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信息」2018殘疾人兩項補貼「清退認定」開始,看看有你嗎?

「便民信息」2018残疾人两项补贴“清退认定”开始,看看有你吗?

「便民信息」2018残疾人两项补贴“清退认定”开始,看看有你吗?

大家都知道,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上至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兩三歲的孩童都可能是有殘疾的。

殘疾是最大的殺手,一旦殘疾就意味著勞動能力可能減弱甚至喪失,基本的經濟來源也就斷了。

國家也深知殘疾人的難處,所以出臺了《關於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

文件明確了要對低保家庭殘疾人因殘產生的額外生活支出進行補助(有條件的可納入低收入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

同時還要求對重度殘疾人因殘產生的額外長期照護費用予以補助,對象為一、二級且要長期照護的重度殘疾人(有條件的納入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或其他殘疾人)。

這兩項補貼是通過殘疾人本人或者委託他人向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政府民政部門提交書面申請,屆時要提供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和其他材料。

補助資金有月發、季度發、半年發等方式,有的地方發放現金,有的地方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進行。

補助標準是由各省根據經濟情況自行確定的,如果有符合條件的而且想申請的話可以去當地殘聯或者民政部門諮詢一下。

「便民信息」2018残疾人两项补贴“清退认定”开始,看看有你吗?

殘疾人兩項補貼和每個殘疾人朋友息息相關。

2018年,殘疾人兩項補貼將有5大鉅變。

兩項補貼實現縣區全覆蓋

從民政部獲悉,

自2016年1月1日全面實施以來,我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兩項政策發放工作已基本實現區縣全覆蓋,分別惠及1000多萬殘疾人,累計發放資金近300億元。

2016年至2017年,先後有16個省份將兩項補貼制度列入省級政府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或為民辦實事項目;有23個省份在省政府貫徹落實意見的基礎上,出臺了具體實施辦法,細化了補貼對象、補貼標準、申請審核、資金髮放、政策銜接等內容。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各地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普遍在貫徹實施的意見中明確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部分省份還建立了動態增長機制。

從生活補貼標準來看,有22個省份處於每月50元至80元之間,10個省份達到或超過每月100元。

從護理補貼標準來看,有18個省份處於每月50元至80元之間,14個省份達到或超過每月100元。

部分地區兩項補貼開始“清理認定”

解讀“殘疾人兩項補貼”怎麼清理? 如何認定?(湖南省為例!)

兩項補貼制度在實施過程中離高質量發展還有一定差距。比如,有的政策宣傳不到位,部分殘疾人對象不知曉、不瞭解“殘疾人兩項補貼”;殘疾人證發放把關不嚴;資金髮放不及時,大部分縣市區按季發放,甚至半年發放;動態管理不及時,有死亡、異動的對象仍在領取補貼的情況。

這些,都要求開展清理認定工作。清理認定工作三大重點。

第一、看殘疾人證發放是否精準

對已發放的殘疾人證進行全面清理和識別,加強殘疾人殘疾等級的鑑定工作,特別是殘疾程度與評定的殘疾等級明顯不符的,在衛生計生部門重新鑑定後,根據鑑定結果重新辦理“殘疾人證”。對死亡、戶口遷出的,要及時註銷和辦理遷移手續。

第二、享受兩項補貼對象是否精準

符合兩項補貼條件,又符合老年、因公致殘、離休等福利性生活補貼(津貼)、護理補貼(津貼)條件的殘疾人,可擇高享受其中一類生活補貼(津貼)、護理補貼(津貼),但不能疊加享受;享受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殘疾兒童不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領取工傷保險生活護理費、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的殘疾人不享受兩項補貼。對因死亡或遷移、康復脫殘、殘疾程度與評定等級不符、重複享受政策等不符合相應條件的,即時停發補貼。對符合享受條件但未享受兩項補貼或者殘疾人等級未鑑定導致“應補未補”的,由殘疾人自願申請按程序納入補貼範圍。

第三、補貼是否按標按時發放

按照重點民生實事要求,提高兩項補貼標準。信息公示和檔案管理也是清理認定的重要內容,兩項補貼檔案實行一人一檔,100%公示到位。總之,符合條件的殘疾人要做到“應補盡補”,不符合條件的堅決清退,停止發放。

更多三、四級殘疾人領到兩項補貼

憲法第四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但是三四級殘疾人經常反映,自己沒有領過任何補貼,問同樣是殘疾人,為什麼領取補貼的差距那麼大?

那麼,三、四級殘疾人到底能不能領兩項補貼呢,今天就和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請看兩項補貼的條件:

屬於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可以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

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持續時間達6個月以上的重度殘疾人可以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這就是說,目前大部分地區只有低保家庭,或者重度殘疾人才能享受到兩項補貼。

如果三、四級殘疾人是低保家庭,那他就可以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但是不能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如果三、四級殘疾人不是低保家庭,那他就不能享受兩項補貼,這也是三、四級殘疾人抱怨自己從來沒有領過任何補貼的原因。

好在,國家也漸漸意識到三四級殘疾人的身體和生活困難,兩項補貼漸漸開始擴大範圍。

有11個省份將生活補貼對象擴大到無固定收入、低保邊緣戶、低收入家庭、重殘無業、一戶多殘、老殘一體、依老養殘等困難群體;有的地方甚至實現了殘疾人生活補貼全覆蓋;5個省份將非重度智力和精神殘疾人納入護理補貼範圍。

2017年12月27日,中國殘聯召開第六屆主席團第五次全體會議,中國殘聯理事長魯勇介紹說,2018年推動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擴大覆蓋人群。

這表明,2018年將會有更多的三、四級殘疾人朋友納入兩項補貼。

把三四級殘疾人納入兩項補貼,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很多地區要求兩項補貼按月發放

殘疾人兩項補貼,當月申請當月計發(山西省為例)

殘疾人朋友可能會有這樣的困惑,自己已經申請了兩項補貼,但不知道何時發放,多久發一次,有沒有中間環節剋扣補貼等。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山西省出臺了管理辦法,規定殘疾人兩項補貼當月申請,當月計發,而且明確規定了中間資金髮放環節,確保資金如實發到殘疾朋友手中。

兩補資金按照“當月申請,當月計發”的原則,由縣級民政、殘聯部門按月發放,於每月10日前發放到戶。

金融服務不發達地方的農村兩補資金也可以按季發放,於每季度初10日前發放到戶。兩補資金實行社會化發放,由縣級國庫部門通過銀行、信用社等代理金融機構,直接支付到補助對象賬戶。

社會化發放確有困難的,可由縣級財政將兩補資金撥付同級民政、殘聯進行發放。對於集中供養的補助對象,兩補資金統一支付到供養服務機構。

縣級民政、殘聯部門為救助家庭或個人在代理金融機構辦理接受兩補資金的賬戶,原則上依託社會保障卡、惠農資金“一卡通”等渠道發放補助資金,代理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救助家庭或個人收取賬戶管理費用。

這意味著,殘疾人不僅可以及時拿到兩項補貼,而且也不必擔心中間環節剋扣補貼資金。

兩項補貼補貼提高

中國殘聯理事長魯勇介紹說,2018年推動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這表明,2018年殘疾人兩項補貼各地會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動態的做一些調整,下面這些地區就是最近對殘補進行了上漲,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河北省

上調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每人每月66元

近日,省財政廳、省民政廳、省殘聯印發了《關於調整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的通知》,除上述調整外,符合殘疾人兩項補貼條件的殘疾人,可同時申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其中,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55元調整為每人每月66元

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5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60元

山東省

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均為每人每月80元

根據部署,山東省會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發放範圍擴大到低保對象中所有殘疾人。

將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範圍,在保障重度智力、精神、視力和肢體殘疾人基礎上,擴大到重度聽力、言語和多重殘疾人,實現重度殘疾人全覆蓋。

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均為每人每月80元,所需資金由省、市、縣三級財政共同負擔,省財政對東、中、西部地區給予分類補助。

兩項補貼由殘疾人本人申請、鄉鎮(街道)初審、縣級殘聯和民政部門審定,審定合格後按月發放,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可同時申領“兩項補貼”。

山東青島

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逐年提高

青島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殘疾人聯合會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護理補貼發放標準為,自2019年1月1日起,護理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40元。

護理補貼對象範圍為,具有青島市常住戶口、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智力、精神、視力、肢體、聽力、言語、多重殘疾人。自2018年1月1日起,護理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30元;自2019年1月1日起,護理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40元;自2020年1月1日起,護理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50元。

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按季度發放,發放時間為每季度第一個月的15日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應在戶籍所在地申領護理補貼,並由其戶籍所在地的申請受理部門進行護理補貼資格審定工作。

山東省廣饒縣

殘疾人兩項補貼“提標擴面”

自2018年1月,山東省廣饒縣對殘疾人兩項補貼實施提標擴面,預計全年補貼對象達6000人左右。

據悉,山東省廣饒縣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由原來低保範圍內的一級每人每月180元,二級每人每月150元,三四級每人每月100元,提高為一級每人每月200元,二級每人每月170元,三四級每人每月120元。

發放範圍擴大到所有一級殘疾人、享受低保的二級、三四級殘疾人,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殘疾人。

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標準由原來的一級、二級,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

四川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80元

從今年1月1日起,四川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由此前的每人70元/月提高至每人80元/月。預計到2020年達到每人100元/月。所需資金由省、市(擴權縣)分擔,省財政按35%總體補助水平對市縣給予補助。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要嚴格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對象資格審核,按照申請—受理—審核—公示—發放等基本程序,將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的低保對象及時納入補貼範圍,做到應補盡補;對不符合條件的要及時清退,做到應退盡退。同時,各地要加強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資金監管,實行專款專用,嚴禁出現擠佔、挪用、套取補貼資金等違法違規現象。

湖南省

殘疾人“兩項補貼”提標,最低為每人每月55元

長沙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不低於每人每月80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不低於每人每月120元。

近日,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殘疾人聯合會制定了《湖南省2018年殘疾人兩項補貼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方案》。

在《2018年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任務分解表》中,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這一項上,除長沙是不低於每人每月80元,其餘13個市州均是不低於每人每月55元;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這一項,長沙是不低於每人每月120元,湘潭是不低於每人每月60元,其餘市州均是不低於每人每月55元。

同時,殘疾人兩項補貼按月發放,發放時間為每月10日前;特殊情況下,可以按季度發放,發放時間為每季度第一個月的10日前。

殘疾人兩項補貼採取社會化形式發放,由財政部門根據民政部門提供的名單,通過惠民補貼“一卡通”撥入殘疾人賬戶。

福建省

提高兩項補貼標準

近日,福建省民政廳、財政廳、殘疾人聯合會聯合印發《關於做好殘疾人兩項補貼提標工作的通知》

從2018年1月起,將福建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50元調整到每人每月70元

一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10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110元

二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5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60元,並列入2018年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

廣西省

正在加大力度,推動提高補貼標準

從2016年到現在,“兩項補貼”在全區已經實現了制度全覆蓋,但是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影響,我區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分別每人每年僅600元,補貼標準還比較低。

自治區層面正在加大力度推動提高補貼標準,2017年龍州、平果縣推動提高了“兩項補貼”的標準,各地殘聯將爭取“兩項補貼”的提標。

廣東省河源市

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

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2520元。

貴陽市

符合條件者最高一年可領4200元

從2018年1月起,貴陽市提高全市重度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護理補貼標準。

具體提標內容為:一級重度殘疾人從此前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二級重度殘疾人從每人每月4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提標後,貴陽市該項補貼標準在全省各市州中為最高。

青海省

輕中度殘疾人也能領補貼

持續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

為具有本省戶籍、持有殘疾人證的低收入家庭中的殘疾人,以及本人無固定經濟收入的重度困難殘疾人和中輕度困難殘疾人分別給予每人每月100元和50元的生活補貼;

為具有本省戶籍的重度殘疾人發放每人每月100元的護理補貼。

2017年底,全省享受生活補貼的困難殘疾人達14萬人(次),約佔全部持證殘疾人的85%。享受護理補貼的重度殘疾人約8.6萬人,約佔全部重度殘疾人的93%。近五年來,累計為41萬(次)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約6億元。

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也是未來的趨勢,2018年,將有更多省市提高兩項補貼標準。

「便民信息」2018残疾人两项补贴“清退认定”开始,看看有你吗?

2018年,殘疾人兩項補貼這5大鉅變

哪一個最得你心?

你最希望享受哪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