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有哪些特別之處?

王興207033436

我昨天就看了點映。

這部《我不是藥神》還沒正式上映,不過光是點映,票房累計超過4900萬,上座率高達36%。貓眼評分目前穩定在9.6分,微博上也有85.8%的觀眾給出了五星,評價應該說是相當高了。

我也覺得很不錯。

這裡先進行少許劇透。

徐崢主演的程勇,是一個專賣印度神油的小藥店老闆,前妻要把孩子帶出國,父親腦溢血要手術,經濟壓力非常大;他在走投無路之下,接受了白血病人老呂(王傳君飾)的請求,去印度走私一批“印度格列寧衛”的仿製藥;因為國內的正版藥,病人們都吃不起。程勇把藥帶回來,救了一批病人,也發財了。

但是,這是走私、銷售假藥,是犯罪行為。程勇不得不把“印度格列衛”的代理權讓給了另一個騙子。一方面,這個騙子賣得很貴,大賺特賺,很多病人出不起錢;另一方面,正版格列寧公司和警察也盯了他們……

裡面有很多細節很感人。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弔詭了:男主角程勇就是為了救更多人的病,虧本賣藥,而甘願坐牢。一旦他坐牢了,那些白血病人又得因為買不到藥,成批地去世。

這樣的法律是不是有問題?

這部電影,好就好在,提出了一個非常現實、非常兩難的問題。程勇雖然被捕判刑了,但是他得到了無數人的尊重,引發了共鳴。看到後面,很難不掉淚。

中國直面現實的電影作品很少,這部是難得的佳作。徐崢和多位演員,都奉獻出了很棒的表演。


侯虹斌

《我不是藥神》七月六日上映,我剛剛看過的是提前做的點映場。

一般來說,敢於提前做大面積點映的電影,電影主創們對自己的電影質量抱有很大的信心。事實上也是如此,我不是水軍,也不是影評人,從一個普通觀眾的角度來說,雖然2018年還有半年,很多大片還沒上映,但是《我不是藥神》基本可以預定國產電影的年度十佳影片。

這部電影的劇情取材於真實的故事,真實中的人物也是一名慢粒白血病的患者,叫陸勇,他需要服用一種瑞士生產的“格列衛”抗癌藥物,但是這種藥物售價過高,一盒需要兩萬多,普通人根本購買不起,偶然間,他發現印度生產了一種防治“格列衛”的藥物,藥效與高價藥基本相同,但是價格只有四千元。陸勇從印度買這種仿製藥,並帶給其他病友。後來,這種行為被法院起訴,陸勇被捕。後來法院經過審理,判決陸勇銷售假藥罪名不成立,無罪釋放。

故事大概如此,但是電影當然不會完全基於事實。藝術需要豐富的虛構,需要戲劇衝突,這部電影的主創就虛構了徐崢飾演的小人物程勇,讓他從一個唯利是圖的走私印度神油的商人,渴望從走私藥物發財,後來良心發現,又甘心幫助病友冒著風險走私藥物,被捕判刑等等,這樣經歷過一系列的衝突之後,電影的張力就自然形成了。

說實話,我很佩服徐崢和導演文牧野,他們敢於觸碰這樣的題材,要知道在國內,天價藥物,醫療改革本身都是敏感話題,如果稍不留心,這部電影可能就被扼殺。但是徐錚和文牧野處理這個題材顯得很成熟。徐錚和甯浩的監製功不可沒,導演拍攝這樣的題材也是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了信心。

我覺得徐錚值得一個最佳表演獎了。要知道,這些年徐崢從《泰囧》到《港囧》,乃至到傳說中的《印囧》都觸摸的是戲劇類型,據說他是拒絕了投資人繼續拍攝《印囧》之後,才接下了《我不是藥神》。好的演員永遠不甘心重複自己,他敢於走出舒適區,接受不同的挑戰。徐崢一直都是以喜劇演員的形象成名的,這部劇中,他飾演的落魄的人物程勇,你根本就想不到他的喜劇演員的身份,他在電影中的幾場戲,尤其是當得知黃毛去世的消息之後,憤怒地嚎叫著:他只想活著,他有什麼罪?他有什麼罪?真的把一個小人物的那種絕望發揮到了淋漓盡致。電影中的其他配角有很有特色,尤其是王傳君飾演的患者,卑微,禿頂,善良,幾乎讓人想不到這就是《愛情公寓》中的“關谷”。

《我不是藥神》是七月份最好看的電影之一,接下來讓我們再期待姜文的《邪不壓正》。


說書人思鬱

《我不是藥神》:這明明是兩部電影


接近兩個小時的電影,其實可以當作兩部獨立的一小時電影來看的,前後的氛圍真的完全不同,完全割裂的前後兩部分;

相信很多人都是跟我一樣,奔著喜劇去看的,我只是刷微博偶然刷到,評價特別高,稍微搜了一下簡介,徐崢+甯浩,這不就是妥妥滴喜劇,正好最近過得不太舒坦,所以果斷買了票,樂呵樂呵;

電影一開場也確實沒有讓人失望,印度風的音樂,印度神油店,戴了三層口罩的呂受益,包括印度走私藥品的胖廚師,處處都是戲劇的氛圍,但是從張長林得知了他的藥品來源渠道之後,一切都變了,勇哥只是希望掙錢養活自己的父親和兒子,他並不想蹲監獄,所以他解散了五人團隊,把藥品渠道賣給了張長林;

接下來可以算是另外一種悲情且悲壯氛圍的電影,也是整部電影的高潮和精華所在;更多的就不劇透了,大家還是自己去看吧;

這部電影我比較喜歡的一個點是對於人物形象的刻畫;

就比如說程勇/呂收益/黃毛/劉思慧/劉牧師/曹斌這些底層人物的群像,你看完了就會記住,不像有些電影只是看個熱鬧,什麼也記不住;

這幾個主角一看就是一類人,他們的衣服風格都挺像的,都是我們這些平凡的人的穿著,曹斌的姐姐也就是程勇的前妻以及格列寧正版藥的負責人他們都是西裝革履,一看就是不接地氣的人,所以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那些人能聚集在一起;

就像張長林後面說的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病是怎麼也治不好的,那就是窮病!我們這些市井小人物的悲歡喜樂追溯源頭就是沒有錢,也是這個故事發生的緣由,因為沒有錢,大家沒有錢買四萬塊一瓶的正版格列寧,所以成就了程勇的發財路;但是錢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

有了頭髮的徐崢,骨瘦如柴的病相的王傳君,無奈的警察曹斌,以及沉默寡言的黃毛,每個人都演的很好,我尤其忘不了,在程勇被抓的那一刻,他明明只是為了讓拿藥的人能夠逃走,看著他們拐入拐角才下車的,被壓在地上戴手銬的那一剎那他是輕鬆的,但是下一秒他又看到了那兩個人被警察抓住了,那一刻的掙扎以及眼神裡的絕望太難以忘懷;

演技在線和真實說的就是這部電影裡的演員,他們不是普通人,但是他們演出了普通人的無奈與掙扎,這個社會不就是這樣嗎:有錢無罪,沒錢有罪;

好歹結局是溫情的,更多的大家還是去電影院看吧,真的是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喵喵喵77

給你講個笑話,你可別哭。

衝著徐崢去看的,卻被故事感動哭了。

法律跟現實的衝突第一次這麼清晰的呈現在我眼前。

這是一個走私的故事,提到走私二字,人人無不唾棄,首先想到的是製毒販毒這些犯罪行為。

但是今天這個走私卻讓你難言對錯,明明他是錯的,你卻希望它能繼續走私下去,那麼是法律錯了嗎,不知道。

程勇走私的就是這種藥的仿製品,藥效相同價錢卻相差甚遠,因此他走私這種藥拯救了無數的病患。

程勇從一開始自私自利的走私犯到後來為了這些病人不惜坐牢鋌而走險去走私,同樣是走私,後者則披上了人性的偉大的光輝,這一個簡單的故事卻看哭了無數的觀眾。

後來程勇因為走私被藥品的正規廠家和警察盯上了,雖然被抓去坐牢了但是這件事情卻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正版藥吃不起,走私藥是犯罪,多麼現實的題材。

作為一個電影,戲劇性效果肯定不能少,本部片是根據真實事件為原型經過藝術加工後所改編的。增加了戲劇衝突,笑中有淚,淚中有情。

這是一部難得的佳作,看到最後無不落淚。


MBA徐老師

中國一直缺少像韓國《熔爐》、《素媛》那樣從真實生活的土壤中汲取創作靈感的電影,而根據真實事件創作的《我不是藥神》則打破了中國電影的那層虛假做作的面孔,讓人們看到了苦難中裸露的難以治癒的傷口,就像是王傳君扮演的白血病人在清理創口時,發出的毛骨悚然的慘叫,那無法抑制的疼痛讓一個人的聲音完全變形,正如疾病可以讓一個人的尊嚴徹底消失。

《我不是藥神》中有生與死、善與惡、背叛與俠義,除了徐崢和王傳君,黃毛、牧師、鋼管女郎、假院士等等角色,都演活了自己的個性,影片的故事不僅有情節的推進,也有各種角色之間的呼應,憑藉目前超高的口碑,這部電影有成為爆款的潛質。

可喜的是,《我不是藥神》讓人們看到,中國導演有時所謂的現實題材不能碰,其實是功力和誠意的不足,一部假大空的武俠魔幻鉅製,遠遠比不上一部言之有物的現實題材對於人心和人性的觸動,中國在產生了太多的文化垃圾後,終於有這樣的電影能夠助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人間是劇場

作為暑期檔的第二彈,影片用黑色幽默+悲情沉思的兩種方式充分調動了觀眾情緒上的大喜大悲。而這種電影之前我們在影院裡也只有印度電影可以給予我們這種體驗。

全片並沒有一直包裹喜劇的成分,而是先以苦中作樂的方式讓觀眾進入這群患者的世界,然後再給你潑一盆涼水,讓你的心跌入谷底。藥丸小組的成立荒誕趣味,一群底層小市民因生活所迫走在了一起。前半段的節奏整體偏快,有一氣呵成的快感,彷彿發家致富、治病救人就在一夜之間。市井的氣息讓觀眾彷彿回到了那個改革開放中國社會制度還不太健全的年代。而當年也推出了不少在上海發生的貧民故事,濃烈的地氣感是我們許久未看到的。其實上半段甚至有了甯浩成名作《瘋狂的石頭》的影子,雜亂差、每個人物都灰頭土臉。

當真正的假藥製造商現身後,整個基調就可以轉向了沉重的社會話題,整體的節奏感也慢了下來,鏡頭會停留在每個角色那種無奈或是沉思的瞬間。第一個情緒淚點是在一群患者被抓時,一位老婆婆對警察語重心長說得的一段話開始的,從這點上影片就比其他國產商業片上升了許多。人物的悲劇命運以及捨身取義的道德良知在這幾個小人物上表現得淋漓盡致。當後面無數被救病人的畫面拼貼一起,蒙太奇影像帶來的情感淚花幾乎可以直擊每一位觀眾的內心,這個時候的影迷已經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對於現實的刻畫與隱喻,影片做得恰到好處。不少手持攝影鏡頭,烘托出人物命運的不確定性。兩組蒙太奇的印度場景意味也不徑相同,前段部分代入感很強,後段煙霧繚繞,印度神像出沒,有種莫名的佛教禪意之味。也許對於現在安於享樂的中國社會民眾來說,這段更有意義。當每個民眾像救世主一般看著男主程勇之時,那種集體性的信仰儀式感呼之欲出。影片中的臺詞也改變了諸多國產片不說人話的通病,每句都和主演的心境同步,有些更是直指人心。王硯輝飾演的假藥販子的一句話“有一種病,叫窮病”可以說是一語道破。

當然,演員以及造型定位也是影片成功的一大原因。徐崢、王傳君、譚卓、楊新鳴,以及長期紮根文藝片的青年演員章宇,都是一水兒的實力演技陣容。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都是一個個普通的演員,每個人物骨子裡散發出的個性魅力會讓觀眾愛上他們,同情他們,以至於為他們流淚。





暗夜騎士

很少影評的我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好的電影,不虛張,不做作,就在那兒靜靜地訴說。這部電影讓人更想談得是它的內在地表達和訴求。相信所有好電影,都是可以給那些願意傾聽它故事的人以思考的。[贊][贊] 無疑這是一部好電影,而徐崢確實令我眼前一亮,推薦大家去看一下,應該會有意外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