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1月30日,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在北京召开全国“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示范项目实施启动新闻发布会,会议透露国家能源局已于近日下发《关于开展“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

按照国家能源政策,生物质能利用方式由单纯发电向热电联产和供热方向转变,本次示范项目是生物质发电行业向热电联产转变的开始。

根据国家能源局批复,示范项目共136个,涉及20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装机容量380万千瓦,年消耗农林废弃物和城镇生活垃圾约3600万吨。

其中,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126个、城镇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8个、沼气热电联产项目2个。新建项目119个,技术改造项目17个。总投资约406亿元。

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李林芝认为,我国能源需求是缺热而不缺电。对于生物质能而言,寻求产业升级,向热电联产和供热方向转变势在必行,因此这批示范项目的建设工作显得尤为必要。根据《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发改能源[2017]2100号》,到2019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50%,替代散烧煤7400万吨,而目前北方地区的清洁取暖率不足20%。生物质发电企业应该向生物质热电联产方向转变,为清洁供热尤其是北方地区县域清洁供暖出一份力。

国家发改革能源所前所长周凤起介绍,截止2016年,我国生物质发电项目装机容量1224.8万千瓦,年发电量634.1亿千瓦时,已经相当于2/3个三峡电站,截至2016年底,生物质能清洁供暖主要包括达到相应环保排放要求的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锅炉供热等,我国北方地区生物质能清洁供暖面积约2亿平方米。

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张大勇介绍,近期国家十部委下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2123号),《关于开展“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8]8号)。这几项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以发电为主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生物质热电联产是生物质能利用的必然趋势,生物质能清洁供热是当前和未来生物质能发展的主要方向,将是未来替代县域燃煤,特别是替代农村散煤的重要抓手。

按照要求,“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力争2018年底前建成(或完成技改),为河北省广宗县等70个县城、河北省宽城县龙须门镇等63个乡镇提供民用清洁供暖,供暖面积约9000万平米,惠及县城及乡镇居民约400万人;为76个中小工业园区提供清洁热力,合计约6900万吉焦。示范项目供热部分每年替代散煤约660万吨,区域内相应规模的燃煤供热设施关停。相当于每年节约天然气约40亿立方米。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农林秸秆重生丨136个生物质供热项目获批,从发电向热电联产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