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殷墟曾經出土一塊「鯨骨」,河南地區爲什麼會有鯨魚?古人用鯨骨來做什麼呢?

liwei2004



題主這個問題問的挺有意思的,看來對於殷墟的發掘材料比較熟悉,筆者曾經在《春秋戰國時,中國有鱷魚、大象和犀牛嗎?》一文中,寫過殷墟時期的環境狀況。總的來說,殷墟當時的環境是比現在要溫暖溼潤的。

殷墟遺址曾經也出土了許多海魚的骨骼,這個比“鯨骨”更加有意思,因為很多海魚是難以保存的,所以長途運輸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有些考古學家就推測,當時的殷墟遺址距海比較近,就是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高很多,甚至高過南極冰川融化後的海平面,就是一個真正的2012。可惜的是,這個推測已經被考古發掘推翻,在黃河的入海口附近,已經發現商人的遺存。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貿易。據研究,安陽殷墟出土的大量龜板和海貝多數產於南海地區,又據近年來在廣東、廣西、香港以及越南永富馮原等地出土中原夏商時期文化特點的石戈、戚、牙璋等的研究,可以證明夏商時期中原王朝與東南沿海地區間的商貿交往是比較頻繁和頗具規模的。

據《周禮·春官》的記載,考古學家認為:“沿海出土的商代牙璋,當屬商王遣使執王命所掌信符,並以求龜、求貝為主要使命嗯。”沿洞庭湖東岸入湘江,再經漣水至資水上游進入廣西西江流域是商時期中原王朝與嶺南和南海地區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所以,鯨魚的骨骼可能作為奢侈品,被商人買過來。至於鯨魚的骨骼可能和象牙一樣製作精美的骨器,來供當時的貴族使用。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小黑侃大山

殷商的傳世文獻很少,神話與傳說交織,而且不是第一手,如:《尚書 商書》,是殷商遺民在周代集結的文獻。連東周時代的殷商遺民孔子,也只知道到一些零星的口傳,所以他感慨:「殷禮能言不能徵」,因為「文獻不足故」。

如果不是殷墟考古的發現,我們能對殷商的瞭解,實在不比孔子好到哪裡去。而殷商考古出土的文獻:甲骨文、金文,雖然是一手,但並非記事文獻,都是祭祀、占卜類文獻。殷商考古,唯一一個完整的墓葬就是武丁時代的婦好墓。


因此,我們對殷商和殷人的瞭解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個人認為,無論以後有什麼重大發現,不要小瞧古人智慧。

我看到一些社交媒體上說殷墟發現鯨魚骨頭是巨大的謎團,其實,訴諸常識完全可以理解,正常得不得了,還不需要訴諸神話和浪漫的文學誇張。

安陽與渤海和黃海的直線距離不到450公里:

引自:百度地圖

殷商時代的黃河到渤海的入海口,以及山東、江蘇部分沿海(黃海、東海),完全在殷人的勢力範圍內:

引自:譚其驤. (1982). 中國歷史地圖集:原始社會——戰國. 中國地圖出版社.,頁11

鯨魚廣泛分佈在全世界海域,中國沿海當然也有鯨魚。下圖引自【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中國海獸圖鑑》:

引自:http://www.scsio.cas.cn/kepu/201102/t20110223_3074787.html

今天,中國鯨類主要分佈在南海和東海,黃海、渤海也有。新聞中經常就有鯨魚在渤海、黃海海域擱淺死亡的案例:

三千年以前的殷商時代,氣溫比今天高出2-3度,加上沒有工業汙染和日本人那種變態的工業捕殺,鯨魚在中國沿海應該非常常見。

引自竺可楨先生的論文:竺可楨. (1973).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 氣象科技(s1), 15-38.

現在學界普遍認為殷人是東夷人的一支,黃河中下游的龍山文化就被認為東夷的祖型文化。

龍山文化遍佈整個山東半島(渤海、黃海),殷人知道鯨魚也很正常,說不定殷人的祖先就捕過鯨魚。

(龍山文化分佈圖)

人類將猛獁象都吃光了,捕鯨魚真的不難,看過BBC《人類星球》嗎?

南太平洋印尼土著,用非常簡單的小船協作捕鯨魚,完全是手到擒來:

所以:殷人勢力範圍內的沿海居民,應該也經常見到鯨魚,就算當時沿海古人漁民捕殺鯨魚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我完全不會感到吃驚。

因此,中國中原的古人,知道鯨魚存在應該十分普遍,也知道鯨魚的習性,所以,先秦兩漢的傳世文獻頻繁的提到。

古代文獻中的「鯨」:
  • 《說文解字》:海大魚也。
 
  •  康熙字典:引《玉篇》:魚之王。《古今注》鯨魚者,海魚也。大者長千里,小者數十丈。其雌曰鯢,大者亦長千里,眼如明月珠。

  •  《後漢·班固傳》於是發鯨魚,鏗華鍾。《注》海岸中有大魚名鯨。又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鯨魚,鯨魚擊蒲牢,蒲牢輒大鳴。凡鍾欲令其聲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鐘者名為鯨魚。
引自: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5012

從殷墟出土的遺物來看,除了東海鯨骨,西有崑崙山和田玉,江南的金錫,南海的玳瑁(海龜殼)。這些「奇貨」的來源有兩種途徑:

  • 方國納貢

  • 商業交換

納貢在甲骨文記載中比比皆是,貢品有龜、牛馬、酒、青銅原料和酒等等:

孫亞冰, 林歓, & 宋,鎮豪. (2010). 商代地理與方國.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198

傳世文獻記載的四方小國向商王納貢,東方方國上貢的是「海貨海鮮」,南方方國有上面說的「海龜玳瑁」:


東方沿海土著漁民,捕殺個把鯨魚,或者鯨魚擱淺死了以後,骨頭被土著撿到了,上貢給商王,正常得不得了。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必須協作分工才能更好的生存,而「商業交換」本質上就屬於一種分工協作。商業的驅動力是人性,比禮儀、文字、國家都要古老。

商業逐利力量之巨大,是無需贅言的,馬克思(還是列寧)是怎麼說的?

資本家為了利潤,會賣給無產階級吊死自己的絞索!

既然是人性,說明古今是沒有變化的,幾百年前打通新航路的探險家,今天販毒的毒販本質是一樣。

「商人」之所叫「商」,就是因為商族是以做生意、馴服牛馬起家的。所以,當時如果殷人有需求,就肯定有人販賣滿足需求。不到五百公里的路程,對有經商傳統的商人來說完全不是個大障礙。

商業交換和逐利的人性,加上殷人的經商傳統、殷人華夏共主的地位,這三點決定,鯨骨、玳瑁、和田玉這樣的海外奇珍對殷商貴族來說應該是常見的。

珍貴的東西漢語叫「寶貝」,漢字中與商業、貨幣有關的字,大部分從「貝」,如「貨、財、貴、賤、購」,因為中國貴金屬比較貧乏,上古人就用比較少見的海貝充當交易貨幣。

殷墟出土了很多充當貨幣使用的海貝:

圖引自:中國社會科學院. (2004). 安陽小屯.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頁248

最遠的原產地到了西部非洲:

(引自:楊升南. (2010). 商代經濟與科技.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474)

比如:這種叫做【蜻蜓眼】的東西,原產西亞和北非,在東周考古中經常發現,這都是商業的力量:

綜上所述:

商代勢力範圍內的東方方國沿海有鯨魚,漁民完全可以捕獲到鯨魚,或者撿到擱淺死鯨魚的骨頭。通過進貢和商業交換方式,達到殷商首都安陽貴族的手中,完全是十分平常的事。

那麼,第二個問題是:殷商人要這個鯨魚骨頭幹什麼?

我想這個問題,應該要從發掘地信息進行推測。

殷墟鯨魚骨頭有兩塊,是鯨魚的肩胛骨,國家博物館給出的數據是:高23釐米、長26釐米、寬19釐米;小塊高14釐米、徑28釐米,但是沒有任何出土信息。

我找了半天,終於查閱到鯨骨出土信息,難怪網上沒有,原來是民國時期殷墟考古發現的,原始發掘信息記載在1933年出版的《安陽發掘報告》上。

這是民國殷墟考古的第四次發掘,由考古學者李濟主持,參加發掘的有董作賓、梁思永、郭寶鈞等人,時間是1931年3月21日至5月11日,在小屯村北分A、B、C、D、E區進行發掘,在【小屯E10坑】發現了整整一坑獸骨,包括鹿骨、虎骨、象骨和鯨骨:


李濟. (1933). 安陽發掘報告.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567)

鼎鼎大名的刻辭鹿頭就是和鯨魚肩胛骨一起出土的:

引自:孫亞冰, 林歓, & 宋,鎮豪. (2010). 商代地理與方國.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彩圖18

這個遺址就是一個骨器作坊,有各種各樣製作骨器的骨頭原料,鯨骨應該就是製作骨器的骨料。

董作賓先生認為鯨魚肩胛骨可能是商王徵夷方時所得珍貴戰利品。

有人說看起來像個什麼工具,這個可能性是有,但是要證明,沒有更多證據以前,只能判斷為骨料,因為它鯨魚骨是跟很多骨料一起出土,出土地是一個骨器作坊遺址。

在殷墟以及河南發現很多制骨作坊,有大量的骨料和骨器出土,甚至很多人骨骨料,商人用的骨髮簪很多都是人骨做的:


引自:商代科技與經濟,頁434-435

殷墟出土的骨器和人頭骨刻辭:

圖引自:中國社會科學院. (2004). 安陽小屯.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頁243


小漢字見大歷史

在讀大學的時候去過殷墟博物館,除了見識了真正的甲骨文外,還有兩樣出土文物讓我記憶深刻。

一是出土的象骨。

另一就是這個鯨骨。

關於殷墟出土的象骨,已經有考古和歷史地理學學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根據考古發掘和歷史文獻記載,證明遠在商朝,北方的氣溫尚適合大象的生存,這對於歷史氣候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而對於這塊鯨骨,相關的研究尚不多見。

安陽殷墟出土的這兩塊鯨骨,大塊高23釐米、長26釐米、寬19釐米;小塊高14釐米、徑28釐米。

殷墟出土的鯨骨

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對鯨就有一定的認識。《春秋後語》記載,楚襄王問屈原的弟子宋玉:你有什麼德行呢,為什麼士民都不喜歡你呢?宋玉回答道:“夫鳥有鳳而魚有鯨,鳳凰上擊九千里,翱翔乎窈冥之上,藩籬之鷃豈能料天地之高哉?鯨魚朝發於崑崙之墟,暮宿於孟津。尺澤之鯢豈能與量江漢之大哉?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鯨,士亦有之。”

老子也曾言:“鯨魚失水,則制於螻蟻,人君舍其所守,而與臣爭事,則制於有司。”

漢代的一本歷史筆記小說集《西京雜記》記載:“昔人有遊東海者,飄泊一孤洲。同伴歡然下石植纜,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沒。在船者砍斷其纜,船復飄蕩。曏者孤洲,乃大魚也。掉尾揚脊,吸波吐浪而去,急如風雲。”

《初學記》三十卷引《拾遺記》對莊子所言“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中的“鯤”進行了解讀:“黑鯤魚千尺,如鯨,常飛往南海。或死,骨肉皆消,唯膽如石,上仙藥也。” 同文還引晉人《廣州記》雲:“鯨鯢長百尺,大亦稱之。雌曰鯢,雄曰鯨。目即明月珠。死不見,有眼睛,而噴浪翳於雲日。”

由此可知,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知道鯨這種大魚,至秦漢時期就流傳有關於鯨的小故事,至晉代則對鯨有更準確的描述

:“噴浪翳於雲日”。

而比這些文字記載更早的,就是殷墟出土的這兩塊鯨骨。也證明了古人關於鯨的認知,早在文獻記載更遠的商朝就開始了。

至於這些鯨骨的來歷,在殷墟與之同時出土的大量貝類可以佐證其來歷。現在做生意的人被稱為商人,就是發源於商朝人,商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重商的民族。商業自然離不開貨幣,當時的貨幣最常見的就是貝,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常見有“賜貝”、“賞貝”、“取貝”、“囚貝(俘貝)”的記載,當今漢字重很多與商品交易有關的文字,都帶有貝字偏旁,即源於此。

在殷墟婦好墓,出土了七千餘枚海貝,這可是當時的一大筆財富。而這些海貝並非內地的產物,而是來自遙遠的海邊。

商代疆域圖。出自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冊。

從商代的疆域圖可知,商的控制範圍和影響力東至大海。因此這些貝殼和鯨骨,應當是從商朝統治邊緣的大海邊,被當做珍貴之物運到商朝的國都——安陽。

所謂物以稀為貴。當時這對鯨骨,當是海邊人趁 “鯨魚失水,則制於螻蟻”,得到罕見的巨骨,輾轉獻之於帝,應當是作為一種獵奇或觀賞之物。

然而從圖片中來看,兩塊鯨骨置放有序,上小下大,關鍵是接觸面整齊,似有研磨之用途。若只是獵奇,則有更為奇形怪狀之鯨骨可供挑選,為何只留下這樣一對較為規則的骨塊?故不才謬測,此鯨骨一對為骨磨,古人當相信用此罕見骨器研磨藥物等,具有特殊之療效。

殷墟博物苑正門,拍於2012年夏。


熊二History

1 中國關於鯨魚的記載,早已有之。

殷墟發現鯨魚骨頭,不代表古代中原是海,只能說明中國人最晚在殷商時期,已經掌握了捕捉獵殺鯨魚的手段。而在中國史冊中,並不缺乏關於鯨的記載,有的大家還非常熟悉。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就曾經記載,秦始皇做夢與海中神人交戰,夢醒之後驚人解夢,說要去大海中斬殺惡神,於是讓工匠製作具有連續發射機能的連弩,載海邊一路尋找惡神,後來在山東省的芝罘山附近發現了巨魚,秦始皇使用連弩,射殺了一條巨魚。這裡的巨魚就是鯨魚。說文解字中提到

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提到:“此海中魚最大者,字亦從鯨”。莊子在《逍遙遊》中那條著名的大魚:鯤,估計很多人都熟悉“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東晉時期註釋《莊子》的大家崔撰說:鯤當為鯨。

2 關於鯨魚骨的使用。

在三國時期《魏武四時食制》中記載:東海有大魚如山,長五量蕊,謂之鯨鯢。次有如屋者,時死岸上,膏流九頃,其須長一丈,廣三尺,厚六寸,瞳子如三升碗大,骨可為矛矜。” 還有的說的是“骨可 為臼”。按照我個人推測,這兩種說法都可以說的通:所謂骨可為矛矜,是說鯨魚的骨頭可以做長矛的柄,這裡使用的應該是鯨魚的肋骨。所謂“骨可 為臼”,使用的應該是鯨魚的脊椎骨,只有巨大的脊椎骨,才會有可以搗臼的骨窩。

3 關於鯨魚油脂的使用。

明代《閩中海錯疏》中提到,當有鯨魚擱淺在沙灘上死亡之後,當地漁民用梯子登上鯨魚,用刀剮下鯨魚的油脂,“其脂為油,船艌甚佳”。就是用鯨魚的油脂,來修補漁船。以前有專門的艌匠,修補破裂的船縫,一般使用桐油和魚油,混合石灰之類的東西和綢布混合在一起,填塞船縫,因為有油脂的包裹,不容易被海水腐蝕。

一定會有人問,鯨魚的油脂可不可以食用,鯨魚的油因為含油量太高,人類的消化器官根本受用不了,據說是原樣吃下去,原樣拉出來。但是製作成鯨魚油之後,也是非常油脂的照明油料。在沒有電燈的時代,十斤鯨魚油,居然夠一個四口之家照明一年。有人推測,秦始皇陵墓中長明燈使用的魚膏,可能就是鯨魚油。

4 關於龍涎香。

龍涎香,看起來名字很高大上,實際上就是抹香鯨的便便和嘔吐物,哈哈哈。因為有藥用價值,直到今天,龍涎香依舊是非常昂貴的一味中藥和製造香水的原料,價格基本上和黃金相當。明朝鄭和下西洋時曾訪問過蘇門答臘北部的一個島嶼。翻譯費信在《星槎勝覽》中寫道:“每至春間,群龍所集於上,交戲而遺涎沫,番人乃架獨木舟登此嶼,採取而歸。“龍涎初若脂膠,黑黃色,頗有魚腥之氣,久則成就大泥。或大魚腹中剖出,若斗大圓珠,亦覺魚腥,間焚之,其發清香可愛。貨於蘇門之市,價亦非輕,官秤一兩,用彼國金錢十二個,一斤該金錢一百九十二個,準中國銅錢四萬九十文,尤其貴也。”可見,最晚在明代,人們對於龍涎香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而且當時已經價值不菲。

5 藝術陳列。

清朝康熙年間的《青州府志》記載,“海魚鯤鯨之大者,目所未見”,鯨魚死在沙灘上之後,漁民用巨木撐開鯨魚的嘴巴,進入鯨魚內部挖脂肪煉油,用鯨魚的脊椎骨砍斷之後作為搗臼,鱗片做簸箕(這個太另類了)。日照分水嶺有一家大戶人家蔡氏的園中,用鯨魚的尾骨作為照壁,“高五尺,闊四尺”。

總結:中國對於鯨魚的認識非常之早,但是不像東邊的 島國,我們極少有主動捕殺鯨魚的行為。鯨魚的獲得主要依靠鯨魚擱淺死亡,所以對於鯨魚的使用並不廣泛。這對於鯨魚來說,也是一件幸事。


鐵錘歷史


首先,出土“鯨骨”並不能夠說明這件“鯨骨”的原產地就是當地,也未必就是河南地區。根據(地質)考古和氣候研究的成果看,在商代中晚期河南也不是海,離海還是比較遠的。所以,題主的推理都是不那麼嚴謹,後面的推理演繹就更加不可靠了。

其實,殷墟出土的這些“外來物產”還是很多的,比如一些玉器和家養動物,有的來自遙遠的西北大漠,有的來自東北平原,還有的來自長江以南的地方蠻夷。而且商文化的影響力也更是達到了西南地區的四川盆地,比如我們世界著名而神秘的“三星堆文化”,其青銅技術就受到了商的強烈影響。

現在原來越多的考古發現和研究表明,殷商的政治版圖雖然並不很大,但是對外產生了很強的文化輻射,對周邊的其他文化和土著文明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吸收了來自其他遙遠地區的技術、物質產品、原料、馴化的動物。也許,正是這種兼收幷蓄的開放思想才使得殷商變得強大。


別人家的博士

在著名的殷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鯨類的骨頭,這些骨頭為什麼會出現在遠離大海的河南省呢?且聽我給大家解釋一下。

圖注:在殷墟中發現的鯨類骨頭,圖片來自網絡

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小屯村附近,這裡曾經是商朝後期都城的所在地,存在時間為公元前1319年至公元前1046年。自從上個世紀初發現至今,殷墟歷經近一個世紀的發掘,發現了大量考古遺蹟和珍貴文物。其中以青銅器和甲骨文最具代表性。在眾多文物當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兩塊屬於鯨類的脊椎骨,其中大的鯨骨高23釐米、長26釐米、寬19釐米,小的鯨骨高14釐米、長和寬同為28釐米。從骨骼的尺寸來看,這兩塊鯨骨同屬於大型鯨類,這些鯨骨為什麼會出現在殷墟呢?

圖注:今天的殷墟已經成為著名的考古遺址,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看商朝的疆域圖,已經包括了今天的遼東、山東、江蘇和浙江一部分,也就說商朝的領土已經向東直接與渤海、黃海和東海接壤。雖然商朝中央政府不一定能對這些地區實現實際有效的控制,但是善於做生意的商朝商人一定經常到這些地區做生意,進行物品的交換和販運,其中就包括了鯨骨。在殷墟中不僅發現了鯨骨,還發現了貝殼、海螺等海洋生物的遺蹟,都說明了商人曾經長途販運物品來到殷墟。

圖注:商朝的疆域圖,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鯨骨來自東部沿海,它又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沿海居民捕鯨所得,但並不是這樣的。在商代,人類的造船技術還停留在比獨木舟強不了多少的水平上,更沒有捕鯨叉、耐用繩索等捕鯨工具,所以應該是不具備入深海捕巨鯨的能力。即便是鯨來到淺海,就在眼前也沒有進行捕殺,所以接觸鯨魚的機會更多出現在鯨擱淺死亡的時候。當巨鯨擱淺死亡之後,人類可能會分食也可能在此後很久在沙灘上撿到鯨骨,然後這些鯨骨便作為交換用的商品被商人不遠千里的帶到了都城,獻給了王。

圖注:擱淺的鯨,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留在海灘上的鯨骨,圖片來自網絡


古人用鯨骨做什麼?這個似乎沒有準確的答案。在古代,人類獲得鯨骨的機會並不多,因此並不屬於常見材料,也就無法成為穩定的工具來源。從目前發現的鯨骨看,很可能主要用於雕刻、展示和祭祀等用途。

最後還要說一點,商代的殷墟像今天一樣,位於中原腹地,並沒有被海洋淹沒過。從地質歷史上看,即便是在億萬年前,殷墟也是陸地而非海洋。


古生物探索

這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甲骨文還大多刻在海龜的龜殼上呢。

什麼原因?因為商朝人的祖先來自於中國南海,有著一定的航海技術,捕來的海龜食用後龜殼拿來刻字,鯨魚骨一定不容易得到,那麼這一定是用來當作戰利品來保存。甚至有可能是榮耀的象徵。


省大師區域代理

也許是一頭鯨在海邊擱淺死掉,百娃觀其巨,以為神獸,於是將骨撿回獻于都城王室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