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腾讯、乐视、爱奇艺四家视频如何在比拼?

优酷、腾讯、乐视、爱奇艺四家视频如何在比拼?

独立视频网站发展的困境主要在于无法获得盈利——要知道,不光是国内的一众视频网站,就连拥有10亿月活跃用户的YouTube也还在继续亏损。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独立存在的视频网站寥寥无几——除了像是A站、B站那样有着特定的文化存在之外(大部分时间,我更愿意将其称之为基于视频的社区),大部分视频网站都是巨头产业链的一部分。

因为这样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最有益的方式——财大气粗的巨头企业可以拥有一个基于视频内容的产业链,以此来提升市值,而视频网站则会受到巨头的庇护,在解决生存问题之后有了更多舞蹈的空间。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看到了目前最火的四大视频网站——优土、腾讯视频、爱奇艺和乐视视频都在不断的通过自制剧、购买大剧、打造IP等等方式进行尝试,用户也得以享受这些百花齐放带来的视频盛宴。

由于这四家视频网站的背后都有巨大的产业链支撑,所以它们之间,既是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又是背后整个生态的比拼。

优酷土豆:卸下包袱再出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网红-电商”这一几乎固定模式的影响,优土有望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优土和淘宝之间完全有足够的空间形成优土打造网红、淘宝提供电商流量的模式。毕竟无论从那个角度,优土都属于阿里的嫡系,只要淘宝一点点的倾斜,就可以让优土获得巨大的收益。

再加上优土本身就在做的智能硬件(路由)、VR、直播、阿里影业的支撑等等,可以说,私有化后的优土终于卸下了脚镣——已经不再像是之前那样,因为要独立承担财报的压力,在各个领域开始大展拳脚。

不过,优土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古永锵的野心,毕竟古永锵可是曾经面试过马云的人。优土其作为阿里的独立子公司,私有化之后第一件事试图回归A股,这样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盈利仍然会是优土最大的问题,这就使得其又会陷入一边需要厉兵秣马的战斗、一边又想上市的“饥饿游戏”。

或许对于优土而言,安心作为阿里的一个战略型的子公司,又何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腾讯视频:“被卖”好几次了

实际上,相比其它几个视频网站,腾讯视频的境遇也算不错了。

而在其自制剧方面,腾讯视频也是有足够大的试错空间。从今年5月份以来,腾讯视频就陆续自5月以来,先后推出《约吧!大明星》《拜托了冰箱2》《你正常吗3》三档自制网综,加上之前的《燃烧吧少年》等,腾讯视频陆续有十几个自制栏目播出。

这么来看,腾讯视频简直就是天生的“高富帅”。

但是,腾讯视频也并不是完全高枕无忧,摆在腾讯视频面前的最大的困扰来自于腾讯本身的“耐心”。一直以来,除了游戏,腾讯几乎在偏运营的业务层面发展都不是太好,像是电商、团购莫不如是,视频作为一个高度依赖运营的产业,腾讯能否长久的保有耐心,是其面对的一大难题——否则也不会有总是“被卖”的传言。

另一个则是腾讯视频本身的危机感,对于一个产品,完全生活在温室中,对其本身的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副作用。YouTube常年亏损,就被很多人视作是没有危机感的表现。

爱奇艺:别人整合它剥离

依靠成功挖角高晓松,《奇葩说》的一战成名,更使其在自制综艺节目上大放异彩。2016年先后推出《奇葩说》第三季、《大学生来了》等热门网络综艺,接下来,《我去上学啦》第二季、《十三亿分贝》、等多题材网络综艺也将会在爱奇艺播出。

虽然从目前来看,爱奇艺的发展足够美妙,但一个潜在的问题是,爱奇艺的后续弹药供给怎么办?

相信对爱奇艺来说,下一步的融资解决输血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乐视视频:现实版的屌丝逆袭

跟上面三家相比,乐视视频算是纯纯粹粹的屌丝。起家的时候既没有强大的后盾,发展起来也是全都靠自己,没有巨头扶持。然而,即便是这样,在激烈的视频网站大战中,乐视视频不仅活过来了,而且有力量跟其它三家抗衡。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乐视视频做对了两件事:

第二,乐视以视频为核心,进行生态构筑,这给其提供了强大的保障。现在,乐视的电视、手机等等终端都是强捆绑乐视视频的,每卖出一部终端,就相当于多增加了一个用户,而且乐视各个产品线之间的相互扶持和协同,让其摆脱了独立视频网站的属性,成为了产业链的一环。

值得关注的是,与其它三家用其它业务培育视频网站不同,乐视几乎所有的业务线都是在乐视视频后面独立发展起来的。

近期热播的像是《好先生》、《翻译官》等热门大剧,均是乐视视频投资出品。而由于直接连通到上游制作,乐视视频最近一年接连推出了像是《芈月传》、《太子妃升职记》等大剧,后续还有《欢乐颂2》、《北京人在纽约》、《孤芳不自赏》这种未播先火的大剧上映。同时,乐视视频也跟像是月关、饶雪漫、等知名作者,以及慈文传媒集团、华策集团、柠萌影业、克顿影视集团等近40家顶级制作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

优酷、腾讯、乐视、爱奇艺四家视频如何在比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