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警方创新“缉毒+”工作理念实现“六个明显提升”

近年来,梧州市公安局针对外流贩毒特点,以“外构多边共享“缉毒圈”,内织协同作战“一张网”的战略布局,创新“筑平台+建机制”“政策支持+资源配备”“警务交流+协作联动”等“缉毒+”工作理念,打造跨区域缉毒“梧州模式”。今年前5个月,该市缉毒工作实现“六个明显提升”:破案177起,抓获涉毒人员193人,逮捕161人,缴毒313.34公斤,查处1045人,强戒443人,同比分别上升39%、18%、32%、595%、10%和18%。

打破藩篱瓶颈展开禁毒“大作战”

“禁毒工作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毒患一日不除,禁毒一日不止。”梧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文建中在今年6月初召开的全市禁毒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种好“责任田”,破解禁毒工作中的瓶颈问题,创新思路、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努力控制和遏制毒情发展,减少毒品危害,为新时代美丽梧州发展创造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想从根本上遏制毒品的蔓延,强化毒品源头的治理是关键。为此,梧州市禁毒委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禁毒委主任文建中任组长,市政府党组成员、禁毒委副主任、公安局局长匡伯彪任副组长,公安、综治办、教育、海关、边检等市禁毒委成员单位领导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夯实顶层设计与组织保障,全面打响禁毒严打整治专项行动。

深入开展“禁毒2018两打两控”“神剑3号”以及禁毒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各级公安禁毒部门就像一把把“利刃”,以摧枯拉朽之势,对涉毒犯罪分子予以迎头痛击。重点梳理涉毒重大线索和人员,开展专案经营,进行全链条打击;加大缉捕追逃力度,对在逃的毒品犯罪嫌疑人全面实施抓捕;加强重点路段、重点车辆、重点人员的查缉,堵截毒品流出流入。加强对重点人群以及宾馆酒店、出租房屋、娱乐场所等重点场所的治安管理,发现聚众吸食毒品的场所,一律依法处理并停业整顿,对吸毒人员加强管控,落实管控责任,建档立册,积极推进实施网格化管理,严防吸毒人员肇事肇祸。

共建共享平台助力案件侦查

梧州市地处“三圈一带”(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西江经济带)交会节点,是连接珠三角与北部湾的主要通道城市,由于交通便利,梧州市成为外流贩毒的中转站。梧州市公安局针对外流贩毒特点,启动向东(即广东)、向西(即广西百色以及云南)警务合作机制,加强与外流贩毒流入地警方的协作,以“外成圈、内成网”的战略布局,迅速做大做强做实跨区域打击外流贩毒的合作平台,打造跨区域缉毒“梧州模式”。

“缉毒案件中的轨迹和线索总是很隐秘,通过数据分析出来的东西才更有可能把它的源头找出来。”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梁伟成深有感触地说,在大数据时代,运用大数据可视化、知识图谱化、地图GPS化等手段,建立情报大数据库,成了缉毒的“最强大脑”,禁毒工作也有了新的突破方向。

围绕“筑平台+建机制”,构建多边“缉毒圈”。梧州警方在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的支持下,推动梧州与广东、云南等地禁毒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建立大数据资源共享、合成打击的警务协作新机制。同时,加强涉毒资产查控,与海关缉私、邮政、物流企业建立全天候协同查缉机制,助力外流贩毒案件的联合侦查。该市为强化基层禁毒队伍信息化实战水平,还下放30多个资源平台权限,打通市、县、派出所三级资源平台共享的通道。

围绕“政策支持+资源配备”,做强保障体系。通过统筹推进全市禁毒信息化建设和基础保障建设,做强跨区域缉毒保障体系及多部门联动机制,为全网络、全链条、跨区域精准打击毒品犯罪提供强力支撑。

围绕“警务交流+协作联动”,织密协同作战“一张网”。梧州市公安局,积极加强与周边地市的警务合作,建立市与市、县与县之间的禁毒警务协作机制,加强涉毒线索流转共享,营造相互取经、相互协助、联合快速打击的合作氛围,筑牢周边区域缉毒屏障,加强外流贩毒的打击合力。

今年2月,梧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获得重要涉毒线索:有一伙藤县籍男子,长期在中缅边境从事贩毒活动,贩运的海洛因数量巨大。随后,梧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利用跨区域大数据库分析,启动跨区域缉毒机制,会同广东、云南等警方协同作战,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缴获毒品海洛因约31.5公斤。

4月3日,梧州警方连续作战,辗转几千公里,在百色田东服务区成功破获“4·03”特大运输毒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缴获晶体冰毒疑似物37952.7克,粉末冰毒疑似物1711.6克。

4月28日,梧州警方在云南瑞丽破获一起特大物流贩毒案,截获3个批次涉嫌藏毒的物流货物,分别搜获藏匿在木雕成品家具里的毒品海洛因共132块净重46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