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背後操縱這場「大戲」?

假如A股重回2638點,會是又一次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嗎?

2016年1月27日,滬市創出2638.30調整新低,這也是2015年槓桿牛市見頂以來的調整新低點。然而,對於這一調整低點,已經較5178高點下跌49%左右的空間。言下之意,自2015年6月之後,A股市場僅僅經歷了半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近50%的累計最大跌幅。

然而,時隔兩年半的時間,A股市場又一次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且有逐漸接近2800點的趨勢。但,時至目前,雖然市場仍未出現有效企穩的跡象,但市場的多項指標已經發生了不少本質性的變化影響。甚至,目前已有大半個股的股票價格已經跌破了2638調整低點的水平,更有甚者,其價格水平已經跌破了1849點的位置。

由此可見,在當前多數個股創出調整新低的背景下,而市場指數反而並未失守2800點的位置,實際上也說明了市場指數有逐漸失真的意味。確實,縱觀當下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價格表現,依舊離不開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運行格局,在多數個股價格跌破2638低點的同時,卻有部分白馬藍籌股的價格水平仍處於歷史高位水平附近,兩極分化局面非常明顯。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背後操縱這場“大戲”?

時至目前,滬深主板市場的平均估值已經回落至前期的低估值狀態,滬市主板平均市盈率更是接近14倍的水平,與港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相比,兩者之間的差距似乎有逐漸縮減的趨勢。與此同時,對於A股市場破淨股情況,已經創出了近年來的破淨股數量新高,甚至有超越08年極端熊市的破淨股數量水平。

從目前的市場運行狀態分析,多項市場指標似乎有逐漸步入歷史低估值的狀態水平,而站在當下的市場環境分析,只要經濟基本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沒有發生實質性惡化的問題,那麼市場估值壓得越低,反而越容易突出股票市場的估值優勢。

即使當前股票市場已經跌至2800多點的位置水平,但從政策環境下,似乎仍未顯示出明確性、有針對性的救市信號。其中,以IPO發行節奏來看,依舊維繫一週一批次的IPO發行速度,但從單批次的IPO募資規模來看,有重返至個位數的募資規模水平。至於金融市場的去槓桿動作,似乎有逐漸往多領域的方向延續去槓桿的趨勢,而資金端、資產端乃至其餘領域的去槓桿化舉動,也給了資本市場不少的不確定風險。

或許,對於目前的A股市場來看,依舊未能夠走出股市築底的謎局,而熊市築底週期以及調整幅度仍存一定的未知數。此外,對於創業板市場,則又一次創出了15年下半年以來調整行情的新低點,而創業板市場平均市盈率也於近年來首次跌破40倍的水平,與納斯達克指數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有逐漸接近的趨勢。

假如A股市場重回2638點,或許市場會存在兩種可能性,其中的一種可能性,是股市完成最後加速下行的過程,而這一次加速探底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底部,與2013年6月下旬錢荒風波下的股市急跌表現類似。至於另一種可能,則是不少超跌股票率先企穩,而之前市場的強勢股加速補跌,由此導致市場指數加速下行的表現,但此時可能會存在個股明顯分化的可能性。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A股市場再度重返2638點,那麼整個市場的平均估值以及破淨率水平將會創造出一個新的運行狀態,而一旦股票市場的估值狀態被大幅壓低,這或許給中長期投資者帶來了一個比較良好的抄底機會。

在股市重融資升溫、金融市場延續去槓桿化的背景下,往往會加劇股票市場的波動風險。假如A股市場再一次重回2638點,這確實是一個比較難得的中長期抄底佈局機會,但對不少人來說,卻談不上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當前的政策環境對高槓杆工具的厭惡感較強,在股市缺乏新增流動性補充的前提下,槓桿工具的熄火,卻大大減弱了槓桿資金對股市的撬動影響;另一方面則在於熊市築底以及金融市場去槓桿往往會是一個比較煎熬與漫長的過程,即使市場估值足夠低、市場指數足夠便宜,但距離下一輪牛市啟動恐怕仍有較長的等待時間。

此外,在股市不斷擴容的背景下,加上股市長期以存量資金作為主導的大環境,個股分化加劇也是在所難免。換言之,即使未來市場有重返3000點乃至3500點以上的可能,但手持的股票可能會遠遠跑輸同期的市場指數。由此可見,即使股市重回2638點,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安全的中長期戰略投資機會,但投資策略不正確,往往還是很難享受到後續市場回升的成果,而在股市估值與價格得以大幅壓低之際,或許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還是留給了有準備的人、留給有足夠耐心的人,但這類群體的實際佔比卻非常低。


大部分散戶為什麼在股市裡不掙錢?

其實,這個問題是非常簡單的,網友問我操作的座右銘是什麼,我的回答就是“慢慢做”。一個莊家,他選擇一隻股票進入後,就象一個商人選擇了一個鋪面,租下或者買下後就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買賣股票就是進貨和出貨。一般來說需要運作很長時間,幾年或者更長時間。

那 麼散戶呢?大部分都是過客。什麼意思?就是看到這個店生意好了,立即在這個店買點貨就在店門口擺著賣起來,所希望的就是店鋪能將經銷的貨物提高價格,自己 也能賣上個好價格。這在生意繁榮時無所謂,因為足夠的生意,店鋪提價仍然可以賣出去,你批的貨自然可以沾點光,賺點差價。但到生意疲軟時就會怎樣?自然會 賠掉老本。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背後操縱這場“大戲”?

那他會怎麼做?以比你低的價格向別人兜售。你由於對老闆的成本和數量等一無所知,最後你只能以比老闆價格更低的辦法來出手,而可能買你這個產品的人你可能都不知道是誰。

也就是說,店鋪老闆的活動在幕後,你的活動卻在店鋪老闆的眼皮低下,孰優孰劣?一目瞭然吧。

還有一點更重要,過客和店鋪老闆的時間觀念。店鋪老闆是長期經營,他可以一筆一筆,或者幾個月橫盤慢慢經營,因為他有固定地點,固定的貨物。而過客呢?批來的貨如果不及時出手,馬上衣食堪憂。身份的不對等導致了散戶賺莊家錢難,而莊家存在定價權,賺散戶錢相對容易些。


為什麼大部分人無法控制頻繁交易

多數股民都知道不能頻繁交易,都知道,頻繁交易是大忌,是錯誤的,是應該避免的。但是,我們一次次告訴自己,不能再頻繁交易了,再頻繁交易就剁手,但一次次,我們又繼續著頻繁交易。許多人,都把頻繁交易,歸因到自己貪婪,太貪,是心態不好。真的是這個原因麼?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因為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都有疑問,所以來解釋解釋。

大部分人之所以無法控制頻繁交易,根本原因是沒有明確的交易規則;或有交易規則,但模糊、不夠細化,導致許多看似是自己機會,但也好似不是自己機會的機會,在價格上下波動、人容易情緒化的背景下,就通通當成了自己的交易機會。

我們知道,市場每時每刻都有漲,都有跌,所以人極容易感覺每時每刻都有機會,漲也是機會,跌也是機會,反正只要你想,滿屏都是機會,你就無時無刻都在想賺錢,於是出現頻繁交易。

實際中,會體現在:人的情緒是極容易受到市場的影響,當市場跌,人容易轉為悲觀,行情漲,人又容易過於樂觀,人情緒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很大,所以容易出現追高殺跌,或者抄高摸頂。這就是所謂的衝動型交易。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特別對於做交易時間不長的新手而言,這個是主要原因,是根本原因,無法可依,無章可循,自然社會就會亂,你的操作就會亂。如果沒嚴格的規則,無論你發多少誓,砍掉多少手指,下一次該犯還是犯,在沒有規則的條件下,你去發誓要減少頻繁交易,那無異於痴人說夢。

所以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在他們的世界中,行情只要有漲跌,那就是機會,因為只要有漲跌,就有差價,有差價就是利潤,而市場時刻都在漲跌,所以時刻都有機會,為何不能時刻操作?因此和他們談少動倉,減少做單頻率,本身就是偽命題,因為他們本身沒有規章、規則、系統,如何能讓他們減少?即使減少頻率,也無法提高他們的成功率和風險收益率,頻率低了,成功率仍然很低,盈虧比仍然很低,失敗是必然。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背後操縱這場“大戲”?

對於許多老手而言,雖然他們多少已經建立起了交易規則,但不夠細,不夠明確,不夠清晰,因為市場也會出現很多很多看似屬於你、又不屬於你的機會,所以站在當時而言,你很難清晰地知道是否是自己的機會,大部分人都害怕錯失機會,天生都有追逐利潤的衝動,在瘋狂的利潤面前,人會忘記風險,選擇利潤,所以會出現過於頻繁的交易,因為擔心錯失行情,例如做了多,行情上漲,結果沒多久行情下跌,觸發止損,此時人心老想著繼續多進去,如果行情繼續上漲,心理特別癢,想怕錯失這波上漲,等等。總之,在交易中,明確、不屬於自己的機會,自己會不去碰,但人總不肯放過模糊、不確定是否屬於自己的機會,總害怕錯失機會。

頻繁交易的毛病,從根本上來,也是首要原因,那就是缺乏一個有效、詳細的交易規則,新手們最容易犯,老手也容易犯。對於新手,恰恰最喜歡的就是頻繁交易,老是想著掙錢,哪個品種或者股票漲跌就想去買哪個,沒有買就會產生擔憂錯失利潤的心裡。


主力建倉的三大特徵:

第一種:震盪洗盤中反覆博弈建倉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背後操縱這場“大戲”?

如上圖:康躍科技為例,第一次放量是打開一字漲停板,此時必定是有主力出局,才會出現天量。此後股價開始逐步回落並進入震盪橫盤的洗盤階段,同時量能也連續下降後進入橫盤。

直到放量3的出現才打破了橫盤的僵局,這個時候雖然出現了大幅拉昇,但主力博弈明顯。放量4則是溫和放量,股價也出現了多條中陽線,此時說明主力一致做多,後市必將繼續走高,才會出現成倍放量5的到來,股價也加速上漲!

第二種:順勢洗盤連續吸籌建倉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背後操縱這場“大戲”?

5月6號,大盤暴跌2.82%,主力順勢打壓武昌魚的股價進行洗盤,如上圖綠色圈圈的區間就是順勢洗盤階段,而在洗盤前主力已經有所吸籌,但籌碼不夠,正好借大盤暴跌進行強有力的洗盤。此後股價出現了窄幅震盪上行的趨勢,雖然幅度不大,但陽線明顯要多於陰線說明主力還在繼續吸籌碼。

同時,量能是一浪更比一浪高,筆者在前面和大家說過如果後量超前量,股價往往會持續創出現新高。武昌魚在近期也是連續大漲,股價多次創出新高。

第三種:利好出現,拉高搶籌建倉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背後操縱這場“大戲”?

主力建倉無非就是拉昇、震盪、打壓的過程中建倉,其實就是收集籌碼。簡單地思考這些問題,其實無非就是主力和散戶之間的籌碼博弈問題,只不過不同的主力建倉方法所利用的散戶心理是不一樣的,因此爾虞我詐、你來我往,要想識別出主力的真正意圖還真是要費點心思,相當困難。


真假底部的判斷

真假底部的區別在下跌趨勢中出現,以放量上漲形成出現,突破中短期均線,出現W、V等形態;

1、真底:一般向上突破30日均線,且該均線捌頭向上;假底很難突破該線,30均線依然向下。如成功突破60是均線,可靠程度更高;

2、假底:出利好,開盤急拉,衝同回落;

真底:上午緩拉,逐波抬高,收光頭陽線;

3、真底:一般形成時間較長,越是形成時間跨度長的底部形態,可信底越高,越容易形成歷史性的底部;

假底:一般形成時間較短,仍需一定時間的積累。多數人都認同的底部,或敢於抄底的底部,都不是真正的底部;

4、真底:K線小陰小陽;

5、假底:大陽出現,成交量過分誇大的放出;

建倉-洗盤-拉昇(邊洗邊拉)-出貨(反覆誘多)

一,建倉階段

主力建倉之前,首先選擇標的,標的的選擇是由調研團隊實地調研,大量篩選標的,然後交於基金的核心管理者,然後通過會議決策資金如何分配,主攻哪些品種,防禦哪些品種,攻擊和防禦的方式,最終的目標收益,中途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回撤點控制在多少等等,常言道,萬事開頭難,如何完成建倉被視為重中之重!

1,壓低建倉法

廉價的籌碼一定是機構最願意博取的,所以壓低價格逼散戶交出籌碼是常見的手法,類似於我們說的挖黃金坑和主動買套,這也是機構急於想拉昇或者兇殘的手法,機構先在個股的價位相對低點突然進攻,等待量能釋放之後,突轉急下,利空或者大盤下跌等配合,並且創出新低,前期準備中場持股的投資者開始恐慌,籌碼但凡鬆動,就會相繼被迫交出來,機構便會伺機而動,瘋狂掃貨,完成對廉價籌碼的收集,完成壓低式建倉!

如圖:貴糖股份15年10月-16年2月,先放量攻,然後在大盤暴跌之下, 順勢下跌,而後在大盤修復時,通過分時不斷掃貨,按照策略完成了壓低建倉,而後在厄爾尼諾現象的炒作下,主升浪啟動!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背後操縱這場“大戲”?

2,橫盤建倉法

操盤計劃和目的性不完全明確的機構,基本上是走一步看一步,可能是擔憂大盤,但是依然要建倉,生怕在底部踏空,只是折騰不大,而是在底部的箱體內,通過箱體底買入,箱體頂賣出的方式,完成建倉的同時,降低自身成本,一舉兩得,這種也叫做橫盤建倉法,因為機構非常有耐心,所以投資者在選擇時要理解機構的耐心,切勿急躁!

如圖:振華科技16年3月-5月,4個高點和4個低點完成建倉後,隨著鋰電池的爆發,主升浪啟動!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背後操縱這場“大戲”?

3,拉高建倉法

偶爾調研數據不全時,機構選擇的標的上市公司可能會突發性的高送轉、定增等等,當意識到這一點之後,通過時間建倉顯然不可能,這時機構無奈會選擇不計一切成本的進攻,相對低位的籌碼搶多少算多少,但是搶幾天後發現,還要繼續搶,這時就會大陰洗盤,然後再繼續搶,而且抬高成本區域也讓其他想建倉的機構望塵莫及,直到機構完成了建倉的計劃才會收手,但是因為瘋狂的行為,也會造成股價在接下來某個階段保持橫盤整理,穩固平臺,然後再等機會開啟主升浪,因為建倉成本較高,並且沒有退路,所以機構會通過拉昇橫盤拉昇橫盤循環的方式做很久,投資者要懂得這種建倉後個股的運行節奏!

如圖:景興紙業14年6月-7月,搶籌再搶籌,完成拉高建倉之後,隨即橫盤,之後走出了近2倍的走勢!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背後操縱這場“大戲”?

4,老莊股區分法

這種機構建倉因為沒有明顯特徵,所以難以分析,老莊股有兩種情況形成,其一是在5到10年前,部分機構的底倉並未完全撤離,長期操作所以對上市公司比較熟悉,往往不跟著大盤走,而是有自己獨立的運行方式,哪怕股災時也可能逆勢,其二是上市公司自己成立基金管理部分自己來炒作,但是由於缺乏經驗,股價表現形式也比較奇怪,毫無規律性而言!

識別的方法就在於成交量上,當你發現某個階段股價的上漲,成交量持續減小,而且當你發現某個分時上機構並沒有太大資金流入,股價就能大漲而且是隨意漲,這些情況出現後,十有八九就是老莊的特徵!

上汽集團,15年6月股災爆發後,逆勢上行,並且在股災後股價回升時,成交量連續減弱,這就是典型的老莊股,此類股適合長線,不適合短線和波段,規律性太差!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背後操縱這場“大戲”?


大道至簡,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

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如果你相信簡單具有和成本同等重要的價值,那麼你就會願意付出更多努力追求簡單。簡單是一項值得追求的重要價值,我們應養成把簡單當成思考時固定的習慣。”

在市場中,為什麼簡單才是最有效的?因為只有簡單才最具有操作性,試想一下,如果你的買入賣出條件中有八個以上的條件,先不說這些交易條件歸因之後是否存在重合,隨便拿出來八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機會有多少呢?不可否認,確實存在同時滿足的情況,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在條件同時滿足的時候,行情已經走了多少呢?

我們應當清楚的認識到一點,即不同的交易機會的成立條件是不同的,任何一個人沒有能力,也不可能把握所有的交易機會。我們能夠做到的應該是將交易機會鎖定在一兩種,如果有方法能夠把股票中特定交易機會80%以上抓出來,那真是足夠了。

基本面交易者可以專門交易成長股或者再細分為互聯網領域的成長股,或者保守的交易者可以專門做藍籌股,每年都可以有不菲的收益,圖形交易者可以專門交易頭肩底或者圓底的形態。其實按照什麼基本面選股或者選擇什麼圖形交易真的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你要堅定只做這一兩種交易機會,做的多了,這種交易機會就會成為你的提款機,你清楚其中大部分的陷阱,你也清楚什麼時候它蘊含的金錢在向你招手。

大道至簡的另一個要義是抓住重點,切勿面面俱到。應當慶幸地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市場是一個人性的交易場,市場交易的是人心,人心是善變的,是非機械的,無數的人心集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無法預測的變化極度豐富的複雜系統。面對這樣的系統,我們不斷的評估交易策略中的重要條件是否滿足,面面俱到的想法在其他領域或許是一個達至完美的基礎,但是對於交易者而言,抓住重點才是提高交易績效的方法,面面俱到的想法只能讓你離現實越來越遠。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背後操縱這場“大戲”?

坦然地接受虧損

想要坦然地接受虧損,應當在觀念中明白兩個道理,一是損失的發生是必然的,二是損失的結果是既定事實,是一種客觀存在。

為什麼損失是交易中必然的一部分?因為股價的波動具有不確定性,雖然我們努力去做高概率的交易,但是“小”概率事件必然會發生。要知道,出現損失並不意味著你做錯了任何事情。即使你每一件事都做對了,損失仍然必然發生,因為概率使然。概率是什麼?概率是數學,數學是宇宙中的真理,是你應該深刻認識的“實相”。

有的人會執迷於“浮虧”和“實際虧損”這樣的偽概念區分,認為“浮虧”不是真正的虧損,在我看來這只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罷了。這裡要強調的是符合投資和交易策略的“浮虧”就是損失,其結果是既定事實,是一種客觀存在。只要超過了投資和交易策略的界限,你就應當接受,因為接受損失是獲得生存機會的基礎。

所以說,優秀的交易者的特徵之一是止損堅決。只有坦然接受損失,才能保證止損時堅決果斷,毫不猶豫,才能保證交易策略執行結果的預期。

群體心理的變化才是市場的本質

即便是我們做到基本面、技術面面面俱到,在市場裡面充其量能做到不虧或者少賺,真正大賺的人,他們都是把握市場群體心理的高手。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真正大賺的人,他們都是把握市場群體心理的高手。真正大賺的人,他們都是把握市場群體心理的高手。真正大賺的人,他們都是把握市場群體心理的高手。

首先,我們從正向的方面說,如果我們說時代的演變和文明的變革是各民族思想變化的結果,那麼對於市場而言,走勢變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多空雙方群體角力的結果,市場中重要的變化,都是首先發生在交易者的思想和觀念之中,然後才被交易者付諸實踐角力。試想,在市場重要的拐點,其前後也就是分秒的差別,基本面有什麼變化嗎?基本面沒什麼變化,發生變化的是人心。

更重要的是,所謂情緒,是因為基因的關係,根植於每個人的肉體和靈魂的,是最為穩固不變的,如果說市場中的各種範式因為制度環境和基本面的供給需求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那麼人類的貪嗔痴疑慢則是時代相傳的思維結構了,這才是市場中所謂的“實相”。我們不去努力把握實相,還要去做什麼?

如何把握市場的心理是一個特別大的話題,也是最重要的話題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