒起來加水熬製而成,不同蔬菜的搭配會呈現不同的味道,這是吃陝西面條永遠給人一種驚喜的感覺,並且也不想其他麵條那樣,滷子單一化,得不到應有的蔬菜營養。山西的這種滷子說什錦也不為過,但與什錦又有所不同,語言真是無法形容。

山西有各式各樣的麵條,它們外在形狀不同,因而口感也千差萬別,連著半個月吃麵條不重樣一點都不誇張,再配上各式各樣的滷子,那新奇噴香的味道簡直回味無窮,叫人流連忘返。

也許這就是山西人愛吃麵條不吃米飯的原因吧,因為花樣繁多的麵條根本吃不膩啊。

下面簡單列舉一些山西獨特的麵條。

1.餄餎面

餄餎面是一種中國北方晉冀魯豫陝五省的傳統特色麵食之一,用餄餎床子(做餄餎面的工具,有漏孔)把和好的蕎麥麵或者高粱面或者白麵或者玉米麵放在餄餎床子裡,並坐在槓桿上直接把面擠軋成圓形長條(麵條狀)放在鍋裡煮,煮好後撈出來,或用冷水涼好或趁熱澆上獨特的滷子,一碗美味噴香的餄餎面就等待你狼吞虎嚥了。

餄餎面也可以炒著吃,先把麵條煮好,快要炒好滷子是將煮好的麵條加入一起炒,出來的超喝了根據個人喜好可湯可幹。

2.剔尖面

剔尖又稱撥魚、剔撥股,原產地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是流行於晉中一帶的地方傳統經典麵食,簡單說就是"用筷子撥出的麵條"。麵條可用白麵,白麵摻玉米麵做成,高手剔出的剔尖,呈中間圓、兩頭尖形狀,用筷子沿盤邊剔面,筋軟爽口,易於消化。配上或葷或素打滷,吃起來又香又滑十分可口。

同樣,也可以做炒剔尖面吃。

3.貓耳朵

貓耳朵是一種在山西地流行的特色傳統麵食。其並非如名字所說用貓耳製成,只是因形似貓耳故名。在中國華北地區,貓耳朵大多像其他麵食一樣作為主食,與南方地區多作為點心和小吃食用的貓耳朵不是一種東西。

同樣,可以炒貓耳朵吃。

4.揪片

揪片是山西運城、晉中等地的特色傳統麵食之一,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面片口感爽滑,勁道。在山西無論城市與農村,揪片是一種家常便飯。揪片操作簡單,面片很容易入味,食之舒暢,容易消化,尤其適合於幼兒和老人。

同樣,也可以炒著吃,或者煮湯麵吃。

5.莜麵栲栳栳

莜麵栲栳栳(栲栳栳kàolaolao)是山西高寒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屬於晉菜。"栲栳栳"是用莜麵精工細作的一種麵食品,因其形狀象"笆斗",民間叫"栳栳"。莜麵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它工藝講究,成形美觀與口感勁道完美結合,加上"羊肉臊子臺蘑湯,一家吃著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連康熙皇帝朝拜五臺山時,也以品此為人生快事。

6.壚面

也叫燜面,主料是麵粉,配料主要是豆角和豬肉或者蒜薹豬肉。其他隨自己喜好而加。可以加入蘑菇,香菇,土豆丁,捲心菜等,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燜面所用的面,有生面和熟面。熟面所蒸的時間比生面要少很多。也可加入適量莜麵。調理必須要有蒜,才夠美味。燜算是此面的加工方法,著名山藥蛋派作家山西晉城人趙樹理就特別愛吃這種面,還因此做了一些考證。他認為lumian應為"壚面"。"壚"當然不是普通澆滷麵的個"滷"字,而"是當年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相戀"當壚賣酒"的那個"壚"字。

山西的這些麵條,可能在陝西、河南這些同樣以麵食為主的地方或多或少出現,但滷子不同是鍵。此外,山西還有拉麵,扯麵,抻面、三樣面,壚beidao,等等,這些面雖然與蘭州拉麵,陝西扯麵等同名,但山西人知道,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麵食。

好了,不多廢話了,深夜寫此文,肚子忽然空空如也 ~

參考文獻:

劉佳佳. 歷史視角下的山西面食文化研究[D].華中師範大學,2012.

張蘊卓. 山西面塑造型的符號象徵與民俗文化內蘊[D].太原理工大學,2012.

團隊特邀嘉賓:颶風娛樂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對好吃的標準也不一樣,百人百味,大多數人會覺得媽媽做的面,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所以只能說哪裡的面比較有名,把比較有名的這12個地方的面,及做法分享給大家!

陝西油潑扯麵

原料:麵粉300克,清水160克

調料:油,生抽,米醋,辣椒粉,大蒜,香蔥,鹽

做法:

1.盆裡放入麵粉300克

2.小碗里加適量的鹽用清水化開,然後慢慢加入麵粉中

3.把麵粉攪成棉絮狀

4.在揉至光滑蓋上保鮮膜靜置30分鐘

5.然後切成差不多30克左右的小麵糰揉成扁成條。

6.每個麵糰在揉成條狀後抹油,再次靜置20分鐘。

7.蔥蒜分別切末

8.辣椒粉適量準備(依各人的喜辣程度準備)取一個小碗加入生抽,陳醋少許拌均待用

9.取一份麵糰擀成長條狀,中間用擀麵杖壓出一條狀印痕

10.把面片放在手上,兩手分別捏住兩端,兩端用力拉扯成長面片,從拉長的面片中間撕開(擀麵杖壓出印子的地方)11.鍋中的水提前燒開,直接將扯好的麵條下入鍋中,煮3-5分鐘左右撈出瀝乾。

12.煮好的扯麵撈入碗中放上蔥末,蒜末,辣椒麵,鹽2克

13.燒一些油至8成熱,立刻潑在辣椒麵和蔥末上,聽見“呲呲”的聲音,倒入醋和生抽料汁,攪拌均勻即可

陝西臊子面

原料:麵條,豬肉末,青菜,蔥,蒜,燻幹,花椒粉,紅油,芝麻,香醋,白糖

做法:

1、豬肉末中加入料酒,鹽一起拌勻醃製半小時,燻幹切成半釐米見方的小塊;

2、油鍋加油,蔥蒜爆香,放入豬肉末炒到顏色變白;

3、放入燻幹塊慢慢炒出香味,然後放入料酒、醬油炒到燻乾和豬肉變紅;

4、放入高湯或清水,水量沒過材料1/2,加鹽、白糖煮到湯汁上色,味道變濃;

5、另起一湯鍋將麵條煮到約八成熟後撈出盛在碗中,加入之前煮好的料,燙好的青菜,加入香醋、花椒粉、紅油、芝麻、香蔥拌勻即可。

東北冷麵

主料:橡子麵條(200克)、泡菜(80克)、胡蘿蔔(50克)、青瓜(50克)、雞蛋(2個)

調料:油(少許)、鹽(適量)、醬油(2湯匙)、白糖(5湯匙)、米醋(4湯匙)、泡菜汁(3湯匙)、牛肉粉(1湯匙)、薑絲(3克)、大蒜(5克)、涼白開(適量)

做法:

1、雞蛋洗洗外皮,放入小鍋中煮8分鐘便可得搪心蛋;

2、青瓜、胡蘿蔔洗淨切絲,泡菜切絲;

3、取一大碗,放入白糖、醬油、米醋、鹽、泡菜汁、牛肉粉、大蒜、薑絲和涼白開,密封好入冰箱冷藏1小時以上;

4、鍋內入適量水,橡子麵冷水入鍋燒開後關火;

5、煮麵的同時,另起一鍋燒開水,把胡蘿蔔絲焯熟;

6、煮開的橡子麵放到水龍頭下不斷沖洗,去除粘液,直到不粘手;

7、沖洗乾淨的麵條;

8、雞蛋煮熟後冷水激,剝皮切半;

9、最後把麵條放入大碗中,依次擺上青瓜絲、胡蘿蔔絲、泡菜和雞蛋;

10、再把冰鎮過的冷麵湯倒入即成。

小竅門:

1、橡子麵有股苦澀味,粘性強,需要反覆沖洗多次才可去除;

2、橡子麵需要冷水入鍋煮;

3、我的冷麵湯做的是兩人的量,口味也是自己喜歡的酸甜口味,辣味較輕,請各家自行掌握,調出適合自身的味道。

陽春麵

用料:新鮮細麵條適量、香菜、蔥花適量、生抽、醬油、香油適量、十三香、味精、鹽、香醋少許、白糖少許、蝦米少許

做法:

1、香菜、香蔥洗淨切碎放入碗中

2、上火燒水,水沸後面條放入鍋中煮熟

3、趁著煮麵的空蕩,繼續往碗里加上述調料及蝦米

4、面煮熟後,碗裡澆適量煮麵的麵湯,麵條也撈到碗裡拌拌,香噴噴又熱乎乎的陽春麵就做好了

貴陽腸旺面

原料:上等麵粉500克,4個雞蛋,黃豆粉適量,少許食用鹼和細鹽,適量清水。

做法:

1、麵粉放在和麵盆裡,均勻地撒入少許食用鹼和細鹽,摻勻,再打入雞蛋摻勻。

2、加適量清水揉成光滑的麵糰,蓋上溼布餳20分鐘左右,取出放在乾麵粉上反覆揉制。

3、揉至麵糰非常筋道時,用擀麵杖擀成薄如綢緞的麵皮,再取適量黃豆粉撒在麵皮上,用手鋪勻。

4、最後把麵皮摺疊起來切成細絲,切好的麵條再分成均勻的小團,每團80到90克左右,剛好夠一碗麵的量。

5、分好團的麵條放入瓷盤裡,用溼紗布蓋上防止脫水,待用。

腸臊做法

原料:新鮮雞蛋麵90克,豬大腸50克,五花肉25克,血旺25克,綠豆芽15克,豆腐25克。

調味料:鹽、熟豬油、餈粑辣椒、豆腐乳、味精、醋、甜酒汁、胡椒粉、蒜泥、薑末、蔥花、高湯等各適量。

其它調味料:料酒、花椒、八角、山奈、老薑塊、蔥段各適量。

1、製作腸臊:豬大腸徹底清洗乾淨,切成一尺左右的長段,加花椒、八角和山奈冷水下鍋,煮至半熟時撈出來,切成塊以後再放入砂鍋裡,加山奈、八角、老薑塊、蔥段和適量清水,燒開後用文火燉熟待用。這裡記得絕對不能把大腸燉到粑爛,否則就沒有嚼頭了。

2、製作脆臊:五花肉除去肉皮後再肥瘦分開切丁,炒鍋洗淨燒乾後倒入肥肉丁,加鹽和甜酒汁用大火反覆翻炒,炒至金黃色時再下瘦肉丁一起炒,炸出油後加適量冷水激一下,將鍋離火併下入少量的醋及適量的甜酒汁,用文火炒10至15分鐘後起鍋濾油待用。

3、製作泡臊:豆腐切成小丁後用鹽水浸泡一段時間,撈出控淨水。把熟豬油入鍋用旺火燒熱,下入豆腐丁炸到呈嫩黃色時撈出,控油後再放進砂鍋裡,加適量高湯、生薑、少許山奈、八角、適量料酒和少許鹽,燒開後用文火煨至豆腐泡入味,待用。

4、製作紅油:炸豆腐的鍋裡留下適量底油,下入餈粑辣椒炒出香味,待油變至紅色時,把豆腐乳加適量清水調勻,和薑末、蒜泥一起下鍋,炒到餈粑辣椒至呈現金黃色時起鍋,濾出紅油待用。

5、焯燙綠豆芽、綠豆芽用開水焯燙1分鐘左右,撈出瀝淨水鋪在麵碗底部。

6、煮麵條、雞蛋麵抖散後下入微沸的開水裡,火要旺,水量要寬,煮至鍋裡翻滾時就用筷子撈起來看看,大約需要煮1分鐘左右吧,如果麵條伸直了就用漏勺撈出來,並往漏勺裡衝入一碗涼水。

7、衝過涼水的麵條再次放入鍋裡燙熱,這樣能讓麵條更好的收筋,吃起來更加筋道爽口。燙熱後就盛入用綠豆芽墊底的麵碗裡、裝碗上桌

遵義豆花面

主料:豆花、豆漿、寬麵條

輔料:薄荷葉,香蔥,香菜,榨菜末、炒熟的肉丁、鹽、味精、鄉下妹油辣椒、醬油、醋、花生、花椒粉;

做法:

1.先將買回家的水豆腐小火煮開,豆漿小火煮開備用;

薄荷葉洗淨切碎,香蔥洗淨切蔥花,香菜洗淨切碎備用;

2.鍋中倒入適量菜油,有微微冒煙關小火放入醃製過的肉丁【用薑片 鹽 水芡粉】爆炒,肉變白後繼續小火燜10分鐘即可盛出來備用;

3.取一小碗放入鹽,味精,醬油,陳醋,炒熟的肉丁,薄荷葉,蔥花,香菜末,花生,花椒粉,榨菜末和鄉下妹油辣椒拌勻做成蘸碟備用;

4.燒水,水開後放入寬麵條煮熟,一般大滾開3次即可撈出,麵條入碗之前碗裡要放適量的豆漿,然後再把麵條放進碗裡,最後舀上一勺嫩滑的豆花放在麵條上即可;

5.吃麵條的時候要將麵條放進蘸碟內拌勻再吃,你也可選用你喜歡的方式隨意食用。

四川擔擔麵

村料:麵條200克,豬肉餡400克,芽菜100克,大蔥末25克,薑末10克,蒜茸10克,辣椒麵1.5克,芝麻醬10克,油菜心1棵,香菜少許。

調料:老抽,生抽,料酒,米醋,高湯,花椒麵,豬油,香油。

做法:

1、鍋熱後,倒入豬肉餡炒散待用。

2、用豬油將蔥、姜、蒜爆香,再放入辣椒麵、芽菜、肉末煸炒,加料酒、老抽、生抽、米醋,點少許高湯,出鍋時放入芝麻醬、花椒麵炒勻。

3、開水下鍋將麵條煮熟,撈入碗中。油菜心焯熟待用。

武漢熱乾麵

原料:鹼水面,鹽,香油,醬油,醋,大蒜,黃瓜,芝麻醬,蘿蔔乾

做法:

1、鍋內放水,燒開後把面放下去煮;

2、煮熟的面撈出來,用筷子把面抖開,讓它不粘在一起;

3、另開一個鍋,再放水燒開,把抖開的面再放下去煮一下;

4、水再開之後就可以把面撈起來裝盤,加入上述所說材料拌勻就可以開吃。

河南羊肉燴麵

材料:有羊骨頭、羊腿肉、粉條、黃花菜、香菜、豆腐絲、海帶、鵪鶉蛋、麵粉。

配料:八角、大料、草果、茴香、鹽、味精、香油

做法:

1、羊肉切成大塊,羊肉和羊骨頭用清水洗淨,用清水中浸泡約1小時,撈出,沖洗乾淨。

2、八角、大料、草果、茴香一起用紗布包裹,製成調料袋。

3、鍋中填滿水,將羊肉和羊骨頭放入,大火煮開,撇去浮沫,放入調料袋,轉小火慢 燉2-3小時,熬至羊肉軟爛,撈出調料袋,加入鹽調味,待涼備用。

製作面坯:

1.麵粉中加入一小勺鹽,混合均勻,慢慢加入清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麵糰,蒙上保鮮膜醒20分鐘。然後再揉10分鐘後蓋上保鮮膜醒20分鐘。反覆3-4次。

2.將揉好的麵糰搓成粗長條,分成劑子,將每個面劑擀成厚度約1釐米的長方形面片,在面片上抹上色拉油,蓋上保鮮膜,醒20分鐘即可。

準備配料:

1.粉絲用水泡軟。

2.香菜洗淨,切段兒

3.黃花菜和木耳泡軟,將木耳撕成小朵。

4.海帶泡發後洗淨,切絲。

5.鵪鶉蛋煮熟,去皮。

6.羊肉切片。

拉麵煮麵:

1.鍋中放入熬好的羊肉湯,煮開後依次放入羊肉片、黃花菜、木耳、海帶、豆腐絲,攪拌均勻。

2.再次開鍋,開始抻面。取一塊麵片,雙手捏住兩頭輕輕抻開,將面片抻成寬約1釐米的麵條,下入鍋中。如此反覆,將所有面片抻好入鍋。鍋開後下入粉絲,加鹽調味。麵條煮熟即可出鍋,搭配著糖蒜和辣椒醬食用。

蘭州牛肉拉麵

食材:牛肉500g,牛骨500g,麵粉500g,雞精,鹽,胡椒粉,蔥,姜,八角,桂皮,肉蔻,草果,丁香,小茴香,香葉,花椒,辣椒,紅油,香菜。

做法:

1、準備好牛肉和牛骨,然後在水裡浸泡四小時。

2、將八角、桂皮、香葉、花椒、辣椒、草果、肉蔻、小茴香、丁香和蔥姜用紗布包好成調料包。

3、下入調料包大火燒開,轉小火煮至5小時,將牛肉撈出晾涼後切成小薄片備用,香菜洗淨切成段。

4、將麵粉用清水攪拌至無干面,再揉和均勻,揉成光潤不粘手的麵糰。餳至20分鐘。

5、取一塊,餳至好的麵糰搓成條,充分拉長,兩頭對摺,反覆幾次,擀成片,切成條,一根一根拉成麵條。

6、入開水鍋中煮熟,撈在大碗中,澆上牛肉湯,加入適量牛肉片、香菜 ,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紅油即可。

老北京炸醬麵

原料:切面500克、幹黃醬100克、蔥薑蒜20克、水發黃豆50克、芹菜15克、黃瓜30克、豆芽20克、胡蘿蔔30克、圓白菜20克、五花肉50克、白糖20克、香油2克、大料2顆、甜麵醬100克

做法:

1、將蔥薑蒜切沫,芹菜洗淨切丁,黃瓜洗淨切絲,胡蘿蔔洗淨切絲,圓白菜洗淨切絲,五花肉切丁

2、鍋內加清水,燒開,分別將豆芽20克、芹菜丁15克、黃瓜絲、胡蘿蔔絲、圓白菜絲20克、焯水備用。將黃豆50克煮熟備用

3、取小碗放入幹黃醬100克,加2倍清水,釋開備用

4、鍋內放入15克色拉油,大火燒至油溫7成熱放入大料2顆爆香,放入切好的五花肉丁50克,煸香出油,加入釋好的幹黃醬100克,甜麵醬100克,小火炸10分鐘後,下蔥薑蒜,香油2克,白糖20克,炸20分鐘,盛到碗裡備用

5、洗淨鍋,加清水大火燒開,下入麵條煮熟,過涼水盛入碗中

6、最後加入20克醬,依次放入黃瓜絲,胡蘿蔔絲,焯好的芹菜丁、豆芽、圓白菜絲、黃豆攪勻即可

山西刀削麵

材料:麵粉,番茄,土豆,雞蛋,蔥花,青菜,肉末,鹽,醋,醬油。

做法:

1、取適量麵粉加水糅合。

2、面和的差不多了蓋上溼布放在一旁醒十至二十分鐘。

3、面醒得差不多時開始準備湯料。番茄切塊,土豆切片,在冷水的時候下鍋一起煮。

4、醒好的面拿出來繼續和,之後放入微波爐裡面加熱10-20s。記得兩面都要熱到。

5、湯燒開後往裡削麵。麵糰揉成有脊的形狀,下手要快才能成片。

6、往湯里加鹽、醋和醬油調味。還可加雞蛋、青菜、肉末和蔥花。

提醒:刀削麵對揉麵、削麵技術要求比較高,水應多次少量添加並且儘量將面打成散塊以方便估量水是否加夠。切忌將所有散粉加水糅合完,這樣會導致麵糰太黏無法削。大概麵糰和乾粉1:1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停止加水開始揉麵了


西安美食達人圈

正如題主所言:中國那麼大,麵條那麼多,人口那麼雜,哪裡有人敢說哪裡的面最好吃?各地各人口味不一,難分伯仲。

只是為了推廣麵食考慮,由中國商務部、中國飯店協會等舉辦的中國飯店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麵條文化節上評出,中國十大面條包括: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蘭州牛肉麵、四川擔擔麵、河南燴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和吉林延吉冷麵。或許跟鄧爺爺的“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是同等個思想價值觀,比較人都是好勝心、好奇心和虛榮心很強的,什麼都弄個排名榜前十。

下面好好聊聊中國十大面條,看看你都吃過哪幾個?


1、武漢熱乾麵

熱乾麵是湖北省武漢市的漢族特色小吃,色澤黃而油潤,滋味鮮美,拌以香油、芝麻醬、富清鮮辣味粉、五香醬菜等配料,色香味俱全。以“中國十大面條”之冠,聲名鵲起,如今在全國各地都能吃到。


2、北京炸醬麵

醬面就無疑是北京人的當家飯了。暑天吃炸醬麵,既便利又開胃。


3、山西刀削麵

刀削麵,全憑刀削,故而得名,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刀削麵的調料多種多樣,有番茄醬、肉炸醬、雞蛋打滷等。因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麵是山西面食文化的招牌,堪稱"天下一絕"。


4、蘭州牛肉麵

蘭州牛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麵,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清真風味小吃。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被譽為“中華第一面”。


5、四川擔擔麵

著名的成都小吃(又說自貢小吃,起源於自貢)。用麵粉擀製成麵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


6、河南燴麵

河南燴麵,是河南三大小吃之一,是一種葷、素、湯、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燴麵是以優質高筋麵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一種類似寬麵條的麵食。湯好麵筋,營養高。


7、杭州片兒川

片兒川,杭州地區的傳統湯麵,已有百年曆史,面的澆頭主要有雪菜、筍片、瘦肉絲組成,鮮美可口,價格適中,大概在10-15塊一碗,是杭州市民最喜愛的日常小吃之一。


8、崑山奧灶面

奧灶面,是江蘇蘇州漢族名點之一,屬於蘇菜系,以紅油爆魚面和白湯滷鴨面最為著名。繼承傳統做法,用青魚的魚鱗、魚鰓、魚肉、魚的粘液煎煮提出,所以味道鮮美異常。其次在於澆頭有考究,爆魚一律用青魚製作,滷鴨則以"崑山大麻鴨"用老湯烹煮,故肥而不膩。


9、鎮江鍋蓋面

鍋蓋面,又稱鎮江“夥面”,是鎮江家喻戶曉的麵食。其做法簡單:將麵粉揉好後擀成薄片,再用刀細切,與鍋蓋一起下鍋煮熟,撈起放入調好佐料的碗裡即可。夥面的特點是軟硬恰當,面的柔韌性好,老少咸宜。被譽為"江南第一面"。


10、吉林延吉冷麵

延吉冷麵,以蕎麥麵冷麵為著稱,一般用牛肉湯或雞湯,佐以辣白菜、肉片、雞蛋、黃瓜絲、味精等。食用時,先在碗內放入少量涼湯與適量麵條,再放入佐料,最後再次澆湯。


除了上面被評為十大面條的之外,其實還有許多出名又未上榜的好麵條,例如


1、重慶小面

重慶小面,如今也是火遍大江南北的存在啊,麻辣爽口,配上一瓶冰飲就是絕配了。


2、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不僅有特殊地方風味,又有深厚文化底蘊,最初起源於山西,如今以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


3、竹升面

竹升面是廣東省漢族傳統麵食,用傳統的方法搓面、和麵,用竹升(大茅竹竿)壓打出來的麵條、雲吞皮的一類麵食。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部第二集麵食專題中為南派麵食掙得一席之地的老牌傳統面。


4、宜賓燃面

燃面是四川省宜賓地區最具特色的漢族傳統名小吃之一,因其油重無水,點火即燃,故名燃面。


5、陽春麵

陽春麵,相信很多人記憶力都有這個詞彙吧,雖然可能未曾吃過。陽春麵是蘇式湯麵的一種,又稱光面、清湯麵或清湯光面,湯清味鮮,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區著名的漢族麵食小吃,作為淮安的一大特色。


好啦,中國的麵食實在太博大了,窮列到天黑又天亮都無法停止,趕緊急剎車。只能說沒有最好吃的麵條,只有更符合你胃口的麵條,同一種麵條,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口感味道都未必一致,所以呢,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知味青年

中國地大物博,四方九州,美食遍地都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要說哪裡的面最好吃,肯定都說是自己家鄉的,最後也沒個結論。所以我看不用糾結誰最好吃。只要是好吃的,都可以給我們帶來饕餮之福。我是北方人,從小就是麵條殺手,長大後四處跑,面也吃了不少,就在這裡和大家交流一下吃麵心得吧。不正之處,大家多指教。

首先要說山西面食。山西應該是中國吃麵做法花樣最多的地方。山西除了刀削麵四海揚名,還有很多其他地方人壓根就沒聽過的麵條種類和做法。最著名應該就是刀削麵了。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稜鋒分明,形似柳葉。 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刀削麵的調料也種類繁多有番茄醬、肉炸醬、羊肉湯、金針木耳雞蛋打滷等,滿足不同人的口味。

陝西也是中國著名的麵食之鄉,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是陝西最著名的麵食。面是拽出來的,很寬。陝西八大怪中說的“麵條像腰帶”就是指它。因為做的時候會發出biangbiang的聲音而得名。吃的時候除了有臊子,還要在臊子上加上鹽,生抽,香醋,辣椒末和蔥花,用熱油潑面,激出辣椒和蔥花的香辣之氣。香味撲鼻,酸辣適中,實在是人間美味。在電視劇白鹿原中就有對陝西面條的特寫。令人垂涎欲滴。

中國最具有異域風情的面應該就是蘭州的面了。而且蘭州拉麵貌似是全國唯一一個不是連鎖卻絕對是一個味道的面。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而馳名。風靡全國,不管哪個地方都有蘭州拉麵。能以一個口味征服全國各地方人的味蕾,也算獨此一家了。



河南是中國



小麥主產地,河南人的飯桌上自然永遠也少不了麵條的存在。河南燴麵就是河南人面條的最愛,燴麵分羊肉,牛肉,三鮮等口味。其中羊肉燴麵最受歡迎。湯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開,露出中間的骨髓)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先用大火猛滾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藥,骨頭油都熬出來了,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猶如牛乳一樣,所以又有人叫白湯。再輔以海帶絲、豆腐絲、粉條、香菜、鵪鶉蛋、海參、等,上桌時再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麵條吃完了一定要喝麵湯,麵湯味道鮮美至極,很適合口味清淡的人。我就是羊肉燴麵的忠實粉絲。吃過最好吃的羊肉燴麵是在河南鞏義吃的wai莊燴麵。可惜好多年沒吃過了。


河南往南,是安徽,徽菜在中國是另類的存在,同樣另類的是安徽牛肉板面。安徽牛肉板面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地方面食小吃。它主要由牛肉、板面製作而成,柔軟順滑,口感極佳。湯料由牛肉和各種香料和醬料,辣椒熬製而成。也有不放辣椒的。口味偏鹹、香、辣。比較開胃。

我一直以為麵條是北方特產,南方人的面上不得檯面,直到我來到四川。才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四川人對吃的很挑,對面也是如此。做的好吃的小麵館天天有人排隊吃飯。川渝地區的面就像川渝人的性格––麻辣爽朗。在面的口味上總體上以麻辣為主,配合各種臊子和泡菜。一個地方一個風味。常見有乾和湯兩種吃法。麵條也分新鮮溼面和乾麵。成都比較典型的是幹雜麵。重慶小面這幾年也風靡全國,到處都有,可惜大多口味不正,怕是要敗壞重慶小面的名聲。



幹雜麵

最後說炸醬麵。老北京炸醬麵是北京人最喜歡的日常食物之一。簡單易做。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後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裡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麵醬炸炒,即成炸醬。麵條煮熟後,撈出,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麵。炸醬麵在吃的時候也可以把麵條煮熟後用涼水過一遍,吃起來清爽可口。簡直是夏天必備良品 。



其他的還有很多面,因為沒吃過,就不敢妄評了。中國美食真是多的數都數不過來,生於斯,長與斯,真是我等吃貨一大幸事。有其他可推薦歡迎一起交流心得。

注:

1.以上面條在我心目中沒有排名先後,也都是我愛吃的,請勿對號入座。

2.我不是專業廚師,只是個愛吃麵的人而已,謬誤之處肯定有,歡迎指正。


朱鐵平




面從何處來

小麥,其實是真正的“國際友人”。小麥原生於西亞新月沃地,大約4000年前經西域傳入中國。

小麥傳入中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被中國人廣泛接受。原因之一,便是慣於粒食的老祖宗們,覺得麥粒嚼起來實在是太費腮幫子了。所以黍(黃米)、粟(小米)這些國貨長期霸佔餐桌。

小麥在秦漢時期開始開疆拓土。彼時的陝西,是中國的中心,那麼多人吃飯可是天大的事。董仲舒曾向漢武帝建議“有水災郡種宿麥”,以滿足口糧的需求。同時,石磨又送上神助攻。磨成粉的小麥,不僅口感遠勝小米、黃米,還可以加水之後做成各種形狀。人們開始樂於吃這種外國貨。

▲ 以擀麵杖為尺,刀劃成面。這種做法稱為犁面,是陝西最傳統的制面方式之一。


湯餅,是麵條的曾用名。漢朝宮廷裡就已有專門製作湯餅的“湯官”。除了吃,湯餅還有驗證顏值的作用。魏文帝曹丕曾經懷疑,何晏的面白如玉,是在臉上塗了脂粉。於是,文帝傳何晏入宮,賞賜一碗湯餅。看著何晏吃得滿頭大汗,面色由白轉紅再轉白,他才相信何晏是真的膚白。

1500年前的《齊民要術》裡,“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的餺飥製法相差無幾。周至以外,揪面片也是最家常的麵食之一。

經過千百年的發展,人民多面的瞭解和因地開發,重慶小面、岐山臊子面、山西刀削麵、崑山奧灶面、新疆拉條子、蘭州牛肉麵、

河南燴麵、北京炸醬麵等等、中國的面在不同地域散發著不同的面香。

山西篇

刀削麵是山西省外最出名的山西面。親身到三晉大地走一遭,你就會發現,山西人會做的遠不止刀削麵啊

貓耳朵


這種麵食因捲曲形似貓耳而得名。

熟練的山西主婦揪下一小塊麵糰,用拇指輕輕一捻,就捲曲成貓耳朵的形狀。因為外型小巧,貓耳朵相比麵條更加爽口易食,吃法也更靈活,可煮可炒。

傳統的貓耳朵就是這樣用拇指指肚一搓而成。但由於製作耗時耗力,現在市面上很多貓耳朵都出自機器之手。一眼望去,滿滿一碗貓耳朵全部是一樣大小、一般形狀,也因此失去了一份韻味。

栲栳栳

山西是中國麵食之冠,晉中則是山西面食之冠。不過,晉中以外的山西人對於面的創造力,同樣不容小覷

沿著汾河北上,到達忻州、大同一帶,這裡種植著大片的莜麥。用它磨製的莜麥面,是一種比白麵口感更粗糲的粗糧。晉北地區的人們耐心地將莜麥面卷著一個又一個圓筒,再仔細地碼放在籠屜中蒸熟,發明出了“栲栳栳”這種獨特的吃法。

不過……剛剛出鍋的栲栳栳,對於密集恐懼症患者來說,可能不太友善

河撈

這大概是最古老的機器面之一。

河撈需要專門的製作工具:河撈床。河撈床通常是一個類似活塞的設計,下端均勻分佈著大小一致的圓孔,和好的麵糰從上方塞進去,之後用力擠壓,麵條就穿過下方的小孔,落入鍋中。

相比於其他麵食,河撈最大的優勢在於標準化,一碗河撈麵的粗細長短基本是一樣的,保證口感爽滑,這在前工業時代非常難得。

不過,為了標準化付出的代價也是明顯的——壓河撈是件十足的體力活。貓耳朵、手擀麵、栲栳栳可以由主婦、孩子完成,但在一個山西家庭裡,守在鍋前壓河撈,永遠是男主人的職責

抿蝌蚪

抿蝌蚪是站在河撈標準化對立面的另一種麵食。

抿蝌蚪短則一兩釐米,長也不過四五釐米,這正是其之所以得名的原因。哲學家萊布尼茨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山西人也深深懂得“同一口鍋裡沒有兩條完全相同的抿蝌蚪”的道理。

抿蝌蚪同樣有特殊的製作工具——蝌蚪床,其實就是一塊扎滿圓孔的鐵片。做抿蝌蚪時,把麵糰放置其上,再向下用力,讓面從小孔抿入鍋裡。如果想吃粗細不同的抿蝌蚪,只需更換不同規格的蝌蚪床即可。


山西還有蕎麥麵、雜糧面等等。

陝西篇

臊子面,最讓陝西人慾罷不能的面之一,也最能體現陝西面的多種多樣。臊子原本指的是切碎的肉,但是在陝西,肉丁炒的澆頭統稱為臊子。受到最多人追捧的臊子面,當屬西府臊子面。吃麵在關中西府人眼裡絲毫馬虎不得,面要薄、筋、光,湯要煎、稀、汪,吃起來得酸、辣、香。九九歸一,恪守這九字訣,才能吃到一碗純粹的西府臊子面。

名副其實的臊子面之外,biangbiang面也能算作臊子面。這種名字極其複雜的面,以褲帶面為基礎,加上臊子、炒蔬菜、西紅柿雞蛋滷,以油潑辣子收尾點睛。比起單純的油潑面、臊子面,biangbiang面的口味要博愛得多,也更能被陝西以外的人接受。

▲ biang字的寫法有專門的口訣: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了車車走咸陽。

相比之下,三原疙瘩面簡直能稱為“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了。一份疙瘩面上桌,大碗裡三個盤如姑娘髮髻般的麵條疙瘩,搭配分裝三個小碗裡的辣子、臊子和酸湯,一面三吃,風情萬種。

這種對於季節的極致掌握,也體現在吃麵的習慣上。夏季冬小麥收穫,新麥散發著讓人難以拒絕的香氣,這是吃麵的最佳時間。夏天的高溫讓人萎靡,這時,吃一碗涼麵,既能填飽肚子,又能解暑。

▲ 現在在陝西頗受歡迎的菠菜面,與唐朝人喜愛的槐葉冷淘異曲同工。

據《唐六典·光祿寺》記載,大唐宮廷內,“冬月則加造湯餅及黍臛,夏月加冷淘、粉粥”。冷淘是涼麵的雛形,當時最受人歡迎的是槐葉冷淘,也就是用槐葉汁和麵製成的麵條。杜甫更是專門寫詩稱讚槐葉冷淘“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陝西還有褲帶面、窩窩面、蘸水面等等。

西北蘭州拉麵

蘭州拉麵是以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



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在我心裡,哪裡的面都不如重慶小面好吃,麻辣鮮香,百吃不厭,山城記憶永恆的主題。

重慶,這座山水城市,上下半城的高低錯落,繁華喧囂與靜謐舊夢的一牆之隔,穿梭其間,仿若時空變幻,光影交錯。前一會還在爬山,後一秒已在江面,高高低低,坡坡坎坎,彎彎曲曲,雲霧繚繞,極具3D魔幻風,溢滿視覺的快感。而行走在山城的后街小巷,長長短短,或熱鬧或僻靜,不經意間總會碰上一點驚喜,或許是一碗美味的豆花飯,又或許是一碗小面。小面,這些老街小巷的市井畫面,勾勒出一幅幅重慶人的原生態麻辣生活。

每天早上來一碗,精神百倍,開啟新的一天!

每天中午來一碗,興高采烈,幹勁十足。

每天晚上來一碗,疲勞盡除,十分滿足。

宵夜若來一碗,堪比神仙,無比幸福。


素小面


紅油炸醬麵

在哪裡吃麵都是香噴噴的

很多時候,在山城,我們不用刻意地去尋一碗小面,在不經意間突然碰上的,才是最難忘的美味,也許第二次特地再去也不會有第一次的感覺,正是人生若只如初見......


歡迎點擊頭像關注莉莉話美食


莉莉話美食

山西的刀削麵



  特色: 既講究刀工,又講究和麵,

刀削麵

是藝術與美食的結合體。

  刀削麵的刀是有講究的,普通的菜刀無法削出漂亮的面葉,製作刀削麵需要專門的刀,這是一種特製的弧形削刀,用這種刀削出的面葉,中間厚兩邊薄,形似柳葉。入口口感上佳,滑而不粘,軟而不稀,面葉勁道有力,受到廣泛好評。


  

和麵

也是一項技術活,刀削麵講究水和麵的配比,多一分水則稀,削的時候面葉不美觀,少一分水則幹,面的柔韌性差。削之前要將面揉光滑,如果面不光滑,削的時候容易斷裂甚至粘刀,面的口感差。操作時左手託面,右手執刀,出手要快,手腕的力道均勻,削出的面葉飛向沸騰的水中,在水中打著選旋。熟練的師傅每分鐘能夠削180片面葉,參觀刀削麵的過程就像是在欣賞藝術表演。可以說

刀削麵

是藝術與美食的結合。

  刀削麵沒有特定的滷,可根據自己的口味而定,下面介紹一種操作簡單的鹹鮮滷。

  做法詳解:

  主要原料:

瘦肉

、雞蛋、木耳、黃花菜、香菇、西葫蘆、油菜

  1、將木耳、

黃花菜

、香菇泡開洗淨,切成絲備用,油菜焯熟備用,肉切片備用, 西葫蘆切丁備用。

  2、將肉、木耳、黃花菜和

香菇

依次放入油鍋中,炒至半熟放入西葫蘆丁,出鍋前打入雞蛋。

  3、注意湯多一些,出鍋時滴入

香油

,將焯熟的油菜放入碗中。

  一碗

刀削麵

配上自制的滷,飄香四溢。如果再加上一點山西的老陳醋味道更佳。


四川的擔擔麵



  特色:

滷汁

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地方風味濃郁。

  

擔擔麵

是成都的著名小吃,但誰也說不清它誕自何時,某年某月就有了挑著扁擔沿街叫賣的小販,主顧吆喝一聲停挑子現做現賣,手擀的粗圓麵條煮熟了,撈起來舀上一勺炒好的豬肉末。除了那香氣,只記得他們的扁擔了,因而得名“擔擔麵”。擔擔麵和酸辣粉堪稱川面姊妹花,但很多嘴饞的人做得好

酸辣粉

卻做不好擔擔麵,除了需要四川特產的芽菜外,技巧就在豬肉末的炒制和配味上了。

  做法詳解:

  原料:麵條200克,

豬肉餡

400克,芽菜100克,大蔥末25克,薑末10克,蒜茸10克,辣椒麵1.5克,芝麻醬10克,油菜心1棵,香菜少許。

  

調料

:老抽,生抽,料酒,米醋,高湯,花椒麵,豬油,香油。

  1.鍋熱後,倒入豬肉餡炒散待用。


  2.用豬油將蔥、姜、蒜爆香,再放入

辣椒麵

、芽菜、肉末煸炒,加料酒、老抽、生抽、米醋,點少許高湯,出鍋時放入芝麻醬、花椒麵炒勻。

  3.開水下鍋將麵條煮熟,撈入碗中。油

菜心

焯熟待用。

  4.往碗中麵條裡倒入適量

高湯

,加入炒好的醬料和焯熟的油菜心,撒上香菜即可。


北京的炸醬麵



  特色:百吃不厭的北京名小吃。

  老北京的炸醬麵有百吃不厭的美譽。雖說它是百姓吃食,但眼見著好多有錢人開著好車去吃麵,美女帥哥兒也在其列。一是奔著氣氛,主要還是因為吃得舒服,點上幾種有滋味的小菜,諸如爛

蠶豆

、炸灌腸、芥末堆兒、豆兒醬、肘花兒、醬肉、粉魚兒……弄兩個時令炒菜,最後來一碗炸醬麵。炸醬麵講究吃鍋挑兒,熱熱兒的,汁湯顯得膩乎,配上小碗肉丁幹炸醬,肥肉丁兒,瘦肉丁兒,上面倒熗蔥花兒,再配上八色面碼,來頭紫皮新蒜,香啊!

  

炸醬麵

就無疑是北京人的當家飯了。暑天吃炸醬麵,既便利又開胃。直到現在,在北京胡同裡的大雜院,仍可以見到這樣的情景:街坊四鄰在吃飯口聚在一堆兒,端著碗炸醬麵,碗裡擱一根脆黃瓜,在當院或門洞裡一蹲,吃兩口炸醬麵,咬一口黃瓜,不耽誤聊天,不耽誤下棋。

  做法詳解:

  原料:麵條500克、

黃豆

50克、黃豆芽30克、五花肉100克、鮮香菇3朵、芹菜50克、心裡美蘿蔔30克、黃瓜30克、白蘿蔔30克、香椿30克。


  調料:

甜麵醬

1袋(天源醬園)、幹黃醬1袋(六必居)、豬肉餡半斤、香菇2把、蔥段、薑末、蒜末、料酒、生抽、老抽、料酒。

  1.黃豆清

水泡

發,入開水鍋焯熟撈出。黃豆芽入鍋焯熟。五花肉、鮮香菇洗淨切成半釐米見方的小丁。心裡美蘿蔔、白蘿蔔、黃瓜去皮切絲。芹菜、香椿洗淨切小段。

  2.炒鍋

上火

倒油燒熱,放蔥段、薑末、蒜末炒出香味,下五花肉丁中火煸炒,待逼出豬油,加一點料酒去腥,再加一些生抽炒勻,然後將肉丁盛出。

  3.鍋內留著煸肉的豬油,用碗把甜麵醬和幹黃醬調合均勻,倒進鍋裡中火炒出醬香,然後倒入

五花肉

丁、香菇丁、薑末,轉小火慢慢熬約10分鐘,直到醬和肉丁水乳交融,那才好吃(其間要不停攪動,如果覺得幹了,就稍稍加點水)。這時湯汁已收,離火加入蔥白末(早加就焦了),利用餘溫將蔥白燜熟。

炸醬

就做好了。


  4.另起鍋將麵條煮熟。與炸醬、菜碼兒擺

在一起

,吃時將它們拌在一起即可。


蘭州拉麵



  特色:正宗蘭州拉麵的湯,味道絕了!

  

蘭州

拉麵屬於湯麵一類。蘭州牛肉麵不是麵條加牛肉片,而是麵條加牛肉湯。有沒有牛肉是次要的。它與美國加州牛肉麵不同。加州牛肉麵是撈麵條加牛肉塊,是滷麵。蘭州牛肉麵的最大秘密在於湯,自上世紀初馬保子作出第一碗牛肉麵至今,這湯的配方代代相傳,所謂清湯並非開水混鹽,而是幾十種佐料與

牛肉

原湯配製而成,也許您不相信,這其中唯獨沒有大香!正如武功,它的至高境界就是返璞歸真,這“清”自然淳厚無比。也許水土也是一個方面,蘭州位於黃河上游的一個河漫灘上,是省會以上級城市中地下水質最好的。

  

拉麵

正宗不正宗,關鍵是湯味。如果你到蘭州去,可以看到許多拉麵鋪的門口都有一個大爐子,燒著一口大鍋,裡面煮著牛肉。這就是幌子,它告訴路人和食客:這裡的拉麵是真正的牛肉湯麵。牛肉麵光有牛肉湯還不成蘭州拉麵。在西北地區形成的蘭州拉麵本質上屬於

清真

食品,我國的清真菜受川菜影響較大,在口味上,多佐五香料。蘭州拉麵的湯裡也有較濃重的香料,配方十分講究,在蘭州有些名牌拉麵鋪的香料配方是祖傳的,對外人絕對保密。但共同的特點是:拉麵湯汁麻、辣、香,而且鹹味較重。

  蘭州拉麵是蘭州最具特色的大眾化經濟

小吃

。正宗的蘭州牛肉拉麵,是回族人馬保子於1915年始創的,當時馬保子家境貧寒,為生活所迫,他在家裡製成了熱鍋牛肉麵,肩挑著在城裡沿街叫賣。後來,他又把煮過牛、羊肝的湯兌入牛肉麵,其香撲鼻,大家都喜歡他的牛肉麵,他突出一個清字。接著他開了自己的店,不用沿街叫賣了,就想著推出免費的“進店一碗湯”,客人進得門來,夥計就馬上端上

一碗香

熱的牛肉湯請客人喝,爽,醒胃。吃牛肉麵往往要超出平常的食量,一碗麵直吃得髮梢冒汗,還要將酸辣的清湯喝個精光。

  做法詳解:

  主料:牛肉500克 拉麵(可買現成的拉麵)

  輔料:香菜200克 ,蒜苗500克 ,蔥姜,草果,

大料

,胡椒,辣椒,花椒,雞精

  1.牛肉洗淨,把肉裡的血水,血絲清除乾淨。

  2.鍋裡放冷水,牛肉切成十公分見方塊狀,一起下鍋煮。

  3.水開,收小火,撇血沫子,同時翻攪肉塊,再撇沫子,大約5-10分鐘。

  4.放佐料:姜、蔥、草果、

大料

、桂皮、參,冰糖,肉寇、胡椒粒,紅辣椒幹,丁香3-4顆。

  5.小火40分鐘。用筷子試一試,肉爛即可,放鹽,再煮10分鐘。

  6.

綠蘿

卜切成片,另起一鍋,放一半剛做好的原湯,一半水,蘿蔔片放入。放花椒粉,雞精,味精,鹽,開始煮。湯開,滴香油。


  7.煮麵,

撈麵

出鍋,加蘿蔔湯,香菜,蒜苗末,牛肉,辣椒油。


陝西的臊子面



  特色:

臊子

是臊子面的精華,有肉丁、蘿蔔丁、蘑菇丁、筍丁、胡蘿蔔丁等十餘種原料翻炒而成。

  關於 “

臊子面

”民間流傳著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戶人家娶了一個美貌、聰明、勤快、伶俐的媳婦。新媳婦到婆家的第二天,為全家做了一餐麵條,一家人食後無不稱讚麵條滑爽鮮美。後來,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職,請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請嫂子為大家做最拿手的麵條款待客人,大家吃後都讚不絕口。從此,“嫂子面”就出名了。因為這種“嫂子面”上必須加臊子為

澆頭

。所以人們也把它稱作“臊子面”。

  臊子面,顧名思義由臊子、麵條和湯三部分組成。臊子是臊子面的精華,臊子的製作可繁可簡,講究的臊子有肉丁、蘿蔔丁、

蘑菇

丁、筍丁、胡蘿蔔丁等十餘種原料翻炒而成,簡單單是蘿蔔丁、肉丁即可,哪怕只有蘿蔔丁的臊子面,也是一樣的美味。

  做法詳解:

  材料:

土豆

、胡蘿蔔、蘑菇、木耳、黃花菜、豆腐乾、香菇、海帶、萵筍、韭菜、蔥姜

  1、木耳、黃花菜用溫水泡發去根蒂,切成小塊備用;將土豆、胡蘿蔔、

萵筍

洗淨去皮切丁備用;蘑菇、香菇、海帶、韭菜、豆腐乾、蔥姜洗淨切適當大小。

  2、鍋放少許花椒爆香撈出,放

蔥花

、薑末炒出香味後放入土豆丁、胡蘿蔔丁翻炒片刻,然後依次加入木豆腐乾、香菇、木耳、黃花菜、海帶、萵筍丁,調入適量鹽炒至熟,加少許雞精即可。

  3、另起一鍋放入適量醋燒開後加入涼水繼續燒開,再調入適量

五香粉

和鹽,撒上韭菜段和蛋皮,淋少許香油即可。

  4、將麵條煮好後撈入碗中,加入炒好的哨子和湯汁即可。


武漢的熱乾麵



  特色:

武漢

的代表美食之一,麵條有筋力,配料多樣

  熱乾麵是武漢最著名的食物之一,是武漢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併成為他們心目中在全國的小吃代表中佔有

一席之地

的武漢食物代表。麵條纖細根根有筋力,色澤黃而油潤,滋味鮮美。拌以香油、麻醬、蝦米、五香醬菜等配料,更具特色。

  關於

熱乾麵

的起源還有一個典故。20世紀30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有個名叫李包的食販,在關帝廟一帶靠賣涼粉和湯麵為生。有一天,天氣異常炎熱,不少剩面未賣完,他怕麵條發餿變質,便將剩面煮熟瀝乾,晾在案板上。

一不小心

,碰倒案上的油壺,麻油潑在麵條上。李包見狀,無可奈何,只好將麵條用油拌勻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油的熟麵條放在沸水裡稍燙,撈起瀝乾入碗,然後加上賣涼粉用的調料,弄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人們爭相購買,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問他賣的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從此他就專賣這種面,不僅人們競相品嚐,還有不少人向他拜師學藝。


  如果外地人去武漢,建議去

漢口

“蔡林記”一吃為快。“蔡林記”是一家有著近百年的老字號小吃麵館,其熱乾麵,晶潔爽口,味道鮮美,深受廣大武漢市民的喜愛。若是時間充裕,巷子裡的小小熱乾麵攤您也不要錯過,味道也是超級贊,真味在民間嘛。

  做法詳解:

  原料:麵條、

辣蘿蔔

、香油、芝麻醬、醬油、鹽、香菜。

  1、先準備好鹼水面條;

  2、將辣蘿蔔切成丁;

  3、用香油將

芝麻醬

慢慢調成掛糊狀,再加入適量醬油、鹽拌勻;  4、麵條抖散下入沸水鍋中,煮至八成熟時撈出瀝乾水份;  5、將麵條平攤在一個較大的平盤內,淋上香油,用電扇吹涼,防止麵條互相粘連;  6、吃之前,再將晾涼的麵條在開水裡快速燙一下,瀝乾水後裝入碗內,將調好的芝麻醬料和蘿蔔丁倒在麵條上,撒上香菜丁拌勻。


閱聞天下事

按照經濟格局中國分為四大戰略區,分別是振興東北、東部先行、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每個地區的人們口味都不一樣,僅僅依照某些排行榜也不能說明問題。因此,我認為還是各抒己見的好,我說說我心目中最好吃的面。先來做個自我介紹,我長期生活工作在湖北省襄陽市,這裡的特色風味麵食是牛肉麵、牛雜麵、牛油麵、黃豆麵、豆腐面、海帶面、酸漿面。下面為大家科普:

①襄陽牛肉麵是當地人最愛吃的地方風味麵食,據統計本市六百萬人口對本面情有獨鍾,幾乎每個人都喜愛。有部分人為了工作而遠走他鄉,因為思念故鄉而建議本地面食以【開袋即食】的方式生產製造並運至珠三角銷售。最後還真的夢想成真了。

圖①為精裝版襄陽牛肉麵,看上去是不是挺誘惑人的。

②襄陽牛肉麵已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本市三大小吃之一,不僅盛行於本地,還在河南、廣東有所傳播。



圖②為標配版襄陽牛肉麵,一碗黃酒一顆蒜瓣。

③老襄陽牛肉麵起源於康熙元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圖③為基礎版襄陽牛肉麵。

④襄陽牛雜麵與襄陽牛肉麵淵源頗深,都是古代民間工藝傳承下來的。

圖④為襄陽牛雜麵,這幅照片拍的有點失態,現實中比這要豐滿、大氣、豪爽……


⑤襄陽豆腐面,主要以豆腐、豆芽為主要配料。

圖⑤為標配版豆腐面,這是我吃過的最便宜且好吃的素面,三塊左右……

⑥襄陽面食的特點就是精製麵粉配上不同的食材搭配。

圖⑥
為豆腐面升級版,加量不加價哦⊙∀⊙!!

看著圖片是不是心癢癢,想吃就趕緊來吧!襄陽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的地方,就是諸葛亮的躬耕地!

看過以下影視及小說的自然而然感覺到親切感:《七俠五義》、《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等。許多歷史典籍和文獻資料都記載有襄陽城。


襄陽特色風味麵食是鄂西北地區普及率最高的特色小吃,但主要運用於當地早餐供應。

本市特色風味主要體現在口味鮮辣、牛肉香嫩。我們習慣吃麵條喝黃酒,只有在邊喝酒的同時才能感受到麵食的美味,一辣二麻三鮮是其特點,而且還回味無窮的。

普及一下上面提到的黃酒,它與浙江黃酒不是一個類型。我們這的黃酒喝第一碗當飲料,小孩喝第二碗會醉、普通成年人喝了第二碗還想喝第三碗,但是當你喝了第三碗還沒醉時只能說明你是酒神啦。

地址也畫出來了,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歡迎大家前來品藏!


民間查訪專員


蘭州牛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麵,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並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譽“中華第一面”。

坊間傳說,蘭州牛肉麵起源於唐代。目前有史料記載的是蘭州牛肉麵始於清朝嘉慶年間,創始人:陳維精[1]。經後人傳承改進,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紅(辣子)四綠(香菜蒜苗)五黃(麵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標準。其製作的五大步驟無論從選料、和麵、餳面,還是溜條和拉麵,都巧妙地運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即麵筋蛋白質的延伸性和彈性。

蘭州拉麵是蘭州最具特色的大眾化經濟小吃。正宗的蘭州牛肉拉麵,是回族人馬保子於1915年始創的。


老北京炸醬麵中國十大面條之一,一道傳統的中式麵食。流行於北京 、河北,天津等地,由菜碼、炸醬拌麵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後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裡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麵醬炸炒,即成炸醬。麵條煮熟後,撈出,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麵。也有面條撈出後用涼水浸洗再加炸醬、菜碼的,稱 “過水麵”。

山西刀削麵中國十大面條之一(Shanxi sliced noodles)是一種山西的特色傳統麵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

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稜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刀削麵的調料(俗稱“澆頭”或“調和”),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番茄醬、肉炸醬、羊肉場、金針木耳雞蛋打滷等,都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它同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河南燴麵、四川擔擔麵同稱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譽。山西刀削麵中晉小二刀削麵還是極少數我國擁有完整文化和宗傳的中國廚藝流派,尤其是關於刀削麵的詩文、楹聯獨具神韻、心懷蒼生、寓意天下,令人歎為觀止。


擔擔麵(Noodles, Sichuan Style)是一道由麵粉、紅辣椒油、芝麻醬、蔥花等材料製作而成的川菜。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1],著名的成都小吃(又說自貢小吃,起源於自貢)。

用麵粉擀製成麵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後,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2013年,擔擔麵入選商務部、中國飯店協會首次評選的“中國十大名麵條”。

延吉冷麵(연길랭면)“中國十大面條”之一[1], 是馳名國內外的一種深受人們喜歡的傳統中國朝鮮族食品。吉林延邊地區以延吉冷麵著稱,稱延吉冷麵。在整個朝鮮半島,冷麵通常被認為是北方咸興、平壤等地的食物。它和玉米溫面是朝鮮族最具代表性的麵條。



河南燴麵[1],“中國十大面條”之一[2],燴麵是河南三大小吃之一。是一種葷、素、湯、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燴麵是以優質高筋麵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一種類似寬麵條的麵食。湯好麵筋,營養高。

湯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開,露出中間的骨髓)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先用大火猛滾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藥,骨頭油都熬出來了,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猶如牛乳一樣,所以又有人叫白湯。輔料以海帶絲、千張絲、粉條、香菜、鵪鶉蛋等,上桌時再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辣椒碎等小碟湯可分為:湯麵和撈麵兩種。



杭州片兒川,“中國十大面條”之一[1],是浙江杭州地區一種著名的特色傳統湯麵,面的澆頭主要由雪菜,筍片,瘦肉絲組成,鮮美可口。已有百餘年曆史,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館首創,其特色在於雪菜和筍片的鮮美,讓食客吃後回味無窮。片兒川的價格適中(一般在10-15元人民幣左右),是杭州市民最喜愛的日常小吃之一。

崑山奧灶面,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江蘇省崑山市的傳統麵食小吃之一,屬於蘇菜系。到崑山遊覽玉峰山,人們總要去“奧灶館”品嚐一碗“奧灶面”。奧灶面以紅油爆魚面和白湯滷鴨面最為著名。

鎮江鍋蓋面,中國十大名面之一,也稱鎮江小刀面,被譽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是江蘇省鎮江市地方特色傳統美食。

鍋蓋面用的麵條是“跳面”。所謂“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員坐在竹槓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顛跳,又似舞蹈,似雜技,反覆擠壓成薄薄的麵皮,用刀切成麵條。

做法通常是:將麵粉揉好後擀成薄片,再用刀細切,與鍋蓋一起下鍋煮熟,撈起放入調好佐料的碗裡即可。
熱乾麵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武漢人過早(武漢人將吃早餐叫做“過早”)的首選小吃,武漢人對它的感情,已無需多言。單講從外地來過武漢的人,他們再次想起武漢,多半是因為想起了武漢的熱乾麵。熱乾麵對武漢人或者在武漢呆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來說,它不再僅僅是一種小吃,而是一種情懷。未食而鄉情濃濃,食之則香氣噴噴。儘管美味,但是身處外地的朋友,卻無法享受到這份福氣,因為它只能現做現吃。


柒染娛樂

2013年,由中國商務部、中國飯店協會等機構,在中國飯店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麵條文化節上評出了以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等“中國十大面條”。

但是,我大中華麵條品種何其豐富?!許多超好吃的麵條沒有上榜,但不代表就比這十大面條味道差!

來看看這“中國十大面條”的身邊,有哪些一樣好吃到爆的麵條吧!圖多口水多O(∩_∩)O~請大家準備好紙巾再看哦~

【第一組】(上榜)湖北武漢熱乾麵VS (未上榜)湖北襄陽牛肉麵(牛雜麵)

牛家二兄弟表示不服,熱乾麵名氣太大,只能組隊2打1了!ヾ(。`Д´。)不行,我先喝口水潤一下~

【第二組】(上榜)老北京炸醬麵VS (未上榜)北京打滷麵炸醬麵居然透出一種貴氣?打滷麵相對平民,說吧,你喜歡哪樣?

【第三組】(上榜)山西刀削麵VS (未上榜)陝西岐山臊子面

開玩笑,岐山臊子面可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滴!當時就給我看餓了,相比起來我覺得它特色更鮮明!我支持它(*^__^*)

【第四組】(上榜)蘭州拉麵VS (未上榜)羊肉炒麵片看在這麼多肉的份兒上,我選炒麵片,哈哈~

【第五組】(上榜)四川擔擔麵VS (未上榜)四川宜賓燃面

擔擔麵有名,但宜賓燃面也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滴,面起鍋後甩得很乾,加上很多紅油,點火就能燃哦!厲害吧~

【第六組】(上榜)河南燴麵VS (未上榜)河南蒸滷麵

河南燴麵我吃過,但河南蒸滷麵據說是私家小食,要自己做才好吃?有河南的童鞋們講講麼?

【第七組】(上榜)杭州片兒川VS (未上榜)杭州蝦爆鱔

香啊~兩個都香,隨便選一碗,再來條西湖醋魚,配一碗西湖牛肉羹!我的天哪,紙巾,紙巾。。。

【第八組】(上榜)崑山奧灶面VS (未上榜)崑山紅湯爆魚面

瞭解了一下,崑山貌似是奧灶面的天下,這個爆魚面,似乎也是奧灶面打底,加了料。嗯,我選加料的(¯﹃¯)

【第九組】(上榜)鎮江鍋蓋面VS (未上榜)揚州陽春麵

鎮江鍋蓋面以“大鍋小蓋”煮麵的特色聞名天下,而“一碗陽春麵”雖然名氣也很大,但比起鍋蓋面的豪放,就顯得非常小清新了,估計減肥中的女生應該選它~

【第十組】(上榜)延邊冷麵VS (未上榜)東北雞蛋大醬面

都是東北滴,一個朝鮮族風味,一個漢族風味,都不錯啊!

不知道各位看餓沒有?以上的麵條,您吃過幾種,您又對哪種麵條情有獨鍾呢?

快來說說,印象中哪傢什麼麵條好吃?什麼料?什麼味道滴?

不要藏私,來推薦給大家,要饞一起饞啊O(∩_∩)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