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灣故宮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大開眼界!


毛公鼎。 毛公鼎通高53.8釐米,口徑47.9釐米,口沿上有厚實高大的雙耳,頸部的兩道凸弦紋之間飾以精美的重環紋。腹如半球形。足呈馬蹄形,造型渾厚朴實。內壁鑄銘文32行,499字,是我國迄今出土的青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其內容是記載周宣王告誡及賞賜大臣毛公的策名辭。

清朝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是由一塊半白半綠的翠玉為原料,運用玉料自然分佈的色澤,雕琢出一顆鮮活欲滴的白菜,葉片上還停留了兩隻小蟲,一隻是螽斯,一隻是蝗蟲。 而菜葉上停歇的螽斯則象徵多子多孫的吉祥涵意。白菜代表清白,象徵新娘的純潔,此件翠玉白菜系清末光緒皇帝妃子瑾妃的寢宮永和宮的陳設器物,原來是一個掐絲琺琅花盆上的一部分,整體擺置寓意祥瑞,有人推測這件具有玻璃光澤的翠玉是瑾妃的嫁妝。

肉形石。此件肉形石乍看之下,像不像是一塊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間的「東坡肉」?瑪瑙類礦物在大自然中,由於經過漫長歲月的累積,在不同的時間點,雜質影響乃至生成的顏色不同,呈現一層一層不同的色澤,製作此件肉形石的工匠,將原來質感豐富的石材加工琢磨,並將表面的石皮染色,做成了這件肉皮、肥肉、瘦肉層次分明,毛孔和肌理都逼真展現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