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高中老師收上千元幫學生報志願被發帖舉報,教學任務之外事宜應該允許教師收費嗎?

佩弦教育

果然是“師德是個筐,啥都往裡裝”!

現如今,要整老師很容易,隨便找個藉口,然後往“師德”倆字上靠,準能讓他百口莫辯,不死也得脫層皮。

據悉,這位老師並不在本屆高三年級任課,我不知道,他怎會有幫學生填報志願的義務。

高考填報志願是個技術活。填報得好,能最大限度發揮分數的效用;填報得不好,考了高分,也不一定上得了好學校。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家長們心裡都明白。可惜隔行如隔山,很多家長對這方面是兩眼墨黑,只能抓瞎。於是,請專家代報志願,就成了一樁熱門的生意。

專家們雖然幫你填報志願,可他們卻不是志願人士。人家幹活,是要收費的。少則幾千,多則數萬。這裡面的水,深不可測。有位朋友,花了3980請專家代報志願,填報完之後,家長氣憤不已——穩是穩得很,可惜白瞎了八十多分,有什麼意義?最後還是自己翻資料、做功課,才算填報得基本滿意。

一位經驗豐富的一線教師,比那些來歷不明的所謂專家不知強多少倍,代人報次志願,僅收費1200元,真的是良心價了,你還嫌貴?

不到半小時就填報好了,是因為人家業務嫻熟,不是辦事草率。這麼多人請他填報志願,就是最好的證明。

我知道,一個窮教師,半個小時卻能掙1200元,有人心裡不平衡、不舒服,就給人家扣大帽子:報個志願而已,一開口就要1200元,有違師德!那麼,我想請你聽個故事:

有家大型企業,價值幾十萬美元的德國進口機器出了故障,工程師們忙活一個星期,硬是找不到原因,無奈只好從德國請專家過來維修。專家圍著機器這裡敲敲,那裡敲敲,然後用粉筆在機器某處劃了個圈。拆開一看,果然是那兒出了故障,換個小零件,故障立馬解決。德國專家要了一萬美元酬勞。

有人認為德國專家收費不合理,劃了個圈而已,能值那麼多錢?

專家說:知道在哪兒劃圈,值9998美元,劃圈值2美元。

報個志願很容易嗎?還想著要人家搞義務勞動。要不,你行你來?

我不知道,如果有人向教育局舉報這位老師,教育局會不會查處他。如今有些事,真的無法以常理來揣度。

老師業餘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掙錢,不偷不搶,更沒有利用手中權力暗示、脅迫學生購買自己的服務,何罪之有?

教師也不過是社會普通勞動者而已,請不要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動輒對他們實施道德綁架。


毫米

禁止公辦中小學教師給學生提供有償服務,需要建立國家教育公務員制明確教師權利和義務

這個問題,和教師有償家教,是同樣的問題。引發爭議不可避免。關鍵在於,要理順治理教師有償兼職、服務的邏輯。

在職教師給學生輔導填志願,收取一定的費用,這一費用比市場價低,有人說,學生可以花幾倍的錢請校外機構請人諮詢填志願,為何老師收這點錢卻不可以?這其實和教師有償家教是一個道理,有的教師收的費用只有培訓機構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可是,教師有償家教是被禁止的,一旦發生將作為師德問題處理。因此,只要在職教師向學生提供有償服務,都會涉嫌違反師德規定的問題。

這一問題一直令不少教師感到不滿。而要理順這個問題,必須明晰教師的權責。在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在職教師也是禁止向學生提供任何有償服務的,這是因為這些國家實行國家教育公務員制,教師享有教育公務員的待遇、權利,與之對應,也就得履行公務員不得有償兼職的責任。教師如果覺得國家教育公務員待遇低,可以選擇辭職去校外機構從事培訓和服務工作,也就是說,在國家教育公務員制度之下,教師只能二選一。

我國教師卻不是國家教育公務員,雖然《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不得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但一方面,很多教師的待遇並沒有達到公務員的標準,另一方面,教師也不是公務員,但現在,教師沒有享有公務員的待遇、權利,卻被要求按《公務員法》的規定,不得有償兼職(主要是家教和教育服務活動),這顯然是權利和責任不對等。這是我國禁止教師有償家教,以及這次這名教師給學生輔導填報志願被舉報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沒有建立教育公務員制,讓公辦在職中小學教師享有國家教育公務員的待遇、權利的背景中,教師有償家教、給學生提供有償教育服務的爭議將會一直存在。教育部門會反覆重申師德規定,而有的教師還是會私下提供服務活動。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通過建立國家教育公務員制度,加強對教師隊伍的規範管理。我國《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指出,要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確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強化保障和管理。這針對的就是目前的管理,缺乏合理的邏輯的問題。


熊丙奇看教育

觀點;對於這件事我想說“教師有償填報志願惹紛爭, 回頭看還是怪老師自己!”

分析:

1教師嚴重違背了市場原則

對於這些老師來說,本身你在高中教書就擁有先天的品牌優勢,再加上一些家長幫助你宣傳,你已經很有優勢。關鍵你還收費那樣低,輔導機構收費5000到2萬不等,你就收費1000到2000,這就是破壞市場原則,用低價惡意競爭,形成壟斷。你讓其他輔導機構怎麼活?

另外,你有本職工資,做高考志願填報輔導沒有什麼成本,而輔導機構成本有多高老師不知道嗎?因此教師的行為違反了市場原則。

2教師必須在師德和利益之間做出選擇

雖然那些學生已經畢業了或者你沒有教過,但是無論如何你收費就是沒有沒有師德。人家輔導機構每天幾十萬的進賬,但是和你們有什麼關係,人家範老師還4天6000萬,你也能比較嗎?堅守貧困才能堅守師德,難道沒有聽說過“貧長良心富生奸計”嗎?為了讓老師堅守師德,堅守貧困,整個社會容易嗎?老師喜歡補課,現在不是嚴禁有償補課,這還留著後門,你們可以無償補課啊!這個填報志願也是如此,只要不收費就可以,不要扯什麼找數據辛苦,勞心勞力的事情,為人師表本來就不容易!

所以老師必須在師德和利益之間做出選擇,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不要辜負社會的苦心!

3最終結果:以禁代管

這樣的幫助填報志願方式讓相關單位頭疼不已,處理吧,沒有相關法律法規支持。不處理吧,呼聲很大,不管如何都要消除影響吧。所以最終教師幫忙填報志願很可能採取的處理方式,還是“以禁代管”,全面禁止。這樣也就避免了麻煩。至於輔導機構收多少錢,怎麼漲價,那就是市場行為了,不在管理範圍之內。

所以,教師群體還是要注意,不要找麻煩,每次處理後事很麻煩。另外,這也是為了教師群體好,有了這個名頭,別人無論是死纏爛磨或者是居高臨下要求你填報志願,你們也可以以此擋回去,兩全其美!至於家長隨後會花費多少,沒錢家長的孩子志願只得胡亂填誤了終生,又與你何干?

佩弦教育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紛爭,教師拘泥於校園,卻不懂江湖規則,不被撞得頭破血流那才叫奇怪。混沌之間,也許連笑臉之人是忠是奸都分不清。還是早早退去比較好。荒唐一言,請各位指教!


佩弦教育

鹽城高中一老師,給學生明碼標價,提供志願填報服務,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

公立學校的老師到底應不應該,在正常的教學任務之外,給學生提供有償的收費服務?

教師提供收費志願填報服務是一種市場行為嗎?

很多人認為適當的給點費用也是可以的,志願填報這並不是老師本職的工作,並且現在市面上的志願填報服務,大部分的費用都是在1000到2000之間,有的甚至高達上萬元。即便是購買一個志願填報的付費軟件也要600多元。

更何況目前高中的教育也不是義務教育,學校的老師僅僅有義務進行招生政策的宣講,並沒有義務一對一的進行志願填報服務。

老師給學生提供志願填報服務,出售的是自己的知識技能,這就相當於在進行訴訟的時候要聘請律師,當然要提供一些相應的服務費。

既然志願填報不是老師的義務,那麼老師提供志願填報就是一種市場行為,既然是一種市場行為,那麼老師當然可以選擇收費也可以選擇不收費。

只要老師沒有強迫學生說,必須要購買自己的志願填報服務,那麼教育管理部門都不應該一刀切的禁止。

如果是按照現在的規定來看,在職教師提供有償志願填報服務,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行為,只要老師沒有強制,沒有損害學生的利益,就不要過分的干涉。

不過,把教師提供志願填報服務的行為看成一種市場行為,其實忽略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之間的懸殊。

教師和學生地位不對等,有時候只是看似公平

如果教師為學生提供志願填報服務,是一種市場行為,那麼就不應該限制。

但是如果這種行為是一種“偽市場行為”那麼,就應該限制。

教師為學生提供志願服務,是一種勞動,既然是勞動具體免費還是不免費,就應該有勞動者自己做決定,這個思路當然是沒有錯的。

而在實踐中,教師提供志願填報服務的對象往往是自己的學生,有不少學生和家長之所以會選擇老師提供的志願填報服務,並不是完全處於對於老師專業技能的信任。很有可能是因為面子上過不去,甚至僅僅因為害怕如果自己不選擇老師的志願填報服務,老師可能會從中作梗,影響自己的志願填報。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地方都會禁止公立學校在職老師提供有償課外補課原因。

所以,如果考慮到教師職務的特殊性,那麼志願填報這樣的服務,即便是收費合理,也應該嚴加禁止。

教師的工資低,也不是為學生提供有償服務的理由

隨著高考的改革,志願填報的難度越來越大,很多家長和考生都對志願填報相當的重視。

據我個人的瞭解,有不少有經驗的高三老師會為學生提供一些有償志願填報服務。

很多老師也覺得這樣做不好,因為總覺得和自己的職業道德相違背。不過,想到自己的工資待遇以及各種生活壓力,很多老師最後還是決定把職業道德放到一邊。

其實,也不用過分的譴責老師提供收費服務。

在個人看來,目前中國教育的很多問題就是因為教育市場化和教育平民化之間的矛盾。

姑且不論教育市場化好還是不好,只要推行教育市場化,就會意味著不同人群可以接受的教育資源是不同的,因為市場唯一的規則就是“價高者得”。

“價高者得”的規則不僅是適應學生,同樣也適應老師。既然是教育要市場化,那

麼對於能力比較強的老師就應該有高工資,不然會有一部分老師會覺得自己的能力和收入不匹配,那麼就會想盡各種辦法提高自己的收入。

而另外一方面是要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就以為著要降低教育的門檻,特別是經濟的門檻,讓更多的人都能接受優質的教育。

讓更多的人接受優質的教育,就不應讓教育市場化,而是通過大量的教育撥款,提高教師的待遇,通過補貼老師的方式來補貼所有受教育者。

只要教育市場化和教育普及的矛盾得不到解決,就會不斷的有各種教育問題出現。

不過,即便教師自己也是受害者,其實教師還是應該選擇遵守自己的職業道德。

畢竟,很多學生和家長也是無辜的,畢竟不是因為學生和家長造成了教師的工資低。

不能因為張三打了我,我很生氣,就去直接打了李四。

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啟發


十點深談


對鹽城市大豐區的高中教師幫學生填報高考志願,收費1000多元被舉報一事,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第一、兩相情願,別人無權過問。家長有錢願意花,老師願意幫助填寫,雙方受益。我覺得家長1000多元錢花得超值!老師憑藉多年的填報經驗付出的勞務遠遠不止這個價。家長把錢花到了,日後也不用再欠著老師的人情!

第二、老師代人填報高考志願是要擔風險的。填報志願成功與否,是要決定人命運的。志願填好了考生會念叨老師一輩子的好,填不好有可能怨恨老師到老。為了規避風險,我覺得填報的時候老師會提前向考生說明的。

第三、考生家長在花錢找老師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徵求孩子的意見,結果要符合考生的意願。不要只是為了錄取而錄取。畢竟是考生自己的事,今後的路還要考生自己走。如果是我,我一定會自己填,不會叫家長破費求別人填寫。

怎麼填寫高考志願其實老師都提前做了指導。如果自己的高考志願這麼大的事自己都不想填,或者說填不好,我說以後就什麼事也別幹了。

歡迎您加入討論,發表您的見解。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鹽城高中老師收費千元幫學生填報志願被髮帖舉報,一時間各種議論沸沸揚揚。讓我們一起來捋一捋這個事件傳遞的信息:

1.不管人們的看法如何,一個既定的事實就是:指導志願填報,確實是考生和家長共同的需求。

高考志願填報是個技術活,大多數學生是迷茫而懵懂的,絕大多數家長也不懂、又不具備或者不願意去鑽研。這時,市場規律就起作用了,各種填報志願的機構和“專家老師”蜂擁而至。在我生活的小縣城,有一些資深的教師看到了商機,專業做這個事情,一個學生收上千把塊錢,一個月能賺好幾萬。還有一些家長跑到洛陽、鄭州去諮詢,花費的錢財會更多。不過,這一切比起孩子上學都顯得不太重要了。

2.家長的心態:攀比、焦慮、從眾。自己填報吧,不專業、不放心,何況別人家都去花錢諮詢;花錢吧,花多少?花多了心疼,花少了懷疑人家水平不高。猶豫來猶豫去,還是花點錢吧,就當去去心病!

3.教師的心態:工作這麼累、工資這麼少,學生平時這麼難管教,家長平時又這麼多挑剔,這時候有求於我想叫我免費諮詢?沒那事。我明碼標價,愛來不來。反正教育局又沒這方面的規定。

4.市場同業和圍觀者:競爭;羨慕嫉妒恨。發帖的很可能就是這部分人。

5.這個需求如何解決?

目前,絕大部分學校並不重視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和填報志願指導。絕大多數學校領導的思維,還圍繞這“高考”這個指揮棒轉動。君不見,各校的宣傳造勢都說些什麼?什麼六百分以上多少人、一本線以上多少人等等。這直接反映了學校的認知:教學生學習、考試是我的事,我只負責考高分,至於上什麼大學,是家長考慮的事。很少學校會真正重視對學生進行填報志願的指導、幾乎沒有學校會認真對學生做生涯規劃的培訓。

很多上了大學的“過來人”說起志願填報,都是隨便選的,或是隨大流聽家長的選一些當時所謂的熱門專業,然而到了大學開始學習之後,發現不喜歡,更改專業又很難,有些人乾脆就破罐子破摔了;要是畢業了,一輩子還得和這個專業打交道,不是太痛苦了嗎?

一所學校,如果只看見上線人數、上線率,還是太功利、太短視、太無情;如果學校領導層真的有情懷、有追求、真能對學生負責,就應該把學生看作需要自己幫助的孩子,把指導學生怎樣做選擇看作是自己的責任,會教育孩子即使志願填報不盡如人意也要努力前行;東方不亮西方亮,要有勇氣選,選錯了也有勇氣改,大學並不是真的就能決定人的一生。

一所好的學校,不止是看600分以上有多少人,更要看能考到自己想上的學校、能上自己喜歡的專業、未來能熱愛自己的專業、能在工作中做出成就的有多少人。


學校不重視這一塊,家長期望很高又不專業,就全推向了市場。但是隻要市場化,一定會出現魚龍混雜的情況。但是學生又不是一般的商品,被坑了實在是太可惜。而管理部門歷來是慢一拍的,一般要等到矛盾激化才會引起重視,所以,目前主要是市場在自動調節。

最後,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多方努力:學校有情懷、負責任一些,平時別光埋頭教學,做做人生培訓其實很必要;學生成熟、有主見一些、有自己的愛好和志向;家長多研究、尊重孩子興趣一些,少些盲目和攀比;市場加強監管,少一些焦慮式煽動式促銷(如上圖的廣告,就是焦慮式促銷的標準案例)


七仙女兒說

我覺得這個老師的錯誤在於沒有明碼標價,事前收錢。老師沒有義務指導學生填報志願,又沒有強迫要為你填報志願,何罪之有。

大家好,我是秦山之巔,從事初中英語教育20多年。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老師,把學生帶到教室半個小時就填好了志願,認為填報志願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其實,填報志願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情,不是說“填好志願,相當於孩子多考10分”,其實,我覺得還不止10分呀。“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個老師在這半個小時之後所花費的時間精力你是否知道。我有一個同事,她女兒讀理科今年高考考了546分,我們江西省今年一本分數線527分,雖然他自己也是一名教師,但是對於志願填報一點都不瞭解,那些天,天天都在查找著一些大學的基本情況,專業情況,歷年錄取情況……,打電話問一些高中老師,還是不知道怎麼填報。看他這些天的忐忑和辛勞,說實話,我孩子明年參加高考,我肯定會花錢請人幫我填報。我們這裡志願填報機構一般收費4000到5000元,如果可以幫我把孩子志願填報好,我願意花這個錢。

老師就應該義務?就應該免費?哪一條法律規定的?你有力氣,是不是你就可以來義務幫我免費搬磚?老師憑他積累的知識賺錢,又為什麼不可以?你情我願的事,你要是覺得老師收費不合理,你就別找他呀。志願填報好了,又來舉報,不純粹是過河拆橋嗎?


秦山之巔

我是老笨瓜016。前面幾個老師的回答,真的一語中的,讓人豁然開朗。不過,作為每年都在免費替親朋好友報志願的我,情不自禁想說點兒什麼!

1.收費,按理說是合理的,為什麼會被人痛斥?中間人事前交代不清,雙方溝通不足。

從問題的描述來看,是朋友介紹朋友的關係,找到了該位老師。我推測,肯定是事前沒有談及報志願收費的問題,老師覺得朋友已經給他說明白了,帖子的發佈者也不知道老師收費是收費的。由是誤會產生。

設若事前那個中間人溝通明確了,我相信,一般不會出現這個帖子。帖子的作者就是個典型的貪佔便宜的小人!

2.為什麼報完志願就被曝光收費?有些人覺得報志願是個簡單的活兒。

仔細看問題的描述,“不到半小時就填報好了,然後老師要1200元錢”。在某些人的眼中,報志願是很簡單的事,殊不知,替人報志願是很傷腦筋的事情!對方的專業需要,對方的院校所在的城市,未來的就業趨勢,怎樣才能與對方的成績完美結合,是讓人很是頭大的。

老師要想替人報出滿意的志願,各個院校的狀況,每年的收生情況,都得差不多瞭如指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替人報志願的,也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夠替人報志願的!憑知識吃飯,何過之有?

3.為什麼曝光之後,有人在質疑收費?社會上覺得老師只能無私奉獻,不該索取報酬。

“我覺得老師為家長服務,應該是天經地義的,如果你輔導的學生考上好學校,家長請你吃頓飯,是可以接受的。但一開口就要1200元錢,有違師德”。多麼荒謬的話啊!

老師為自己所任教的班級的學生家長無私付出,還說得過去,憑什麼要為陌生人無私付出?你的孩子考上“好大學”,恩賜給老師一頓飯,可以接受,你知道老師們是不願意去吃的嗎?1200元,聽著是不少,但這是人家老師服務的報酬。如果請社會的服務機構給你報志願,相信絕對不會低於這個價格。更何況是老師給出的志願參考更為理性,更讓人信服呢!

好像,一旦老師與錢掛了鉤,人們就會群起而攻之的,覺得有違師德。非得讓老師一邊享受清貧,一邊無私奉獻著,一邊被俗人蔑視著,才是社會的常態?別拿師德綁架老師,好嗎?

要我說:老師沒有義務替人免費報志願!既然你來請老師替你報志願,那就應該付報酬,這才是天經地義!


老笨瓜016

一、我想家長去找那個老師填寫志願,是早就知道有收費的,並且老師現在沒有義務為學生報志願,也不是老師分內的事,只會給你講解一下報讀的技巧。剩下的是應該你來報。


二、問題中說到,老師去半志願不到半小時,一個有經驗的人,報個志願能用多少時間?只是收你1200你覺得多了而已,人家是考經驗和專業老賺的錢,這也沒什麼啊!要是你在外面的機構讓別人報志願給你,應該貴很多。


三、問問自己為什麼找老師幫你報志願,不就是覺得老師專業嗎?你敢說找老師之前,不知道有收費這個情況嗎?只是當今社會,老師只要跟學生存在經濟關係時,就會有一個讓人反感的念頭吧了!你要知道,報考志願,不是老師分內的事,既然你要老師幫你報了,賺取報酬是一定的了。再說那個老師不一定是教你的,問題中也沒有提到!


農家小土菜

看到朋友“佩弦教育”回答這個問題,首先申明非常支持老友的觀點,因為心有所感,也想就這個話題談一談的看法。我覺得只要是“教師”,只要是“有償”,不管是補課還是填報志願或者是幹別的什麼,總之一定會招來非議的。

我孩子是在16年參加的高考,在孩子上高中之前,雖說我也是一名高中教師也是班主任,但是我在志願填報方面卻是兩眼一抹黑,甚至連最基本的平行志願、線上分、專業極差、錄取規則都不太清楚。後來,就有意識地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先是看《招生指南》瞭解最基本的常識,然後看大學的相關介紹,瞭解大學的實力、專業分佈等知識。而這個學習過程是很漫長的,孩子高考結束之後,感覺稍稍有點底氣,不至於一問三不知了。即便如此,在志願填報方面也是參考了很多朋友的建議才做出的選擇。

之所以介紹這段經歷,是想告訴大家,志願填報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是需要儲備大量知識的。

題主在描述中有“老師把他們帶到實驗室,不到半小時就填報好了,然後老師要1200元錢”,這句話無非就是傳達出一種意味,那就是老師只用了半個小時,就掙了1200元錢,也太暴利了吧。可是,大家知道他前期做了多少準備了嗎?他在瞭解各個大學的前生今世、識記各個大學的強弱勢專業、牢記各個大學的專業特色、各個專業大學分佈、某專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等等知識時,所耗費了時間和精力大家看到了嗎?誰說老師幫學生填報志願,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了?教師的職責裡面有明文規定嗎?讓老師幫忙填報志願,老師免費,那看重和學生的情誼;如果收費,那是老師應得的報酬。這有什麼好指責的?何況學生畢業了,已經不存在師生關係了,不要再道德綁架老師了。

據我所知,社會上的志願填報機構收取的費用非常高,三四千到幾萬元不等,像我們這樣的小縣城還要2000元-3000元呢。老師幫忙填報志願,收費要低得多呢,最關鍵的是家長怕花錢可以不找老師填報,你就不能自己學習這方面的知識,自己給孩子報嗎?老師肯定不會強制學生去他那裡填報志願吧!現在是家長自己不懂,想讓老師幫忙,還嫌老師收費。需要老師幫忙了,就說這是老師的義務和本分;退一步講,如果老師給你填報志願失誤,家長會放過老師嗎?恐怕又會翻臉不認人,要老師負責吧?




(圖片來自網絡)

《豐中的這個老師填志願做買賣真大膽!》”,這樣的標題明顯就有故意抹黑老師、挑起事端的嫌疑,無非就是想通過輿論的力量來壓制老師,制止老師收費的行為。我相信,發帖子的人絕對可以達到目的。因為只要是和老師謀利有關的事情,都會被制止的。不過,這樣的結果無非就是老師以後不再幫助學生填報志願,無論收費還是免費。家長們如果不懂,只能花更多的錢去找志願填報機構。這樣的結果最終受益的是誰,想必大家已心知肚明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