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武縣亭口鎮四大產業板塊 共築脫貧夢想

近年來,長武縣亭口鎮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長遠之計,牢記產業發展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把培育特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積極圍繞長武縣“3+N”產業脫貧格局,探索“三變”改革新模式,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制定了各村產業發展規劃和貧困戶幫扶計劃,形成了以肉驢養殖、蘋果種植、光伏發電、獺兔養殖等扶貧產業鏈條,走出了一條“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的脫貧致富新路子。

龍頭企業建基地,種下脫貧“搖錢樹”

咸陽市長武縣亭口鎮按照“建設基地、培育龍頭、擴大規模、輻射帶動”的思路,充分發揮陝西鑫響驢業有限公司、陝西長凌農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示範帶動作用,積極構建脫貧產業體系,紮實推進脫貧產業發展。

長武縣亭口鎮四大產業板塊 共築脫貧夢想

在二廠村建成了集毛驢養殖、繁育、驢肉加工、光伏發電、農業觀光為一體的毛驢扶貧循環產業園,產業園共有驢棚14座(其中育種大棚3座),蔬菜大棚55座,利用驢棚棚頂建成了總裝機容量736KW的光伏發電系統。通過“村上拿地塊、企業出驢苗、政府建設施、合作社養驢子、貧困戶數票子”的模式,帶動1200多戶貧困戶、殘疾人戶均增收1289元。在宇家山村引進了陝西彩麓農業有限公司,規劃建設一處集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為一體的生態觀光體驗產業園。目前,已建成36個春秋大棚,主要種植有機蔬菜、玫瑰香葡萄等,帶動45戶貧困戶年分紅500到2350元。

光伏產業見實效,打開脫貧新路徑

2016年以來,亭口鎮把光伏發電產業作為產業扶貧重要舉措之一,按照“黨支部+貧困戶+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等多種模式,利用四荒地、邊角地、幸福院屋頂等閒置土地,大力發展光伏產業。

長武縣亭口鎮四大產業板塊 共築脫貧夢想

目前,全鎮累計投資1323.56萬元,建成總裝機容量1692.38KW光伏發電系統,實現了27個村光伏發電產業全覆蓋、113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13個貧困村建成了66KW以上的光伏產業園,貧困戶尤其是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光伏發電產業戶均增收1000元。隨著光伏發電產業緊鑼密鼓地全面推進,越來越多貧困群眾將享受到“陽光下的脫貧”,實現穩定長期受益,在帶動貧困群眾脫貧的同時,極大地推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

“三變”改革顯活力,傳統產業煥新機

亭口鎮立足“中國蘋果之鄉”的品牌優勢和已經形成產業化運營的蘋果資源優勢,先後吸引陝西萬富果業有限公司、長凌果業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以樊羅村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6個村,流轉土地7000多畝,採用有機蘋果栽植標準,實現了土、肥、水、果智能化管理,建成集生產、加工、儲存、營銷、採摘、觀光旅遊為一體的萬畝蘋果產業示範園區,帶動貧困戶115戶、周邊群眾4000多人實現“租金”“股金”“薪金”收益,把園區建設和貧困戶增收有機結合起來,成為助推抱團脫貧新路徑、新引擎。

“一村一品”樹品牌,多點開花促脫貧

因地制宜科學制定規劃,選準、選好產業項目,才能徹底改善貧困村基礎條件,培育長效增收產業,從根本上解決貧困戶增收、加快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亭口鎮堅持以貧困村精準脫貧摘帽、貧困戶精準脫貧為目標,創新推行“3+N”產業扶貧思路,積極探索出“黨支部+合作社+協會+貧困戶” “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 “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等產業扶貧新模式,建成了冢豐村核桃加工廠、亭北村陽光獺兔養殖專業合作社、坷堖村老郭家柿餅加工廠、山莊村永利豐養羊合作社、馮家村昌盛養殖專業合作社、冉店村天酬全蠍養殖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了貧困戶幫扶產業全覆蓋,實現了“一村一品”樹品牌、出亮點,產業扶貧取得了新成效。

隨著一個個龍頭企業的引進、落地、壯大,一項項扶貧產業的培育、實施、運行,長武縣亭口鎮的扶貧產業發展實現了從零星佈局到“遍地開花”。如今,在亭口脫貧的路上,正是產業之花遍開沃野,花香四溢。下一步,將繼續立足鎮情,做大做強扶貧產業,為全面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年底實現脫貧摘帽奠定良好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