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尋親資料庫「鑒」證每一次團聚每一個重逢!

DNA寻亲数据库“鉴”证每一次团聚每一个重逢!

DNA寻亲数据库“鉴”证每一次团聚每一个重逢!

司法鑑定

DNA寻亲数据库“鉴”证每一次团聚每一个重逢!

在你的生命中,

是否有一位對你至關重要的人?

他(她)是你的血脈至親,

但由於種種原因,

有一天他(她)在你的生活中消失了,

再也無法聯繫上。

失去親人的痛是常人無法體會的,

認親現場的喜極而泣大家卻感同身受。

DNA寻亲数据库“鉴”证每一次团聚每一个重逢!DNA寻亲数据库“鉴”证每一次团聚每一个重逢!

現場採集尋親人員樣本,納入DNA尋親數據庫,利用基因科技手段,幫助失散親人團聚……北京華大方瑞司法物證鑑定中心(簡稱華大方瑞)從事這項民生公益服務已經持續了11年,“鑑”證了成百上千尋親者的心歷路程,“鑑”證了其間的每一次團聚。

DNA寻亲数据库“鉴”证每一次团聚每一个重逢!

事情要追溯到20世紀六十年代初,江蘇地區遭遇到一場大的自然災害,有些家庭由於孩子較多無法撫養,不得不將一些較小的孩子送到各地的福利院等機構。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父母們想要找回當年送出去的孩子,當年孩子也已長大成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都想找回親人。可是失散時間長、記憶模糊、相貌變化大,怎麼辦呢?為了能準確又快速的幫助失散親人儘早團聚,華大方瑞在2007年提出並建立了國內首個公益“尋親人員DNA數據庫”,利用基因科技司法大數據智能化比對幫助親人團聚。

一對對尋親成功的案例,一個個感動的瞬間,多少年過去,卻恍如昨日,歷歷在目。下面讓我們將感動瞬間與大家一起分享。

DNA寻亲数据库“鉴”证每一次团聚每一个重逢!

在2011年5月1日的尋親會上,一位老母親尤奇芬,因為格外思念被丟棄的女兒,十幾年來一直通過各種渠道和線索尋找,那一天她來到尋親現場留下了自己的血樣,將自己的DNA信息錄入了尋親數據庫。2014年9月28日,67歲的尤奇芬與失散了40多年的女兒王曉輝通過DNA比對成功。而王曉暉迫不及待的從北京來到無錫,與母親相認。

原來王曉輝出生13個月時,因為家庭困難被河南人士上門收養,後來就失去了聯繫。大約5歲時,王曉輝隨著身為軍人的養父到新疆生活,大學畢業後到北京工作。2014年8月,王曉輝得知自己是領養的,就開始尋找親生父母,她來到華大方瑞留下血樣做DNA檢測,經過兩輪數據的篩選與家住無錫的尤奇芬比對成功。

除了父母子女之間的比對,親兄妹也可以通過尋親數據庫找到親人,找回親情。

DNA寻亲数据库“鉴”证每一次团聚每一个重逢!

2013年冬,鄧增書的女兒、女婿從電視和網絡上看到宜興尋親的消息,來到華大方瑞留下了鄧增書的血樣。兩年後的尋親會上,在收集了全國各地尋親人員樣本後,DNA尋親庫篩選出疑似兄妹,經過DNA大數據智能比對,最終確認兄妹關係,幾十年尋找的腳步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DNA寻亲数据库“鉴”证每一次团聚每一个重逢!

時光清冷心不冷,歲月無情人有情。

至今華大司法DNA尋親數據庫存儲數據已經有3386份,一共幫助了77個家庭團聚,且儲存的數據和比對成功的家庭數還一直在增加。DNA尋親數據庫數據存儲在中國唯一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綜合基因庫——國家基因庫,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優質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和幸福感!

DNA寻亲数据库“鉴”证每一次团聚每一个重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