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在太行山、太嶽山、中條山三山環抱的中間地帶,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被稱之為"上黨"。古人云:"上黨者,與天為黨也"。長治市郊區就位於上黨盆地的東緣,東西北三面環繞長治市區。

長治市郊區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這裡可以領略厚重的人文歷史。壁頭村新石器文化遺址,人類星火初然;炎帝神農氏曾在百穀山(老頂山),嘗百草,興稼穡。潞州二賢莊單雄信兄弟結好漢,舉義旗。 "三垂岡夾寨之戰"名流青史。梁家莊觀音堂懸塑藝術明珠燦爛。中村——潞商申家二十四院啟潞商先河。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老頂山

在長治城東北5公里處,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這就是百穀山,俗稱老頂山。此山方圓4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0%,從北向南由五個山峰組成,所以又叫五頂山。這五個山峰依次叫老頂、南頂、玉皇頂、奶奶頂、新頂。1993年被劃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相傳中華民族的先祖炎帝(神農氏)曾在這裡“嘗百草,制耒耜,教民耕種,始興稼穡”,實現了人類從遊牧到定居,由漁獵到農業的重大轉折。《太平寰宇記》載:“百穀山與太行、王屋皆連,風洞泉谷,崖壑幽邃,最稱佳境,昔神農嘗百草得五穀於此,因名山建廟。”老頂山景區主要景點就是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位於長治市區東北部,距市區3公里,東與壺關、平順二縣相鄰,北與潞城市相接,方圓40多平方公里分為4個景區,44處景點,一 是動物養殖觀賞區;二是林業科研考察區;三是老頂山風景遊覽區;四是神農峰名勝遊覽區。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老頂山炎帝像

老頂山炎帝像是一座大型銅像,它是長治市的標誌,也是全省乃至全國著名的雕塑之一。該炎帝像座落在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中海拔一千多米的老頂山半山腰山上,俯瞰著整個長治市。高39米,是亞洲最高的炎帝銅像。炎帝莊嚴肅穆、手捧五穀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是長治人民熱情接納和寬闊胸懷的象徵。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基座上的炎帝銅像為全身站立像,披髮、赤臂,上身著獸皮,下身以樹葉相遮,微微抬起的雙手捧著一捆穀穗,其面部神態莊嚴肅穆,氣度非凡,是以一個神化了的人的形象設計,塑像雕飾雋美、線條均勻、光潔如玉、熠熠閃爍。

炎帝像雄踞百穀山巔,背靠群山,目視遠方,雍容端莊,栩栩如生,堪稱銅型藝術中的瑰寶。

高大的身軀、莊重的面孔、寬廣的胸膛、強壯的臂膀、有力的巨手、金黃的穗谷,無不顯示出先祖的偉大風貌和聰穎睿智,突出體現了對先祖的崇拜和敬仰。

銅像面向著長治市區的方向,彷彿中國的祖先炎帝仍在關切地注視著他的子孫後代。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始祖百草堂

“始祖百草堂”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東部老頂山(原名百穀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區內,建有28個主要景點,分為祭祀朝聖區、生態養生區、休閒度假區三個區域,距長治市中心五公里。佔地總面積33萬平方米。始祖百草堂,國內首創、獨樹一幟。創出了“上下五千年,中華第一堂”、“華夏兩千年,中華第一殿”、“綠色生態養生園,中華養生第一園”三大業績。炎帝神農氏、生常羊、長姜水、葬長沙,活動在太行山。始祖百草堂是他“始嘗百草,始有醫藥”的地方。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二賢莊

二賢莊位於山西省長治市郊區堠北莊鎮湛上、暴馬、蔣村三村之間的高崗上。是隋末唐初瓦崗農民起義軍重要領袖單雄信及單雄忠的故居。單氏雙雄行俠仗義,嫉惡如仇,深得百姓擁戴,遂被敬謂二賢,住所改名二賢莊。相傳山東好漢秦瓊賣馬、養病,李密落荒避難的故事發生於此。這裡是孕育產生《說唐》 、《隋唐演義》等歷史文學名著的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古今前來遊覽觀光者絡繹不絕。二賢莊,在文學作品中和當地一些老人中都有“八里二賢莊”的叫法,此叫法據尚進才講,是因為二賢莊位於古潞州府治西門外八里(隋制,1里約等於今0.5華里)的地方。而這個距離,和今天的上黨門距二賢莊的距離(約4華里)也是一致的。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觀音堂

觀音堂位於長治市區西北郊7.5公里處的小常鄉梁家莊村東。創建於明萬曆十年,至今完好。堂座東向西,堂內古柏參天,殿堂玲瓏。現存建築有天王殿三楹(懸山式),南北配殿、觀音殿、鐘鼓樓等。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建築以明萬曆十年所建大殿為最早。正東面為觀音殿:殿前身簷築捲棚式廂房,吊垂蓮花柱,隔扇四葉,鏤刻有六斜欞花圖案;殿內塑像滿布,或設在壇上,或懸於空中,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像局中,寶蓋花頂纖巧細密;周圍十八羅漢環繞,兩側雕有二十四諸天,神態各異,顧盼如生,上部十二圓覺菩薩,分別駕麒麟、獅、象等獸,前面還有四大天王、護法金剛、帝釋、供養人等,共計700餘尊,個個神態各異、顧盼如生。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申家二十四院

座落在區境北部的潞商申家二十四院,是現有稀少的完整反映明末清初潞商原生態活動的古村落,具有極高的研究開發價值。據明史記載,當年“澤潞豪商大賈甲天下,非數十萬不稱富”。二十四院的發現,為潞商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鮮活的實證。這些悠久的歷史文化,成為長治市郊區開發特色人文旅遊的寶貴資源。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崇教寺

崇教寺坐落在郊區馬廠鎮故驛村東北,坐北朝南,南北長54米、東西寬31米,佔地面積1674平方米。據寺內碑文記載,崇教寺原名淋山朝漳禪院,北宋太平興國九年(公元984年),宋太宗趙匡義賜額改為崇教禪院。此後,明、清兩代陸續有修葺。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崇教寺為一進院落佈局,中軸線上現存山門、正殿,正殿兩側存耳殿。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簷硬山頂,屋頂灰色筒板瓦鋪蓋,琉璃脊飾。寺內存宋代太平興國九年(公元984年)賜額碑一通和清代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的"吉義村崇教寺重修殿宇碑記"碑一通。

1960年,崇教寺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晉級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見,崇教寺雖然規模不大,卻身價不凡——這是因為面寬僅三間、看起來並不起眼的大殿卻是宋、金遺構。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漳澤水庫

濁漳河南源出自發鳩山。山是精衛銜石木以填東海之地,河是富饒的上黨盆地衝擊形成之源,也是上黨文明之源。奔騰千里的濁漳河以不可阻擋之勢衝入上黨盆地。上世紀50年代末,在盆地之西北處,一條蛟龍橫空出世,橫臥河道,橫鎖兩岸,終結了千百年來漳河洪水氾濫的歷史。這就是山西水面最大的平原水庫——漳澤水庫。50多年來,這一湖碧水如同一顆璀璨明珠,鑲嵌於上黨懷抱之中,為長治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水支撐。

有了這一湖碧水,四方遊客可以遠離城市喧囂,在漳澤湖迴歸自然,享受野趣,品味田園風光,體驗生態文明,感受一種超凡脫俗的休閒之旅。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八路軍總部辦事處故縣舊址

長治市郊區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朱德、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鬥和生活過的地方。郊區的故縣、中村曾是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朱德總司令在中村東部的龍泉山寫下了“從來燕趙多豪傑,驅逐倭兒共一樽”的名句。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抗大一分校從陝北遷至晉東南後,在故縣村舉行了開學典禮,並在此辦學長達半年多時間。劉伯承、鄧小平在郊區的黃碾、故縣等地運籌帷幄,指揮了著名的上黨戰役,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序幕。這些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文化,為郊區開發紅色旅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山旅長治,第二站,郊區——詩意山水,畫境郊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