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縣:黎侯城上閱古今

黎城縣:黎侯城上閱古今

黎城縣名出自黃帝時期的古部族九黎,這是山西省境內少見的遠古地名之一。

相傳在黃帝時期,生活在南方的九黎族在其酋長蚩尤的率領下,最早就進入中原地區。還有一種說法是:蚩尤是炎帝的子孫,為九黎之國君。九黎有9個部落,每個部落又有9個氏族,這81個氏族首領即所謂蚩尤81個弟兄。據說蚩尤首先趕走炎帝,又在涿鹿之野與黃帝展開爭奪,結果九黎人戰敗,81個氏族四散逃命,其中有一部分九黎人來到今長治、黎城一帶定居下來,後人便稱此為“黎”。還有大部分九黎人逃到長江流域,形成戰國時的荊楚和今天的苗族。

商湯滅夏建立商王國後,封其族人於黎,建立了黎國。據殷墟卜辭反映,當時的黎國被稱為黎、黎方,從屬於最高領主商王。《左傳》中記述楚國臣子椒舉勸諫楚王時,曾引用過商末黎國的一個故事,說商紂王在黎國舉行田獵,對於參加的諸侯驕橫跋扈,態度暴戾,結果東夷背叛了他。這個典故叫“商紂為黎之搜”。

商末,周人在西部興起,並在周文王的領導下開始完成翦商大業。他們東進的步驟首先是向河東擴張,使虞、芮兩國歸順,然後攻滅黎國,直逼殷都。周文王滅黎國的消息使殷人大為驚恐,當時諍臣相伊倉皇稟報紂王,並直言不諱地指出殷命將終的危急情勢。史官記錄了這一稟報過程,後收入《尚書·商書》中,篇名為“西伯戡黎”。

西周建國後,周武王又封商湯後裔於黎,這就是春秋時的黎侯國。春秋初,赤狄潞子國在今潞城市一帶興起,隨之奪取了黎侯國土。黎侯被迫逃到衛國去避難。流落他鄉的黎侯日夜思念故國,歸心如箭,常常哀嘆“式微式微,胡不歸?”“何多日也”,“何其久也”。這些傷感的句子形成了衛國民歌《式微》和《旄丘》,後來收入《詩經·衛風》中。晉國在討伐潞子國時,歷數酆舒五大罪狀,其中第三條就是“棄仲章而奪黎氏地”,意思是:排擠迫害賢臣仲章,又奪取黎國領土,欺凌弱小國家。公元前594年,晉國大將荀林父滅潞,又把異鄉的黎侯後裔請回來,重建黎侯國。

黎城縣:黎侯城上閱古今

目前我們瞭解到的黎國故城遺址有兩處:一處叫黎亭;一處叫黎侯城。黎亭舊址即今長治縣人民政府駐地韓店,附近有黎侯嶺和黎嶺村。《後漢書·郡國志》:“壺關有黎亭,故黎國”,即指此地。黎亭應是殷商卜辭中的黎國故址,商紂為黎之搜和西伯戡黎的故事都發生在這裡。而黎侯城則在今黎城縣東北10公里的東陽關附近,城址頹垣尤存,為清代黎城八景之一“黎侯古郭”。這裡南鄰潞城,應是春秋時遭赤狄潞氏侵略的黎侯國。又據《路史》及《萬姓統譜》等古籍記載,這座古老的黎侯城還是我國黎姓的發祥地。

西漢至魏晉期間,今黎城縣地只是潞縣的一部分。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上黨人郝溫殺害守將叛亂,後事敗被殺,全家伏誅。九年,魏太武帝拓跋燾親臨上黨,誅殺與之有關的潞縣叛民二千餘戶。同時,他聽信流言,認為上黨大王山(在今長治市郊區東北)有“王氣”,是地方不安定及叛民鋌而走險的誘因,遂下詔在大王山累石為山以厭其不祥,又挖鳳凰山南足以斷其“風水”。十一年,出於對潞縣叛亂的仇視而撤銷潞縣,將所遺百姓集中起來設置刈陵縣,以儆效尤。刈,含義為“殺也”,刈陵縣名有斬殺叛民,以示懲戒的含義,更有斬斷大王山“風脈”,鎮殺其“王氣”的意願。據說後來上黨地區有傳言,高歡曾屯兵大王山,因而創建北齊,唐玄宗曾為潞州別駕,後登皇位,此皆王氣之應驗云云,其荒誕與太原龍城龍脈之說如出一轍。

刈陵縣治在今黎城縣城北5公里處的古縣村,這是黎城縣境內首次置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將刈陵縣地分為兩縣:北部地區為黎城縣;南部地區為潞城縣。唐末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權臣朱溫為避其父朱誠名諱,改黎城縣為“黎亭縣”。五代後唐複名黎城縣。北宋天聖三年(公元1025年),黎城縣治由刈陵故城遷至白馬驛,這就是今天黎城縣的縣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