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海信、國美、樂視等等都要做手機,是因爲做手機門檻低?

近日海信發佈了自己的手機,海信H20,高通驍龍636處理器,內存為6GB+128GB,但賣得不便宜,要2599元。而再往前一點,格力手機新一代也亮相工信部,董明珠還沒有放棄自己的手機夢。

同樣我們也看到像國美也在做自己的手機,樂視曾經做過,還有360,TCL等等叫得上號的,和製造業、科技企業掛得上鉤的大多都一說自己要轉型就開始做手機了。

其實任何一個企業,要多元化發展的道路有很多種,為何國內的這些企業大多都是一股腦的做手機呢?尤其目前智能手機市場下滑,並且競爭可以說是異常激烈,像海信、格力、國美這樣的企業來做手機,在小米、華為、OPPO、VIVO這些品牌之下,可以說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但卻阻擋不了他們要做手機的夢想?

格力、海信、國美、樂視等等都要做手機,是因為做手機門檻低?

有網友說可能因為做手機門檻低,像老羅這樣的英語老師都說做就做,我總結起來就這三個可能:

一、手機技術非常成熟,生產門檻低

像格力、海信、國美、樂視等企業整合資源能力都很強,自然做手機容易就切入了。

格力、海信、國美、樂視等等都要做手機,是因為做手機門檻低?

二、市場巨大,遠高於空調、彩電、冰箱這些家電產品

手機的市場很大,目前中國有10多億移動用戶,每年銷出的手機近5億臺,並且手機更新換代很快,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而像空調、電視可以用個10年8年,並且像這些家電產品都是以家庭為單位,不像手機是以個人為單位購買的。

所以對於像格力、海信這樣的家電巨頭而言,手機市場無限大,這些企業不眼紅才怪,他們轉型又容易,究竟又大,自然就殺入進來了。

格力、海信、國美、樂視等等都要做手機,是因為做手機門檻低?

三、手機是未來物聯網及智能產品的重要入口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在於未來,發力手機的目的或許並不不在於搶奪趨於飽和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而是在智能硬件爆發前夜,佔據流量入口,如果可能的話,再建立一個完整的智能硬件平臺,並拉攏智能硬件的創業者入局,搶佔物聯網的底層入口。

所以這些企業做手機,目的可能也並不是佔領多少市場,重要的是為自家的產品一起佈局,家電代表著向智能家居演變,手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自然不放過了。

格力、海信、國美、樂視等等都要做手機,是因為做手機門檻低?

而這或許就是這國內這些企業一想要升級轉型就做手機的原因,你覺得呢?不過看起來做手機容易,想要做好卻也不容易,尤其現在手機已經出現了一定的寡頭分立的格局,對於這些還在不斷殺入進來的企業來講,但未必是個好機會了,您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