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栽培新技術

桃樹栽培新技術

桃樹栽培新技術

桃樹是最喜光的樹種.常因管理技術不當造成樹體鬱閉,骨幹枝出現後部光禿,結果部位外移.很多桃園密不透光,工作人員操作十分困難.為此我採用新的管理技術,優點如下:

1、空間利用合理:

依據定植密度,每棵樹應該佔據的空間,在有限的空間內安排骨幹枝.樹體長成後,既不浪費空間(有空間沒有枝條佔領)也不能有重疊枝,因上邊的枝會影響下部枝的光照.

2、有充足的陽光:

樹體結構為立體形,每個骨幹枝上都不能有多年生的橫向大枝,只留一年生的細短結果枝(50cm長)每個結果枝上的葉片都能見到陽光.:

3、通風透光、操作方便:

桃園行間暢通樹與樹不交接,只要有空間風光,條件會改善,桃園作業順利。

4、樹體全投產,消除無效區:

樹體的營養平衡,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全都能生產優質桃果。沒有光禿帶,也就沒有無效區。

5、保持健壯的樹勢,促進坐桃:

運用科學的修剪技術及地下管理,病蟲害的防治等配合,使一個二十五年生的桃園,枝葉繁茂,畝產優質的商品桃,超萬斤。

6、立體的主幹形:

桃樹長成後,都有一個堅強的中幹,在中幹上著生結桃枝,結桃枝結桃後自然形成下垂狀 依據畝栽植數量,決定樹形,如:畝載三百三十株者,為一株一干樹形。這棵樹只有一個直立的幹為永久枝,在幹上著生的一、二年的細小枝全是臨時性的結桃枝。待採桃後,全更新換枝。畝栽一百株左右者,為一株多幹樹形。這個樹上有一層主枝,在主枝上再樹立直立的幹,也就是樹上長樹。現有一桃園二十五年生,就是一株多幹形,一棵樹上有直立的幹六至七個不等。每個直立的幹能產優質桃二十斤以上。這個樹上長的小樹不會影響下邊,主枝上結桃。有人說:“樹上長的小樹由於枝勢是直立的、頂端優勢很強,會將營養全部爭奪走,下邊的主枝因缺乏營養而成為光禿”。

現在告訴大家:只要運用壓強扶弱,平衡樹勢的修剪辦法,再配合秋季帶葉修剪,全樹上下內外都會長條,都會結桃。

來源 西北綠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