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有草的野河塘釣魚這個技巧可以讓我們重新了解野釣

如何在有草的野河塘釣魚這個技巧可以讓我們重新瞭解野釣

關注主頁微我們一起交流最新釣魚技巧餌料交流

初夏時節,江河、池塘、水庫、湖泊中的水草已經長得相當茂盛了,這時正是釣魚選擇有水草的釣位的好時機。怎樣釣有水草的野河池塘,釣什麼樣的草?'密中找疏,疏中選密'的老套套都說得耳朵能聽出繭子了,可我偏偏愛在水草密集處下鉤,這是有原因的。

往年的初夏,我都是在水庫釣魚,那裡不論水草多少我都是釣汊子、釣庫彎。因為水庫的水位起伏很大,水底乾硬、水質清瘦,水草本來就少,只要有草,那真是有點陽光就燦爛,在此下鉤收穫肯定不錯。釣密草(其實是水草很稀少水體的密草)時獲魚多,這樣的認識讓我年年暮春和初夏垂釣都有不錯的收穫。

去年,我到大河的河套和北湖邊的十里渠垂釣,釣密草的經驗在讓我有了意外的大收穫的同時,也有了意外的大損失。真可謂成也水草,敗也水草。

先說在大河釣魚。我從四月中旬,一直釣到五月上旬,大河漲大水才收起了釣竿。因為河水並未流動,河裡的水草長了不少。那段時間,我每次都把釣點定在水草的中間,所以經常掛住鉤子。最初鉤子掛底後,我還是小心奕奕地拉線,水草居然不堪一擊,很容易地就拉動了。當時我沒想到,那是因為水草是生長在沙質水底,即使掛住了也很鬆的,硬往上扯就是。慢慢地膽子大了,又仗著是嶄新的光威寒月竿,也是為了抓緊時間多釣點魚,再後來鉤子不論在哪兒,掛住什麼草後,我都是直接硬扯的。這樣的野蠻操作方式為我提高了速度和釣獲,但是也讓我有了一個錯覺:我以為我的竿和線是“堅不可摧”的。這樣一個錯覺讓我在一個新的釣點吃盡了苦頭。

新釣點是在本地的十里渠。渠里長有不少的金魚草、蘆葦和一種不知道名字的長著長根的水草。由於水在不停地流,長長的水草還在不停地隨之翩躚起舞,所以釣草很不方便。可我還是十分迷戀於釣草窩的好處,非要釣草不可。

水草中的魚情果然不錯,我在千挑萬選之後,找到兩片密集的、流動著的水草縫隙,只要鉤子能夠通過中間的那條時有時無的窄縫下到水底,不一會兒準能有一條大鯽魚或者是一條不小的黃顙魚上鉤。

掛鉤了,儘管是意料中的事,可我還是沒有想到,此草非彼草也:河裡的水草是生長在沙質水底的,掛的不緊,硬往上扯就是,可這裡的水草卻大不相同。當時,我真是有點得意忘形了,又有先在大河垂釣的'經驗',所以掛草後同樣是如法炮製,硬往上扯,一個上午硬扯了不知道多少次(人說釣魚人個個脾氣好,是慢性子,我看未必。起碼在掛草以後我是耐不住性子的,當時非要硬拉出來不可)。那一上午不過釣了三四斤魚,因為是野釣,就算是很不錯了。所以釣的時候還挺高興的。可是收竿時麻煩就來了,我無論經怎樣蹾,兩處卡節再也弄不下去了。拿回家後用盡渾身解數(當時的),終於好不情願地親自把卡了兩處的“愛將”給“斬”(擰斷)成了三截。過去我說釣魚是“破敵一千自傷八百”,現在倒好,是“破敵一千自傷一萬”了。心疼自不必說,關鍵是後來的反思。在事情過去一年之後,我對釣水草再也不敢那樣過於痴情,而且對處理斷竿的經驗又豐富了不少,這才有瞭如下可以稱作經驗的東西。

如何在有草的野河塘釣魚這個技巧可以讓我們重新瞭解野釣

關注主頁微我們一起交流最新釣魚技巧餌料交流

1、在過密的水草中,有條件的話,提前下水人工做窩不失為最佳選擇。在本地的羅集鎮,有一位姓呂的老先生。他曾是“××地區反共救國遊擊縱隊司令”,解放後他的特務案件很快就被破獲,改造了大半輩子。出來後因無兒無女,就靠釣魚為生。他釣草窩的經驗就是提前下誘餌做窩:提前一夜弄來斤把蝦子,入鍋輕輕炒了,擇一部分做釣餌,別的提前一夜,混到泥巴里,下到事先選好的密草縫中。然後用手拔去一些水草,整理出一個窩子,第二天起個大早直接去釣。

2、釣草窩必須要長竿短線才行,而且必須是單鉤,最好是用短腦線,以減少鉤子的搖擺和晃盪,掛著旁邊的水草。釣這樣的地方我過去一直是用臺釣法的,在掛過不知多少次鉤之後才學乖了,釣密草縫隙不再強行用臺釣法。

3、鉤子掛底,千萬不能持竿硬行往上拉,萬一不行只能拉線,先保住魚竿再說。

4、萬一魚竿被拉得縮不進去了,千萬不能急著弄出來。對付魚竿卡節特別緊時的辦法,應該是綜合運用:先用機油或煤油在卡節處滴上幾滴,潤一段時間(一天以上),試著把大頭朝下象擲標槍一樣,把卡了的兩節取出來和硬的地面垂直了用力往下甩(蹾)。如果不能取出來,可以把卡節處再放到火力均勻的煤爐上烤一烤(用手保護,以手能承受為度),然後乘熱再向下甩(蹾)。千萬不要在火力不均勻的火上烤,比如臘燭火、打火機火,我在那上面烤壞了好幾根竿子,這可是前車之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