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的“大国外交”几乎完败,只有中方拉了日本一把?

恐怕谁也没想到,安倍的支持率能够咸鱼翻身。根据日媒报道,安倍内阁的支持率意外攀升到52%,与一个月前相比上升近10%,不支持率下降到42%。要知道,因为“森友学园”和“加计学园”等丑闻的影响,安倍似乎已经变成了跛脚鸭。为了降低民众的恶感,日本首相甚至不得不把自己的妻子安倍昭惠关到酒店进行隔离。

安倍的“大国外交”几乎完败,只有中方拉了日本一把?

可以想见,如今安倍逃过一劫,无疑会重拾继续担任自民党总裁的信心。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73名国会议员中有31人支持安倍,自民党内的细田派、麻生派和二阶派总共197名议员也支持安倍,这些加在一起已经超过自民党所属议员的半数。而自民党支持者中有将近46%也对安倍表示支持。从目前的形势看,安倍很有可能在躲过一劫的同时枯木逢春。

不过警报还未解除,仍有75%的受访者认为2个学园所引发的丑闻并不能一笔勾销。可比起一年里满意度骤降24%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来说,安倍可谓是完成了大逆转。

安倍支持率之所以上升,排在第一位的因素就是“具有国际感”,也就是外交成绩比较令人满意,其次是“有安定感”。不过探客发现,安倍在外交上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突出业绩。

在处理大国关系方面,安倍的表现几乎是“完败”。美国逼迫日本修改自贸协定,要薅日本的羊毛,而安倍对此束手无策,下一轮谈判很快就要举行。不久前特朗普还调侃安倍“送你2500万墨西哥移民你会立刻下台”,态度之轻佻、言辞之鄙视,很显然是没把安倍当一回事,吃定了日本。安倍尽管已经7次与特朗普会晤,但几乎是一事无成。相反,从来占便宜没够的特朗普在采访中吹嘘自己“在日本是超级英雄式的人物”。

安倍的“大国外交”几乎完败,只有中方拉了日本一把?

5月底安倍出访俄罗斯也是铩羽而归。围绕“南千岛群岛”问题,俄方寸步不让,而且加强了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日媒批评当局对普京无可奈何,双方立场依然相差十万八千里,没有任何共识。这次安倍让人最深刻的还是“送狗外交”。

半个月前全世界瞩目的是发生在新加坡的那次会晤,日方照例是成了看客。尽管之前安倍跑到华盛顿,请求美方帮忙带个话,关心一下人质和导弹问题,但特朗普也只是出工不出力。美国人忧心的是远程导弹和核武,至于能够打到日本的中程导弹则不是美国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安倍为了能够在谈判桌旁能够坐个小马扎,忙不迭地答应愿意为弃核埋单。根据韩方评估,这个账单至少是200亿美元。不出所料的话,日方像老板一样出了钱,实际地位还是丫鬟。

安倍当然还对莫迪抱有期待,不过印度人显然比日本人脑筋转的更快。武汉会晤之后,印度就不表现出一种“坚决不当炮灰”的姿态。莫迪能够明确的一点是:“印太战略”不能成为围堵东亚大国的工具。而日方越是强调某国威胁论,其实就越是让印方感到难办和不耐烦。奉行等距离、全方位外交的印度已经不可能成为日本手里的牌。

在“对美依附外交”的阴影下,唯一能称得上是成就的,恐怕也只有5月初在东京举行的中日韩首脑会谈。而实质的成果就是安倍不再阻挠日企加入“带路倡议”。6月7日,安倍内阁确定与东亚大国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的战略纲要。日本商界看到了中欧铁路和内陆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商机,加快利用“带路倡议”铺设物流网和商业基地,享受“带路倡议”带来的资本优势与红利。日方在发电项目、数据基地、金融服务、工程机械等领域已经尝到了甜头。在“安倍经济学”已经名存实亡、接近破产的情况下,安倍选择务实路线显然能够满足国内财团的需要,也扩大了日本在海外的市场。顺应民意、发展经济自然能够提升支持率。可以说,正是中日关系的改善,让安倍在外交上加分。真正拉了日本一把的,只有一衣带水的邻邦。

安倍的“大国外交”几乎完败,只有中方拉了日本一把?

穷则思变。安倍在逆境中也不再对美方亦步亦趋。与白宫下令航空公司不许更改“东亚孤岛”的称谓不同,日本两大航空公司已经按照东亚大国的要求更改名称,以体现对这个岛屿的主权。外媒认为,安倍在这个问题上不再支持美方的立场,就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向东亚大国示好。当然,日方依然没有更改繁体和英文称谓,这恰恰体现出倭人两面派的惯用手法。而根据媒体报道,日本外相河野太郎6月25日在印尼访问时宣布援助25亿日元(约合1.5亿人民币),帮助印尼加强海上警备力量。这也是日本推行“印太战略”的具体措施之一。在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附近开发相关项目,说没有牵制东亚大国的意图,谁会相信?

安倍刚刚“死里逃生”,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开始起劲地对外撒币,这个结果并不意外,甚至也不用感到气愤。美国人已经给日本套上一条狗链,接下来东亚大国可以尝试给日本戴上狗嘴笼,让其在无法咬人的同时发挥一些有益的作用。(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