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種名貴石斑魚,總有一種你沒有吃過!


石斑魚肉質肥美鮮嫩,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讚譽,被奉為上等佳餚,供不應求,因而石斑魚的價格普通較高。而石斑的種類也有很多,共163種.

鞍帶石斑魚,俗稱龍躉、龍膽石斑、花尾龍躉、豬羔斑、槍頭石斑魚、倒吞鱟、鴛鴦鱠、紫石斑魚等,是石斑魚中體型最大的種類,故也稱為“石斑之王”。龍躉是海洋中的一種名貴珍饈,野生品種體重一般在三四十斤以上,而人工養殖的石斑魚一般只有1-5斤的為多。

赤點石斑,俗稱紅斑、海紅斑。海紅斑產於南海和東海南部,廣東沿海產量較多。 海紅斑能在龐大的石斑家族中脫穎而出、躋身“四大魚王”之列,和它喜慶吉祥的大紅色外表是分不開的。海紅斑色澤紅豔瑰奇,頭、背較深,腹部顏色較淡,加上外皮富含膠質比一般魚要厚韌一些,當蒸熟後擱在盤裡,表皮沒有破綻而顏色更加鮮麗。


駝背鱸,俗稱老鼠斑、鰵魚、扁鮨,因為頭長嘴尖,形狀酷似老鼠而得名。老鼠斑的魚皮膠質比較豐富,肉多刺少、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頗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老鼠斑由於其肉質細嫩,味道特別鮮美,是為海產品的名貴魚之一,在市場上的價格特別昂貴,它既是一種高級觀賞魚類,也是一種高級食用魚類。

斜帶石斑俗稱青斑、青鰭、泥斑,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體側有5條斜紋,具有橙紅或紅色斑點。另外除了尾鰭具斑點外,其它各鰭均為灰褐色。青斑屬於名貴魚類,肉質肥美,極為鮮嫩,而且營養十分豐富,深受食客的喜歡。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區會把老鼠斑也稱作青斑。

棕點石斑魚,俗稱老虎斑,身體黃色至淺褐色,以金黃色最靚。老虎斑是石斑裡的普通品種,魚皮較厚,頭腩豐滿,多肉爽脆,口感優於青斑,市場價格是青斑的二倍

玳瑁石斑魚,俗稱金錢斑、花頭梅斑、花狗斑,因其體表的斑點呈六角形,如同錢幣一般而得名。金錢斑是一種高端的食用魚類,其價格昂貴,肉質雪白細嫩,十分鮮美,是為魚中上品。烹飪方式很多,不過做法越簡單,越能品嚐到極致的鮮美。

珍珠龍躉又稱沙巴龍躉、龍虎斑或珍珠斑,是用龍膽石斑與老虎斑培育出來的雜交新種石斑魚。肉質鮮嫩的珍珠龍膽石斑魚,可以用砂鍋烹煮,或者是生炒,還可以把珍珠龍膽石斑魚煎成酥酥脆脆的龍虎斑酥,比一般的龍膽石斑,口感更加軟嫩有質感。


東星斑因其身上佈滿白色的幼細花點形似天上的星星而被稱為“星斑”,又因產自南海的東沙群島而得名。自從東星斑被列為受保護的魚類後,政府已經嚴厲禁止人們捕抓這種魚,因此東星斑已經成為稀有品種的魚類。

藍點石斑,又名瑩點石斑,俗稱西星斑。西星斑身上佈滿藍色或黑色斑點,整體呈褐色或灰綠色。西星斑的星點大而圓渾,外皮較厚,加上肉質結實,故一般是起肉炒球、斬件紋煮為多。

斑鰓棘鱸,俗稱泰星斑,因其早期是由泰國進口的星斑而得名。泰星斑頭部及身體呈紅色、橘紅或棕色、灰綠,全身佈滿藍色遠點,頭部亦有少量斑點,而腹部則無斑點,接近後緣處有黑色縱帶。泰星斑的體型細長,生炊泰星斑是潮菜的做法,烹熟後露出雪白的魚肉,非常誘人。

黑駁石斑魚又名珊瑚石斑魚,俗稱蘇鼠斑、黑虎麻,頭部及體側褐色至灰綠色,頭部、體側及各鰭散佈著小於瞳孔的黑斑,背鰭基部後半部具三個黑斑,第一個斑最大且明顯,其尾鰭呈圓形狀。蘇鼠斑適合煮湯,其肉質上佳,湯品十分鮮美。

密點石斑又名布氏石斑,俗稱芝麻斑,在潮汕又簡稱為麻斑,因全身佈滿像芝麻粒般微赤的圓點而得名。芝麻斑肉色雪白,肉質嫩滑鮮美。常見的芝麻斑多為每條1-1.5公斤,偶爾也有2公斤以上。

紅九棘鱸又稱宋氏九刺鮨,俗稱紅瓜子斑、網紋鱠、紅舵,因全身佈滿有褐紅色或深棕色小點而得名,呈橙紅色至黃褐色。紅瓜子斑是一種高檔食用海水魚,其魚肉雪白,肉厚且爽滑,魚味濃郁,不過3斤以上容易有沙皮。

藍瓜子斑體型較大,一條大約有7斤左右,體型與紅瓜子斑接近,體色呈淺藍至青藍色,全身佈滿圓形至不規則的黑色斑點,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其背鰭、尾鰭的末端均為黑色。藍瓜子斑的魚皮較厚,油潤彈滑,肉質比較細嫩,而頭部和魚腩則可以清蒸,魚肉滑炒,魚骨煮湯,一魚多吃。

點帶石斑魚,魚體黃棕色,散佈赤褐色小圓斑及數條深色斑帶,尾鰭呈圓形狀。點帶石斑魚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海內外市場歡迎,是一種具有較高經濟性價值的食用魚。

蜂巢石斑俗稱花石斑、蜂巢格仔、六角格仔、蝴蝶斑、牛屎斑,蜂巢石斑魚為暖水性小型石斑魚類,是珊瑚礁盤內最常見的魚類,肉質十分鮮美。

鮭點石斑體型較長,體長約12-23釐米,呈橢圓形,側扁,頭長大於體高,口稍大,體色呈褐色,全身佈滿紅褐色斑點,是馳名世界的海鮮珍品之一。

美洲黑石斑魚體表旱深褐色或藍黑色,魚體側扁而粗壯,橢圓形,口大,體被細鱗,帶淡白或白斑,十分絢麗多彩,故還有翡翠斑、天星斑等稱呼。其肉質豐腴、口感鮮軟清爽、富含營養、骨刺少、骨肉容易分離,方便加工處理。

豹星斑又名皇帝星斑,別稱雜星、黃尾鱸,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產魚類。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體側有不規則的神色斑紋和斑點,其下頜要比上頜突出。豹星斑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材,它的肉質細嫩潔白,香甜無比,營養豐富,十分受食客歡迎。

清水石斑又名杉斑,“杉”是香港漁民對珊瑚的俗稱,杉斑即珊瑚中的石斑。杉斑的無論是外觀模樣,還是色澤花紋都與老虎斑十分相似,很難分辨。不過,杉斑的眼睛長在頭部兩側,而老虎斑的雙眼長在頭頂。

寶石石斑俗稱流氓格仔、糯米格仔、白尾鱠,因全身不滿寶石狀的斑點而得名。寶石石斑體長,呈橢圓形,最大體長可達47釐米,通常體長為35釐米。其頭部、體側及各鰭的色澤較淺,全身散佈著褐色、黃褐色或黃色的斑點,最大斑點有瞳孔般大小。

花點石斑,又名花鸚斑、花英斑,因身上佈滿褐色斑點而得名。花鸚斑的頭大而尖,身體呈卵圓形,頭部大尾部小。其頭部、側身及各鰭均呈淺褐色,佈滿深褐色斑點,肉質嫩滑,十分鮮美。

雲紋石斑,一般被稱為電紋石斑,因其油脂含量十分豐富,又被稱為油斑。油斑一般體長13-15釐米,體型呈橢圓形,其色為淺褐色至褐色,體側有5條暗棕色斑帶,斑帶在腹部分叉;體側和各鰭上皆無斑點,另具黑色小點。油斑是石斑魚類中的佼佼者,魚肉品質較好。

褐石斑由於其體型外觀與油斑非常相似,十分容易混淆,因此又被稱作假油斑。褐石斑和油斑都有5條暗棕色的斑帶,前部的橫帶同樣延伸到頭部。分辨方法是觀察兩種魚體側的特徵:油斑體側分佈的是雲狀白色斑帶,褐石斑則是佈滿細小白色斑點。

寬帶石斑俗稱縱帶石斑,體型長,呈橢圓形,成魚體一致為灰色,體側白帶逐漸消失,黑緣則轉為線紋或斑點。寬帶石斑是一種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清蒸最能體現其鮮美。

巨石斑魚又名鱸滑石斑,是一種經濟食用魚,已有人工養殖,清蒸食用最佳,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其攝入的食物較雜,有可能含有熱帶海魚毒。

豹紋鰓棘鱸又名花斑刺鰓鮨、豹紋豹鱠、珊瑚鱒魚,俗稱七星斑。七星斑的魚肉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在市場上均會切成小塊出售,頭可煮清湯、背肉宜清蒸,腹肉紅燒最美。

細點石斑魚又名高體石斑、藍鰭石斑魚,其頭部及體側呈淡灰藍色,全身包括各鰭密佈著小黑斑及一些呈鋸齒狀、不現則狀的較大黑點,特徵顯著。細點石斑魚是一種經濟食用魚,亦常被展示於水族館中,適於清蒸。

鑲點石斑魚又名黑點格仔,體型較長,為橢圓形,頭部較大,呈淺褐色,體側有6條暗褐色斑帶,邊緣列有黑色斑點,而各鰭也具有褐色斑點。

三斑石斑又名紅皮鱠,其體型較長,呈橢圓形,側扁而粗壯,頭部及體側呈淡褐色,散佈著紅色或紅褐色的小斑點,背鰭具一較眼大的暗色斑,背鰭軟條部中間部位另具一小暗色斑,另一小暗色斑於尾柄處,因此三斑而得名。三斑石斑已成功實驗人工養殖種類,這種魚肉質細嫩,清蒸烹飪最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