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得了癌症,血常規可以看出異常嗎?

面善路人i

可以明確的是不能通過血常規診斷癌症,但是血常規有時可以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目前通過血液來診斷癌症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常常用到的腫瘤標誌物,多數癌症都會有相應敏感的腫瘤標誌物,比如胃癌常用的有CEA,CA199,CA72.4;結直腸癌的腫瘤標誌物類似胃癌;肝癌的AFP;胰腺癌相對敏感的是CA199;前列腺癌PSA;肺癌的標誌物常用的有SCC、NSE、CEA,CA125;腹膜轉移癌或原發腹膜癌常會有CA125的遺傳;婦科腫瘤常常有CEA、CA125、CA153等。

還有目前多數處於臨床試驗階段的通過各種儀器測量外周血中單個遊離癌細胞或者血液中游離的腫瘤細胞DNA,來診斷是否患有腫瘤,但是目前來說檢查費用昂貴,敏感性和特異性都有待提高。

為何說血常規不能診斷腫瘤呢,因為血常規主要的化驗指標就是反應外周血中血細胞成分的變化以及血細胞和血漿比例的變化,並不會測量出是否含有腫瘤細胞。通過血常規可以反應白細胞總數的變化及各成分的比例變化情況,可以反應是否有炎症,或者說提示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性感染。還有白細胞太低,可以反應出是否藥物導致(比如常見的化療藥多數都會導致骨髓抑制);還有原發骨髓疾病導致血細胞生成障礙。

為何說可以對腫瘤疾病有提示作用呢?

臨床上最常見的就是患者出現了重度貧血,伴有短時期內的明顯消瘦,這種情況很可能就是腫瘤導致的。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特別要注意胃腸道腫瘤,尤其是升結腸癌。很多的升結腸癌患者都是因為患者明顯的貧血或消瘦發現的。對於這類患者,我們會著重建議做胃腸鏡檢查,可以明確病情。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了解下血常規究竟是查哪些項目。血常規,主要檢查的項目是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及其分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細胞、嗜鹼細胞)、血小板等項目,主要用於感染診斷、貧血診斷、血小板數值的診斷等。那麼癌症患者的血常規會明顯出現異常嗎?血液系統癌症患者的血常規的確會出現明顯異常,如白細胞異常增多、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異常減少等,醫生會進一步進行骨穿等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

而其他癌症時,血常規不會象白血病一樣明顯出現異常。但由於癌症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一部分患者的血常規可能會出現貧血的情況,特別是對於中老年患者,如果血常規出現貧血,一定要找出病因,如胃潰瘍?痔瘡?如果都不是的話要警惕注意排除腫瘤的可能,特別是伴長期低熱、消瘦的人。

最後,順便提下,關於腫瘤方面最常見用的檢驗方法是腫瘤標記物的檢查,其升高對癌症有一定提示意義,但其正常也並非一定排除腫瘤,應正確對待。


醫患家

僅僅靠血常規檢查是不可以確診癌症的,血常規的檢查只可以分析出血液中的異常,但不可以作為癌症檢查的確診工具。而早期癌症也不是通過血常規檢查來檢測發現的,而晚期病人檢測出血細胞異常已經太晚了,失去了血常規檢查的意義。其實,早期癌症是有異常表現的,並不需要血常規檢查來定性。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有早期症狀,很多癌變前期都是悄無聲息的,不明顯,而自身又不加以重視,等到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所以,定期體檢真的很有必要。


那麼,可以檢測到癌變細胞的檢查手段是什麼呢?臨床上,這種稱為腫瘤標記物,這些標記物本身也不是作為定性腫瘤的最終依據,還需要經過系統的檢測。但是,單單是通過血常規檢測是肯定不會檢測出癌細胞,因為癌細胞也是由人體的正常細胞癌變而來,它最開始的時候不會對人體的造血細胞起到干擾作用,所以血常規顯示的血細胞數量也不會有變化。



醫聯媒體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不可以(白血病、淋巴瘤除外)。

化驗檢查只是一個泛泛的概念,其實裡面包含成百上千的化驗項目,而其中的每一項都有其特定的意義和臨床價值。血常規就是其中最常見的項目,其主要是檢測人體血液中血細胞的數目(或血紅蛋白含量)、形態以及各種成分的百分比,包括的內容主要有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和血小板,其中白細胞又可分為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單核細胞等等。這些成分在人體都有一個正常的數字範圍,超出這個範圍,就視為異常。而從這些異常的項目裡就可以分析人體的一些疾病原因,比如細菌感染性疾病會導致白細胞的異常升高,再生障礙性貧血會出現紅細胞的異常減少,脾亢進可以引起白細胞、血小板下降等等。

所以,血常規檢測的目的主要是針對可以引起血細胞異常的各種疾病。

回頭再說各種癌症。

白血病屬於惡性疾病,雖然俗稱“血癌”,但嚴格來講並不能叫做癌症。白血病是因為造血系統發生了惡性病變而來,所以,在惡性疾病裡,白血病是可以通過血常規檢查發現的;部分惡性淋巴瘤侵犯骨髓,影響了人體的造血功能,也可以通過血常規檢查發現問題。

但真正意義上的癌症,是不能通過血常規檢測發現的。

癌細胞是由人體正常細胞演變而來,在早中期的時候,一般沒有任何症狀,也不會影響人體的造血功能,所以,血細胞的數目不會有變化,部分晚期病人,由於惡性消耗、骨髓侵犯或具有神經內分泌功能的腫瘤,可以出現血細胞的異常,但這時的患者,血常規檢查已經失去了發現、監測腫瘤的意義。

那麼有沒有監測腫瘤的化驗項目呢?

答案是有的,臨床統稱腫瘤標記物。如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A-125、CA-199等。

但是這些腫瘤標記物多數沒有特異性,只能作為臨床發現腫瘤的輔助依據。也就是說,已經患有腫瘤,這些腫瘤標記物未必升高;而有些腫瘤標記物有所升高,也不代表一定就患有腫瘤。

但是如果其中某個項目較大幅度的上升,並持續走高,就應該警惕腫瘤的可能了。

綜上,血常規檢查只是針對引起血細胞異常的疾病檢測,而不能作為腫瘤檢測的化驗項目。


深藍醫生

提問者可能並不清楚血常規到底是檢查的什麼項目。

血常規是什麼?

血常規準確的名稱應該是“全血細胞計數”,也就是檢查血液裡血細胞的數量。這其中包括了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而白細胞又可以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等。

如果得了癌症,血常規可以看出異常嗎?

很顯然,如果患者得的是白血病,首先就可能表現為白細胞的異常

(比如增多)。所以血常規是最重要的線索之一。但是僅僅血常規也是不足以確診的。相當一部分白血病人白細胞數量也有可能正常甚至減少。確診此病還需要進一步做骨髓穿刺的檢查。

如果不是血液系統的腫瘤,查血常規一般都不會有什麼變化。除非到了腫瘤晚期,出現各種惡性貧血,感染等。但是這個時候通過血常規來發現問題也失去了意義。

有沒有查血的項目可以發現癌症?

確實有,我們管這些項目叫做“腫瘤標誌物”,比如甲胎蛋白(AFP)常見於肝癌;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常見於前列腺癌;胚抗原(CEA)常見於結腸癌、胃癌、尿道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等。其它的還有CA-125、CA-199等等很多。但是這些檢查也並非特別靈敏或者特別準確,它們的結果異常,也是隻是給予我們一個警告,提示我們需要關注,進一步檢查而已。結果正常,也不一定能夠完全排除腫瘤的可能性。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討論。


鄭醫生百嗑

血常規檢測包含的項目

目前在醫療機構中進行的血常規檢測包含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平均值測定、紅細胞形態檢測、血紅蛋白檢測等,白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計數及比例等,血小板計數、血小板平均值測定、血小板形態測定等項目;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血常規主要反映的是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相關的計數、比例及形態等的測定。

哪些腫瘤會有血常規異常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血常規既是血液的檢測項目,那麼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克隆性疾病)時,血常規檢查常常會出現異常,如急性白血病大多數患者白細胞增多,超過10×10^9/L以上為白細胞增多性白血病,但這也並不特異,當各部位的細菌感染時白細胞也可以出現白細胞數的升高,還需行血圖片、骨髓檢查等明確。

其他系統腫瘤

肺癌可以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高;腎癌、幹細胞癌等因紅細胞生成素的增多可以引起紅細胞數的升高,等等。

當然了,當某些腫瘤如發展到晚期因其腫瘤的消耗導致貧血,血常規中血紅蛋白會明顯下降,這些也可以間接反應腫瘤的表現。

正如上述,某些腫瘤是可以引起血常規的部分檢測項目異常,但其並不具有特異性,也就是並不能夠有指向性(反應某些特定的腫瘤性疾病),臨床上也不會用血常規去考慮腫瘤,而是用相關的腫瘤標記物去判斷,如甲胎蛋白AFP去判斷肝癌等,雖然這些腫瘤標記物具有特異性,但確診惡性腫瘤的金標準是取活組織病理檢查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才疏學淺,如有不足,望批評指正】


小醫生陳鵬

不管是什麼疾病檢查,都有血常規這個必須項目,很多惡性腫瘤患者也會經常檢查,這是為了評估身體的一般情況,看有無貧血、又無炎症等表現,但是如果確診基本上是不依靠血常規的,當然惡性腫瘤患者營養狀態差、抵抗力低,那血常規有可能出現異常的改變,比如貧血和白細胞低等改變。

惡性腫瘤患者的診斷是依靠腫瘤標誌物指標,這個血液檢查指標會具有一定的特異性,比如胰腺癌會有CA199升高、肝癌AFP升高,每個部位的腫瘤都會有其特異的指標表現,我們也是比較認可腫瘤標誌物的數值反應,血液檢查只是一些輔助檢查項目,最終的惡性腫瘤的診斷是需要有影像學和病理結果才能確診,有的人因為飲食、精神、炎症等因素也會引起血常規或其他血液指標的異常,是不足以對其有診斷意義的。當然對於血液系統的惡性疾病除外,白血病不屬於實體器官的惡性疾病,它是造血系統的癌症,自然就會引起血液指標的改變,很多白血病患者的發現往往會因為血常規異常才知道,比如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都有減少,那就要高度懷疑惡性病變了,所以有時候腫瘤疾病也能通過血常規改變表現出來。

對於一些惡性腫瘤中晚期的患者,因為營養狀態差抵抗力低下,往往會出現貧血、感染的情況,有時候單看血常規的檢查結果就可以知道目前患者的基本狀態,可以及時的改善症狀,對症處理,在臨床上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醫學慕課

血常規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檢驗,主要檢測血液的細胞部分,是醫生診斷病情的重要輔助檢查手段。

癌症可侵襲全身組織,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在癌症的發展過程中均可出現相應的異常改變,而這些異常改變是可以通過血常規看出來的。有研究調查224例癌症患者,對其血常規結果進行了分析並得出結果:

1. 癌症患者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血小板均低於正常人,而白細胞上升。

2. 癌症患者中紅細胞比積、平均紅細胞蛋白濃度均低於對照組。

3. 癌症組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上升,淋巴細胞計數減低。

血細胞的變化在腫瘤發展過程中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1. 白細胞

白細胞是炎症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病理情況下,外周血中白細胞增高,激活炎症反應,引起機體某些功能的變化。

白細胞是身體的第二道防線,通過某些機制調節機體免疫系統,在腫瘤的進展和轉移中起重要作用。癌症患者可見腫瘤相關的白細胞增多,如非小細胞肺癌。

2. 巨噬細胞

3. 中性粒細胞

腫瘤通過產生細胞因子從而延長中性粒細胞生存時間。

4. 嗜酸性粒細胞

當癌腫轉移,特別是漿膜或骨轉移,壞死傾向顯著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明顯。

因此,癌症患者的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均上升。

癌症患者易患的血液系統疾病有:

1. 癌症患者血細胞異常以貧血的發生率最高

癌症患者貧血多數在進展期出現,一般是發生中等程度的正細胞正色素性或正細胞低色素性貧血。隨著癌症的進展其貧血的程度和發生率也增加。

2. 癌症患者容易發生血管內凝血,進一步加重出血

出血一方面引起血漿蛋白的流失,另一方面可導致血小板生成增多,血小板凝集功能亢進。消化道癌出血多時血小板數常增多,即使在無明顯失血情況下,肺、胰、皮膚癌等也可合併血小板增多。

但是,雖然血常規可以看出癌症患者的血細胞變化情況,但並不是診斷癌症的可靠標準,還是要通過影像學和細胞學檢查來確診癌症。

“轉發”是一種鼓勵!


醫線天

你好,做為一名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如果得了癌症,血常規可以看出異常嗎?血常規主要有三個值指標,分別是血紅蛋白,血小板和白細胞。



如果得了癌症,大部分患者的血常規是沒有異常的,只有少部分人有。我們分別來說說:

血紅蛋白:腫瘤患者可出現血紅蛋白下降,也就是貧血。常見於消化道腫瘤的患者,例如胃癌,結直腸癌,這些腫瘤可以出現便血或者嘔血。其他腫瘤發展到晚期也可以出現貧血,因為腫瘤不斷的消耗人類的身體,後期就會出現營養不良,貧血。



白細胞:白細胞主要參與人類的抗感染和免疫活動,腫瘤患者一般不會出現白細胞異常,但是白血病患者可以出現白細胞的明顯升高,並且出現幼稚的,不成熟的白細胞。如果腫瘤患者合併了感染,也會出現白細胞升高。



血小板:血小板主要的功能是凝血,一般情況下血小板也不會出現明顯的變化。肝癌可出現血小板減少,這是因為肝硬化,脾功能亢進,導致血小板減少。血液系統腫瘤,也可以出現血小板下降。

單純依靠血常規,大部分情況下是無法診斷腫瘤的,腫瘤患者的血常規也不會出現明顯的異常。所以,腫瘤的篩查,不能靠血常規檢查,而是需要配合其他化驗和檢查。

歡迎留言諮詢,更多醫學科普,請關注我。


普外科曾醫生

隨著癌症的患病率越多越高,越來越多的人想了解癌症方面的知識,抽血化驗能否知道自己得了癌症?

血常規異常,得癌症了?



大部分癌症並不會影響血常規的結果。白血病又稱血癌,是血液系統的惡性疾病。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規(如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等)化驗指標會出現異常。如果體驗發現血常規出現明顯異常,需高度警惕,需完善進一步檢查。

腫瘤標誌物

所以,血液化驗結果,對癌症的早期診斷具有指導指導,最終仍需要病理檢查確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