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鎮,一個讓「白水貢糖」聞名全國的地方


白水鎮位於龍海市南部,九龍江支流南溪中游右岸,東接浮宮鎮,西連東泗鄉,北隔九龍江與東園鎮相望,南倚玳瑁山與漳浦縣的佛曇鎮、官潯鎮毗鄰。

該鎮原屬漳浦縣二十八都五圖地,隆慶六年劃歸海澄縣管轄。清乾隆年間海澄縣城外南路所轄部分保甲。

民國28年屬海澄縣第二區白水營鎮和白南鄉,35年5月撤區改為白水鎮。

建國初期屬於海澄縣第一區,1950年10月劃為海澄縣第五區。

1957年7月回並城關鎮,稱為白水鎮。1957年9月劃漳浦縣的三美、山邊歸海澄縣本鎮管轄。1958年4月撤區並鄉稱為白水鄉,9月撤鄉屬衛星公社,1959年3月改屬浮宮公社。

1961年從浮宮公社分出白水公社,1984年下半年撤銷公社改為白水鎮。

白水鎮屬於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常年溫熱溼潤,幾乎無冬,餘量充沛,自然災害主要有颱風、暴雨等。

白水鎮的剪紙特色班是當地優良淳樸民風的代表:自1998年起,柯秋珍教師先後在白水鎮磁美小學、莊林小學成立了剪紙特色班,培養了一批批剪紙小能手。弘揚鄉土文化,創辦地方特色,民間藝術在這裡得到了充分地推廣,從而使特色教育成為學校吸引社會目光的一道風景線,成為社會了解素質教育的一扇窗口。

白水貢糖是白水鎮的特色美食,其特點是香、酥、醇、美,入口自化,香甜可口,回味無窮。相傳早在明朝便做為一種珍貴的貢品進貢朝廷,讓皇帝品嚐。清朝乾隆皇帝更是對其香、酥、醇、美讚不絕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