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出家人要剃光頭,而如來佛祖和菩薩都有頭髮?

佛徒妙林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區分佛教戒律和佛教造像這兩個概念。

根據佛教戒律,所有出家人必須要剃髮。佛經記載,佛陀在29歲離家之後,就主動剃髮,與凡塵斷絕聯繫,以此明確悟得正道的決心。佛陀證道以後,剃髮就成為佛教徒必須遵守的戒律。

佛教在早期發展階段,反對偶像崇拜。因此並沒有佛陀的造像傳世。當時反映佛陀的石刻,採用菩提樹葉,法輪或者佛足印來代表佛陀。在這個時候也沒有菩薩信仰,當然也就沒有菩薩的造像。佛陀去世後大約500年,在中國的東漢時期,貴霜王朝崛起,統治了現在的北印度以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區。在這個王朝統治時期,古希臘的造像藝術和偶像崇拜習慣傳入,波斯地區的光明神崇拜也在這個時期傳入。大乘佛教在部派佛教的基礎上,吸收了這些外來的文化因素,開始崛起。大乘佛教大規模的建造佛陀造像,並在部派佛教原有的兩級果位,也就是阿羅漢和佛之間又加了一個菩薩,形成了三級果位系統。所謂果位,就是修行的成果。並因此推動了菩薩信仰,所以才有了菩薩的造像。光明神的崇拜被大乘佛教改造成了彌勒信仰。這些造像隨著西域傳入中國,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佛教的發展。中國根據自身文化的需求對這些佛教造像進行調整,最後形成了中國式佛教造像。

接下來先談佛陀造像的頭髮問題。最早的佛造像,自然是貴霜王朝建造的。根據現在保存下來的佛造像,普遍留著地中海式的捲髮,佛像的面容也和古希臘人沒有顯著差異。應當是直接移植古希臘雕像的雕刻習慣導致的。而佛陀是尼泊爾人,應當是典型的南亞人。換句話說,佛陀的造像從一開始就離真實的佛陀面目相距甚遠。既然連臉型都改變了,頭髮這樣的細節當然就更不在話下。中國的佛教造像受貴霜王朝的影響很深,雖然在面容上逐步中國化,但卻保留了頭髮。

再談菩薩造像的頭髮問題。大乘佛教當中,菩薩是佛的重要助手,要幫助佛普度眾生。因此隨緣化現是菩薩的重要技能。所以菩薩在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形象。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頭髮完全取決於形象需求。比如觀音就有多種法身。我們最常見的是水月觀音,一個有頭髮的女性形象。而另外一個著名的菩薩,地藏菩薩,常見的形象是一個比丘,就沒有頭髮了。所以菩薩的造像不一定都有頭髮,不能一概而論。

從歷史上看,佛教戒律的形成要遠早於佛教造像,而佛教造像在早期的時候並不被佛教僧團普遍接受,是由世俗力量推動的。這就導致了兩者之間並不一致。但是在後期,佛教僧團普遍接受佛像之後,造像藝術發展又有獨立性,不完全受制於佛教。所以這種不一致又長期延續下來。


zyb38537240

佛和菩薩是否有頭髮?這個要分開討論。

首先看佛,釋迦牟尼佛也是沒有頭髮的。

釋迦牟尼當年是古印度一個小國家的王子,他出遊看到了生老病死四種苦,便想尋求消滅人生之苦的方法。有一天,他離開王城進入一片廣茂的森林,在這裡他脫下王子的衣服,剃去頭髮,成為一位修道者。

所以釋迦牟尼是剃過發的。那麼佛陀頭頂的是什麼呢?那叫肉髻。據說佛陀因為累世修行,功德圓滿,所以一出生就具有三十二種奇異、莊嚴的形象,叫做三十二相,其中頭頂肉髻就是一種。


然後看菩薩,其實有的菩薩有頭髮,有的菩薩沒有頭髮。比如彌勒菩薩、地藏王菩薩都沒有頭髮。

菩薩要化身為普通人,普度眾生。比如觀音菩薩就有許多不同的化身,甚至還曾經化身為惡鬼王,叫做“面然”,又叫“焰口”。現在有種佛教儀式叫“放焰口”,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菩薩如果化身為在家人,就有頭髮。化身為出家人,就沒有頭髮。

彌勒菩薩曾化身為明州奉化的布袋和尚,地藏菩薩曾化身為新羅國的地藏和尚,所以都沒有頭髮。


再說說僧人頭上的點是什麼。

那叫戒疤,是用香燒出來的。元朝時統治者為了區分漢僧和喇嘛,下令讓漢僧都要在頭上燒戒疤。這本是一種侮辱性的政策,後來成了漢傳佛教的傳統。

新中國成立後,佛教協會已經把燒戒疤給廢除了。但是還有很多僧人私下會燒戒疤。



夢露居士


地藏王菩薩


彌勒佛

眾多如來佛中,只有彌勒佛是沒有頭髮。

五大菩薩中,只有地藏王菩薩沒有頭髮。出家人剃光頭是效仿地藏王菩薩,地藏經‘’地域不空,誓不成佛。‘’

所以,和尚尼姑都是光頭,主要是崇拜地藏王菩薩的。地藏王菩薩以孝心感動天地,身在地域的母親得益昇天。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佛教五大菩薩。

觀音菩薩的《波若波羅密心經》,地藏王菩薩的《地藏本願經》是千古聖經,在民間很盛行,深得民心的。


gaosheqin

我們經常看到出家人剃光頭,剃頭不是那麼容易的,剃頭穿了僧衣就代表入了佛門,要接受十方供養,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

那麼剃頭到底是啥意思,像在家人一樣留髮不可以嗎?答案是不可以的,剃頭是有來歷的,相傳釋迦牟尼佛為大弟子迦葉等五人講法時曾經親手為他們剃了光頭,意為警醒弟子勤修佛法,後人效彷彿陀規定入佛門必須剃頭。第二就是說在印度宗教很多,為了區分佛教與其他宗教,佛弟子們就剃了光頭,這一習俗延續至今。第三就是漢朝時中國的國情影響,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國,那個時候儒家盛行,這個起源於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父母給的不可損傷一絲一毫,佛教講修行就是要出家,佛教有一個說法叫“三界火宅”啥意思?在佛看來人生都是苦的,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其中愛別離,怨憎會等都和家有關,因此出家就要剃頭,剃了頭就等於斷了與父母的聯繫,斷了家的煩惱;很多人會指責出家人不孝,其實不是這樣的,僧人出家就是要今生成佛的,成了佛就可以度無量無邊的眾生讓眾生擺脫煩惱包括自己的父母,佛教講輪迴就是要度自己從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的父母這才是一種永久的孝,大乘佛教就是證得究竟涅槃,不捨眾生,乘願再來。第四就是講自己,剃頭就是代表出家,出家就是沒煩惱,俗話說剃除三千煩惱絲,剃了光頭就代表我們放下了自我,放下了自己的習氣。我們平常理髮,理完髮後都有如釋重負之感,何況剃光頭呢。出家師父們理了光頭還不是真正的修行,只是說代表了出家,真正修行的標誌就是受戒,受了比丘戒就真正成了修行僧人了。
以上就是出家人為啥要剃光頭的原因,那麼佛菩薩為啥不剃光頭呢?這就和我們對佛教的理解有關,我們通常去寺裡拜佛拜菩薩都會看到佛菩薩都有頭髮,其實這些塑像也是佛菩薩示現的應身佛,佛菩薩是千變萬化的沒有固定的實相,真正的佛就是法身佛,華嚴經說諸佛共同一法身,法身佛是沒有相的,佛說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亦無壽者相,相都沒有何況頭髮呢?很多問題我們要去正確的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憑著自己錯誤的認識進行思考。

春秋史社

我們根據提問者的問題然後分別細說一下。

如來佛祖

如來即是釋迦牟尼,此人最開始並沒有剃光頭髮,但是印度那會有個教派,所以釋迦牟尼就決定剃頭,與他們有區分。

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在印度同樣也看重頭髮,所以釋迦牟尼決定剃頭髮也是堅定追尋佛法的信心,另一個也是有剃掉人世間情慾的意思。

那麼當釋迦牟尼成佛之後,頭上的又是什麼?

雖然看起來像頭髮,但是實際上並不是,而是肉鬢,按照今天的理解就是頭上長的肉。

佛教管這個叫做三十二相中的頂鬢相。

為什麼這麼像頭髮呢?因為印度覺得長螺旋紋是一種吉利,所以便把肉鬢塑造成了一種遠遠看去,感覺如來佛祖擁有一頭捲髮。

在加上佛教的傳說中,上古時期的諸天神佛都必須經過剃度這一過程,所以幾乎所有的佛和菩薩都是這種形象。

菩薩

這個事情還是要從佛教的思想說起,菩薩來到世間是為了普度眾生,既然要度化眾生那麼其菩薩的形象就應該與眾生一致。

這樣才會拉近菩薩與眾生的距離,也可以讓眾生對修道成佛更加堅定,菩薩也是從凡夫俗子開始修行到今天。如果遙不可及,就會覺得沒有希望,自然能夠去修行的人就會很少了。

出家人



因為他們距離成佛還有很長的距離,所以他們需要通過剃度來斬斷塵世間的煩惱與慾望。

去除一切的牽掛,自此開始一心一意修行。

歡迎大家關注老王說文化!


老王說文化

簡單點說,其實這是個“損招”,就是為了讓出家的人斷了念想。

但是大多數人都有個誤解。其實,就算是漢傳佛教,就算出家,也不是強制剃頭的。

佛教剛興起時,謊話編得還不那麼圓全,因此,信眾裡能堅持信仰的人不是太多,很多人在中途又還了俗。按照佛教的規矩來說,人是可以三次皈依、三次還俗的。這就造成了一批心志不堅的人總覺得有退路,因此修行不專一;還有的人跑來“體驗生活”,以“玩玩”的心態對待佛教。

另外還有一些人根本就不信仰佛教,他們剃度,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逃災躲禍。這裡頭本就有一大批市井無賴,只為了逃避法律責任才假惺惺剃度出家,搞得佛教的整體風氣很差。史書記載,【浮情之人,苟避徭役,妄為剃度,託號出家。】

中國傳習的佛教,剛開始也是不剃度的,在宋朝以前受戒的,頭頂上也不會燒戒疤。只舉行“受大戒”儀禮(和尚進入成年後,為防止身心過失而履行的一種儀式),但是,那些信仰不堅定、人品不三不四的傢伙混入佛教的越來越多,他們受大戒只是做做樣子,失去了戒禮的意義。

東晉時,一位高僧道安,看到這種情況,為使僧尼行有節度,道安參照當時已有的律學,再配合實際需求,制定一套僧尼戒規,將僧尼的活動納入軌範,用戒規來約束僧尼。那些真正抱持信仰的人本就循規蹈矩,不會因戒規的出現而感覺不適,而那些心志不堅的人,受到約束後也會老實些。

為什麼要剃禿瓢兒呢?因為在古代,剃禿本是一種刑罰,名叫“髡刑”,剃得跟雞蛋似的,這是對人的一種羞辱。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古人看重這觀念,這招兒還挺有震懾力的。而且,那時候不流行“非主流”,剃光頭是超級丟人、沒面子的。也因此,當時剃光頭的佛教徒,又被稱為【髡人】。

設了這麼一個門檻,好歹過濾掉一批並非誠心向佛的傢伙,清理整肅了佛教隊伍,這算是功績吧。

也只有高僧才想得出這樣的主意了。

這主意既然是漢傳佛教想出來的,又不礙印度本土佛教的事,人家憑啥剃頭?但是,當漢傳顯宗紅教逐漸發揚光大以後,這些事情,又轉回影響到了其他部派支系的佛教,結果搞得很多佛教徒以為這是佛教的原本教義規矩了。


純鈞LHGR



1、要飯有三寶,一缽二打狗棒三袈裟

事情是這樣的:化齋這個事,是非常辛苦的,得有手藝和口藝,還要有表情舉止都要得當。明明是化齋,讓別人給你吃喝錢財,你要是凶煞極惡的樣子一定是不行的。那麼怎麼辦呢?表情一定要悲壯,要低頭彎腰,要嘴裡唸叨施主的好出家人不打誑語,事實上竟是誑語。說的都是騙人的話,為的就是騙到吃喝錢財。一手端著缽,就是碗;一手拄著柺杖,碰見野狗還有驅趕,保護自己;另外就是穿個袍,就是袈裟。為什麼不能穿華麗的衣服呢?因為一是窮,連飯吃不起,二是要飯的以破爛為主,三是穿的華麗了,跟廟堂的官員一般穿幾層衣服,一定是化不到齋的。是故出家人三件寶:一缽二打狗棒三袈裟。


2、剃光頭是為了好抓蝨子

好了,現在說說為什麼剃光頭,原因很簡單,還是因為窮。吃飯生存都成問題了,哪有心思把頭髮梳的順溜,另外就是光頭不容易長蝨子。因為常年在外化齋,沒有固定的家,洗個澡也是奢求。哪麼就會身上長蝨子。頭髮要長了都不好捉。所以有光頭頂上有蝨子則會明晃晃的說法。

要飯也是有級別的,哪如來佛祖都是大大王了,自然就會有手下眾多的弟子供養,生活滋潤了,就可以注重自己的形象了。就這麼簡單。

歡迎志同道合的朋友關注我,一起交流學習進步,讓我們一起見證我們國家的全面興盛,迎接偉大中國時代的到來。


崇儒

修行人啊!先來了解一下孫陀羅難陀為什麼要剃度出家?他與佛又有一段什麼樣的因緣呢!

講到孫陀羅難陀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他,他是佛同父異母的弟弟,是佛的異母所生的,他老婆叫孫陀羅,他本人叫難陀,孫陀羅難陀呢是把夫妻的名字合在一起。孫陀羅難陀本身是王子出身 他老婆孫陀羅是全國有名的美人,長得非常漂亮兩個人的感情啊是如膠似漆,佛知道了孫陀羅難陀啊,他的機緣已經成熟,於是呢有一天佛便來到孫陀羅難陀家中來化緣,這時他的老婆抓住了孫陀羅難陀的手啊,在他的手心啊吐了一口唾沫,便對他說呀,啊在這口唾沫幹之前呀你必須要回來,佛看到孫陀羅難陀來供養他,啊這時呢佛掉頭就走,孫陀羅難陀就在後面追呀,他追得快,佛在前面走的就快,如果追得慢,距離拉得過大,佛就故意的放慢腳步 ,這孫陀羅難陀啊,是追也追不上,不追吧也不行,最後一直尾隨著佛來到了佛的住所,佛就來問他:你怎麼現在還陷在這個世間的情愛裡不肯出離啊?啊你現在還不放下的話,更待何時啊?在佛的反覆勸導之下,孫陀羅難陀啊非常不情願的,也沒有辦法就剃度了。雖然已經剃度出家了,但是呢心裡仍然是念念不忘他的那個美人夫人,甚至有一次啊他還想趁佛不在溜回家去,最後讓佛給堵住了,佛知道他心裡的想法,就跟他說呀,這樣吧我帶著你啊去四周遊玩遊玩,走在路上的時候呢看到了樹上的猴子,佛指著一隻猴子來問孫陀羅難陀你看看呀,你看這隻猴子怎麼樣啊,這隻猴子美啊還是你的老婆美呀?孫陀羅難陀想都沒想啊說呀那當然是我老婆美呀,這猴子怎麼能和我夫人比呀!佛又帶他到天上去遊玩,看到了一大群的天女在那裡追逐嬉戲,孫陀羅難陀啊當時都看呆了呀,啊這天女啊長得太漂亮了,佛這時問他你看這群天女與你的夫人相比誰長得漂亮呀?孫陀羅難陀呀這時講啊:當然是天上的這群天女漂亮呀,我老婆怎麼能和這群天女相比呀,這時孫陀羅難陀才發現這個天宮裡啊,只有一大群貌美的天女卻沒有天子啊!於是很奇怪啊就問佛啊 這天宮怎麼沒有見到天子啊?佛說:那你去問問這群天女吧!孫陀羅難陀就去問天女,天女說呀:我們的主人啊就是佛的弟弟孫陀羅難陀呀,他現在已經剃度出家了去修道了,啊這個人有非常大的人天福報啊!他將來就會升到我們的這個天宮裡啊,做我們的天子,孫陀羅難陀一聽啊心裡這個高興啊,啊忘乎所以呀。孫陀羅難陀從一出家開始啊,就非常執著修人天福報,別人都不願意理他呀!有一次他去問阿難說怎麼大家都不理我呀,阿難就跟他講啊我們都在修真正了脫生死之法呀。沒有你沉浸在修這個人天福報啊!道不同不相為謀啊!看過了天宮,佛又帶孫陀羅難陀來到地獄裡去參觀參觀,看到那裡呀鬼哭狼嚎啊,上刀山下油鍋的,這種景象非常的淒涼非常的殘忍啊!他們來到了一口油鍋之前啊,這時呢看見兩個小鬼正抱著乾柴在打瞌睡啊,再一看這個油鍋呢油鍋呀還沒有燒開了,裡面也沒有罪魂在受刑,於是呢,他上前去問小鬼:你們怎麼如此懈怠啊,啊讓你們在這裡,你們就在這睡覺啊?小鬼回答說呀我們沒懈怠呀!我們已經很積極了,因為這個下油鍋的這個人啊,是佛的弟弟孫陀羅難陀呀!此人現在正在人界修道,他修的是人天福報啊!所以他來世啊,還要到天宮去享福,等他在天上的福享盡了以後,才會到我們這裡來受報啊!時間還早啊,我們到時候再燒也來得及。孫陀羅難陀一聽啊這簡直不得了啊!當時腿就嚇軟來了,一下子跪倒在佛的面前,來求佛呀一定要把他救出這個生死輪迴的苦海,他再也不要人天福報了,他要了斷生死啊,離開六道;一定要修成佛。大家來看一看修人天福報是不是三世冤啊?第一世呢在苦修,第二世則是在享用人天福報,第三世呢福報盡了就要下落,而且絕大部分都會下地獄,孫陀羅難陀這時啊 啊認識到了,這個人天福報不能修啊!啊太苦了。於是呢他發心再也不修人天福報了,要老老實實的跟佛修道,這是孫陀羅難陀跟佛的一段因緣。


如來藏4


古印度等級制度非常嚴重,把人分成好幾等,最高頂級叫婆羅門,婆羅門就是僧侶,出家的修行者。但是古印度修行成風,不僅高等級可以修行,低等級的階層也可以出家!但是,他們有規定,高低階層的修行者除了著裝的不同,連頭髮也不一樣,高等級的都蓄髮,而低等級的必須剃光頭。

釋迦牟尼本來出身高等級的剎帝利,但他出家之後為了打破狹隘的階層論,宣揚自己的平等理念,毅然剃了光頭修行,所以在成佛得道之前他的頭上也是精光的。在得道後,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頭上才出現了後人稱之為肉髻的一層東西。

用佛教的話說那是他的福報之一,用道教的話說,那是內心的改變促使外貌的變化。無論佛教還是道教,都認為心物合一,心可以轉物,物也可以轉心,當一個人的精神境界越來越純潔、虛無時,他的大腦便會分泌出奇妙的激素,這在道家稱為玉液還丹;在那些激素的作用下,人的肉體就發生脫胎換骨的反應,由凡俗之軀轉向仙佛之體。佛祖頭上的肉髻就是宇宙能量以及食物營養所化的精華,佛祖及修煉者燒化後所得的舍利子,也是這種精華所變。


ii小小孩

我們常說“落髮為僧”,為什麼非得不要頭髮呢?這是有淵源的,據說佛祖釋迦牟尼當年從王宮裡毅然決然的出走,離開了家眷和奢華的生活,為了讓自己和之前的生活在不相交,徹底的斷了煩惱,就用利刃剃了頭髮和鬍鬚,並說了這樣一番話,大概意思是說:“今天剃掉頭髮和鬍鬚,就是切斷一切煩惱和習障。”

在離開家的路上,他又遇到了一個窮人,就把身上穿著的華貴的衣服和窮人做了交換,穿上破亂不堪的衣服,從此以後乞食為生。

釋迦牟尼在35歲創立了佛教後,他的出家經歷也就為僧人立下了榜樣,從此以後,僧人受戒時,必須落髮。

從佛教的教義上來說,落髮就是去除掉內心的“傲慢和自恃心”,也是區別於其他世界的區別,比如和別的教派,和普通百姓的區別,讓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來自佛家。

這裡在多說一句,自古以來佛門就難入,混的不好想出家?還是洗洗睡了吧!唐代的時候,就發明了“度牒”,為什麼要發明這個東西呢?就是因為國家要控制僧尼的數量,所謂“度牒”就是朝廷政府授予佛教僧尼用來證明合法身份的官方憑證,只有得到“度牒”的佛教僧尼才可以享受“免稅”等朝廷給予的各種優待和特權。

到了現代社會,即使你有個本科學歷,不是佛學院的,和佛教無緣的,想出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過當個在家的居士應該問題不大。

如果一個人決定要出家,就要受三壇傳戒。

初壇傳十戒。傳十戒的時候就要落髮,這就表示要進廟了,先要落髮為僧。

然後受二壇戒的時候還需要在剃髮一次。

二壇傳具足戒。這個儀式要在戒壇舉行。戒壇的守護神如天龍八部、珈藍、土地、金剛力士等等都會設置佛龕。戒壇中間自然是蓮花座,供佛祖釋迦牟尼像,下設三師七證座椅十張,表示這個儀式的神聖和隆重。

三壇傳菩薩戒。一般在佛教大殿之上舉行,這個儀式參與的僧眾會很多,受菩薩戒一般是集體舉行。

古代的時候還要“燒香疤”,受出家菩薩戒的要燒十二個疤,受在家菩薩戒的要有九個疤,這個習俗在八十年代就被我國佛教協會明令廢除了,所以,大家現在看到的僧人頭上都不“燒香疤”。

受戒之後還要發僧衣,發缽盂。遊方僧人到別的寺院掛單,必須以衣缽齊備為條件才能掛單。這兩件代表僧尼的一切所有,禪宗師徒傳法的時候,常用衣缽為驗證信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衣缽相傳。

除了衣缽外,念珠和禪杖也是重要的飾物。念珠是念佛號和經咒時候用來計數的工具,一般淨土宗的僧人常用。

一般來說,念珠中要加一顆大型的金珠作為母珠,再加十顆銀珠作為記子。母珠代表阿彌陀佛,記子代表“十波羅蜜”。念珠數目在108顆,代表百八煩惱或百八尊。念珠數目如果是54顆,則代表修生五十四位、如果是27顆,則代表二十七聖賢、如果是36顆則是三分百八為三十六。

禪杖是一種木棍上面有個半月的金屬鏟,鏟周圍有金屬環,一般是九個環,大法師常用禪杖做法事,古代的僧人也多用來外出乞食防身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