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潛藏烈性病菌,被疾控植保部門列入黑名單的土撥鼠竟然如此可愛


感謝你瀏覽青鳥影像的作品,歡迎評論收藏分享,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關注本號。

旱獺,又名土屬撥鼠草地獺,又叫哈拉、雪豬、曲娃。在外形和生活方式上都與鼠類相似,是松鼠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是陸生和穴居的草食性、冬眠性野生動物。旱獺體型粗大肥壯,頸粗吻闊,耳小眼細,四肢粗短,利爪堅硬,松尾短扁。因潛藏烈性病菌,又危害牧場,一向被疾控與植保部門列入監控、殺滅黑名單。

體長30-60釐米,最大個體的體長近60釐米,體重3-7千克,最大重達7.7千克以上。具一系列適於掘洞穴居的形態特徵:體短身粗,無頸,四肢短粗,尾、耳皆短,頭骨粗壯,眶間部寬而低平,眶上突發達,骨脊高起,身體各部肌腱發達有力。體毛短而粗,毛色有地區、季節和年齡變異。臼齒在頜的兩側各為5/4,上臼齒5枚,前後肢間無皮翼。


旱獺棲息於平原、山地的各種草原和高山草甸。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強,洞道深而複雜,多挖在岩石坡和溝谷灌叢下。從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獺丘。

白天活動,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優良牧草,耐飢餓,不飲水,喜食含水量大的多汁飼料。野棲旱獺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葉、莖,豆科植物的花為食,且有季節性變化,在飼養條件下表現為雜食性。旱獺易馴化,不傷人,不耐熱,怕曝曬,抗病力強。當氣溫長時間低於10℃以下時,就自然冬眠,時間可長達3-6個月,當氣溫轉暖後自然甦醒。

出蟄後不久即交配繁殖。幼獺於第3年性成熟。一年繁殖一次,出蟄後不久即進入繁殖期,開始交配,延續約1個月左右,個體活動極其頻繁,經常串洞、追逐,以進行性活動為主,吃食時間很短,很少警戒,活動範圍很大,其中尤以成年雄獸參與繁殖的個體的活動性最強。


4月中旬即可發現懷孕的雌獸,懷孕期約為35天左右,每胎產1-9仔,而以4-6只為最多見。幼仔出生後,雌獸吃食時間與範圍逐漸增加,為保護幼獸守望警誡增多,串洞和交往則顯減少。6月底即可見到幼仔出洞活動,十分活躍,取食頻繁。

幼體與母獸一直生活至第2年的7月才分居出去,獨立生活。3歲時達到性成熟。但每年參與繁殖的雌性個體,僅僅只佔達性成熟雌性個體總數的50-60%。

本組照片拍攝於青海玉樹。

嚴正聲明:本人作品均為原創首發,業經著作權法保護,嚴禁盜取商用及其它侵權行為!否則,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