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貼—你所不知道的社保與商保!

科普貼—你所不知道的社保與商保!

1、社保

社保由兩部分組成,自付部分與自費部分,統稱就叫社保內與社保外。

社保內的藥品,就是在醫保範圍內的,這部分就叫自付部分。如果醫保已經用完了,自己還要掏錢,只要在醫保範圍內的也叫自付部分。簡單理解,自付部分就是在社保可以報銷範圍內的。

另外一種情況,如果在報銷裡面,出現自費部分,這部分的錢是誰出呢?一定是我們自己出。有些人會認為單位福利好,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但如果在報銷單裡面出現了自費藥,那這個錢一定是由我們自己來出。社保是保,而不是包,不可能把我們所有的醫藥費全部包了。認真回顧一下就會發現,當我們真的生病的時候,有很多錢都要自己掏。

科普貼—你所不知道的社保與商保!

還有些單位會幫員工買保險,有的還會買很多種類。那我們就要了解單位買的保險到底能幫我們解決什麼問題?其實單位為我們買的商業保險,主要解決社保中自付部分的問題。比如說今天我們住院了,押金一千多,住院一萬塊,根據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年齡,它報銷的比例肯定就不一樣。花的這一萬塊錢裡面有可能30%或者20%是要自己掏錢。這個時候,如果單位裡有幫你買過商業保險,那這個20%到30%就可以到保險公司來報銷。

這裡面還會有一個問題,就是這20%-30%的部分,可能會賠,也可能部分賠,甚至可能是不賠,跟買的保險產品的保險責任、保障額度和是否都在醫保範圍之內也是有關係的。我們一定要明白,單位裡買的商業保險,一般都是跟社保掛鉤的,如果發票裡面出現自費藥,那麼肯定是不能得到理賠的,除非是一些特別高端的醫療保險產品,能夠完全打破社保報銷的範圍限制。

另一個問題就是單位幫買的商業保險一般都是階段性的,不會是保障一輩子,一定是需要我們自己來做補充和規劃的。

科普貼—你所不知道的社保與商保!

2、商業保險

商業保險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人壽險,與財產險。

1、財產險非常好理解,比如我們買車要買車險,企業要買企業財產險,就是對我們的資產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做一個補償準備。但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沒有真正理解財產險的真正作用。比如說車險,很多客戶都會說車險買了,買了很高,買了一百萬,但有很多客戶不理解這個一百萬到底給誰的。其實這一百萬,叫第三者責任險。舉個例子,如果開車,突然撞到一個人,他掛了,那這一百萬就賠給他了。第三者責任只賠對方,不賠自己。所以車險能幫你解決的只是對方人身風險的問題,不能解決自己人身風險的問題。如果解決自己的風險問題,就要為自己增加一份保障。

2、人壽險解決的就是大事、小事、無事。大事是憑診斷書、出院小結報銷的。小事是憑發票報銷的。無事就是資金的替代率,就是子女教育和養老問題。

對於人生中的大事,一定是解決疾病、殘疾、身故。買重大疾病險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人生風險。但有些客戶可能會說,為什麼有時候買了保險也沒有得到理賠。其實這個很好理解的,比如說這個人買了意外險,他沒有買住院醫療,但他必須讓保險公司賠付,那這樣可不可以呢?因為他只是自然生病住院,不是意外,不屬於意外險的保障範圍,答案一定是不可以賠的。但如果他買了意外險,又買了住院醫療,那這個時候是可以賠的。另外還有這樣情況,一般住院醫療附加險是消費型的,沒有返還。有的客戶,一講消費型就覺得不合算,就不會考慮購買,但真發生住院的情況就沒有理賠了。這也會讓我們產生錯覺,覺得保險沒有賠付。

保險也能解決小事。小事就是解決我們的小毛病,就是憑發票報銷的。如果單位幫你買過商業保險,建議你不要再去增加商業保險的附加險。如果單位沒有買過,我建議你去買一個商業保險的附加險。因為這個全部是憑發票報銷的,發票只能到一個地方報銷,要麼社保要麼商業保險。但可以根據需要互相做個補充。比方說,如果單位只買了五千的醫療,我們覺得不夠用,就可以在保險公司再買個五千,到需要報銷的時候,除了社保報銷之外,剩下的部分就可以拿到保險公司來報銷了。小事是我們的基礎保障,我們也一定要做好規劃,萬一有個什麼事情,都能及時得到保險公司的理賠,享受到保險公司的服務。

科普貼—你所不知道的社保與商保!

保險還能解決無事的問題。無事對於我們來說,是指子女教育和高品質的養老。很多人會覺得無事不重要,其實無事的解決,或者說人生的高品質,關鍵就在於提前規劃。當然,提前規劃的前提,就是我們有能力提前去規劃。現在很多人由於他們的工作很忙,生活條件很優越,所以就會忽略未來的風險。但等到退休以後,就會發現,收入一下從幾十萬,幾百萬就會降到幾萬,甚至更低。對於曾經享受高品質生活的他們,是不是一定會覺得很難受。幾萬塊根本就不夠花,那他很有可能會天天糾結,一糾結就容易犯毛病,就很容易蒼老。所以,儘管現在的工作很忙,但我們還是要拿出時間規劃好我們的人生,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擁有高品質的人生。

綜合網絡,侵刪。

科普貼—你所不知道的社保與商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