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鳳凰頭—達州舊時的衙門所在地

古往今來鳳凰頭—達州舊時的衙門所在地

古往今來,鳳凰頭這一地名,對達城市民而言真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古往今來鳳凰頭—達州舊時的衙門所在地

宋樂史撰《太平寰宇級》卷一百三十七之《山南西道·達州》載:“通川縣舊二十四鄉,今五鄉,本漢宕渠縣地,後漢分宕渠縣於此置宣漢縣。

後魏廢帝二年,開拓山南,改宣漢為石城……”達城自古有“鐵打的鳳凰,天生的龍城”之美譽。明代《廣輿錄》《輿地紀勝》記載“(達州)城北鳳凰山,形如飛鳳,掩映州城。”

東漢和帝永元年間置宣漢縣時,縣城及縣署選址於此,是有所考究的。據傳,當時的堪輿家們曾在沿河兩岸數十里地反覆踏勘,如龍爪塔西、河市成都山等地,最終確定今址。

其理由是,城北鳳凰山,猶如一隻巨大的鳳凰,東西兩側山勢雄偉壯觀,猶如鳳凰兩翼。兩翼的“中軸線”山脊蜿蜒而下經達一中,至北門大操場(今中心廣場),如鳳凰頸項。

過鐘樓之後,,地勢逐漸抬高,延至正南街(近翠屏路)北端,形成一圓形矮丘,似鳳凰之首。整個達城如同在一隻大鳳凰的護佑之下。

古往今來鳳凰頭—達州舊時的衙門所在地

鳳凰頭東歷為州、郡、府、地區治所,西為原達縣治所,均為坐北朝南向。《增廣賢文》:“八字衙門向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那麼為何衙門朝南開呢?從建築學上說,中國位於北半球中緯度地區,一年四季,陽光從南面射入,房屋朝南自然有利於採光。而從文化的角度來說,中國文化也是特別重視南向的。

中國古代地理學將大地分為九州,早期地圖的繪製一般遵循上南下北,左東右西的方位,於今日地圖座標恰恰相反。

這是面南俯察地理而得,歷代帝王的統治權術,被稱為“南面之術”;《易經·說卦傳》中:“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

《禮記》中:“天子負南而立”,孔子說:“雍,可使南面”,意思是說他的學生冉雍可以做大官。可見南面就意味著皇位官爵與權力的象徵和尊嚴。

所以古代天子、諸侯、卿大夫及州府官員等升堂聽政都是坐北向南,中國曆代的都城、皇宮殿堂和州縣官府衙署均為南向的。

古往今來鳳凰頭—達州舊時的衙門所在地

達城署衙、縣衙初建時又為何不正對翠屏路而建,而置於鳳凰頭兩側呢?猜測是因為不能壓在鳳凰頭上,害怕壓住“龍脈”吧!

清乾隆年間,達州知州郭聯奎擴建城牆後,環城牆外挖掘一道城壕,獨留北面祖師樓外數丈未鑿,估計也是害怕挖斷“龍脈”

更不可思議的是,1976年建置達縣市後,形成縣市同城而治。因達縣市人民政府無處辦公,不知由哪位大師設計,挖平鳳凰頭的圓土包,在上面修建一棟七樓的辦公大樓。據說當時就有一些人士對此提出異議。

1999年達州建市後,市委、市政府西遷,原通川區委、區政府遷至原地委辦公。不知何時,建在鳳凰頭的辦公大樓被拆除,改建為一處小花園。

古往今來鳳凰頭—達州舊時的衙門所在地

然鳳凰頭齊名依舊,其形已不復存在。


本文章摘錄於《達城記憶·老街老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