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警方創新「緝毒+」工作理念實現「六個明顯提升」

近年來,梧州市公安局針對外流販毒特點,以“外構多邊共享“緝毒圈”,內織協同作戰“一張網”的戰略佈局,創新“築平臺+建機制”“政策支持+資源配備”“警務交流+協作聯動”等“緝毒+”工作理念,打造跨區域緝毒“梧州模式”。今年前5個月,該市緝毒工作實現“六個明顯提升”:破案177起,抓獲涉毒人員193人,逮捕161人,繳毒313.34公斤,查處1045人,強戒443人,同比分別上升39%、18%、32%、595%、10%和18%。

打破藩籬瓶頸展開禁毒“大作戰”

“禁毒工作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毒患一日不除,禁毒一日不止。”梧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文建中在今年6月初召開的全市禁毒工作會議上,要求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問題導向,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種好“責任田”,破解禁毒工作中的瓶頸問題,創新思路、制定措施,深入開展禁毒人民戰爭,推進毒品問題綜合治理,努力控制和遏制毒情發展,減少毒品危害,為新時代美麗梧州發展創造穩定、良好的社會環境。

要想從根本上遏制毒品的蔓延,強化毒品源頭的治理是關鍵。為此,梧州市禁毒委專門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禁毒委主任文建中任組長,市政府黨組成員、禁毒委副主任、公安局局長匡伯彪任副組長,公安、綜治辦、教育、海關、邊檢等市禁毒委成員單位領導任成員的領導小組,夯實頂層設計與組織保障,全面打響禁毒嚴打整治專項行動。

深入開展“禁毒2018兩打兩控”“神劍3號”以及禁毒嚴打整治專項行動,各級公安禁毒部門就像一把把“利刃”,以摧枯拉朽之勢,對涉毒犯罪分子予以迎頭痛擊。重點梳理涉毒重大線索和人員,開展專案經營,進行全鏈條打擊;加大緝捕追逃力度,對在逃的毒品犯罪嫌疑人全面實施抓捕;加強重點路段、重點車輛、重點人員的查緝,堵截毒品流出流入。加強對重點人群以及賓館酒店、出租房屋、娛樂場所等重點場所的治安管理,發現聚眾吸食毒品的場所,一律依法處理並停業整頓,對吸毒人員加強管控,落實管控責任,建檔立冊,積極推進實施網格化管理,嚴防吸毒人員肇事肇禍。

共建共享平臺助力案件偵查

梧州市地處“三圈一帶”(珠三角經濟圈、北部灣經濟圈、大西南經濟圈和西江經濟帶)交會節點,是連接珠三角與北部灣的主要通道城市,由於交通便利,梧州市成為外流販毒的中轉站。梧州市公安局針對外流販毒特點,啟動向東(即廣東)、向西(即廣西百色以及雲南)警務合作機制,加強與外流販毒流入地警方的協作,以“外成圈、內成網”的戰略佈局,迅速做大做強做實跨區域打擊外流販毒的合作平臺,打造跨區域緝毒“梧州模式”。

“緝毒案件中的軌跡和線索總是很隱秘,通過數據分析出來的東西才更有可能把它的源頭找出來。”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支隊長梁偉成深有感觸地說,在大數據時代,運用大數據可視化、知識圖譜化、地圖GPS化等手段,建立情報大數據庫,成了緝毒的“最強大腦”,禁毒工作也有了新的突破方向。

圍繞“築平臺+建機制”,構建多邊“緝毒圈”。梧州警方在自治區公安廳禁毒總隊的支持下,推動梧州與廣東、雲南等地禁毒部門建立戰略合作,建立大數據資源共享、合成打擊的警務協作新機制。同時,加強涉毒資產查控,與海關緝私、郵政、物流企業建立全天候協同查緝機制,助力外流販毒案件的聯合偵查。該市為強化基層禁毒隊伍信息化實戰水平,還下放30多個資源平臺權限,打通市、縣、派出所三級資源平臺共享的通道。

圍繞“政策支持+資源配備”,做強保障體系。通過統籌推進全市禁毒信息化建設和基礎保障建設,做強跨區域緝毒保障體系及多部門聯動機制,為全網絡、全鏈條、跨區域精準打擊毒品犯罪提供強力支撐。

圍繞“警務交流+協作聯動”,織密協同作戰“一張網”。梧州市公安局,積極加強與周邊地市的警務合作,建立市與市、縣與縣之間的禁毒警務協作機制,加強涉毒線索流轉共享,營造相互取經、相互協助、聯合快速打擊的合作氛圍,築牢周邊區域緝毒屏障,加強外流販毒的打擊合力。

今年2月,梧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獲得重要涉毒線索:有一夥藤縣籍男子,長期在中緬邊境從事販毒活動,販運的海洛因數量巨大。隨後,梧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利用跨區域大數據庫分析,啟動跨區域緝毒機制,會同廣東、雲南等警方協同作戰,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繳獲毒品海洛因約31.5公斤。

4月3日,梧州警方連續作戰,輾轉幾千公里,在百色田東服務區成功破獲“4·03”特大運輸毒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繳獲晶體冰毒疑似物37952.7克,粉末冰毒疑似物1711.6克。

4月28日,梧州警方在雲南瑞麗破獲一起特大物流販毒案,截獲3個批次涉嫌藏毒的物流貨物,分別搜獲藏匿在木雕成品傢俱裡的毒品海洛因共132塊淨重46公斤,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