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住沙漠20載種樹8300畝,沙漠裡建起一座別樣“博物館”


他是一位古稀老人,是一個住在沙漠腹地20年的“守護者”,是一個讓沙漠變成綠洲的“治沙英雄”,他就是76歲的王天昌,是甘肅武威市涼州區長城鄉紅水村村民,是人們讚口不絕的隴原“治沙英雄”。圖為1月13日,王天昌牽著陪伴他多年的駱駝走進沙漠,開始一天的“巡查”。

上世紀八十年代,王天昌拖家帶口搬遷到騰格裡沙漠邊緣的紅水村定居,來這裡後他發現風沙肆虐,頭天種的莊稼一個晚上就被風沙掩埋。於是,他暗暗下定決心想幹點“冒險”的事,絕不讓風沙對莊稼和家園造成侵蝕。圖為1月13日,王天昌和72歲的老伴李藍英在沙漠腹地“王家治沙區”曬太陽。2017年6月,老伴因心肌梗塞住院4次,現在身體還在恢復階段。

1999年春天,王天昌和兒子王銀吉商量決定在騰格裡沙漠腹地治沙種樹,當時老伴反對、村民嘲笑,還說:這麼大的沙漠一兩個人還想治沙,簡直是天方夜譚。他就當什麼也沒聽見,帶上帳篷和鍋碗瓢盆、拉著壓沙用的麥草,來到距離村莊3公里外的沙漠腹地,在一個叫“廟兒墩”的地方駐紮下來,開始了自己長達20年的治沙之路。圖為1月13日,王天昌牽著駱駝走進沙漠,他栽種的樹上引來喜鵲搭建起了鳥巢。


當時因為沒有房子住,王天昌便在沙漠裡挖了個“地窩鋪”住了進去。一門心思要讓沙漠變個樣,因此,王天昌就被村民稱為“王傻子”“王瓜子”“王瘋子”而得名。圖為1月13日,王天昌在自己曾經居住的“地窩鋪”上休息,他說:他要讓這個“地窩鋪”永遠保存下來,成為一個永久的“治沙博物館”,供人們參觀。

為了運輸樹苗、麥草、水,王天昌賣了家裡的幾十只羊,購買了兩匹駱駝,在村莊與沙漠3公里之間的沙路上日復一日地往返,來回一趟需要3個多小時。駱駝馱水遠遠不夠治沙苗木需求,王天昌又在沙漠裡挖了一口水窖,積蓄雨水。冬季無雨的季節,他將駱駝馱進沙漠的水儲存在水窖裡,用於春天治沙時澆灌苗木。圖為王天昌用駱駝把麥草馱進沙漠,為春天壓沙做準備。

“當時剛住進沙漠,每天被子、枕頭上都是一層厚厚的沙塵,吃飯時碗底也有沙粒。通過這幾年的治沙變化,現在看不見這種現象了”王天昌笑哈哈的說。一年四季風餐露宿,王天昌老人20年如一日的堅守在沙漠治沙植樹造林,一棵棵樹苗從開始紮根、生長變為成綠洲,王天昌老人付出多少心血,他都不會計較和後悔,他說:把沙漠變綠洲,就是他今生最大的願望。


在王天昌老人帶領下,往日一望無際的沙漠變成了綠色屏障,為了便於看護,他在沙漠腹地修建了一座高13.5米的鐵塔,站在上面可以看見一望無際的翠綠在沙漠上延伸,築起了騰格裡沙漠上一道美麗的綠色生態屏障。圖為王天昌站在鐵塔上向遠處瞭望。

王天昌的老伴李藍英是他這20年治沙中堅強的後盾,每天在家做飯總是計算著時間,爭取讓他回家後馬上吃上可口的飯菜。一開始還反對他治沙的李藍英,後來不但同意了,還搬進沙漠和王天昌一起住沙窩,一起栽樹治沙。圖為王天昌和老伴李藍英在沙漠壓麥草。

20年彈指一揮,王天昌一家人在沙漠裡壓沙植樹8300多畝,累計栽植梭梭120多萬株、花棒130多萬株、毛條40多萬株、檸條6萬多株、榆樹30萬株、沙棗樹20萬棵。遭受風沙侵害的鄉親們,從越來越多的綠色中,看到了改善生活環境的重要性,也開始投入到壓沙植樹中。圖為王天昌桌子上擺放著他治沙的照片。


王天昌通過自己20年的治沙經驗,還自編自寫了《治沙歌》,逢人就會動情彈唱幾遍,一是抒發自己對沙漠的感情,二是對自己幾十年治沙的總結。圖為王天昌在家裡彈唱《治沙歌》。

王天昌的生活很簡單,每天就是一碗麵條拌點洋蔥,從來不讓老伴單獨炒菜,他說:能省點就省點,春天馬上到了,可以買更多的樹苗,讓沙漠變的更綠些。圖為王天昌的老伴在家煮麵條。

隨著壓沙植樹的推進,村莊裡能明顯感覺到風小了,沙少了。王天昌的治沙區“王家沙窩”也成了標杆和榜樣,他的生活也變的有滋有味,平時還騎三輪車帶著老伴到公路上去轉一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