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賣力推介「好風光」,能否讓山西「跳出煤堆」?

官員賣力推介“好風光”,能否讓山西“跳出煤堆”?

提到山西,你會想到什麼?“煤炭。”恐怕這會是很多人的回答。但這次,山西想告訴人們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在一檔名為《人說山西好風光》的電視節目中,山西11個地市的書記或市長陸續登臺,以演講的方式向觀眾推介本地旅遊資源,甫一開播,便獲得極高關注度。在節目中,人們不僅看到了山西的好風光,看到了不一樣的官員形象,更看到,這個省對轉型發展的強烈渴望。

作為國家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因“一煤獨大”的經濟結構已連續2年GDP增速在全國後幾位徘徊。這次,山西能“跳出煤堆”成功突圍嗎?

官员卖力推介“好风光”,能否让山西“跳出煤堆”?

主持人白燕升在《人說山西好風光》錄製現場。

官員們的吆喝

日前,《人說山西好風光》在北京錄製決賽,大同、臨汾、運城三個地市為爭奪2016年山西旅遊發展大會的主辦權進行了角逐,三個地市市委書記悉數登臺。

“每個城市都為這些節目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汗水,大家一定要好好投票!”錄製前,導演一遍遍培訓現場觀眾如何使用投票器。這個競演節目的勝負由場外和場內投票共同決定,參與場內投票的有100名現場觀眾和30位來自媒體、航空及旅遊相關行業的評審。

在聞喜“馬拉鼓車”的雄壯鼓聲中,運城市委書記王宇燕身著紅衣黑裙走到臺前,“527萬河東兒女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熱愛家鄉,如此萬眾一心。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這個參與競演的唯一一位女領導為人們描繪著運城旅遊發展藍圖。

官员卖力推介“好风光”,能否让山西“跳出煤堆”?

6月15日,《人說山西好風光》在北京錄製決賽。運城市委書記王宇燕發表演講。

臨汾市委書記嶽普煜是首次登臺,身著暗色唐裝,顯得樸素親切。當主持人白燕升拿出“洪洞縣裡沒好人”的唱詞故意“為難”時,嶽普煜機智地說:“不要忘記還有一句,‘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白老師,你也是洪洞人啊。”現場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官员卖力推介“好风光”,能否让山西“跳出煤堆”?

6月15日,《人說山西好風光》在北京錄製決賽。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發表演講。

官員們給予這個節目超乎尋常的重視。決賽錄製之前,嶽普煜反覆排練,細緻到手勢、表情;王宇燕說,自己這幾天每天凌晨2點後入睡,一直關注著網絡投票。

“實際上大家並不是奔著主辦權去的,是奔著怎麼把城市宣傳好。”山西電視臺臺長郭健這樣認為。

不僅是官員們賣力吆喝,各地市群眾的熱情也被調動了起來。“什麼是愛家鄉,現在有了實實在在的體會。”山西衛視頻道總監陶億笑說,剛開始投票還有行政指令成分,到後來都變成了自發行為。目前,已有上千萬人參與場外投票。

官员卖力推介“好风光”,能否让山西“跳出煤堆”?

6月15日,《人說山西好風光》在北京錄製決賽。臨汾市委書記嶽普煜(左二)、臨汾市副市長王振宇(左一)攜機器人導遊和臨汾市吉祥物推介臨汾旅遊。

轉型的渴望

一個節目、一場比賽,為何地市主政者要親自登臺,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

在後臺,一位來自大同的化妝師拜託大家投大同一票,“有那麼重要嗎?”有人不解。這個20多歲的姑娘若有所思地說:“嗯,我們大同真的應該發展旅遊了!”

這句話說出了很多山西人的心聲。

山西是全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用煤炭溫暖了全國人民”,自己卻陷入了“資源詛咒”。

官员卖力推介“好风光”,能否让山西“跳出煤堆”?

山西產業結構一煤獨大,既走不快,又走不穩,有時能跳一下,但是難以持久。

——山西省委書記 王儒林

事實上,早在多年之前,山西就提出要轉型發展,要“像挖煤一樣挖文化”。然而,由於煤炭形勢較好,轉型成為一句空談。目前面臨的現實是,煤炭黃金十年遠去,去年山西GDP增速排名全國倒數第二。

山西轉型突圍的共識從未如此強烈。

轉到哪裡去?2014年12月7日,主政山西不到半年的王儒林提出,破解山西“一煤獨大”的問題,首先要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之後,文化旅遊產業被確定為“七大非煤產業”之首。

而這次的《人說山西好風光》節目被認為是山西轉型旅遊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官员卖力推介“好风光”,能否让山西“跳出煤堆”?

4月4日,第二十六屆洪洞大槐樹文化節尋根祭祖大典在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尋根祭祖園舉行。新華社發

文化旅遊是山西再次崛起的一個機會,我們一定要抓住!這次的競演也是統一思想的過程,我們就是要向全省、全國人民表達這個決心。

——臨汾市副市長 王振宇

來大同不到一年的張吉福也明白髮展旅遊對於大同的意義。“旅遊對GDP貢獻有限,但對富民效果非常明顯。”“旅遊是大同跳出煤堆的重要推動力!”

真真切切的渴望還表現在普通民眾中。呂桂明是壺口瀑布的一名農民攝影師。2004年,他賣掉了4畝蘋果園,不種地了,然後買了一臺相機為遊客拍照。現在,加上妻子賣旅遊紀念品的收入,他家一年收入10萬元左右。“大力發展旅遊,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好!”

官员卖力推介“好风光”,能否让山西“跳出煤堆”?

被煤炭掩蓋的文化

“你知道山西的哪些景點?”“不知道。”“五臺山也不知道?”“五臺山是山西的啊!”一位觀眾在被問到對山西的認知時一臉茫然,只知道那個地方和他的東北老家一樣,煤炭很多。

“其實山西不僅有煤炭,多年畸形產業發展給人留下太深印象,甚至連燦爛的文化都沒人去關注。”在決賽中擔任嘉賓的原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杜一力一語中的。

山西表裡山河,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保留了大量珍貴遺存。山西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舊石器文化遺址、古建築、古戲臺,數量均居全國第一。中國現存最古老戲臺、最古老木塔、最高古磚塔、最古老道廟、最古老民居……均保留在山西。

官员卖力推介“好风光”,能否让山西“跳出煤堆”?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來到山西,在五臺山深處發現了一座清幽巍峨的古寺。“那高大的殿門頓時就給我們打開了……在一個很大的平臺上,有一尊菩薩的坐像,它的侍者們環它而立,有如一座仙林。”這便是佛光寺,梁思成稱其為“中國第一國寶”,它的發現打破了日本學者“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木結構建築”的斷言。

山西還是中國戲曲的故鄉、民歌的海洋,晉南有根祖文化,晉中有晉商文化,晉北有邊塞文化,希望人們對山西有更全面的認識。

——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王立群

“人們此前也許不曾想到,山西好風光背後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如此驚心動魄。”有人這樣說。

官员卖力推介“好风光”,能否让山西“跳出煤堆”?

導演王潮歌在山西製作了《又見平遙》和《又見五臺山》,但在參與錄製節目後,她仍說:“我對山西的認識淺薄了。”

近年來,山西大力發展旅遊文化,連續兩年專列3500萬元用於鄉村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補助,高鐵、機場、高速公路、旅遊專列等旅遊交通設施明顯改善。

山西經濟艱難前行,旅遊業發展卻逆勢而上。去年,山西旅遊總收入3447.5億元,同比增長21.11%。

“山西旅遊對全國旅遊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杜一力認為,如果山西、河南、陝西這些文物大省旅遊能夠整體提升,那就是一個新的厚重文化版圖的出現,對中國整個旅遊產業的發展是件好事。

官员卖力推介“好风光”,能否让山西“跳出煤堆”?

2012年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山西旅遊推介展示臺。新華社發

節目之外的期待

正如白燕升在節目現場所說,《人說山西好風光》火了。官員在節目中的表現讓很多人對山西旅遊充滿了期待,但人們更關心的是,他們對旅遊、對轉型發展的重視是否能真正從嘴上落實到行動上?

山西現在還不是旅遊強省,在基礎設施、服務質量、新業態建設上還有薄弱環節,這也是全國普遍現象。宣傳只是一個開頭,先讓遊客進來啟動市場,進而倒逼提升。

——原國家旅遊局副局長 杜一力

不可否認,山西旅遊發展的市場秩序、服務質量與遊客的新期望還有較大差距,多樣化市場需求與旅遊產品供給之間的矛盾仍然突出,旅遊龍頭企業缺乏、人才匱乏、經營管理體制機制障礙等問題依然存在。

官员卖力推介“好风光”,能否让山西“跳出煤堆”?

去年,五臺山景區因“旅遊環境雜亂、服務管理缺失”被國家旅遊局警告處分;今年4月以來,國家文物局又連續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平遙古城違法建設問題。

我們工作中的不足還比比皆是,特別是還發生了令人痛心的五臺山景區被媒體曝光的情形。要把批評當動力,實現旅遊的振興。

——忻州市市長 鄭連生

對於文化厚重地區開發旅遊,王立群有自己的擔憂:“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屬於中華民族世世代代,一定要堅持保護第一、適度開發。如果主政者只想著掙錢,還不如不開發呢。”

決賽中,一些地市主政者也提出促進旅遊發展的措施,大同要拿出1億元設立旅遊發展獎勵資金。運城則要打造以“古中國”為標識的國際旅遊目的地,每年投入超億元的旅遊推介資金和3億元的旅遊專項發展資金,全方位推進旅遊體制改革。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身處呂梁、太行兩山之間的山西多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緩慢,既是“一煤獨大”的結果,更是改革創新不足的結果。如今深陷谷底,山西意識到,唯有創新,才能突圍。© 新華社全媒報道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