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買書

讀書與買書

讀書與買書

文/洪門三少

我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喜歡讀書,只不過這些年身邊總有幾本書陪伴左右,即便是在經濟狀況最窘迫的時候,我也會在夜深人靜時翻幾頁書。這就叫喜歡讀書了?我認為不是。隔幾天不讀書我也不會感到不適,與那些嗜書如命的書痴想比,我只能算是業餘中的業餘,如果這也叫喜歡讀書,那也僅僅只是喜歡。

我讀書的速度很慢,特別是看一些理論性的書籍則更慢,非一字一句點過不可,生怕漏了一字,這可不可以也理解為“惜字如金”呢?

為什麼看書慢?這是有歷史原因的,自打我上學始看書就慢,這點在考試的時候就很吃虧,人家一分鐘看完一道試題,往往我需要兩分鐘甚至更多,所以我總是最後交卷的那幾個人之一。究其原因,應該是我理解能力比較差,非慢看而不能領會其意也,但這與儒緩沒有半毛錢關係,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至少到目前為止是這樣。

看書慢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我看書的時候喜歡在書上圈圈點點,看到眼前一亮的句子還會再動手抄一遍,這就大大減緩了看書的速度。

很早以前我沒有看書動筆的習慣,因為那件事從此我看書的時候就喜歡拿支筆在手裡。這件事發生在高二剛開學的那天,那時我寄居在二表姑父家。開學當天我領了新書,回到二表姑父家我就拿了一本數學書在那看,二表姑父坐在沙發上看報紙,過了一會兒他抬問我:

“你在看什麼書?看得挺認真的。”

“我在看數學書,今天剛發下來的。”

“你數學成績很好吧,隨便看看就能懂了,都不要動筆的?”

“……”

我被懟的面紅耳赤。自那以後,不管看什麼書,我都會手裡拿支筆,時不時地還會圈圈點點。

由此也可以看出,並不是只有重大事件才能改變一個人,有時一件偶然的事情甚至是一句話就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看書慢到底是好還是壞呢?這就很難一言定論。我雖然看書慢點,但對書上的內容理解比較深,很多經典名句我都能清晰記憶。特別是在上學的時候,我能清晰記得這一段話出現在書中的哪一頁,上下文是什麼,以及該頁有無插圖等,所以,我高考的時候文綜得分比較高,英語考的也還不錯,這應該屬於看書慢記憶深的功勞。

現在我一個月大抵能看三本書,理論性的書籍看得更慢,因為需要理解的地方比較多。

當然,看網文小說還是看得很快的,主要是因為這類網文不需要記憶,也不用花功夫去理解,只是為了打發時間過過癮,所以沒必要浪費時間在這上面。

我知道很多人看書快,至少比我快。我有朋友曾告訴我,她兩晚上就能看完一本人物傳記,對我來說堪稱神速耳。不過我並不羨慕,看得慢點就慢點,反正也沒有量的要求,想要怎麼看全是自己的事情,又何必去與別人計較呢?

以上都是在聊讀書,現在來聊聊買書的事情。

都說書非借不能讀也,但我卻恰恰相反,我不喜歡借書來讀。我生活的小鎮上沒有公共圖書館,想要借書只能找私人借,而自己身邊的朋友中好像都不怎麼讀書,也很少買書。即便有這樣的朋友,我也不可能向他們借書,因為我讀書喜歡在書上圈圈點點,如果書被我畫的不成樣子了,還怎麼去還書。

所以,我基本上都是買書來讀,而且都是從網上選書,比如淘寶、京東、亞馬遜。

在我看來讀書比買書輕鬆多了,買書是一個選擇的過程,選擇中必須有所取捨,而事關取捨總會讓人猶豫糾結。

我知道生活中有些人是這樣買書的,他們不管書是不是自己喜歡讀的,只要是打折的、便宜的,就先買了再說。至於是不是自己想要讀,買回來翻兩頁就知道了,如果不合自己的三觀,那就束之高閣,書架或者書櫃上的書總要擺的滿滿的,好像這樣更顯得自己有學問。

我在買書上算是比較理性的,每一本都要精挑細選。網站上關於書的內容簡介,書評,書摘,都要一一過目,不僅如此還要去看看別人的評價,瞭解一下別人對這本書的看法,甚至不同的出版社我也要去比較一下,而我在網購其他東西的時候是不會做到這麼細緻的。

你是不是要問,怎麼知道自己要選什麼樣的書來看?

如果你能提出這個問題,我便知道你做事不是盲目注意者,不會盲目地在茫茫的書海中去挑書,那樣更累而且容易挑花眼,到最後仍然不知道自己該買哪本書。

通常我是這樣來選書的,平時在和朋友聊天中,如果有人推薦某本書,而且我覺得還不錯的,我就會把書名記下來,在看文章或者讀書的時候,如果文中有涉及某本書,對我吸引力比較大的話,我也會留心記下來。然後集中到某一次去採購。

我買書的頻率不是很高,基本上是兩個月買一次,一次買六七本左右,差不多是我兩個月的閱讀量。是不是一定要等到上次買的書看完再去買書?這不一定。偶爾遇到打折或者突然來了買書的衝動,也會下單買上幾本。

總體來說,我買的書基本上都會一本一本慢慢讀完,因為這些都是我挑選的自己喜歡的書,或者對我來說比較重要的書。

上次和一位網上的朋友聊天,她說趁著618促銷活動,買了兩千多塊錢的書,估計收到貨時得有幾大箱子吧。我想她的閱讀能力比我強,至少在閱讀速度上比我快。否則一下子買這麼多書幹什麼?開書店還是做擺設?

知識是無價的,但是買書還是很便宜的,我覺得買書是最划算的投資,我一年用在買書上的錢也就一千多點吧,具體沒算過,這僅相當於一副紫檀手串的價錢。

看書有沒有用?這個我也沒辦法回答。反正董卿看書是看出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我覺得我自己很難養出這種氣質,畢竟是生意場上的人,身上多少沾有那股子銅臭味。

那為什麼還要讀書?人嘛,總有閒著的時候,閒著也是閒著,不如靜下心來讀本書,關鍵是我覺得讀書是最經濟的休閒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