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秸稈重生丨136個生物質供熱項目獲批,從發電向熱電聯產轉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1月30日,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聯盟在北京召開全國“百個城鎮”生物質熱電聯產示範項目實施啟動新聞發佈會,會議透露國家能源局已於近日下發《關於開展“百個城鎮”生物質熱電聯產縣域清潔供熱示範項目建設的通知》。

按照國家能源政策,生物質能利用方式由單純發電向熱電聯產和供熱方向轉變,本次示範項目是生物質發電行業向熱電聯產轉變的開始。

根據國家能源局批覆,示範項目共136個,涉及20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裝機容量380萬千瓦,年消耗農林廢棄物和城鎮生活垃圾約3600萬噸。

其中,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126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熱電聯產項目8個、沼氣熱電聯產項目2個。新建項目119個,技術改造項目17個。總投資約406億元。

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李林芝認為,我國能源需求是缺熱而不缺電。對於生物質能而言,尋求產業升級,向熱電聯產和供熱方向轉變勢在必行,因此這批示範項目的建設工作顯得尤為必要。根據《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發改能源[2017]2100號》,到2019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要達到50%,替代散燒煤7400萬噸,而目前北方地區的清潔取暖率不足20%。生物質發電企業應該向生物質熱電聯產方向轉變,為清潔供熱尤其是北方地區縣域清潔供暖出一份力。

國家發改革能源所前所長周鳳起介紹,截止2016年,我國生物質發電項目裝機容量1224.8萬千瓦,年發電量634.1億千瓦時,已經相當於2/3個三峽電站,截至2016年底,生物質能清潔供暖主要包括達到相應環保排放要求的生物質熱電聯產、生物質鍋爐供熱等,我國北方地區生物質能清潔供暖面積約2億平方米。

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張大勇介紹,近期國家十部委下發《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於促進生物質能供熱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2123號),《關於開展“百個城鎮”生物質熱電聯產縣域清潔供熱示範項目建設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18]8號)。這幾項文件的出臺,標誌著我國以發電為主的生物質能利用方式將發生重大轉變,生物質熱電聯產是生物質能利用的必然趨勢,生物質能清潔供熱是當前和未來生物質能發展的主要方向,將是未來替代縣域燃煤,特別是替代農村散煤的重要抓手。

按照要求,“百個城鎮”生物質熱電聯產縣域清潔供熱示範項目力爭2018年底前建成(或完成技改),為河北省廣宗縣等70個縣城、河北省寬城縣龍鬚門鎮等63個鄉鎮提供民用清潔供暖,供暖面積約9000萬平米,惠及縣城及鄉鎮居民約400萬人;為76箇中小工業園區提供清潔熱力,合計約6900萬吉焦。示範項目供熱部分每年替代散煤約660萬噸,區域內相應規模的燃煤供熱設施關停。相當於每年節約天然氣約40億立方米。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