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看學校還是看招收人數?爲什麼?

lxvvx

由於2019年南京大學和蘇州大學的研究生招生簡章還未公佈,因此以下數據以2018雙方的研究生招生簡章的數據來說明(經過網上資料搜索得知,蘇州大學2017年的研究生推免人數為600人左右):


由於相近幾年的招生計劃人數不會有大的變動,預計2019年的招生計劃與2018年的情況差別不大,因此2018年的考研數據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以上述數據來推測,可以發現通過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來考取南京大學的全日制研究生考生數量不低於2000人(擬錄取不一定錄滿);蘇州大學的考生數量為3000人左右。


在這裡由於題主沒有給出南京大學招生人數多於蘇州大學的人數,是指兩校總的招生規模人數還是自己報考目標專業的人數,鑑於前者的參考意義不大,題主應該指的是具體的目標專業的招生計劃人數。


如此一來,問題就變成了:考取985大學的研究生好還是考取211大學的研究生好?

目前的情況是:

  • 南京大學的考研競爭壓力大於蘇州大學(專業課試題難度,考生本身的實力);

  • 南京大學目標專業的招生人數多於蘇州大學——選擇的機會多。

這樣一看考取難度和招生計劃兩個因素可以抵消,報哪一個學校還真不好抉擇。我們不妨先分析一下這些因素:自己的學習能力目標院校的專業設置專業課考試科目等內容。

比如說自己的學習能力強、南京大學的專業課科目自己很熟悉或者到現階段自己的複習進度和效率完全可以衝一下南京大學,就選擇南京大學;除了目標專業的招生計劃人數,還有就是與目標專業相近的專業(上述的目標院校專業設置)招生人數和類別的多少,這樣做的原因是如果未被自己的目標專業錄取,可以進行院內或校內調劑,增加自己的考研成功率。


貝魚說

不知道題主糾結啥,我想大概是糾結考取難度吧。你的補充都說了,南京大學985,招生人數多;蘇州大學211,招生人數少。你這裡沒有說的就是考取難度了。

其實招生人數多少和考取難度沒有直接關係,招生人數多可能會導致報考人數多,但並不一定會導致錄取難度大。

個人覺得可以衝擊一下南京大學。理由如下:(1)會有很多人覺得985高校考研比較難考,有一定道理。但是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有不少人會選擇穩妥點的辦法,報考211高校,結果一定程度導致211高校反而不太好考。

(2)南京大學錄取人數多,這裡應該是指錄取總人數吧。既然錄取人數相對多一些,那麼應該是被錄取的概率也更大一些吧。

(3)考研,不僅需要努力也需要運氣。風險與收益自己承擔。南京大學感覺可能要難考一些,但是並不是不可能,也許沒有你想的那麼難。答主考研高校,全國招生人數不超過5人,想著衝擊一下,就算失敗也無所謂的心理準備,努力複習,結果考上。

總而言之,不管做出什麼選擇,風險和收益都是自己的。題主可以考慮清楚,無論如何,複習一定請認真、努力!越努力越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