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足世界盃奪冠」和「國產晶片達到世界頂尖」,哪件事情更難?

“男足世界盃奪冠”和“國產芯片達到世界頂尖”,哪件事情更難?

“男足世界盃奪冠”和“國產芯片達到世界頂尖”,哪件事情更難?

“男足世界盃奪冠”和“國產芯片達到世界頂尖水平”,哪件事情更難?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那麼到底哪個更難呢?

成為世界一流球隊,也就意味著國足可以問鼎世界冠軍了,這個願望和“中國造出世界頂尖水平芯片”比起來,我認為難度更大。

中國的芯片產業發展滯後,主要的原因是起步晚,和世界相比差了很多年,我們真正系統進入芯片研究不過20餘年。雖然起步較晚,但和世界芯片研發的頂尖水平美國相比,進步還是非常之快的,據估計大約在10年左右的時間距離。

芯片的核心主要是設計與製造,國內從事芯片研發的科技人員,很多都有國外留學背景,在知識結構和設計水平上具備一流的水平,之所以現在無法達到頂尖水平,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國內的製造水平,因為製造是一個系統的工業生態,需要材料、設備、工藝等各個環節的同步提升。也就是說,阻礙我們芯片發展的,主要是硬件上的不足,但硬件相對於科研技術來講,提高相對容易一些。所以中國造出頂尖芯片的時間,我認為會在不遠的將來。

“男足世界盃奪冠”和“國產芯片達到世界頂尖”,哪件事情更難?

足球,雖然看起來是一項單純考驗四肢的體育運動,但它的成功同樣需要的是各方面共同努力。俄羅斯世界盃上韓日伊的突出表現足以證明,我們在體質上是完全可以達到世界一流的。

其實,影響足球發展的,不是觀念,也不是方式,而是熱愛,一個發自內心熱愛足球的地區,肯定會是一個足球水平高度發達的國度。

雖然目前我們的足球在所有的體育運動當中被放在了最高的位置,從上到下都擺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當下的足球已經完全陷入一種功利追逐。誠然,很多學校開設了足球課,有的甚至納入考試範圍,各種足球活動和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但從本質上來講,這不是全民熱愛的結果,而是急於求成的功利需求。

C羅、梅西、內馬爾等等,他們不是足球特長班裡選拔出來的,而是從貧民窟踢出來的,因為萌芽於幼小時期的熱愛,加之先天的優異條件,才被成功入選青訓隊,一步步踢向世界成為巨星。而我們呢,足球之路的成長是需要條件的,巷子裡踢不了球,校園裡踢不了球,只有進入各種各樣的校隊市隊省隊才能踢球,而決定是否進隊很大程度上還要看很多足球之外的因素。

我們的足球群眾中,特別是少年時期的孩子們,在踢球的基本都是帶著家長的目的性在踢,那些不想依託足球讓孩子成才的家長,根本不會讓孩子在足球上浪費哪怕一節補習班的時間。我們的踢球,是帶著成功的期許,而非發自本心的熱愛和追求。

大量的事實證明,當一件事情被融入了深刻的功利思想之後,它可能會一時興旺,但永遠不會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

發展足球的唯一途徑就是,根源於本心的真愛和痴狂。

所以,“中國男足成為世界一流球隊”和“中國造出世界頂尖水平芯片”相比,我更相信芯片會早一點成功。

“男足世界盃奪冠”和“國產芯片達到世界頂尖”,哪件事情更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