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P2P過程中,遭遇不同類型的損失分別該怎樣維權?

充值了,錢不到平臺賬戶

這種案例發生概率較低,但是也聽到投資人遇到過好幾起。當遇到這種情況時,首先聯繫平臺客服,幫忙查看充值資金流向,一般情況掉單的可能性較多,尤其是在充值銀行系統升級或者維護時,出現的機率大一些,這種情況下,系統恢復正常後錢就會返回到自己拿的銀行卡中或者是平臺賬戶中。也遇到一位投資人本來是充A平臺,但充到B平臺去了,所以A平臺怎麼也找不到,這種情況查個人銀行賬戶的打款情況,能找到原因。投資網貸以來,充值了錢,無緣無故沒了的案例暫時還沒遇到過。

投資P2P過程中,遭遇不同類型的損失分別該怎樣維權?

投資過程中,平臺承諾的福利不兌現

這種案例主要發生在新手投標或者平臺做活動時福利不兌現。過去的一兩年中,我的印象中至少有3起這樣的案例,平臺規則制定好,但運營在制定規則時欠缺考慮,導致較高的推廣成本,突然反悔耍流氓,導致投資人和平臺撕逼,撕的過程很熱鬧,A大戰B的標題也很吸引人,當時也有投資人力挺平臺,批平臺的也多,隨著時間的推移,有2起平臺都是出了問題的;另外一個由於它本身規模和知名度非常高,時間久了,投資人慢慢地就淡忘了此事,但還是流失了一部分投資人。對於這種案例,投資人還是應該首先聯繫平臺,說明情況,儘可能要回自己的利益,當平臺不兌現耍流氓時,還是儘早遠離該類,對於不誠信的平臺,騙了投資人一次就可能騙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平臺部分項目超過承諾墊付時間,逾期應對措施

一個平臺雷掉主要分兩種,一種是突然暴斃,另外一種慢性死亡。對於慢性死亡的平臺來說,比如今年的國誠金融、當天金融等等,在剛爆問題時,信息來源廣的投資人,有一定的時間止損撤出的。當平臺出現有較大負面危機時,對普通投資人來說,有兩條不會錯,第一是暫時不要再充值增加新的投資;第二是到期的先提現走人。至於待收的部分,個人自己視風險情況定。

投資P2P過程中,遭遇不同類型的損失分別該怎樣維權?

對於已經出限制提現公告的平臺

一般到這種地步時,只能是儘可能的止損。待收金額大的,儘量去現場,儘可能的討回部分本金;金額小的去現場就沒啥意思,往返的花銷等維權成本也很高,只能是跟著大部隊走;第三還是儘可能的變現,該虧損的還是虧損。經過多個案例,一般出限制提現公告的平臺,大部分都是倒閉,很難活過來。

對於老闆詐騙捲款跑路的案例

這種是最悲哀的案例,老闆都跑路了,只能儘早報警維權,希望能追回來一部分損失,別無他法。個人去報警一般經偵都不立案,只有人數達到一定數量後,平臺所在地的經偵才有可能立案,即使立案了,以後能回來點渣渣就不錯了,不要抱什麼希望。

投資P2P過程中,遭遇不同類型的損失分別該怎樣維權?

最後,借用魯迅先生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查看更多諮詢

每天一篇行業文章提供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