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悠悠,帶您領略婁底文化名鎮的滄桑和厚重

點擊藍字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關注我們

中國第十三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就要來啦

那婁底有哪些文化自然資源呢

小婁想實在太多啦

在此特向所有熱愛婁底的朋友

推出婁底的歷史文化古鎮

以拋磚引玉

向大家展示婁底的悠悠古韻

新化

新化上梅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上梅鎮始尋宋紹聖年間,千年古鎮。城內古蹟甚多,城垣歷時587年後拆除;寺廟閣樓林立,規模宏大,氣宇軒昂;巍巍北塔,聳立於資水河畔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素有“塔映資水畫如鏡堤觀漁火信步遊”的美稱;十里梅堤,逶迤帶水,風光盪漾;青石老街,古色古香,風姿卓越;陳天華廣場與羅盛教紀念館佇立,永垂青史;水上樂園,波光粼粼,霧靄掠面;近觀資江翹首,遠眺維山屏障,斜陽夕照,月朗潭碧;此外,資江書院及紅軍二六軍團司令舊址傲然屹立韻味悠長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交相輝映,彪炳千秋。

新化水車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紫鵲界是國家AAAA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2013年5月成為中國首批19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之一;2014年9月16日,新化紫鵲界梯田水利灌溉工程被授牌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今年4月19日,紫鵲界梯田作為中國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統代表獲得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榮譽。

新化洋溪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在這裡有著為抗日捐軀先烈的萬人坑,文化昌盛的文昌閣,毛澤東為恩師題匾“力食居”的羅元琨故居和毛澤東國文教師袁吉六之墓,這些都賦予了古鎮洋溪深厚的人文底蘊。洋溪的旅遊資源有白地村的農業生態園、文昌古閣、抗日萬人堆、轄公殿、南山寨庵堂、青油洞和蒼溪風景區。

新化琅塘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琅塘鎮濱鄰資水,毗鄰安化縣,與漵浦縣接壤。蘇溪湖中有湖,島上有島,蘇溪湖周圍有大小島嶼56座,島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島外天水相連,百舸爭流。島上不但有“世外桃源”般的優美風景,而且有著神奇動人的美麗傳說。島上的天台山寺,是一座有著900多年的古寺,古寺常年香客盈門,香菸繚繞。因此蘇溪湖被人稱為“千島湖”、“團結湖”,是人們最具理想的休閒場所。白雲完小是目前華南地區保存最完整且連續辦學近300年的古老學校。從這裡走出去的專家、學者、企業家超300人,被譽為“梅山文化”的發祥地。

新化桑梓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桑梓,地靈人傑,英才輩出。宋代有新化首任知縣歐陽勳,他舉旗聚眾,北上抗金,因操勞過度而逝于軍營,“民思其德而豎碑墮淚”;明朝有以孝行賢達著稱於世的李子和;清朝有善出詩集的監察御史李鬱華;當代有參加國家、省、市歷屆書展,名播三湘的著名書法家鄔惕予先生,專家評其作品:“精到耐看,自然天成,有雄強之氣”。還有現僑居美國的物理學博士曹正初、湖南農大副院長、生物學博士曹福祥、著名教育家鄔幹於、著名核物理學家鄔恩九、地球化學家李朝陽等也都誕生於此。他們的形象光彩照人,他們的事蹟可歌可泣,他們的思想言論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桑梓人。

桑梓地形地貌獨特,境內西南,低山矮丘,連綿起伏;東北則崇山峻嶺,挺拔巍峨,組成平行山系。大自然鬼斧神工,為桑梓鑄就了許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景緻。如滿竹的四十八丘、華山的石林、柘古的月池美景,其丰度、品位、開發價值居全省前列,形成了寶貴的旅遊資源。

新化田坪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田坪鎮位於千年古縣新化縣東北部,與漣源市伏口鎮、安化縣梅城鎮毗鄰。清代進士、湖北巡撫羅繞典題聯:“山外有溪橫玉帶;門前無地不金沙”。田坪鎮鍾靈毓秀,山川秀美,有省級保護文物——古香古色、亭亭玉立的龍潭風雨橋。油溪河大峽谷集峰、林、洞、湖、瀑、橋於一體; 是濃縮版“小三峽”,天台寺、美女洞、官帽山、雷打石、石寄娘、萬龍山。

田坪鎮處於大梅山腹地新化縣東北部,長期以來,這裡信息閉塞,民風淳樸,民俗文化歷史悠久。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這裡神秘的宗教文化,從本土的巫教到外傳引進的儒、佛、道、元皇教,再到融合貫通形成互補兼容的現有宗教,都有著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聯和各種離奇的傳說。文化遺產有梅山儺戲。

新化白溪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白溪,是個古老而聞名的鄉鎮,已有二千餘年曆。《清道光· 新化縣誌》載:“宋熙寧五年,即公元1072年,至紹聖三年,新化縣府置於此。”古鎮白溪是聞名於世的蚩尤活動地和梅山文化的發祥地。古有小南京之美譽,古鎮八景中外知名,白溪豆腐更是名震天下,許多名人達士及皇宮貴族乃至天子世宗、高宗、仁宗、宣宗等皇帝及遠古帝黃帝、炎帝、始皇等也紛紛令徒而來,或觀光探奇,或品嚐資水四十八溪,溪溪產一絕的最具風采的白溪豆腐絕,或密探蚩尤之雄風,或研討梅山文化之精秘。國家級森林公園旅遊聖地大熊山的主要亮點70%分佈在境內。古八景依稀可辨,縣府遺址仍可觀風,乾隆欲踏觀瀾亭,今日新建更現風華,古寨望河殿、水月亭、雷王殿等古代名跡,如今也再復青春。

白溪水豆腐,色澤潔白,質地細嫩,久煮不散,鮮美可口,享有“走遍天下路,白溪水豆腐”美譽。白溪豆腐好,與水質特佳有關。相傳清乾隆皇帝遊江南,途經白溪鎮,吃了水豆腐,嘖嘖稱讚,究詢其因,當地人告知:白溪河畔的八仙街上有口水井,裡面有條龍,經常噴出“龍涎”,碧徹透亮,喝之清涼爽口,與眾水不同。乾隆當即賜名“金殿井”。白溪水豆腐就是取金殿井水製作而成的。許多外地人曾慕名前來學藝,但回去以後製作的豆腐總趕不上白溪的。

新化圳上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圳上鎮地處新化縣東北部,國家森林公園大熊山東南腳下,東接安化縣,南鄰吉慶鎮,西抵白溪鎮,北連大熊山林場,距新化縣城63公里。總土地面積254平方公里,是新化縣面積最大的鄉鎮。圳上山清水秀,地靈人傑。純樸的山裡人結合了山的雄偉和水的靈性,誕生了一代又一代名震天下的風雲人物。如原黃埔軍校教育長、代校長方鼎英、華夏名將陳正湘、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小小一鎮,卻是名人輩出,無可否認,這是一個英雄之地。

大熊山又名熊膽山,神山,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70餘公里,總面積7623公頃。司馬遷《史記》有“黃帝……南至於江,登熊湘”的記載。據考證,“熊湘”即指大熊山。南宋祝穆名著《方輿勝攬》亦稱“山川熊山,己昔黃帝登熊山,意其此也”。近年該山古寺遺址發現有“軒轅黃帝遊此山”的碑記。當地民間盛傳,黃帝南巡,大熊山引導至此,故名熊山。

這裡民風淳樸。大熊山水,吸引了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這裡有“昔黃帝登湘熊”留下的聖蹟,也有乾隆遊大熊山留下的翰墨。熊山古寺、西泉寺等48座庵堂寺院,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香客雲集。大熊山陶冶了大熊人。在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過程中,大熊山人形成了勤勞、純樸。熱情好客的民風。

婁星區

婁星區水洞底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水洞底鎮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就有“古津小鎮”的美稱,現有銅鼓寨遺址和獅子山石頭城古戰場遺址。

風景名勝有楊材山:楊材山座落於水洞底鎮東南部。山上的“紫金寺”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四面環山,山崇嶺峻,林茂花香,地勢險峻,風景優美,楊材山紫雲峰,屬衡山第十九峰,早在唐貞觀年代,就建起了“紫金寺”兩座聖殿。至宋、明時先後兩次經歷修繕,多有名人騷客曾蒞臨觀賞,題詩賦聯,有“金爐不斷千年火,玉盞常明萬歲燈”的非凡景象和“不二南嶽”的美譽。遠眺可見婁底,形似蓮花座,神似祝融峰,山上林木蔥鬱,唐時建有庵堂。

經開區

經開區大埠橋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西陽河上有一座橋,名曰“大埠橋”,原名永濟村,相傳為明萬曆四十六年,當地鄉賓成紹秀與義民彭國捐資鳩工而建。昔日與永濟橋遙相呼應的吉祥寺、諸夏觀早已成為一堆瓦礫,為田疇丘墓所覆蓋,唯橋獨存。

成紹秀、彭國銀義舉持續影響了當地幾百年,修路、建橋、置渡、救濟孤寡、捐助學院、舉辦族塾等善行絡繹不絕,尤其到了近現代,白鷺灣羅信南、羅申田、羅輈重、羅季則、羅彥謀等祖孫三代,積數代家財創辦陶龕學校。

雙峰

雙峰永豐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永豐,是雙峰的縣城。永豐的古名叫定勝鎮。據《雙峰春秋》載:唐開元四年(716),建有關聖殿,人口逐漸聚居。明萬曆年間更名為永豐鎮。永豐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老輩人回憶,上世紀初開始直至解放後的六十年代,永豐已曾是一座擁有多座古塔,十九座廟宇、殿堂,天地人和四總一家園的古鎮。

那時的永豐,交通以水路為主,遠航的商船在此啟航或歸來,各碼頭泊滿了木船。永豐鎮古越文化和楚文化、古巴文化多種文化相匯交融。雙峰的橋樑,既有江南的石拱橋、石板橋,也有大西南的風雨橋,最為奇特的現象是,永豐老橋,古名定勝橋,曾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江南風格的石拱橋,而僅數里以外的月龍橋、福壽橋等,則是地道的西南地區的風雨橋,建築上,既有江南風格的磚木結構庭院式建築,也有湘西傳統的吊腳樓和木板房。

永豐辣醬,湖南省雙峰縣的傳統特色產品,因原產於該縣永豐鎮而得名,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永豐辣醬既是一種調味品,又是一種風味小吃,具有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成分。

雙峰荷葉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荷葉鎮,因形似一片荷葉而得名。歷史文化淵源流長,文化燦爛,史書上有記載的可追溯到公元前3年之事,但荷葉鎮海秋村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蓮花臺的發現證明在此人類文明的時間可上溯至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5000年的文明記錄了荷葉的非凡與獨特,形成了荷葉特有的地方方言、民風民俗和人物個性特徵。

這裡歷史文化資源積澱深厚,形成了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湖湘文化;以富厚堂、白玉堂等為代表的晚清風貌建築文化;以“利見齋”為典型的耕讀文化和“勤儉持家”的家教文化;以唐群英、蔡暢為代表的女傑文化;以九峰山、涓水河為代表的原生態山水文化;以天子坪、石雞寨為代表的探秘休閒文化。這裡群星璀璨,三國名相蔣琬、清代愛國外交家曾紀澤、中共卓越領導人蔡和森、中共第一任婦女部長向警予等在此出生或生活過。這裡旅遊資源密集,以百年候府富厚堂、曾國藩出生地白玉堂為代表的曾氏九處十堂和以葛氏宗祠、屈氏宗祠為代表的宗祠更是保存完好,國家級、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達10餘處。

2007年,荷葉鎮入選湖南省首批四大歷史文化名鎮。富厚堂為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鄉間侯府”宅第,2006年05月25日,富厚堂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並一舉位列新瀟湘八景之一。是國家AAAA級旅遊單位。

雙峰井字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井字鎮地處雙峰縣東部,是三國蜀國丞相蔣琬、偉大的婦女運動先驅者蔡暢及革命烈士彭平之的故鄉。井字鎮歷史悠久。相傳三國時,蜀國丞相蔣琬家族集居於涓水河畔,亦農亦商,儼然街市,故名 " 蔣市 "。井字鎮境內群山逶迤,風景優美。南部的紫雲峰,是縣境內第一高峰,也是重要的佛教勝地;黃巢山地勢險要,是湘西通往南嶽的咽喉,黃巢起義軍曾屯兵於此,故得其名;云溪寺是婁底境內最早的寺院,遺址猶在;涓水河象一條飄帶,從黃巢山深處而出,流過蔣琬故鄉,到曾國藩故居富厚堂門前打個照面,便直下衡山、湘潭,匯入湘江;扶溪風景秀麗,是個天然的避暑好去處;峽石山是一座美麗的花崗岩石林公園,滿山遍野,裸石各具神態,異常壯觀。

雙峰杏子鋪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杏子鋪鎮鍾靈毓秀,人傑地靈,近現代這裡湧現了不少英才和文化名人。如清代抗法名將曹志忠,抗日名將、原全國政協常委宋希濂,原八屆全國人大常委、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熊清泉,著名企業家、香港莊勝集團總裁周建和,畫家曹明求,藝苑新秀湘女張紅堅,青年書法家王芳澤等,均出生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雙峰縣杏子鋪鎮國藩溪硯工藝是秉承傳統,精選溪石,精心設計,邀集 能工巧匠雕琢 湖湘文化名品,使長期養在 深閨的溪硯,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的面前,並且得到了 中央美術學院著名教授、被譽為“東方凡.高”的 油畫家、 國畫家 羅爾純的讚譽。

杏子鋪鎮旅遊業發展迅速,旅遊資源獨具特色。該鎮旅遊資源,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山水風光綺麗,是湘中唯一的旅遊勝地。漣水、湄水“丫”字形交匯於江口,水流平緩,河道寬闊,河面碧水清波,河岸群峰疊翠,鷗鷺淺翔,藍天倒映水中,構成一輻奇特的山水畫卷,泛舟而遊,目不暇接,心曠神怡,令人流連忘返。著名景點有江口小三峽、溪口白鷺洲、水府廟水上樂園等。二是名勝古蹟眾多。著名的有觀音閣古寺、惜字塔、蓮花庵古寺、水府廟水府龍宮、朱氏宗祠、水府廟電站等。

雙峰走馬街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走馬街這一地名頗具傳奇色彩,也富有詩情畫意。相傳明代正德皇帝遊江南微服私訪途經此地半邊街,見此地風光秀美,民風淳樸,便欣然在半邊街的小店午餐小憩。走馬街地方風味小吃珍珠白玉板——白嫩細膩的水豆腐令正德皇帝胃口大開,讚不絕口。當晚,正德皇帝留宿半邊街,清早起來,發現其御馬因迷戀此地如詩如畫風光,早已脫韁逸去。自此,半邊街便因走失御馬而得了“走馬街”這一美名,代代相襲,聲名日盛。

走馬街鎮人傑地靈,早在宋代,這裡就是名人輩出的地方。梅侖山下箭樓同德王氏,曾有百人中舉,出過48名朝廷命官,被譽為“文人之鄉”; 走馬街鎮是“農民畫之鄉”和“中國農村文化藝術之鄉”,國畫大師王憨山就是走馬街鎮人民的驕傲。

走馬街鎮風光秀美,四周山巒疊嶂,中部一馬平川。鎮北部的“會仙山”,相傳有神仙遊覽此山而得名。一山建有兩廟,彩石寺與石門聖殿,建造精美,交相輝映,一年四季香客不斷,成為集佛、道、旅遊為一體的宗教、休閒勝地。鎮西南的峽山湖兼有水利灌溉和觀光遊旅功能,面積100餘公頃,湖面煙波浩淼,四周青山如黛,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雙峰青樹坪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青樹坪,是雙峰縣第二大建制鎮,是全國重點鎮,素有“歷史名鎮”、“百年古鎮”和“小香港”之稱,被譽為“米機之鄉”、“銅管樂之鄉”。元明時代曾在這裡設過巡檢司(署),自古為驛站要塞。清咸豐年間,這裡已商賈雲集、商業貿易十分活躍。民國初年正式設立為建制鎮後雖幾經行政區域和機構變更,但青樹坪鎮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清嘉慶十二年(1807),四方信眾募捐鉅款在集市中街和下街修建錫福殿和關聖殿,均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廟堂。錫福殿設有戲樓、廣場、大殿、觀音堂、文昌閣等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殿的後院闢有數排廂房,是歷朝歷代官府駐紮之所。關聖殿有前、中、後三進,外有正門騎樓。青樹坪鎮的經楚村有一貞節牌坊,建於清代道光元年。

青樹坪鎮人文底蘊豐厚,“青樹坪戰鬥”戰場遺址、禹之謨故居等景觀猶存;辛亥革命先驅禹之謨、當代“魚類雜交之父”劉筠、《洪湖赤衛隊》作者歐陽謙叔等都出生於此。如今,“衡寶戰役青樹坪戰鬥”歷史被重新發掘,並列入中國革命軍事史實備忘錄,青樹坪聲名遠揚。

雙峰鎖石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鎖石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化璀璨,境內有金紫峰寶覺寺、黃龍大山清峻亭、周灣裡宋代陶器遺址、三角塘西漢陶器窯址、坪壤山抗日遊擊戰場等名勝,孕育了湘軍提督趙三元、書古董王如霆等名人。相傳三國蜀相蔣琬曾求學於此,留下了蔣琬勤學的千古佳話,鎮東部有以蔣琬命名的蔣琬峰。境內豐家村出土有西漢、宋朝官窯遺址。書畫風氣甚濃,被譽為“湘中書畫藝術之鄉”。

鎮東部的黃龍大山有以蔣琬命名的蔣琬峰、金紫峰寶覺寺、仙女殿、黃龍大山清峻亭等名勝古蹟。另有周灣裡宋代陶器遺址、三角塘西漢陶器窯址、坪壤山抗日遊擊戰場等名勝。此外,鎖石還有萬畝油菜花基地,每春三月,油菜花開,令人神往。

冷水江

冷水江鐸山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鐸山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一代梅王蘇甘的出生地和安葬地,是著名作家謝冰瑩的故里。

鐸山鎮是梅山文化的中心地帶。鐸山鎮梅山儺戲2012年確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次到日本、新加坡及東南亞等國家演繹交流,鐸山鎮村民又是儺戲文化的主要傳承者,其獨特的道具,反映梅山先民呷的鹽、霸的蠻的勤勞、堅強、果敢精神,其故事情節彷彿讓觀眾穿越到了遠古社會。謝冰瑩故居保護較好,已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鐸山享有“小桂林”的美稱,石柱寨被譽為“險峻巍峨當羞五嶽,新奇秀麗不讓峨眉”,湴泥湖、香爐寨、銅鼓寨、黃柏嶺等自然景點秀美險峻。

鐸山鎮是中國牛席之鄉,食牛文化起源於宋末殺牛習俗,而鐸山牛席當數花橋街最為純正、地道,固有“不吃花橋牛席,不到牛韻小鎮”之說。花橋牛席亦成為湘中美食文化一張重要名片。

漣源

漣源藍田辦事處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古鎮的藍溪橋原始建於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整座石橋全由本地特有的青石塊砌成,橋面鋪著厚實、規則的長型石板,最長的近3米,石板整齊光滑。古老的藍溪橋折射出藍田古鎮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古鎮的得名緣於一個古老的故事。據修撰於清代同治年間的《安化縣誌》記載:“相傳宋張南軒經此,謂地宜藍,後果藝藍彌野,因名。”當時的藍田鎮屬原安化縣,而張南軒乃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是湘湘學派的奠基人,古鎮此後就叫藍田。

藍田辦事處位於漣源城區,是漣源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位優勢突出。古人曾用“採藍欣得地,種玉古藍田”的詩句盛讚藍田;歷史悠久,景色秀美,為世人留下了“五馬奔槽”的美麗傳說,“芙山疊翠”、“藍溪古橋”等景色至今讓人留連忘返;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著名文學大師錢鍾書抗戰時期曾在藍田國立師範學院執教,以此為背景寫就了宏篇鉅著《圍城》,給後人留下一份厚重的文化盛宴;著名人物有李燮和是光復會同盟會元老,近代資產階級政客。曾任長江水師總司令,光復軍北伐總司令。李燮和故居李園現為漣源市政府所在。

漣源楊市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楊市鎮位於孫水中游,始建於明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曆史。素有“花花綠綠楊家灘”之稱。她是全國重點鎮、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省歷史文化名鎮和特色旅遊名鎮,是湖南省“十三五”期間重點打造的100個特色旅遊小鎮之一,是婁底僅有的兩個湖南省歷史文化名鎮之一。

該鎮自然風光秀美,人文底蘊深厚、歷史名人眾多,建築遺存豐富、民俗風情獨特。境內明清建築、宗祠、堂屋小苑、石路碑亭、津渡橋樑眾多。湘軍名將故居群,由11棟明清風格堂屋組成,這些堂屋基本上都是在清朝末年建設,全部是曾國藩手下主要將領,建築風格也是青磚黑瓦,翹角屋簷的明清風格。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楊市三奇:舞獅子、水滸席、祖傳藥方。“三奇”被央視《鄉土》節目作專門報道。旅遊資源有國家4A級景區龍山森林公園、飛水漂流、孫水河、峨眉山等。

漣源橋頭河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橋頭河鎮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是歷史上有名的商業古鎮。曾被戲稱為“小南京”,所建立的古街道有:石灣街,塘垇街,中鋪大興街,新鋪街等。一時麻石鋪街,車龍馬水,鋪櫃林立,商賈雲集。

時有碼頭達十餘處,運送貨物船隻達兩百餘艘。水運合漣水,入湘江,出洞庭,可直抵長沙、武漢、上海。一年四季非常繁忙,河岸邊,總能看到逆水上行的白色風帆和拉縴的縴夫,聽到他們的拉縴號子,氣息甚是濃郁。

抗日戰爭時期,長沙大量學校如湖南第一師範、一師附小、長沙法政學堂、國立師範等大中小學校都為躲避戰火遷來橋頭河一帶,一時成文化薈萃之地。此期間,李淑一在此執教,錢基成錢鍾書父子在此逗留寓居,李澤厚在此求學,《湖南日報》亦在此創刊。橋頭河還發現過石器時代遺址,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株木水桐村出土了商周青銅夔紋提樑卣。

漣源茅塘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茅塘鎮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2年茅塘一帶就設置了連道縣,因鄰近龍山又稱“龍城”;“藥王”孫思邈曾在龍山主峰嶽平峰隱居撰寫《千金要方》,唐代在此興建了藥王殿,殿中至今保存著三千多個頗具靈效的古藥方;茅塘鎮還是古代“竹木商道”的起點,自宋時起龍山大量的竹木產品就在這裡順漣水而下直達長江。

茅塘鎮人傑地靈。這裡擁有“中國大學生村官第一人”吳奇修等四位全國人大、黨代表,誕生了世界500強企業三一集團、湖南省民營企業中綜合排名第二的五江集團等一大批優秀企業,走出了“中國首富”梁穩根等40多位億萬富翁,號稱“中國首富之鄉”。

漣源荷塘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荷塘是清代湘軍主要發源地。《清史稿》湘鄉縣籍湘軍名將有33人列傳,荷塘有李續賓、李續宜、蕭啟江等6人名列其中。解放前,蔣牧良、毛際壽、龍楚玉等中共地下黨人在此異常活躍,湘中游擊一支隊在此開展革命鬥爭。

荷塘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富田橋“神火雙龍”在當時聞名遐邇,保持至今。相傳龍山藥王菩薩孫思邈來龍山採藥時途經富田橋,因疲倦在石橋邊睡了一覺,有白虎欲撲食藥王菩薩。河裡躍出兩條神龍將白虎趕跑!孫思邈為謝龍王救命之恩,為龍山腳下富田橋一帶民眾免費治病三年之久。民眾從此編織草龍,逢年過節請龍附神體於草龍身,夜色中,每個骨節上插著香火的草龍舞動,上下翻轉,宛如“火龍”,百姓尊為“神龍”。

荷塘名勝古蹟頗多,傳統飲食享譽天下,其遊漿豆腐在清代即被定為朝廷貢品,至今廣受歡迎。

漣源龍塘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龍塘“珠梅抬故事”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傳明朝崇禎年間,道教已傳入安化(現漣源市)各地,珠梅西元山觀是最早建立的道教寺觀之一,在當時戰亂、民不聊生的情況下,每年秋天八、九月間,人們祈求祛病消災,許願“抬故事”形式,以了人們的心願。

“珠梅抬故事”通過擷取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歷史故事、戲劇故事、英雄故事的精彩情節,挑選村裡的俏男俊女,裝扮成“故事”中的人物,最上層稱之為“太子”,由1歲左右的幼兒扮演,中層稱之為“臣子”,由10歲左右的兒童少年扮演,站立於座臺上,座臺的前後是四名抬槓的,兩邊跟隨兩名持長叉的武士,一臺故事,三層人物。鼓樂連連,“龍獅”伴行,遊走于田間地頭和民居之間。

龍塘也是開國上將李聚奎的故里,是著名的“湖南省詩詞文化之鄉”,珠梅土雞馳名三湘。

漣源伏口鎮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伏口鎮位於漣源與新化、安化、寧鄉等地交界處。“伏口歷史悠久,又受梅山文化浸染,‘詩詞之鄉’。在伏口鎮,聽當地人講得最多的,是關於扶王的傳說。

扶王全名扶漢陽,是梅山地區第二代梅王。他曾領導梅山峒民保境開發50年。扶王的故事在《安化縣誌》《新化縣誌》《湖南通史》上都有記載。在伏口一帶,以扶王命名的廟宇就有10多座,還有扶王峰、扶王山、扶王堖、扶王寨、扶王井、藏兵塅、飛喪崖等地名數十處。現在,伏口鎮成立了地方文化研究委員會,每年籌資6萬餘元,從事扶王故事發掘、整理和傳播工作。 “扶王傳說”被婁底市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伏口鎮的書畫藝術也令人驚歎。一個僅6萬多人口的小鎮,書畫藝術家就有100多位。

看了這麼多歷史名鎮

小婁不由地感嘆

婁底文化厚重,文化名鎮星漢燦爛

這是婁底留給人類最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和精神財富

你知道的還有哪些名鎮嘍

在文章後面留言吧

©婁底旅遊官方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古韵悠悠,带您领略娄底文化名镇的沧桑和厚重

每一次的旅行

都想與你同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