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格力、萬達等獨角獸企業財報,傳統企業持續發展不再需擔憂

獨角獸在未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傳統企業也不容小覷。傳統企業本身就擁有雄厚的資源,資金,技術實力,加之近年來積極擁抱互聯網等新技術,也逐漸煥發傳統企業第二春。

尤其是13年,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這直接為傳統企業開啟了增長新通道。

12年CCTV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王健林和馬雲來了一個1億賭約,13年CCTV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雷軍和董明珠來了一個10億賭約,直接將傳統企業和非傳統企業之爭推向了風口浪尖。

時間飛逝,董明珠和雷軍的賭約已經臨近。現實的一個問題,2017年我們這些叫人驕傲卻又擔憂的傳統企業,表現得又怎麼樣呢?

華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華為的2017

2017財年,華為全年銷售收入預計約6000億人民幣,同比2016年增長約15%,利潤率達到11%左右,即660億元。

這是什麼概念?簡而言之,作為一個傳統企業,華為的答卷可謂相當漂亮。上一年,2016財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才5216億元人民幣,淨利潤也僅371億元。

在對國家的貢獻上,華為更是要叫人豎起大拇指。2017上半年華為僅在中國就繳稅超676億,納稅額拿下民營企業500強第一,比恆大和萬達加起來還要多出24.5個億。

華為、格力、萬達等獨角獸企業財報,傳統企業持續發展不再需擔憂

華為主要靠什麼賺錢?

華為手機賺錢,但卻絕非華為最賺錢的業務,手機只是屬於華為三大業務板塊中的消費者業務。華為2016年財報顯示,消費者業務營收佔華為總營收的34.5%,而運營商業務,也就是華為起家的業務的營收佔比卻達到了55.7%。可見,運營商業務才是華為最賺錢的業務。

其次才能是手機業務。在公佈2017財年年報時,華為特別公佈了一個數據,華為智能手機全年發貨1.53億臺,全球份額突破10%,穩居全球前三,在中國市場份額突破20%。

華為手機2017表現不俗,但利潤低一直是硬傷。華為第三季度智能機利潤為每臺15美元,僅以此為標準計算,華為手機全年利潤也才22.95億美元,也就是大約145億人民幣。

最後才是企業業務。一直以來,來自華為企業業務營收,都是墊底的存在。

華為的2018

2018年,華為成立30週年。而立之年的華為,公佈了下一步的戰略: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任正非在講話中提到,華為立志以數字世界面向客戶,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聯想起華為對於5G的動作,2017年,華為5G預商用系統已進入全球多個信息產業發達國家,在倫敦、柏林、北京、上海、東京、米蘭、迪拜、溫哥華、多倫多、首爾等10個核心城市與全球各區域最領先的運營商如英國電信、德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沃達豐、Etisalat、LGU+、Telus、Bell等實現了5G預商用網絡部署。

不難看出華為正把5G陣地爭奪戰,作為實現這一戰略的突破口。

在銷售目標上:華為在1月18日召開的市場大會頒獎典禮上宣佈,公司2018年銷售收入目標為1022億美元(約合6559億元人民幣),要在2017年營收的基礎上增長約9%。其中運營商業務目標是450億美元,消費者業務目標441億美元,企業業務目標106億美元。

曉芳說:

華為雖然是家企業,卻一直被視為企業界的管理商學院,說華為為何成功,有太多解釋得通的理由,任正非的狼性管理,任正非的高瞻遠矚,每次都能找準風向,任正非重視科技、重視專利穩打穩紮步步為營的治企理念。

但曉芳覺得,可能最重要的是,任正非身上的老幹部精神。任正非把華為做成了,不是任正非一個人的華為,而是所有員工的華為。

員工持股,每年踐行幹部培養,列入新年計劃。2017年華為完成了對4500名優秀員工的破格提拔;2018年華為計劃,將繼續對6000名員工破格提拔,其中3000名在15、16級,2000名在17、18、19級,其他職級1000名。與其說任正非是華為的老闆,不如說任正非是華為的老幹部。

魏橋(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

魏橋的2017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位於魯北平原南端,緊靠濟南空港、青島海港和膠濟鐵路、濟青高速公路,瀕臨黃河,是一家擁有11個生產基地,集紡織、染整、服裝、家紡、熱電等產業於一體的特大型企業。2012年以來,連續6年進入世界500強!雖和恆力並稱紡織龍頭企業,但魏橋可是貨真價實的有色金屬冶煉企業。

2017年,魏橋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590億元、利稅208億元、利潤131.5億元,上繳各級稅金96.31億元,同比增長19.31%,其中上繳鄒平稅金44.1億元。

同比2016年業績(2016年魏橋集團實現營收達到3750億元,利稅195億元,利潤133億元)不得不說,今年,魏橋答卷並不完美。

華為、格力、萬達等獨角獸企業財報,傳統企業持續發展不再需擔憂

魏橋主要盈利業務

魏橋創業下轄6家公司: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魏橋鋁電有限公司,山東魏聯印染有限公司,山東魏橋服裝有限公司,山東魏橋宏源家紡,山東魏橋恆富針織印染。

在紡織上,魏橋紡織發佈2017年業績,2017年全年,集團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15.5%至163.73億元人民幣(下同),毛利較去年同期減少19.1%至18.21億元,原因主要是由於棉花及煤炭等主要原材料價格維持高位,生產成本不斷上升,毛利空間收窄。

在冶煉上:魏橋鋁電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443.59億元,同比增加82.07%;營業利潤18.71億元,同比減少57.9%;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達14.01億元,同比減少58.07%。

魏橋的2018

關於2018,在魏橋創業集團舉行2017年終工作總結表彰大會,董事長張士平提出了2018年工作重點:一是著力強化安全環保,在維護穩定上狠下功夫。二是著力強化生產管理,在降本增效上狠下功夫。三是著力強化市場營銷,在增收增效上狠下功夫。四是著力強化物料採購,在成本管控上狠下功夫。五是著力強化財務管理,在降低費用上狠下功夫。六是著力強化人力資源管理,在隊伍優化上狠下功夫。七是著力強化幸福企業建設,在人本管理上狠下功夫。

曉芳說:

魏橋集團這兩年負面新聞不斷,比如2017年的資金鍊斷裂傳聞,所謂空穴來風,必有緣由。魏橋創業的2018計劃,狠抓供應鏈,在沒有更好想法的情況下,如果執行到位,也不失為一種明智選擇。

海航(海航集團有限公司)

海航的2017

海航,中國至北美市場直飛航線最多的中國航企,也是國內二線城市始發至歐美澳市場國際航點覆蓋最多的中國航企。自1993年創業至今,海航集團已從單一的地方航空運輸企業發展成為以航空旅遊、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服務為核心主業的大型企業集團,2017年海航集團躍居《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第170位 、一年提升了183位。

2017 年,海航實現總週轉量 1,216,604 萬噸公里(噸公里,貨物運輸的計量單位,例如100噸公里表示所運輸貨物的噸數與公里數的乘積為100),同比增長 44.07%;實現旅客運輸量 7169 萬人,同比增長 52.46%;貨郵運輸量達 47.93 萬噸,增長 17.66%。飛行班次達 53.90 萬次,增長 67.03%;飛行小時達 123.14 萬小時,增長 57.97%。整體航班正常率 72.95%,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

2017年公司完成營業收入 59,903,948 千元,即約600億元,同比增長 47.26%,其中公司完成運輸收入 56,725,682 千元,即約567億元,同比增長 49.13%,主要系 2017 年公司機隊規模擴大及合併天津航空所致。實現淨利潤38.82億元,同比增長同比增長13.83%。

華為、格力、萬達等獨角獸企業財報,傳統企業持續發展不再需擔憂

海航主要盈利來源

海航的2018

對於2018年,海航公佈了四大戰略:樞紐型國際化網絡戰略,BIM 管控戰略,品牌優化戰略,信息化管理戰略。其中核心詞:樞紐,即從線路上覆蓋,僅2017年海航已經新開了76條國際和地區航線,今年海航表示要配合“一帶一路”倡議和“民航強國”等國家戰略,新開航線可能要多走向國際。

曉芳說:

海航2017年末總資產1.5萬億元,實現收入近7,000億元,資產負債率59.9%財務顯示非常健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8 年,世界經濟將再現顯著增長,中國國民經濟增速預計為 6.6%,全球航空客運量預計增長 6%,在這種大背景下,不得不說,海航潛力可期,但利潤上,或許不會盡如人意,畢竟其它國家、地區,海航一直在虧損經營。

聯想(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聯想的2017

17年8月,聯想集團發佈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2017/18財年第一財季(自然季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聯想集團本財季的淨虧損7200萬美元。

18年2月,聯想發佈了2017年第四季度業績公告,其中公司淨虧損2.888億美元,預期利潤1.245億美元。當季度營收129.4億美元,同比增長6%,預期125.2億美元,這一成績創下了聯想自2014財年以來單季度的最高水平。

當然聯想方面表示,是由於美國在去年底發佈了減稅就業法案,導致聯想在當季計提(計提,專業名詞,意為計算和提取)了4億美元的負債,所以賬面會出現虧損。實際上在營收大幅增長的同時,聯想的整體盈利能力也在提升。

華為、格力、萬達等獨角獸企業財報,傳統企業持續發展不再需擔憂

主要盈利來源

手機,PC,服務器,是聯想三大收入來源。但在2016財年,數據中三大業務僅PC盈利。

17年似乎更糟糕了,據IDC統計,2017年惠普PC總出貨量達5880萬臺,聯想PC出貨量則為5485.7萬臺,市佔率分別是22.7%、22.1%。雖然差距不大,但聯想已經丟了老大的位置。要知道,PC及平板電腦業務一直佔整體收入的約70%。

而在智能手機方面,表現似乎更說不上話。國際市場,在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發佈的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名中,聯想智能手機在2017年的銷量,再度同比下跌了2%,從2016年的5070萬部下跌至2017年的4970萬部。國內市場,銷量與同行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至於,服務器業務也不樂觀。在16財年第三財季,聯想數據中心業務收入同比下跌20%,至10.50億美元。其虧損規模也從去年同期的1400萬美元擴大至9400萬美元。

曉芳說:

萬達(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萬達的2017

萬達的2017可謂風裡雨裡,所以成績不理想是不可避免的,2017年萬達集團總資產為7000億元,同比減少11.5%;國內資產93%,國外資產7%;集團全年收入2273.7億元,同比減少10.8%。

但淨利潤完成年目標的114%,同比基本持平,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王健林表示,轉讓資產使收入減少,還有162億旅遊收入去年不能並報。

華為、格力、萬達等獨角獸企業財報,傳統企業持續發展不再需擔憂

萬達主要盈利來源

2017年萬達集團收入中,服務業收入佔63.4%,同比提高8.4%;租金收入255.2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1.4%,同比增長30.3%。

2017年萬達文化集團收入637.8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0.1%,同比增長32.6%(扣減旅遊收入162億元),文化產業收入佔万達集團總收入的28%,成為萬達另一個支柱產業。

此外,金融集團收入321.2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25.5%,淨利潤完成年計劃的1961%;網絡科技集團收入58.6億元,完成年計劃的90.1%;其它公司收入130.7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6%。

曉芳說:

無論怎麼說,王健林在2016年年會立下2017年的工作目標並沒有完成,王健林曾經訂下的17年目標:到2017年資產達到9000億元,營業收入2658億元。萬達商業2017年收入1486億元,其中地產收入1121.9億元,計劃從2017年到2025年,租金年均保持25%的增速。

但,若是看成資產轉型,曉芳認為還是成功的。正如王健林自己的話:這是萬達為了轉型主動選擇的結果,核心就是把房地產業務發展速度降下來,提高服務業收入。萬達已經開始進入高質量的發展通道。

恆力(恆力集團有限公司)

恆力的2017

2017年恆力集團銷售額突破3000億元大關,同比2016年度的2516億元,增長了近20%。

2017年,恆力織造在產品定位上全新調整,以細旦尼仿真面料為主導,仿麻家紡為特色,兼顧車用、軍用、戶外和高端定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產品結構。全年總產量同比增長10.2%,產銷率為103.6%,銷售均價同比增長1.97%,產品淨利率15.16%,同比增長30.5%,產銷兩旺、價量齊升、效益攀高,在機訂單率近100%,臺機創利、人均創利在歷史最好水平基礎上再創新高。

據悉,恆力全年生產的特色產品和新型材料產品佔約35%左右,全年新品開發佔比達25%,上百個品種為自主研發,涉及的領域側重於家用牆布、車用內飾、軍用技術方面,產品銷往全國各大專業市場和多個國家與地區。2017年恆力織造在渠道建設上,新客戶同比增幅36%。

華為、格力、萬達等獨角獸企業財報,傳統企業持續發展不再需擔憂

恆力的2018

陳建華董事長表示,2018年恆力要這麼做:煉化項目承擔著國家戰略,要加快推動建設恆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加速集團職能整合,適應全球化競爭浪潮;在資本市場上,推進恆力股份重大資產重組後續工作,實現多元化投資;加速生產車間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曉芳說:

在魏橋紡織利潤下滑的情況,恆力卻實現了近20%的增長。可見恆力的具體定位,特色產品,新品開發,是紡織業的一條光明之路,尤其是恆力集團打算今年10實現的產業鏈——“原油-芳烴-PTA-聚酯-紡絲-織造”的完整產業鏈,值得全行業借鑑。

吉利(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吉利的2017

2017年,吉利表現可謂可圈可點,產品集群式爆發,增速驚人。最近收購旗下擁有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的戴姆勒(Daimler) 9.7%的股份,更是將吉利推向了風口浪尖。

大張旗鼓對外投資緣於自身的高速發展,2017年,吉利汽車推出了遠景X1、遠景X3、遠景S1、全新博瑞、全新遠景等多款全新和改款車型,核心產品“家族化”佈局已成型。

整個財年,企業總收益增加73%至927.61億元人民幣,實現利潤達到106.34億元人民幣,增長超過108%。全年汽車銷量124.7萬輛,同比增長63%,乘用車市場佔有率達到5.06%,同比增長1.75%。

華為、格力、萬達等獨角獸企業財報,傳統企業持續發展不再需擔憂

吉利主要盈利來源

從車型上看,應該得益於運動型多功能車。吉利汽車控股對外宣佈,正是由於對其運動型多功能車(SUV)的需求增長,截至去年12月的12個月時間裡,其淨利潤同比增長108%,至106億元人民幣(合17億美元),略高於路透社(Reuters)調查的分析師給出的淨利潤預測中值100億元人民幣。

從價位和銷售地區來看。8~15萬元售價車型和一二線城市為吉利主要標籤。據瞭解,吉利汽車8~15萬元售價車型的銷量佔比達到60%以上,在一二線市場的銷量佔比超過五成。

吉利的2018

吉利表示,2018年將通過上市“大多數主要車型”的新能源版本,提高其銷售的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吉利還計算推出更多SUV車型。2018年吉利將從一個傳統汽車公司轉型為新能源汽車公司。

2018年的銷售量目標定為1580萬輛車,比2017年的目標高27%,其中包括合資品牌Lynk & Co的汽車銷售目標。

曉芳說:

作為自主國產品牌,吉利一直不被國人看好,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國家汽車工業發展戰略中的地位的升高,吉利已經越來越被國人關注。加之今年年報的靚眼表現,以及收購旗下擁有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的戴姆勒(Daimler) 9.7%的股份的舉措,讓人們越來越相信吉利或可崛起,成為國際知名汽車品品牌。

可是要像華為一樣,由被人不看好最後成為民族驕傲,對於吉利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也並沒有沒有機會,眼下,機會就來了,新能源汽車被各大車企視為彎道超車的利器,新能源汽車就是吉利的機會。只是,這注定要經歷殘酷的浴血廝殺。

格力(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格力的2017

在2013年的央視年度經濟人物典禮上,雷軍曾與董明珠許下一場“5年10億元的世紀之賭”。表面看這是雷軍與董明珠的較量,實則是傳統企業與電商的互博。

看著電商的蓬勃發展,饒是沒心沒肺的吃瓜群眾,也不由為董小姐捏了一把汗。但董小姐,就是董小姐,格力在董小姐手中,幾乎從未丟過人。

就說過去的2017年,根據雲觀諮詢監測格力電器2017全年營收1400億增長29%,市值2629億大漲91%。一舉超過收成最好的14年。

華為、格力、萬達等獨角獸企業財報,傳統企業持續發展不再需擔憂

格力主要盈利來源

從品類上看,以空調為主的主營業務增長喜人。整個2017年,格力比16年營收增長了317億,其中主營貢獻了262億,非主營共共享了49億。

從渠道上來看,收入主要還是國內線下渠道。數據顯示,17年主營業務國內線下營收910億相比16年739億營收同比增長26.5%,對整體營收增長貢獻171億,貢獻比例53.9%

其次是主營業務國外渠道,17年國外營收185億相比16年162億營收同比增長14.2%,對整體營收增長貢獻23億,貢獻比例7.2%!

最後才是主營業務國內線上渠道,17年格力線上零售額150億相比16年46億暴漲226%(其中京東貢獻近百億零售,天貓近40億!),來自線上營收105億相比16年33億增長218%,對整體營收增長貢獻72億,貢獻比例22.7%!

曉芳說:

17年的格力表現喜人,但18年的路卻並不好走。其一,格力對空調銷售份額佔整體營收高達80%以上,對空調業務的依賴程度要遠遠大於美的;其二,“一帶一路”倡議是傳統企業大機會,但格力海外業務一直基礎比較低,增長對整體營收貢獻率有限;其三,相比美的14年就已經籌備電商直營化的時候,格力16年才正式發力線上,格力電商起步太晚,不得不說失去了時間優勢。

美的(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美的的2017

相愛相殺20年的老對手格力都發布年報了,美的自然也不甘落後,根據雲觀諮詢監測,2017美的全年營收2430億大漲52.8%,營收同比增長840億的業績,市值3630億大漲104%,可謂雙豐收。

這答卷無論怎麼看都比格力要漂亮。

華為、格力、萬達等獨角獸企業財報,傳統企業持續發展不再需擔憂

美的主要盈利來源

不同於格力的是,格力幾乎全依仗於空調,但美的卻呈現多品類典型態勢,空調,洗衣機,小家電幾乎均衡發展。就過去的二十年來講,在收入結構上的空調佔比,格力1999年空調佔比99%,2009年空調佔比98.11%,2016年空調佔比94.6%。

但美的卻幾乎截然相反,在收入結構上,1999年空調佔比66.7%,2009年空調佔比68%,2016年空調佔比45.9%。

曉芳說:

相較於格力,美的確實走了一條不同的多品類齊頭並進的路,相比於16年才打算走多元化的董明珠,領先了好幾個身位。這也是美的彎道超車格力的根源。

但美的之所以能實現對格力的彎道超車,不得不說得益於行情,2016年中國空調行業的市場規模為1464億,且出現-7%的負增長,而整個家電市場的規模是14606億,增速3.8%。

16年,格力也開始發力多元化,進軍電商,以鐵娘子董明珠的手腕,美的即使先走幾步,仍然面臨著巨大威脅,容不得絲毫掉以輕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