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李雲龍是否要爲和尚的死負責?

笑點跌到塵埃裡

不需要!



我們在看《亮劍》時,和尚被殺這一段特別讓人惋惜,進而開始追究和尚被害的責任人。

那麼,作為和尚的直接領導,李雲龍有責任嗎?

答案是否定的。

為什麼這麼說?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和尚被害本來就是個意外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和尚的被害,本質上是一次意外。

黑雲寨的土匪們,想著在接受八路軍收編前,再幹上一票。這就決定了他們會再次作惡,而且目標不固定,也可能是平民,也可能是地主,也可能是晉綏軍,也有可能是八路軍。總之,絕對不是隻針對和尚。

換句話說,如果此時不是和尚而是段鵬去師部送信,那麼遭遇不幸的,就不會是和尚。


所以,和尚的被殺,是一次意外。李雲龍絕對沒有想著把和尚往鬼門關裡送,所以李雲龍不需要負領導責任!

2、和尚的性格決定了自己難以善終

《亮劍》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擺脫了各人物的臉譜化形象,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而作為李雲龍的兵,和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李雲龍性格的影響,即嫉惡如仇,有仇必報!


加上和尚有一身本領,武力高強,所以對於邪惡勢力,就更是除之而後快了。

和尚在送信途中,發現一隊日本士兵,和尚利用精湛槍法,一槍幹掉日軍指揮官,打亂了敵人陣型。

這對於和尚來說,就是順帶腳的事,和尚不費吹灰之力就搞定了。

所以,黑雲寨的土匪們,和尚是看不起的,當然,李雲龍更看不起!這就決定了和尚的悲劇。


應該說,最開始黑雲寨二當家並沒有殺死和尚的衝動,最初的動機就是劫財,畢竟大當家的說過要義氣,而且他也知道馬上就要接受收編,此時殺掉八路軍戰士對他沒有好處。

但是和尚太強了,直接把明面上的五六個兄弟輕鬆幹掉,這讓躲在後面的二當家動了殺心。

所以說,和尚的死,很多人有責任,土匪,孔捷,甚至楚雲飛都有責任,但是最大的責任是他自己。

而和尚,本來做得沒有錯!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我個人覺得李雲龍是不需要為和尚的死負責的。首先來看,和尚是在自己去師部送信的途中被黑雲寨的二當家所殺。送信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他的職責,所以李雲龍基本上是沒有責任的。至於說和尚想去剿滅黑雲寨,這在當時其實是不合適。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抗日戰爭,主要的敵人是日本人。當時的方針就是建立全國抗日統一戰線,雖然黑雲寨的人乾的事情不怎麼樣,但是他們至少還算是抗日武裝。這也是為什麼孔捷會收編他們的根本原因。李雲龍想攻打黑雲寨是肯定不會被批准的。

那誰要為和尚之死負責呢?其實主要的原因在於他自己。為什麼這樣講呢?首先來看魏和尚的個人經歷,當時他在少林寺做過十年的和尚的,之後加入了中央軍,最後加入了八路軍。特別是和尚來獨立團的時候他才18歲,從這一點來看,和尚個人的經歷其實非常單一的,江湖經驗不足,這是他被暗算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和尚這個人功夫很好,加上性格衝動,所以他是非常喜歡好勇鬥狠的。在少林寺,他就是因為和人多次大打出手才被逐出了少林寺。來到獨立團中,他還是這樣。比如電視劇中有一次掩護老百姓撤退,兩個隊友臨死之前都不敢向他借子彈,從他們的談話中就可以反映出他平時的性格。

和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其實沒什麼牽掛。他和段鵬的主要區別在於段鵬這個人雖然武功很好,但是段鵬由於有老母親,所以做事情是非常低調的,能夠忍氣吞聲的。如果送信的是段鵬,遇到這件事情肯定是不會這樣的。

因為黑雲寨中的人其實並不是想殺人,畢竟他們馬上就要加入孔捷的部隊。他們需要的只是幾個大洋而已。如果想殺人,直接背後放冷槍就行了。和尚最大的錯誤就是憑藉自己的能力殺了這幾個二當家的小弟,畢竟死了幾個兄弟,二當家自然是不會讓和尚活著的。如果段鵬去了,估計就是雙方寒暄一下,說不定報上番號就讓過去了。損失嚴重點就是段鵬身上的錢財全部洗劫走了。再怎麼著,段鵬送信是很有可能活下來的。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非要說責任的話,李雲龍、孔傑、楚雲飛都有責任。但是,我覺得孔傑的責任大點!首先,黑雲寨打劫了楚雲飛的物資部隊,如果楚雲飛的隊伍和楚雲飛一樣強硬,肯定是和黑雲寨的土匪拼個你死我活的!如果真打起來,孔傑的隊伍路過,就不會想著收編謝寶慶的黑雲寨,而是幫著一起殲滅黑雲寨!也就不會有後面的事了!

其次,在說孔傑,如果他直接剿滅謝寶慶搶回物資,就沒有後面的事了!而且從孔傑當時身邊的人數和所帶武器,要剿滅謝寶慶還是能做到的,不然,謝寶慶看到孔傑也不會這麼客氣!但孔傑十分想收編了謝寶慶,在幫著楚雲飛把物資要回來了後,提出了收編的意見,當然,八路軍想著收編有戰鬥力的隊伍也是無可厚非的,雖說的土匪,但如果管好了,比教那些沒有基礎的普通老百姓要來的快!而謝寶慶其實並不願意被收編,因為這樣他們比較自由!但當面不好意思拒絕,擔心被孔傑直接消滅,就找了個考慮考慮的藉口!後來在得知楚雲飛要集合部隊殲滅他們後,才通知孔傑願意接受新二團的收編!

最後說李雲龍,當時楚雲飛的一營和炮營進駐大沽鎮,為將來的內線做準備,不想被李雲龍的三個營直接包圍動彈不得!楚雲飛在得知物資部隊被黑雲寨打劫,準備集合部隊剿滅黑雲寨,但李雲龍並沒有因為楚雲飛的部隊要撤離而直接放行,還是依然將楚雲飛的隊伍圍著!直到楚雲飛登門拜訪才讓部隊開個口子放行了楚雲飛的部隊!這就給了謝寶慶時間,他派人聯繫孔傑,表示願意接受收編!孔傑得到消息後找到了楚雲飛,才使得楚雲飛沒有去剿滅謝寶慶!如果當時李雲龍直接放行,楚雲飛的部隊集合完畢,不等他去找孔傑就能把黑雲寨給滅了!不過,這也從側面反應出,楚雲飛的部隊戰鬥力已經弱於李雲龍的部隊了,楚雲飛需要集合整整個358團去剿滅黑雲寨,而李雲龍報仇時只拉了一營就直接滅了!當然,雙方戰鬥力也不會差這麼遠,這個楚雲飛做事謹慎不無關係!所以說,和尚的死,孔傑責任最大,沒想著收編就不會讓黑雲寨活著!沒有了黑雲寨,和尚送信也不會遇到他們,也就不會死!其次是李雲龍,如果當時直接放開口子讓楚雲飛集結部隊,黑雲寨也來不及找孔傑,也一樣會被消滅!和尚送信也不會死!責任最輕的還是楚雲飛,如果他的隊伍和李雲龍一樣夠強硬,一定和謝寶慶他們拼了,然後孔傑部隊到了,謝寶慶也一樣被剿滅了!


L77雷歐王子

只能說有關魏和尚的死,李雲龍在這一問題上“沾了包”,但責任不能算在李雲龍的頭上。

首先魏和尚犧牲的時候已經在抗戰晚期,應該在1945年年初,由於在晉西北已經堅持了八年抗戰,光是獨立團李雲龍就擔任了五年團長,這些年的時間裡李雲龍少不了與師部通信,所以相關的道路肯定也往來了很多回,李雲龍既然敢派魏和尚一個人前往,一方面信得過魏和尚的身手,另一方面肯定也是因為這條路上危險係數不大。只是沒想到偏偏在這一次出了意外。



如果說要追究最大的責任人,第一肯定是黑雲寨謝寶慶,在已經確認即將加入八路軍的重要關口,竟然沒有管住自己的部下,這是他最大的失職,第二責任人恐怕就是孔捷。

黑雲寨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土匪窩,但直到1945年黑雲寨才向八路軍靠攏,中間涉及到的問題恐怕也比較複雜,在八年前抗戰初期由於有了外敵入侵,加上國內各武裝勢力在這一帶盤根錯節,在一致對外的情況下,只要黑雲寨別做的太過分,國內的武裝力量也不會輕易對這隻土匪力量進行圍剿,因此黑雲寨尚能保證一時的安全,但隨著1945年抗戰勝利已經進入倒計時外敵即將消失的背景下,謝寶慶自然也會意識到自己的危險即將來臨,因此必然提前做好打算,所以在與八路軍若即若離了整整八年之後,黑雲寨突然一反常態願意接受八路軍收編,其目的並不是真的願意加入這支人民軍隊,只是想利用八路軍這件合法外衣來保護自己,因此孔捷收編黑雲寨實際上有極大的風險。



所以在收編之前,黑雲寨的土匪們居然還帶著加入之前再搶一筆的念頭,黑雲寨的土匪本性恐怕不會因為加入八路軍而得到改變,尤其是他們的最後一票竟然動到了八路軍的頭上,這也充分說明謝寶慶之前聲稱的從沒搶過八路軍完全是一句假話!早年類似的行動恐怕沒少幹,只不過乾的不大或者沒暴露自己的身份,也沒有引起八路軍的重視,因此李雲龍對孔捷吼出的那句:你收編他們早晚出事!恐怕不是一句氣話!而是一個實際問題,並且在收編之前就提前爆發,魏和尚在這一環節成為了最大的犧牲品!


遼寧資深球迷

挖煤的為打鐵的負賣刀的責,也不足以把和尚犧牲的罪過安在李雲龍身上。

應該確信,如果可以替代,李雲龍寧可替和尚去死。不僅僅因為他們是兄弟,不僅僅因為和尚救過團長的命,最關鍵的問題是,只有這樣,才像那個李雲龍。

曾幾何時,李雲龍帶著已經突圍的弟兄殺將回去,就是為了揹回張大彪兄弟。

曾幾何時,李雲龍帶著弟兄攻打平安縣,就是為了救回還沒圓房的秀芹。

曾幾何時,李雲龍掌摑友鄰幹部,就是為給偵察連的小兵討回公道。

讓李雲龍為和尚的犧牲負責,其心何為?



喜歡歷史,就到歷史扯吧扯扯吧!

歷史扯吧

魏和尚被黑雲寨的土匪所殺,李雲龍不應該負責。

對魏和尚的死,最大的責任人是編劇和導演。其次是孔捷。

先說孔捷。

楚雲飛的物資被黑雲寨土匪劫掠。楚雲飛想剿滅這幫土匪,被孔捷制止。孔捷想收編這幫土匪。如果楚雲飛把黑雲寨剿滅了,就沒魏和尚之死了。

再說導演和編劇。

孔捷幫黑雲寨土匪說情。不讓楚雲飛剿匪土匪。因為這幫土匪劫掠過晉綏軍、中央軍、日本鬼子、皇協軍。就是沒劫掠過八路軍。為什麼黑雲寨從來不劫八路軍?

因為劫掠軍隊,風險很大,可能被剿滅。晉綏軍、中央軍、日軍、偽軍富裕,物資充分。冒這個險值得。而八路軍物資匱乏,劫掠八路軍,沒有多大油水,又風險大。划不來,所以黑雲寨從來不劫八路軍。

而在《亮劍》中,黑雲寨的二當家和幾個嘍囉,見到一個八路軍經過,就搶劫。就是冒著被剿滅的風險,去做一件收益很低的事情。

所以,魏和尚被黑雲寨土匪所殺,是電視劇中,經不起推敲的情節。甚至可以說是牽強附會,無病呻吟。

編劇都梁和導演陳建要負主要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