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發常州蘭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370廠)發展歷程

1、上世紀六十年代由於中蘇兩國政治關係惡化,國家開始進行“大三線”建設。東安機械廠作為當時我國航空發動機的專業製造單位,為響應國家大戰略,分出了一批人員和機械設備在江西樂平縣援建樂河機械廠。當時東安機械廠研製的“792”發動機(為直6配套發動機)也相應轉到樂河機械廠繼續研製。

中國航發常州蘭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370廠)發展歷程

東安機械廠廠房

2、樂河機械廠研製“792”發動機幹了十幾年,因國家大戰略發生變化和投入太小,難以支撐研製所需的各種費用,“792”發動機最終研製失敗。1976年8月28日早上,北化建的工程技術人員利用法國生產的“超黃蜂”直升機吊裝30萬噸乙烯裝置火炬頭時,因懸停時間過久觸及火炬三角平臺失控墜毀。工廠有關領導得知此消息後,與軍隊有關領導協調,將兩臺基本完好的“透默IIIC6”發動機運回了工廠進行測繪。歷時三年,測繪成功,命名為“渦軸6”。1995年,獲國家定型。樂河機械廠當時所在的樂平縣交通不便,到縣上要兩小時以上車程(石子路),連家屬幾萬人的廠在深山溝裡,最近的村子都要走大半天,職工子弟就業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並造成治安的極度惡化,我們沒有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過,是不能想象的。經過很多年數代廠領導的思考,搬遷這樣的方案勢在必行。

中國航發常州蘭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370廠)發展歷程

樂河機械廠辦公大樓

3、工廠領導通過幾年的調查與協調,最終與常州市有關部門達成搬遷協議。1986年江西樂河機械廠搬遷至常州,更名為“常州蘭翔機械總廠”。1986年進行首遷,歷時兩年,1988年搬遷結束。80~90年代國家投入過少,加之搬遷的高額費用,已近無法揭鍋。工廠只能向民品發展,這也是當時的大氣候,國家、部裡都鼓勵的。但後果是令人痛心的:用於加工高精密航空產品的設備大量用於民品生產,造成的損耗又無法得到更新。到90年代後期,軍方有了大量訂貨時工廠根本無法滿足,國家只有放棄去保重點了!1990年,常州玻璃鋼造船廠併入常州蘭翔總廠。2007年12月,為安置其下屬子公司——常州蘭翔天利機械有限公司政策性破產職工再就業,經中航工業批准,對下屬控股90%的4個子公司(常州航空工模具有限公司、常州航空齒輪有限公司、常州鍛鑄有限公司和常州增壓器有限公司)進行增資擴股,改制成民營控股公司。2011年,根據中航工業與南京市政府簽署的共同打造輕型航空動力產業基地的協議,原中航工業發動機將持股的常州蘭翔股權劃歸南京輕型航空動力有限公司。2014年1月30日,常州玻璃鋼造船廠完成公司改制,更名為“常州玻璃鋼造船廠有限公司”,蘭翔持股45%。2016年8月,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掛牌成立,蘭翔公司劃歸中國航發集團,更名為“中國航發常州蘭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航發常州蘭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370廠)發展歷程

蘭翔公司廠區

4、2018年5月,根據中國航發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戰略規劃,將蘭翔公司整體併入南京輕型航空動力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航發輕動”。也將公司提升為中國航發的直屬單位,實行“一公司兩地發展”,公司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中國航發常州蘭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370廠)發展歷程

南京輕動廠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