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夢碎!董小姐的造車夢是不是該醒了

導讀

珠海銀隆的步子邁得太大了,一不小心......

1

珠海銀隆終止IPO

最近,小券(ID:quanyeguancha)跟董小姐幹上了,昨天關注到她和雷軍的5年賭約《5年了,董小姐和雷軍的10億賭局,現在該兌現了》,今天又出了她一直看好的珠海銀隆IPO終止的消息。

5月30日,廣東證監局披露了最新一期的廣東轄區已報備擬上市公司輔導工作進度表顯示,珠海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珠海銀隆”)的輔導進度欄顯示的是“輔導終止”,最新進度時間為2018年1月17日。

IPO夢碎!董小姐的造車夢是不是該醒了

珠海銀隆於2017年5月17日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並進行受理公示,輔導機構為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正好一年的時間,珠海銀隆IPO戛然而止。

其實,早在2014年至2015年間,珠海銀隆就曾有過三次A股上市機會,最終以三友化工、眾業達、北巴傳媒三大股東轉讓股權為結尾而流產。

珠海銀隆在董小姐入股之前,一直默默無聞;直到董小姐想以格力的名義入股遭到眾股東的反對,一氣之下拉上“朋友圈”大佬以個人名義出資入股,珠海銀隆才聲名鵲起。

董小姐到底有多看好珠海銀隆,看看下面的增資路徑就知道了:

2016年12月,董明珠聯手王健林、劉強東等,共同增資30億元,獲得珠海銀隆22.39%股權。董明珠拼上“全部身家”個人出資10億元,獲得7.46%的股權,成為珠海銀隆第五大股東。

2018年2月21日,在格力電器關於銀隆和格力電器簽署200億元的合作協議公告中,透露出董明珠持有的珠海銀隆股份

已經達到了10%的信息。

2018年3月底,在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更新的股東名單中,董明珠持股份額再次上升,達到17.46%,成為了珠海銀隆的第二大股東。

董小姐入股後打開了珠海銀隆的市場擴張潛力、引進頂級“大客戶”以及渠道資源:

▌❶ 市場擴張

董明珠入主珠海銀隆之後的8個月,帶領其共簽下總計約800億元的7個新能源產業園項目。產業園區分別位於珠海、邯鄲、石家莊、成都、蘭州、天津和南京。

▌❷ 引進頂級“大客戶”

2017年5月4日,珠海銀隆全資子公司廣通汽車,向江蘇九龍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簡稱九龍客車)採購價值26.55億元的電動物流車。隨即發佈相關信息顯示,這批九龍客車製造的電動物流車用於承擔劉強東的京東網快遞業務。董明珠採購電動物流車倒手賣給劉強東,這成為董明珠為珠海銀隆帶來“大訂單”的首個樣板。

▌❸ 渠道資源

2017年2月20日晚,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在董事長董明珠迴避投票的條件下,公司將與珠海銀隆簽署《合作協議》,以一個年度為一個週期,相互購買對方的產品和服務,涉及總金額不超過200億元。預計交易的200億元包括:格力向銀隆購買10億元新能源車輛及儲能系統,銀隆向格力購買高達190億元的智能裝備和工業製品。

2

禍不單行 麻煩不斷

今年以來,珠海銀隆麻煩不斷,被爆經營出現問題、訂單下降、產能過剩、高管離職、供應商上門討債等……1月份被爆拖欠供應商貨款7600萬元,目前大部分產業園已經停產,供應商的累計欠款超12億元。

小券(ID:quanyeguancha)查詢企查查發現,珠海銀隆註冊資本11.03億元,法人賴信華。第一大股東為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為25.99%。董明珠個人持股銀隆比例為17.46%,認繳出資額1.93億元,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大股東“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由珠海銀隆創始人、原董事長魏銀倉100%控股,由於業績不達標,其於2017年11月宣佈辭職。

IPO夢碎!董小姐的造車夢是不是該醒了

珠海銀隆多達24家的分散股東結構,也是業界吐槽的焦點。

IPO夢碎!董小姐的造車夢是不是該醒了

說起業績,珠海銀隆曾經設計了一份業績高增長的藍圖:銀隆預計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在2016年基礎上繼續實現大幅增長,公司目標實現3萬輛左右新能源車輛的銷售,實現營業收入300億元左右。

然而,現實被打臉。2017年,銀隆電動客車訂單為6000餘輛,實際銷售3355輛純電動客車,2016年的銷售數據則為6200輛。

未經審計的年報顯示,2017年珠海銀隆實現營業收入87.52億元,同比增長10.8%;實現淨利潤為2.68億元,同比下滑了67.94%。

翻看珠海銀隆往年的財務數據,2014年開始扭虧為盈,淨利獲得了616.21%的高速增長;數據可查,其2015年營業收入為38.6億,歸母淨利8882萬元,資產負債率62.17%。

由於不是上市公司,珠海銀隆近兩年和更詳細的財務數據無從查起。

3

董小姐的造車夢為何如此艱辛

董小姐的造車夢為何如此艱辛?珠海銀隆麻煩纏身的主要根源歸結於以下三點:

▌❶ 盲目的市場擴張

在獲得一眾明星股東加持後,珠海銀隆在2017年即迅速展開了擴張步伐。

2016年12月,銀隆成都新能源產業園項目開工,總投資100億元。

2017年1月,蘭州銀隆新能源產業園項目簽約,前兩期計劃投資25億元。

2017年2月,銀隆與天津市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建設新能源電池與汽車產業基地,一期投資70億元。2017年5月,銀隆新能源南京基地開工,擬投資100億元。

2017年7月,銀隆與攀枝花簽署協議,佈局新能源、新材料基地,項目投資不低於50億元。當月,銀隆收購南京客車製造廠框架協議也完成簽約。

2017年8月,銀隆宣佈在珠海建設新能源產業園及全國總部,總投資195億元。同月董明珠還率一眾銀隆高管抵赴中原古都洛陽,與當地政府簽訂總投資額約150億元的洛陽高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

800億的擴張速度,步子邁得太大,然而銷量沒有打開,盲目擴張、產能過剩也是必然的結果。

▌❷ 錯壓鈦酸鋰技術

董明珠選定銀隆作為投資對象,是因為其掌握了鈦酸鋰核心技術。

2010年,珠海銀隆耗資5750萬美元收購了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奧鈦納米科技有限公司53.6%的股權,獲得了鈦酸鋰電池技術和生產線。

然而,相較於主流的電池技術,鈦酸鋰電池的技術始終在業界存在爭議。鈦酸鋰電池雖然有著快充快放的特點,

但其續航里程偏低、體積大,難以達到國家新能源客車補貼的技術要求,推廣難度較大。

儲能看重電池的能量的轉換效率、溫帶的寬度及電壓的安全。目前在儲能方面性價比較高的是鉛酸電池。而能量密度較低的鈦酸鋰電池實際上已經是老舊的淘汰產品,一般企業都不再做這方面的研究和生產。

▌❸ 過分依賴新能源汽車補貼

2016年前,新能源客車往往能獲得鉅額補貼,有時候補貼遠超淨利,甚至最高可達2-3倍。

珠海銀隆2014-2016年財報顯示,淨利潤分別為-2 .66億元、4.16億元、8.36億元,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為3億元、31.8億元和47.7億元。三年間,國家補貼金額分別為5550萬、10.16億元、21.35億元,已遠遠高出其淨利潤。

2016年,新能源客車的好日子到頭了。

國家財政部發布《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2015年,續航超過80公里的純電動車即可獲得補貼,

2016年,必須要可續航100公里以上才能獲得補貼。

另外,具體的補貼費用也有調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逐年遞減。2017-2018年,除燃料電池車外,其餘車型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

瞬間,新能源客車依賴的政策補貼轉向,加上本身的經營問題,珠海銀隆孤獨的唱起了“涼涼”。

珠海銀隆IPO終止、業績大跳水、經營出現問題、鈦酸鋰材料技術先進性的質疑、多筆關聯交易的合規性等外界的叩問,都等待著董小姐去思考和解決,壓上全部身家的造車夢還能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