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鎮園聯盟+電商聯盟鼓起村民「錢袋子」

“自從社區工廠組建我就在這裡務工,把家裡種的土豆、油菜籽等農產品賣到社區工廠,每個有兩千元左右的收入,同時把家裡也照顧了。”鐵佛寺鎮合一村七組在冊貧困戶王能芳由衷地說道。

汉阴:镇园联盟+电商联盟鼓起村民“钱袋子”

鐵佛寺鎮合一村領航實業社區工廠位於漢陰縣以北,距縣城37公里。這個社區工廠之前是一所鄉村小學,學校撤併以後,鐵佛寺鎮引進了適合在山區發展的以農副產品為加工材料的領航實業併成立社區工廠,和貧困戶簽訂購銷合同,進行契約式生產,發展訂單農業,主要生產土豆系列、蔬菜系列、臘味製品、食用菌、醃製品、蜂蜜、高山野味等系列富硒食品,收購的農特產品製成乾貨成品包裝出售,2017年收購總量達100萬斤,成交金額達200多萬元,解決了全鎮80%以上農戶種植農產品的銷路問題。

汉阴:镇园联盟+电商联盟鼓起村民“钱袋子”

社區工廠負責人李文告訴筆者,他之所以在合一村建立領航實業社區工廠,就是看中了當地的土豆質量好,產量高。

汉阴:镇园联盟+电商联盟鼓起村民“钱袋子”

社區工廠建立之初,李文就開始收購村裡的土豆,聘請周邊的農戶到工廠幹活,將新鮮的土豆製成土豆片,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賣出去。人家要一萬斤,在一般農戶的家裡收不到那麼多,他們通過鎮園聯盟和電商聯盟,把十個村的土豆都收集到一起,別說一萬斤、就是十萬斤都不成問題。社區工廠生產的每批農副產品都能找到穩定的買主,是按照市場需要生產的訂單農業。而市場信息的提供者,就是該鎮的電商聯盟。

汉阴:镇园联盟+电商联盟鼓起村民“钱袋子”

“我們把市場的信息、需求及時反饋回來,然後訂單式的讓貧困戶或農戶來生產、種植,最終形成市場真正需要什麼,我們的貧困戶就來搞什麼,從而達到持續健康的銷售軌道上來。”鐵佛寺鎮電商辦負責人金斌說。

汉阴:镇园联盟+电商联盟鼓起村民“钱袋子”

電商聯盟成立運行以來,及時捕捉市場需求信息,向鎮內企業下單,截止目前鐵佛寺鎮的臘肉銷售額接近40萬元,土豆3萬多斤,預售水稻1300餘畝,黑黃豆500餘畝,現在還承接了十萬斤的乾土豆片訂單。通過電商聯盟和鎮園聯盟的驅動,該鎮已成功簽約富硒水稻2600畝,魔芋450畝,桑園50畝,甜玉米20畝,發展富硒土豆4000畝,計劃建特色林果1500畝,豬、牛、羊、雞等牲畜養殖2800只。

汉阴:镇园联盟+电商联盟鼓起村民“钱袋子”

四合村一組貧困戶彭勇多年來一直想通過發展產業實現脫貧。可身處大山的他一沒資金二沒技術,靠種莊稼是不能改變家中光景的。在鎮園聯盟的指導下他成了首批會員,今年籌集資金在自家林地裡建了一個兔場。

汉阴:镇园联盟+电商联盟鼓起村民“钱袋子”

“目前我養了幾百只兔子,全部賣了就是五六萬左右,淨利潤在兩萬到三萬塊。在銷售這一塊呢,有鎮上的鎮園聯盟,銷路不用擔心。”彭勇自信滿滿地說道。

汉阴:镇园联盟+电商联盟鼓起村民“钱袋子”

為統籌全鎮產業發展,鐵佛寺鎮組建了由2個縣級園區牽頭,14家農業合作社、34個家庭農場和96戶產業大戶共同組成產業聯盟理事會,理事會根據當地域特點,引導會員發展生產業,一些小家農場從此有了依靠。鎮園聯盟成立了以後,所有的農戶就可以把農副產品送到一個點,通過電商聯盟將東西銷出去。

汉阴:镇园联盟+电商联盟鼓起村民“钱袋子”

鐵佛寺鎮有7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90戶6417人。自該鎮鎮園聯盟成立以來,先後有領航實業、漢陰華曄植物藥業等企業與該鎮簽訂農業訂單,農民只需按照企業要求進行勞作和生產,就能換取穩定的收入。隨著一大批項目對接落地,貧困戶的生產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汉阴:镇园联盟+电商联盟鼓起村民“钱袋子”

據悉,漢陰縣按照“鎮園聯盟、村社承載、貧困戶參與”的方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能人大戶和新型職業農民的積極帶動作用,將貧困戶牢牢嵌入到產業鏈條中。今年全縣開展鎮園產業簽約會10場次,簽訂產業扶貧項目70餘個,實現了貧困村全覆蓋;發展產業基地5.4萬畝,通過信息平臺對接勞務合作1.2萬人次,可帶動貧困人口9800人年均增收3200元。

汉阴:镇园联盟+电商联盟鼓起村民“钱袋子”

通訊員/李敏 王義林

汉阴:镇园联盟+电商联盟鼓起村民“钱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