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來制止微商售假的瘋狂?

導讀:雖然微商的營銷方式可能給執法取證帶來一定的難度,但是,或可通過拓寬網絡匿名投訴、舉報的渠道,讓賣贗品的微商“現形”。

拿什麼來制止微商售假的瘋狂?

活躍於朋友圈的微商,只要是守法誠信經營,憑真本事吃飯,我們倒也不妨對其豎起大拇指,支持自主創業;但是,對於那些耍小聰明,靠忽悠起家的微商,大夥也不必給他們留面子。畢竟,對售假者的仁慈,就是對消費者的殘忍。

近年來,人們的錢包越來越鼓,生活水平直線上升,對於“高大上”品牌的需求也呈現出“暴漲”之勢。藉著這股東風,有些微商做起了知名高端品牌的代購,愛馬仕絲巾、香奈兒手錶、路易威登的包包也頻繁地在朋友圈裡亮相,專櫃能賣數千、數萬元的奢侈品,在這裡價格只有幾分之一,甚至十幾分之一,賣家還信誓旦旦地保證是正品行貨、尾單甩賣。

日前,南京市質監局稽查分局的執法人員通過對朋友圈中一家微店的進貨渠道、銷售策略以及商品真偽進行了全面調查後,揭開了高端品牌商品代購的重重貓膩。就贗品華麗的包裝來看,每個細節都足以亂真,哪怕是鑑別力強的顧客,也未必能“透過現象看穿本質”。而“假戲也要做全套的”,這些假貨還附有“正品”購買憑證,包括POS機刷卡單據、發票、鑑定證書,甚至在商品追溯上也做起了文章,海關通關標籤、海關完稅放行許可一個都不少。這一系列高超的造假操作,往往能成功地騙取消費者的信任,被宰了還幫著數錢的事兒,比比皆是。

微商在朋友圈裡賣贗品,基本都是從“殺熟”開始,磨刀霍霍向親朋好友、同事同學;而當逐步打響了名氣,實現了網絡銷售的擴大化,財源滾滾就可期了。他們不會不清楚自個賣的是何等的貨色,賺的是怎樣的利潤;絕不會傻到“有一說一”、給“熟人”交實底的地步。對於這些售假的微商而言,在觸手可及的金錢面前,道德操守已經退居了二線,甚至是N線;而把假貨當真貨買回家的消費者,大多是看不出問題和貓膩的,即便有所懷疑和擔憂,也不好意思跟“熟人”賣家過多計較,下次不買便是。即便個別消費者“較真”到專櫃驗貨的地步,微商也有應對之策,除了強調商品在全球生產和銷售的差異化之外,承諾“包退包換”,一般也就平息了糾紛,不至於鬧到無法收場的地步。

在高端品牌製假售假的灰色利益鏈上,微商只不過是終端銷售上的一環。那些大批量製造各種贗品的工廠或作坊,那些將贗品源源不斷分銷到各地的經銷商,那些炮製假物流、假票據、假追溯標籤的“輔助”商,在違法違規的操作中攫取著超額的利潤,他們吃肉,微商喝湯,而消費者為之買單,正品生產商和銷售商則氣得不輕。長此以往,不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無從保障,正常的市場秩序也會被擾亂和破壞,劣幣驅逐良幣的負面效應將日益顯現,相信這一幕絕不是監管部門樂意看到的。

據悉,《電子商務法(草案)》已第三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明確規定,除了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自建網站經營者外,“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也擬納入電子商務法的監管範圍。這對於打擊網絡售假意義重大,微商將不能再流竄於法外之地;雖然微商的營銷方式可能給執法取證帶來一定的難度,但是,或可通過拓寬網絡匿名投訴、舉報的渠道,讓賣贗品的微商“現形”。而對這類微商的調查與處理,也將有助於瞭解、掌握製假售假利益鏈的上游情況,更廣範圍、更深層次地開展打假工作。

活躍於朋友圈的微商,只要是守法誠信經營,憑真本事吃飯,我們倒也不妨對其豎起大拇指,支持自主創業;但是,對於那些耍小聰明,靠忽悠起家的微商,大夥也不必給他們留面子。畢竟,對售假者的仁慈,就是對消費者的殘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