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政務輿情回應不當將被問責

近日,惠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惠州市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主要任務分工》(以下簡稱《任務分工》),從加強公開解讀回應工作、提升政務服務工作實效、推進政務公開平臺建設、推進政務公開制度化規範化等4個方面16個要點著手,推進今年的政務公開。

近年來,輿情應對成為各級政府部門的“必修課”。在惠州,做好輿情應對也被擺上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

《任務分工》明確提出,建立宣傳、網信、公安、通信管理等部門的突發事件應急聯動工作機制,增強輿情風險防控意識,並開展政務輿情應對工作效果評估,建立問責機制,政府辦公室要會同本級宣傳主管部門,適時開展專項督查,對重大政務輿情處置不得力、回應不妥當、報告不及時的涉事責任單位相關責任人員,要予以通報批評或約談整改。

加大公開力度 “曬”公共資源交易成交履約等信息

財政預決算因涉及政府“錢袋子”而備受各界關注。如何讓預決算“曬”得更加陽光透明、一目瞭然,是不少惠州市民關心的話題。

今後,類似這樣的重點領域,惠州將主動加大公開力度。

《任務分工》提出,年內全面公開財政預決算信息,完善地方預決算公開操作規程,建立健全預決算公開統計和考核工作機制,落實地方債務信息公開辦法要求。

同時,惠州將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領域政府信息公開,抓緊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落實舉措和工作要求。以社會關注度高的重大建設項目為重點,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保密審查程序,突出做好項目批准和實施過程等信息公開工作。

加強政策解讀政策性文件與解讀材料同步組織

以前,由於不少政策的內容表述太過專業化、文件化,不夠通俗易懂,往往導致市民和企業難以真正消化理解,導致難以用好用足政策,使好的政策大打折扣。為此,做好政策的解讀宣傳很關鍵。

《任務分工》明確,落實信息發佈主體責任,各有關單位主要領導要履行好“第一解讀人”職責,每年至少1次通過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新聞發佈會、接受媒體採訪等方式解讀重大政策,深入解讀政策背景、重點任務、後續工作考慮等,及時準確傳遞權威信息和政策意圖。

同時,制定和完善政策解讀制度,全面貫徹落實政策性文件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審籤、同步部署的“三同步”工作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出臺專業性較強的政策時,牽頭起草部門要注重運用客觀數據、生動實例等,推廣運用圖表、圖像、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形象化、通俗化解讀,把政策解釋好,避免誤解誤讀。

優化辦事服務 能通過網絡核驗的證明一律取消

前些年,一些“奇葩證明”引發網友吐槽和社會共鳴。如何杜絕“奇葩證明”?惠州將通過“減證便民”向各類無謂的證明和繁瑣的手續“開刀”。

《任務分工》提出,組織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能通過個人現有證照證明、能採取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解決、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一律取消。對必要的證明要加強互認共享,減少不必要的重複舉證。”

惠州還明確,進一步規範和完善辦事指南,辦事指南之外不得增加其他要求。辦事條件發生變化的事項,應在完成審批程序後1個工作日內公開變更後的相關信息和具體實施時間。

此外,惠州將繼續推進市網上辦事大廳的升級改造工作,加快推進部門業務系統與網上辦事大廳統一申辦受理平臺對接,並深入推廣“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模式,推進“集成辦理、一次搞定”改革,推進辦事流程優化再造和材料精簡。

加快整合各類政務熱線電話,也是惠州今後的發力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