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攻蔡,進而壓楚,針尖對麥芒,服還是不服

齊國攻蔡進而壓楚,展示霸主權威,不過反常的毫無索取便撤兵了,這要從楚國這裡說起。

楚國的遠祖曾經在中原地區生活,當殷商崛起,楚國的族群便逐漸南遷,向邊緣撤退。當週滅商崛起之後,楚國便向強大的周臣服了,一個弱小足族群要想生存必須要找到一個強有力的靠山,按照現在來說就是抱大腿。周就給楚封了一個較低的爵位和邊緣地區的一塊地。

齊國攻蔡,進而壓楚,針尖對麥芒,服還是不服

楚國的南方廣大的地區在當時都是未開發的土地,當各國都努力向中原地區發展的時候,楚國選擇了向南發展,到了西周後期,楚國已經有了很廣大的土地,實力已經很強了,於是在楚武王時期楚國便稱王了,“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這表示不在是你西周的臣子,我不服你,我也要當天子,這時才公元前704年,西周還沒有滅亡,此時的周還是能號令諸侯的天子。

當西周滅亡之後,楚國就趁著機會將西周分封在南方的一些個諸侯一一吞併,兼併土地,讓後在春秋時期諸侯混戰的當時矛頭直至北方,楚國的前期的發展很能趁著局勢的變化逐漸強大起來。

當楚國強大起來之後,北方有一個如日中天的齊國,楚國人不服氣想要挑戰一下,於是就出兵攻打鄭國,鄭國是齊國的小弟。第一次打鄭國頂住了,第二次打鄭國勉強的頂住了。齊國想要出兵那需要理由,正好這時齊國內部發生了一件事,就是上回講的蔡姬二嫁,給齊桓公戴綠帽子的故事。

於是齊桓公和管仲一拍即合,馬上組建諸侯八國聯軍,打蔡國。蔡國呢,正是楚國的小弟,強國之間的角逐,不是直接攻擊你,先打你的小弟,掂量掂量你。針尖對麥芒,你打我的,我打你的。

齊國攻蔡,進而壓楚,針尖對麥芒,服還是不服

齊國攻蔡,蔡國一觸即潰,一下子就敗的不成樣子,然後齊國乘勝進入楚國境內,攻城掠地,耀武揚威。

楚國就派出使臣出使諸侯軍隊,當然了先是一套外交辭令,然後說:“咱們兩國風馬牛不相及,你來我們這幹嘛?”輕描淡寫,開玩笑的問,也就是讓對方沒法回答。

可管仲回答巧妙至極,不直接回答你的問題,先講歷史,於是將姜太公被賜予可以征討諸侯的權利的故事講了一遍,為什麼能征討,當諸侯出現錯誤的時候就可以征討,管仲的話外之意就是你們犯錯了,我們是名正言順。

然後便又說,你們不給天子進貢,導致天子祭祀用的物品不夠了。這也就是說,你楚國不尊王,不尊大統,我能能打你。

齊國攻蔡,進而壓楚,針尖對麥芒,服還是不服

又說,昭王南征不返,這個昭王是西周第四代周王,當年周昭王南征完畢返回陝西之時,死在了漢江裡,就懷疑是不是你楚國將周天子害死了,這就給楚國扣了一個天大的帽子,而且事情過去了幾百年,死無對證,管仲要一個說法。管仲說的話,就像刀子一樣犀利,全是鋒芒。

而楚國的使者又要如何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