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茶樓早點四天王之一 干蒸

作為一個在粵語文化區

出生 or 生活的

佛山老友記

我相信各位對幹蒸一定不陌生

廣東茶樓早點四天王之一 幹蒸

此幹蒸,非排毒養顏的幹蒸房幹蒸

而是那,美味爽口的茶樓點心幹蒸

摩拜君敢大言不慚地說一句

“去飲茶,就沒有不點幹蒸的!”

BUT

雖然幹蒸時時吃

但對於幹蒸的來源種類口味

你又知道多少?

▼▼▼

尋味佛山

帶你品嚐最有味道的佛山

廣東茶樓早點四天王之一 幹蒸

“幹蒸”

元代茶樓是清雅場所,

提供的茶點很少,燒賣即其中之一。

到了明清,

廣東人將愛吃的天性發揮到極致,

不但改良了燒賣的皮,

而且豐富了燒賣的陷,

這才有了今天的幹蒸。

雖然按傳承來說,幹蒸算燒賣的“變種”。

但如今,幹蒸已成為粵式點心“四大天王”之一。

說到廣東,無人不知早茶,

講到早茶,無人不曉幹蒸。

廣東茶樓早點四天王之一 幹蒸

種類:

除了最原始的豬肉餡幹蒸,

愛吃的廣東人還發明瞭各種各樣新鮮吃法——

鮮蝦乾蒸,蟹籽幹蒸,

松茸幹蒸,以及,榴蓮幹蒸......

難怪有句話說,

廣東人喜歡吃福建人”,

雖然只是惡搞,但廣東人愛吃天性可見一斑。

廣東茶樓早點四天王之一 幹蒸

味道:

以我們常吃的豬肉餡幹蒸和鮮蝦乾蒸為例,

好吃的幹蒸皮要夠

入口即化為最佳;

陷的肥瘦比例達到2:8時,

鮮味和口感的融合最為和諧,

既不會幹柴,亦不會易膩。

廣東茶樓早點四天王之一 幹蒸

來答題吧!

1.下列哪個關於幹蒸的描述是不正確的

A.幹蒸傳承自北方燒賣,是燒賣的變種。

B.榴蓮幹蒸也是幹蒸的一種。

C.幹蒸不能放肥豬肉。

廣東茶樓早點四天王之一 幹蒸

廣東茶樓早點四天王之一 幹蒸

字義:

番薯,即地瓜。肉色金黃,肉質鮮甜細膩。

,掉;跌落,掉落。

,火灶;8、90年代,農村村民做飯時,常用泥磚搭成的生火烹飪的設備,下方燒柴,上方煮烤。

,應該;煨,煨火做飯;

該煨,既可理解為應該烤熟來吃的意思;亦有“死啦”、“慘啦”、“沒眼看”的引申義。

番薯跌落灶——該煨:如今多用其引申義;形容某種糟糕的情況,尷尬的處境;使用者多為女性。

廣東茶樓早點四天王之一 幹蒸

在上世紀8、90年代,廣東改革開放伊始,

當時廣東很多農村人家生活水平並不高

做飯時依舊用灶臺,灶臺下方生火,

利用熱度來煮熟食物。

而為了提高柴火的利用率,

常常是灶臺炒菜,灶下煨菜

像雞蛋,玉米,番薯等食物都是灶下常客。

因此就不難理解,

為何番薯跌落灶,該煨了。

但另一方面,

因為火候難以把握,

在灶下被柴火煨的食物經常會

味道自然差了許多。

吃多了這種烤焦番薯的人,

出於對味道和品相的吐槽,

便多了番薯跌落灶——該煨的引申義,

慘啦”,“沒眼看

粵語文化,真是可愛又大智若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