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第二季幽默升级,看美式喜剧脱口秀如何“洋为中用”

《吐槽大会》第二季幽默升级,看美式喜剧脱口秀如何“洋为中用”

2017年的脱口秀节目,可谓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从年初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到年尾的“繁华总被雨打风吹去”,脱口秀类节目始终在摸索中砥砺前行。

艺恩智库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13日,在2017年上线的117部季播网络综艺中,上线的脱口秀节目有39部,斩获流量95亿,成为网络综艺的重要题材之一。

但是今年下半年,多档脱口秀类型节目先后被“下架”或整改,又给脱口秀节目的行业操作起到了警示作用。脱口秀类节目不好做的难点在于,语言是思维的武器,“高级”的脱口秀节目讲求逻辑梗。脱胎于欧美的脱口秀节目,如果原样照搬,对中国观众来说,会因文化差异造成幽默感“水土不服”。

《吐槽大会》第二季幽默升级,看美式喜剧脱口秀如何“洋为中用”

国内的脱口秀节目,或者由于观点、笑点设置平平而做成一杯温吞水,或者就是避免不了靠博出位吸引眼球,在挤出内容擦边球的水份后,剩余的优质脱口秀节目其实并不多。

但是市场需求的巨大仍然摆在那里,人们需要通过思维的碰撞和观点共鸣,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和认可度,同时也需要脱口秀节目的笑声和幽默,做为生活的“调味剂”。

艺恩智库数据显示,在2017年新播网综脱口秀的播放量TOP10榜中,喜剧题材部数占比30%,流量占比40%,吸睛能力高于娱乐、美食、母婴育儿及明星题材,成为今年最具人气、最受观众欢迎的脱口秀题材。也就是说,喜剧才是脱口秀的最大“价值内核”。

《吐槽大会》第二季幽默升级,看美式喜剧脱口秀如何“洋为中用”

在TOP10榜中,《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开心相对论》三档喜剧类脱口秀均是由腾讯视频独播,成为今年名副其实的脱口秀流量担当,同时腾讯视频也成功地实现了头部喜剧脱口秀的全覆盖。

12月10日,腾讯视频《吐槽大会》第二季再次来袭,幽默升级并占领喜剧类脱口秀市场,试图把美式脱口秀的幽默特征发挥到淋漓尽致。

《吐槽大会》第二季幽默升级,看美式喜剧脱口秀如何“洋为中用”

节目的变与不变

第一季《吐槽大会》四天破亿,收官超15亿的超高点击量,也给了《吐槽大会》第二季充足的自信底气。

《吐槽大会》第二季幽默升级,看美式喜剧脱口秀如何“洋为中用”

《吐槽大会》第二季幽默升级,看美式喜剧脱口秀如何“洋为中用”

企鹅影视天相工作室副总经理 邱越

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烽也表示,《吐槽大会》是一个强内容节目,每期都是一个重新打破、再创作的过程,所有节目的出花、出彩,都聚集在内容本身,所以这个游戏规则是不能被打破的。

《吐槽大会》第二季幽默升级,看美式喜剧脱口秀如何“洋为中用”

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烽

制作方对节目的变化和提升方向,将精力主要用在了对内容的深耕上。包括选择嘉宾的视野更开阔,笑料铺陈的方式追求更高级,以及文案的创作更用心、对嘉宾吐槽点的贴合度更高上。

第二季节目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嘉宾的选择上,不再只局限于演艺圈,而会拓展到体育界、音乐界、网红界等更为广阔的社会各界中,例如有国足球员、国际知名的音乐家等,而这些主咖所带来的朋友圈和副咖也会发生变化,所聊话题和槽点将更加宽泛。叶烽对此解释说,每一位嘉宾名人背后,其实都是不同圈层文化的代表和反映,节目会因此尝试更多种可能性,这将给节目带来惊喜。

其次,第二季最大的变化是幽默升级。节目主持人张绍刚表示,在第二季节目中,为了保持19秒一个笑点的“神话”不破,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更努力,无论是文案创作,还是后期剪辑,都以此为硬标准。但是因为创作的心态更自如,所以效果更好。“今年的嘉宾们都是有备而来,感觉大家都是武装到牙齿,浑身充满力气就来参加录制了”,张绍刚笑称。

与上季相比,池子表示:“第二季我们的表达会更熟练,磨合也更好,所以在录制时总体比第一季更流畅”。他认为,幽默和笑点的设计,不需要追求深度,比如需要几个转折、几次铺垫,关键还是要简单,无论谁都能听懂。

《吐槽大会》第二季幽默升级,看美式喜剧脱口秀如何“洋为中用”

从左至右:张绍刚、池子、庞博

第二季的升级还体现在,节目笑点、槽点的创作,跟嘉宾的性格更贴合上。叶烽举例说,节目的编剧写手,也是脱口秀演员的博洋,在一次主创们开完读稿会后受到了表扬,原因是他写的黄健翔的稿子,让人感觉至少有80%的内容,像是黄健翔自己创作、说出来的。“这说明,编剧的业务在提升,这也是一个合二为一的结果。首先嘉宾们要竭尽所能地提供他们的经历和素材,编剧则要紧贴这个人物的性格,使用嘉宾的思维方式,创作出精彩的脱口秀内容,这是最佳状态。所以明星和编剧,在脱口秀的创作过程中,也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

除了节目形式变化不大外,节目不变的还有核心价值观。叶烽表示,作为“顶层设计”,核心价值观是贯穿始终的,从选题创作,到表演录制,以及最后的成片呈现,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吐槽大会》的核心价值观,就在于要体现“吐槽和幽默真正的呈现是什么样的”,并用一种积极、正向的态度表达出来。

脱口秀的本土化尝试

脱口秀这种节目形式,在我国被引入很早,不同阶段也都有代表作品,但始终没有形成大的“气候”。邱越表示,市场上希望做这种美式脱口秀的节目有很多,“但其实是从《脱口秀大会》开始,才真正确立把这种形态以中国人容易接受的形式做起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讲究的是中庸之道,对己要求谦逊谨慎,对外则要求尊重和体面。所以在中国人的交往中,面子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这和脱口秀中以“冒犯”为幽默的风格存在冲突。如何克服这种文化差异,让中国观众在感受到美式脱口秀幽默的同时,又能不反感,这是制作的难点。

在张绍刚看来,美式脱口秀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会遭遇四大壁垒:

第一是文化差异的壁垒,这是由东西方文化不同造成的。比如西方脱口秀中的笑点模式,却不是中国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幽默。

第二是观众对喜剧欣赏习惯待养成。脱口秀节目非常注重内容的逻辑性,笑点的最高境界是强逻辑梗,而非谐音梗。比如在这一季的第三集中,有一个段子非常好笑,但最后寻找这个段子的创作者时居然找不到,就因为这是一个谐音梗,所以没有人愿意承认,这跟相声的喜剧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第三个障碍是吐槽是否涉及冒犯他人的问题。每个人对“冒犯”的接受程度不同,在幽默和冒犯之间,这个度拿捏起来很难。冒犯不意味着不尊重,有时是为打破尴尬气氛的破冰行为。而且要面对不同受众人群,创作出大家都喜欢的脱口秀节目,是非常困难的。比如60、70后的观众,可能很不喜欢李诞和池子,觉得他们太得瑟,但年轻人则恰好相反。

第四个问题涉及创作。优秀的脱口秀演员必须会创作,但是创作离不开生活,每个创作者受生活阅历、内心感受等影响,会有创作上的局限性。比如脱口秀演员思文写夫妻关系的段子很好,但是可能不擅长写大学校园恋情;庞博写程序员的梗好,但是写不了郭展豪的梗。所以想将将节目始终维持在高水准、不断给观众新鲜感很难。

目前,腾讯视频在经过第一季《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的市场探索后,终于确立了以吐槽为媒介、本土化后的喜剧脱口秀方式。并将此作为一种引领的新兴文化,从年轻群体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人群,被更多观众接受。

《吐槽大会》第二季幽默升级,看美式喜剧脱口秀如何“洋为中用”

《吐槽大会》第二季延续这一形式,让更多的人接受“吐槽”这一诙谐的沟通形式,在嬉笑中正视他人、审视自己,剖析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坦然地收获更多欢笑与自信,堪称当代快节奏生活的解压利器。

喜剧综艺的IP化探索之路

今年,企鹅影视和笑果文化携手打造了《吐槽大会》第一季、《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第二季三档脱口秀节目,贯穿了2017年的始终。显然,作为制作方和播出平台,他们在收获了节目成功的同时,也在脱口秀和喜剧综艺领域有了更深一层的“野心”,试图通过打造行业标杆作品为突破口,在脱口秀领域做IP化尝试。

一方面,腾讯视频通过《脱口秀大会》挖掘到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喜剧脱口秀人才,并输送到《吐槽大会》节目中;另一方面,又通过《吐槽大会》平台,让这些《脱口秀大会》获胜的选手们获得展示机会,打造自己的粉丝群。

《吐槽大会》第二季幽默升级,看美式喜剧脱口秀如何“洋为中用”

这不仅扩展了《吐槽大会》节目内容的新空间,同时也可以在健康的节目之间相互做闭环,向脱口秀的系列化IP扩展。

除此之外,《吐槽大会》还通过一系列的线下活动,试图打造更加健康的脱口秀生态系统。从去年底到现在,《吐槽大会》在全国各大城市做了二三百场演出,还举办过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类似于NBA的青训营一样,可以选拔那些有天赋、有才艺的脱口秀选手。

据悉,2018年以《吐槽大会》为IP的线下演出将有更大动作,叶烽表示:“笑果文化会跟腾讯视频一起,将线上的爆款综艺IP向线下转移。其实在《吐槽大会》的录制现场,就很强调观看的体验感,这就为节目内容转化成线下演出打下了良好基础。”

邱越表示,“腾讯视频希望通过《吐槽大会》这个系列IP,用创新的节目形式和内容,结合美式喜剧脱口秀文化精髓,成功做到接地气的话题和有深度的表达相结合,让脱口秀生态健康发展,这对腾讯视频平台和青年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刻意义。”

最新一季的《吐槽大会》已经正式上线,能否掀起新一轮脱口秀内容的收看浪潮,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