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球,像一部熱血動漫

日本足球,像一部热血动漫

日本足球,總是活得像一部熱血動漫。青銅星矢打倒黃金聖鬥士,雅木茶幹掉無敵宇宙人,島國球迷的賽前自黑險些夢想成真。面對世界排名第三、全隊總身價超過7.5億歐元的歐洲紅魔比利時,日本隊在前70分鐘內以兩球領先,最終奇蹟沒有發生。其實奇蹟已經發生了。

比日本隊的表現更驚人的,是他們賽前誇下的海口,以及他們將吹過的牛×一一實現的能力。4天前,他們面對波蘭一球落後,為了確保小組出線,最後10分鐘只敢雞賊地在本方半場消極倒腳。4天后,面對遠比波蘭更恐怖的比利時,香川真司卻突然滿滿的迷之自信:“我們有機會創造歷史。”

日本主帥西野郎也是一樣的腔調:“從比賽哨聲吹響,就要全力進攻,我們還有很多能量。我們要踢出流暢的足球,要比對手更有攻擊性。”日本隊在比賽中的執行效果和實際表現,跟教練透露的賽前計劃完全一致。

日本足球,像一部热血动漫

身體不夠,技術來湊。跟小組賽踢哥倫比亞和塞內加爾時一樣,全主力出戰的日本隊繼續高舉兩面大旗,左手技術,右手整體,在球場的每一個角落纏鬥、對抗甚至征服對手。即使是面對身價超過自己10倍的英超群星,日本隊也能把球控在腳下,抓住稍縱即逝的偷襲機會。每一腳停球,都不禁讓我們想起自己的國家隊。

下半場開始僅3分鐘,柴崎嶽的直塞球從維爾通亨的鞋釘下滑過草皮,原口元氣在最後僅剩的一個射門角度起腳破門;3分鐘後,乾貴士的遠射繞過庫爾圖瓦的指尖鑽進球網。在夾縫中呼吸,熱情擁抱每一寸陽光,日本隊的進球方式就像日劇裡的勵志臺詞一樣。

日本足球,像一部热血动漫

自從英格蘭改踢快樂足球,比利時就成了當今足壇第一偽豪門。跟日本隊鬥了大半場地面傳控,直到第60分鐘第一次把球踢向高空,歐洲紅魔才真正看到破門的希望。場下的教練組迅速反應,費萊尼替補上場,一通高空轟炸把比分扳平。比利時球迷謝天謝地,跟世界冠軍教頭勒夫相比,毫無偶像包袱的馬丁內斯更容易改變自己。

對於日本足球來說,或許只有天空才是真正無解的答案。前70分鐘,日本隊證明,身體的缺陷可以依靠技術彌補。最後25分鐘,日本隊發現,技術的發揮還是要建立在身體之上。更何況這是一支首發11人平均年齡接近30歲的球隊。柴崎嶽被換下場後,日本隊基本失去了長傳反擊、牽制對手的能力。

為什麼才過了幾天,就忘了“逃避可恥但是有用”?為什麼最後補時階段,沒有再拖時間反而要冒險進攻?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麼自相矛盾,對比兩隊實力和體能狀況,顯然日本才是更希望在90分鐘內解決戰鬥的一方。

連續兩場比賽尾聲,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和結果,其實都是把票投給了大概率,其實都是為了更接近勝利。日本隊沒變,他們只是看到了贏球的希望。本田圭佑主罰任意球前,在他的眼中,庫爾圖瓦身後的球門有一道光。

日本足球,像一部热血动漫

日本隊是亞洲足球代表?其實別說亞洲,以日本隊本場200%的超強發揮,他們連過去4年的自己都代表不了。一場堪稱經典的比賽、一張遠超預期的世界盃成績單,都不足以掩蓋在折騰和消耗中“被虛度的四年”。

3屆世界盃斬獲4球3助攻,第二次止步16強,本田圭佑早多年之前就曾精準預言,只有超越身體上的先天侷限,日本足球才能真正突破瓶頸繼續前進,尤其是在門將和中鋒位置上。

可以浪費的時間不多了。

文/姚天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