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青翠竹林 到林盤中探祕賀麟故居

穿过青翠竹林 到林盘中探秘贺麟故居

穿过青翠竹林 到林盘中探秘贺麟故居
穿过青翠竹林 到林盘中探秘贺麟故居

從成都市區駕車,大概1小時後,便來到金堂五鳳鎮的賀麟故居。沿著青石板拾階而上,眼前綠意漸濃,在一片青翠竹林的掩映中,青瓦白牆的建築漸漸露出些許輪廓,在竹林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古香古色。走得漸深,它的全貌也漸漸地展現了出來。林盤中的賀麟故居所在地,是“國家級傳統村落”——金堂縣五鳳鎮金箱村2組,佔地19.74畝,房屋80餘間,三重四合院群落,總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通過保護性修復後,於2010年面向市民免費開放。如今到賀麟故居林盤,除了可以感受賀麟文化,這裡還是青少年國學教育基地、蜀繡傳承和推廣基地。

屋外竹林掩映 屋內別有洞天

賀麟故居

賀麟,金堂縣人,中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翻譯家,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前身北京清華學堂

國家級傳統村落

坐落在金堂縣五鳳鎮金箱村2組

佔地19.74畝 房屋80餘間

三重四合院群落

總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

面前是潺潺流過的溪水——楊柳河,背後依靠的是蒼翠的青山——寨子山,背山鄰水是賀麟故居林盤的特點之一,因此,也有著非常優良的生態本底。大朝門上,著名書法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張幼矩先生題匾篆書“心園”,再往上走幾步石階,便來到一個三重四合院。在陳列室裡,透明的玻璃櫃裡展示著賀麟的書籍、手稿、照片等。賀麟是中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翻譯家,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前身北京清華學堂,金堂縣人。據金堂縣五鳳鎮城建辦主任文德介紹,“修舊如舊”是修復故居過程中堅持的原則,還保留了1950年之前的建築結構和主要房間功能,包括賀麟先生和他父母親居住的房屋、大朝門、繡花樓、祠堂、碾坊、磨坊等。

此外,去年,五鳳鎮和清華學子還共同栽種了300餘棵、佔地10餘畝的銀杏樹,取名“清華銀杏園”,“接下來還將繼續擴大銀杏樹的栽種範圍。”據文德介紹,打造中充分結合了生態、形態、文態、業態,院落中的土壤保留了原來的三合土:瓦坯、黃泥巴、石灰等混合而成,在保留原有的樹木、建築風格的基礎上,還原院落1950年前的佈局和功用,同時融入哲學、農耕、家族等文化,再加入客棧、餐飲等元素。

整體納入哲學小鎮 將規劃建設哲學館

金堂縣林盤保護修復工作

截至目前已相繼實施並完成69個林盤院落的保護和整治工作

林盤保護修復點位

採用三種建設模式

特色鎮+林盤+產業園

特色鎮+林盤+農業園區

特色鎮+林盤+景區

特色林盤的

規劃建設包括

五鳳鎮賀麟故居

淮口鎮龔家山聚峰谷

竹篙鎮花熳天下

廣興鎮芍藥基地

……

賀麟故居經歷了近1年的修復工作,免費開放後,如今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遊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