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爲什麼要殺他的好友許攸?

以太創世鏈

王芬打算趁著漢靈帝北巡的時候,以徵黑山賊為由舉兵,但是漢靈帝又剛好收回了兵權,召王芬入朝,王芬心裡沒底,就自決了,許攸也逃跑了。

公元189年,袁紹與董卓反目,從洛陽逃出來,跑到冀州去,許攸跟隨袁紹,成為了袁紹重要的謀臣。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紹打敗了公孫瓚,擁有青州,幷州,燕州,冀州四州,實力十分的雄厚,兵多將廣,謀臣也很多。

第二年,袁紹率十餘萬兵徵曹操,許攸對袁紹建議:我們兵多,曹操兵少,那麼許都必定空虛,我們只要派一個將領率精兵突襲,就能打下許都。許都一失,曹軍就會大亂,到時候曹操首尾不能顧,那我們就可以趁機打敗他了。

袁紹認為他的兵多,完全可以正面打敗曹操,根本沒有必要去做多餘的事情,所以就不採納許攸的意見。而這個時候,許攸在鄴城的親戚犯了法,被審配給抓了起來,許攸聽說這個事情之後,就連夜跑到了曹營。

曹操一聽說許攸來了,開心得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就出來迎接,他知道官渡之戰的轉機到了。許攸問曹操說現在曹軍的糧草還可以用多久,曹操說還可以吃一年,許攸繼續追問,曹操只能實話說,只夠這個月的了,下個月還沒有著落。

許攸告訴了曹操袁軍重大的機密,那就是袁軍的糧草屯於烏巢,有淳于瓊的萬餘人把守,如果曹操率軍去突襲,淳于瓊肯定一點防備都沒有。

曹操認為許攸獻的計策十分的靠譜,親率五千精兵假扮袁軍,直接襲擊了烏巢,大獲全勝,而袁軍一聽說烏巢糧草被燒,軍心大亂,攻打曹營的張郃,高覽直接投降,袁軍大敗,袁紹最後只帶著八百人逃回去。

袁紹回去之後,沒多久就病死了,而袁紹的幾個兒子互相打來打去的。建安九年,曹操攻下了冀州的鄴城。

許攸是曹操官渡之戰勝利的關鍵人物,他卻恃功自傲,他做了兩件事情,讓曹操很不高興。第一件事情,他經常在各個場合,喊曹操的小名,甚至說:阿瞞,沒有我,你是拿不下冀州的,曹操表面說對對對,但心裡卻很不舒服。

第二件事情,有一天,他走出鄴城東門的時候,他對隨從說,曹家沒有我,是進不了這個門的。有人就把這個事情向曹操彙報了,曹操就把許攸給殺了。在三國演義裡,許攸是被許褚殺的。

許攸如果能夠謙虛一點,那麼也不會有這樣的下場了,他就是以為自己與曹操是故交,在官渡之戰的貢獻很大,就有點得意忘形了。


歷史簡單說

首先說明一下,曹操的好友許攸不是曹操殺的,而是曹操手下大將“虎痴”親手所殺。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一日,許褚走馬入東門,正迎許攸。

攸喚褚曰:“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

褚怒曰:“吾等千生萬死,身冒血戰,奪得城池,汝安敢誇口!”


攸罵曰:“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褚大怒,拔劍殺攸。(引自三國演義)。

許攸,字子遠,南陽(今河南南陽)人。

許攸最早是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時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許攸因此背判袁紹投靠了曹操。

許攸很有才能,可以說為曹操戰勝袁紹,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立下了首功。

這應該不難理解,原來在袁紹手下出謀劃策,現在轉投曹操,反過來對付原來的僱主,袁紹的底細,許攸能不清楚?這和無間道的臥底有何區別?


袁紹的所思所想,許攸早已料到。為曹操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使袁紹因此而大敗於官渡。

我們常說,按能力人分三等:

1、本事大,不狂而謙虛是第一等人,比如漢朝的衛青、李廣、趙雲。

2、本事大,但狂妄目中無人,自恃老子天下第一,這是第二等人。比如本文的主人公許攸、這種人歷史上比較多,清朝的年羹堯、鰲拜、明朝的藍玉、宋朝的好像沒有吧?三國的張松,楊修。

3、本事不大,卻很狂妄的人,屬於第三等人。這種人也不少。比如明朝的太監魏忠賢、王振。


許攸被殺,表面看是一場武將和謀士之間,因為口舌之爭而引起的殺戮。我覺得,實則是曹操暗中發牢騷,虎痴許褚領會曹操之意而殺之。

也就是說曹操假借許褚之手,除掉了居功自傲,目無領導的狂妄謀士許攸了。

按說許攸是曹操的好朋友,又是發小。不應該殺他吧?其實這其中有隱情。

官渡之戰時,許攸來投曹操,曹操正在洗腳,聽說許攸來降,顧不得穿鞋就迎了出去,並大聲說:“子遠來,大事成矣”。

兩人坐下後,許攸問道:軍中還有多少糧食?操曰:還能撐一年。

攸曰:“說實話”!曹曰:半年吧。

攸曰:咱還打不打袁紹吧,咋這麼不實誠?

曹操最終亮了底牌,說最多能撐三個月。


許攸於是提出夜襲袁紹的放軍糧的地方――烏巢。

到達烏巢後,曹軍放火,營中大亂,大破袁軍,糧草盡燒。為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許攸覺得對曹操有功,加之是好友,平時對曹操直呼其小名曹阿瞞,眾將皆憤怒,曹操寬宏大量的說:“子遠與吾舊交,故相戲耳。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漢朝劉邦為什麼殺丁公而不殺季布之事了。劉邦殺丁公,是因為他知道劉邦的糗事,也就是看到劉邦曾被自己追殺的狼狽樣子了。怕丁公揭短,所以藉口背叛主人之說辭,殺了丁公。由此看來曹操對待許攸還真不錯呢。


話說曹操也不太計較許攸出言不遜。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鄴城,佔領冀州,許攸立有功勞,但許攸自恃功高,屢次輕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場合,直呼曹操小名,說:“阿瞞,沒有我,你得不到冀州。”

許攸三番五次的叫板,曹操表面上雖嘻笑,說:“你說得對啊。”但心裡頗有芥蒂。

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碰到了許褚,於是有了來頭那一幕。

虎痴許褚殺了許攸,史書記載:“操深責許褚,令厚葬許攸”。


許攸之死,實則曹操所為,但歷史上沒有指責曹操“過河拆橋”,都指責許攸狂妄自大。正如有人說:“許攸賣國邀功,小人之尤者”殺之不冤也。

(撰文:秉燭讀春秋,歡迎點評加關注)


秉燭讀春秋

首先,關於許攸之死,演義和歷史是不一樣的。

演義中,是許褚殺的,那是在33回:

卻說曹操統領眾將入冀州城,將入城門,許攸縱馬近前,以鞭指城門而呼操曰:“阿 瞞,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門?”操大笑。眾將聞言,俱懷不平。……一日,許褚走馬入東門,正迎許攸,飲喚褚曰:“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褚怒 曰:“吾等千主萬死,身冒血戰,奪得城池,汝安敢誇口!”攸罵曰:“汝等皆匹夫耳,何 足道哉!”褚大怒,拔劍殺攸,提頭來見曹操,說“許攸如此無禮,某殺之矣。”操曰: “子遠與吾舊交,故相戲耳,何故殺之!”深責許褚,令厚葬許攸。

歷史中,是曹操殺的,那是在崔琰傳及其註釋中:

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
魏略曰:攸字子遠,少與袁紹及太祖善。……紹破走,及後得冀州,攸有功焉。攸自恃勳勞,時與太祖相戲,每在席,不自限齊,至呼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太祖笑曰:“汝言是也。”然內嫌之。其後從行出鄴東門,顧謂左右曰:“此家非得我,則不得出入此門也。”人有白者,遂見收之。

既然您提到曹操殺許攸,而不是許褚殺許攸,那麼就是按照歷史了。

歷史上曹操為什麼殺許攸呢?不妨先看看曹操的脾性,以及殺怎樣的人。

曹操此人,是很多面化的,有時候頗具英雄的胸襟,有時候有很感情用事。他的殺人,大致是殺兩類人:

第一類,得罪他的人

第二類,對他構成威脅、妨害的人

其中,第一類並不是總被殺,如果這個人本身對曹操有用,或者殺了他對曹操有害,有時候曹操會為了大局放過他的。但也有時候,曹操不顧大局,濫殺他人。例如在徐州屠城,誅殺邊讓等,甚至激起了兗州的反叛,給早期曹操造成巨大危害。

那麼我們來看看許攸的情況。

許攸屬於那種恃才放曠的人,才能很高,嘴巴很臭。他的人品也不行。許攸既是曹操的好友,也是袁紹的好友。他在袁紹手下,貪汙公款,子侄被鐵面無私的審配抓起來,因此叛逃到曹操這邊,將袁紹底細和盤托出,使得曹操得以打敗袁紹,立下大功。

雖然立下大功,許攸對曹操卻是一個並不靠譜的謀士。此人才高德低,在袁紹手下能貪汙,在曹操手下也不會廉潔自守。他當初既然能為了個人待遇背叛好友袁紹,那麼現在為何不能在背叛好友曹操呢?

當初官渡之戰,曹操正是用人之時,許攸作為袁紹那邊的叛徒,對袁氏知根知底,是一個重要的情報來源,所以曹操必須捏著鼻子優待他。現在冀州攻克了,袁氏基本覆滅已定,許攸對曹操的重要性也就大幅度降低。這種情況下,留著許攸,可能反而給曹操未來帶來麻煩了。試想以後赤壁之戰或者漢中之戰,如果許攸再玩類似的把戲,曹操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於是許攸對曹操的利用價值已經沒那麼大,相反風險很大了。那麼剩下來的,也就只有“老朋友”這一條加成了。問題是許攸這個老朋友同樣不靠譜,經常仗著老朋友的身份給曹操惹麻煩,比如當眾叫曹操小名,還在私下散佈貶損曹操的言論。而曹操對於那些不懂事的老朋友,一貫是不客氣的。因此,許攸之死也就毫不奇怪了。


天外村藥房

首先我們知道許攸是曹操官渡之戰能夠大勝的第一功臣的。

許攸獻計曹操率軍前去焚燬袁紹後方糧草大營烏巢,致使袁紹幾十萬大軍直接斷了口糧,而曹操卻憑藉烏巢糧草解決了自己大軍的糧草問題,最後才一舉擊敗袁紹的。

其次,我們知道許攸是曹操的少年好友的,官渡之戰時,許攸半夜前來求見,曹操當時還在洗腳,聽聞手下報到許攸求見,當時就直接是赤腳出帳相迎,連鞋都顧不上穿,這情誼還是足夠深的。

但是最終許攸還是死了,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都說其實這是許攸自己在找死,明擺的作死的。

在《高氏三國》中我們有注意到,曹操在進冀州城時,醉漢許攸在城樓上大喊曹操乳名阿瞞,如果僅僅是隻是在城牆上言討功的事,曹操也就忍了,畢竟能打敗袁紹許攸確實是立首功。但這貨居然還一而再的大叫曹操兒時乳名,這讓已經身居高位的曹操臉往哪裡放?

而且在城牆上說還不夠,進城之後更是肆無忌憚,滿口醉酒亂語,剛好被許褚看到了,許褚可不是個好脾氣的,厲害的是許攸居然挑釁許褚,“我頭放在這,你敢砍嗎?”,佔著自己是曹操好友更是官渡之戰的首功之臣便開始目無中人啦,但虎痴可不管這個,你叫我砍,那我就砍好啦。

事後我也看到了曹操對許褚也只是輕罰而已,畢竟他自己就對許攸反感啦。曹操雖然愛才,能容功臣,但他可容不了居功自傲的功臣。

而恰恰許攸就是這麼一個人,喝點酒就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覺。而且他這種毛病在袁紹手下幹事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各種排擠其他的謀士。所以他會死,這是必然的。

古人云:自作孽,不可活


我是歷史洽聞 我在等著你


起音

許攸之死

許攸之死一直有著兩種較為流行的說法

1.許攸放肆狂妄,酒後無德,當眾胡言亂語,與許褚相遇以後,仍然不知死活的用言語相激。許褚大怒,拔劍斬殺許攸,並提頭去見曹操。

2.許攸貪贓枉法,被人舉報,加之曹操早有殺許攸之心,便以此為由斬殺許攸。

不管是哪種說法,許攸都有取死之道,曹操也早有殺攸之心。包括第一種說法,看似是許褚殺了許攸,與曹操無關,可是曹操對於許褚的處理方式竟然是“深責許褚,令厚葬許攸。”許褚只是被曹操深責,就沒有了其他處罰,可見許攸被殺是曹操樂見其成的,所以在曹操看來,許攸之命如同螻蟻。換句話說,許褚負責保護曹操安全,日夜跟著曹操,那麼如果沒有曹操的指點,許褚就是再楞再傻,他也不敢隨便殺死曹操身邊的幕僚。

取死之道

種種跡象表明,都是曹操要殺許攸,那麼許攸到底做了什麼,讓曹操動了殺心呢?

廢帝嫌疑

許攸早年曾經與冀州刺史王芬、沛國周旌等人想要廢帝另立,並且聯絡曹操與之一同起兵。曹操目光如炬,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他們的提議,並且還勸說他們,廢帝乃是不詳之事,若不成功,必有大難,請諸位三思。許攸等人自然沒有聽從曹操的建議,結果呢,也和曹操預想中的一樣,王芬兵敗自殺,許攸逃匿投奔了袁紹。

雖然這件事情過去了很久,但對於現在的曹操,心中難免有所芥蒂,因為現在曹操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天子是他的根本,他也絕對不允許他人染指,這是曹操痙攣。可是許攸曾經提出過廢掉漢靈帝,雖然不是曹操手中的漢獻帝,但這足以讓曹操對他有所芥蒂。


貪而不治

這句話是曹操身邊有名的謀士荀彧提出的,他的出處正是《三國志》中記載荀彧反駁孔融時所說的話語。“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

這段言論非常經典,許攸貪財已經臭名遠揚,連身在敵營的荀彧都有所耳聞,可見許攸還是鉅貪大貪。當然,事情也按照荀彧的劇本在上演,審配以此為由,抓捕了許攸的家屬,直接導致許攸的叛逃。這裡我不得不感嘆一下袁紹的優柔寡斷,他在處理許攸的事情失誤過大,不說直接將許攸斬首,你好歹也要將許攸軟禁下獄吧,可是袁紹呢!不僅沒有嚴懲許攸,還讓他得以逃脫,不得不說官渡之戰,袁紹敗的不冤。



出賣舊主,不敬新主

前文中我們已經提到,袁紹在訓斥許攸之後,許攸感到自己的處境極其不妙,他便選擇投靠了曹操,他雖然為曹操帶來了破袁良計,可他也給自己帶去一個“賣主求榮”的標籤,這在亂世可是一個非常忌諱的事情,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已經被曹操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你許攸能出賣袁紹,難道就不能出賣我曹操嘛?

如果說許攸的賣主求榮是為了幫助曹操,曹操也不好以此為由對他下手,那麼他的不敬曹操就是非常令人頭痛的了。曹操在攻克冀州以後,許攸居功自傲,多次在大庭廣眾之下直呼曹操乳名,曹操還只能一笑置之。如果說這是因為許攸剛剛經歷了人生中非常成功的一次跳槽,有些得意忘形了,我們還能給予理解,可是許攸事後,不僅不加以收斂,反而變本加厲,這就非常愚蠢了。

死不足惜

我曾經專門做過曹操的性格分析,曹操的性格是非常矛盾的,這不僅表現在曹操平時的為人處世之中,還表現在他的思想之中。曹操在睚眥必報的同時還表現出豁達大度,張繡曾經殺了曹操的長子侄子還有他的愛將典韋,可是曹操放過了張繡。還有就是陳琳,他在討賊檄文中痛罵曹操,可是曹操卻開玩笑和陳琳說“你罵我就罵我,為什麼連我祖宗八輩一起罵了”,曹操這份胸襟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學來的,他的氣度也是我所望其項背的。

相比許攸,陳琳罵曹操罵的要更明顯更狠毒,可是曹操卻沒有殺死陳琳,反而對陳琳頗為欣賞,這其中有個關鍵的地方,就是陳琳可以擺正自己的位置。曹操在和陳琳開玩笑時,陳琳回答說“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就表明,不是我陳琳想要罵你,是我不得不為呀,其實我也很無奈的,這無疑是給足了曹操尊敬。

反觀許攸,他成天說“曹阿瞞,若是沒有我許攸,汝等進得了這冀州城乎?”

不得不說,這句話威力是非常巨大的,他不僅得罪了曹操,而且還得罪曹氏集團的廣大將士。我們浴血奮戰,還不如你一個賣主求榮之人!所以這就是許攸死後,沒有人為他抱不平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再看曹操,俗話說,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我曹某人忘履相迎,以顯對先生的尊敬,我不奢望你對我敬而重之,但也應該視我為主,可是你出言不遜,我一笑置之,你還想要怎樣?

所以,曹操在對許攸的的問題時,一直都是採取一種方式“捧殺”。曹操曾經多次當眾肯定許攸的功勞,而且在許攸炫耀之時,曹操還加以附和。不得不說,曹操這一手玩的非常高明,他成功為許攸招黑,使許攸遭到曹氏集團所有人的憎恨,再次將許攸推向了死亡的邊緣。


許攸有些死不足惜,他自詡是曹操的發小,是曹操知己,可是他一直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意識不到昔日與自己偷雞摸狗的發小,已經今非昔比了。在我看來,許攸這麼做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許攸的貪名,他想借曹操為自己揚名,可是他不僅用錯方法,還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真可謂愚蠢至極。


古今注

借用一句,許攸對於官渡以後的曹操來說就是食之無肉棄之有味,加上其實許攸已經很引起曹操的反感,但是應該勉強能忍,至於後面作死被殺,曹操也不會當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