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之长很重要,作为父母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就表现出了出众的才智。一天,莫泊桑跟着舅父去拜访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

心高气傲的莫泊桑问福楼拜究竟会些什么?

福楼拜反问莫泊桑,“你会些什么”

莫泊桑得意地说,“我什么都会,只要你知道的,我都会”

福楼拜说,“那好,你就先跟我说说你每天的学习情况吧。”

莫泊桑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琴,下午则用一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三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鹅,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

说完后,莫泊桑反问道,“福楼拜先生,您每天的工作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福楼拜说,“我每天上午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

莫泊桑不解地问,“难道您就不会别的了吗?”

福楼拜没有回答,而是接着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些事情你做得特别好的?”

莫泊桑回答不上来,于是他问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

福楼拜说:“写作”


21世纪的我们生活节奏快,身边形形色色的新事物吸引着我们,使我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情。

小孩子也是一样,或许孩子今天喜欢画画,明天喜欢舞蹈,后天喜欢跆拳道,如此多的兴趣爱好,作为父母的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正确引导?

一技之长很重要,作为父母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特长是兴趣的敲门砖

自从“斜杠青年”一词进入大众视野,受到了很多人追捧。但人们往往忽略一件事:只有成功者才会被人们注意到,而所有被注意到的人,都很出色

这往往造成了一种假象:所有的斜杠青年都成功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走这条路的人有千千万,大部分人都折戟沉沙在途中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10000小时定律所讲的也是在人在注意力完全集中的条件下,做某事保持10000小时才能看到收获。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2、3岁就开始,就给他们报各种兴趣班,语言班,舞蹈班,书法班……现在又多了一个编程班。

这样不仅不能做到让孩子多才多艺,反而孩子会因为压力太多,对很多东西都失去了兴趣,导致他们只是麻木的上课,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在这样的的情况下,很难把某个兴趣培养成特长。

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有探索的东西。”

一技之长很重要,作为父母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努力比兴趣更重要

如果把成功比作是一扇紧闭的大门,兴趣是我们想要打开大门的好奇心,而努力则是打开大门的钥匙。

很多90后戏称自己是佛系青年。所谓的佛系青年,就是指那些对什么事都采用随遇而安的心态,学习上不求上进,工作中也得过且过,看似看透一切,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逃避。

佛家有句话,“拿得起,放得下”

只有曾经真正努力过后,才能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

很多兴趣之所以不能称之为特长,就是因为没有经历过努力的洗礼。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技术门槛,达到很多人达不到的高度,才能称之为特长。

周杰伦,4岁开始学习音乐。高中毕业后,他两次报考台北大学音乐系都没有被录取。但最终凭借对音乐的热爱和在音乐上的刻苦,使其成为华语男歌手中的佼佼者。

俞敏洪,新东方学校的创始人。他曾说过,“一个人一天背10个句子,一年就是3650个句子,那么这个人就是全球英语顶级水平,英语成功的最终法则就是讲一句背到滚瓜烂熟,并坚持下去。”

学英语是这样,学习其他内容也是这样。

每个孩子必须要有一个特长,这个特长能够使其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并从中不断获取自信,成就自己的人生。

一技之长很重要,作为父母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家庭氛围很重要

天才之所以称为天才,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以莫扎特为例,有人说他是天才,毕竟能在音乐上有如此造诣的人寥寥可数。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莫扎特出身宫廷乐师家庭,据史料记载,他4岁开始学习钢琴并开始作曲。事实上比这还要早。

家里有小孩的父母都知道,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很容易耳濡目染。尤其是孩子在3岁之前,学习能力非常强

看《爸爸去哪儿》你会发现,家长可以用双语沟通的孩子,大多数也会双语。家长只会汉语的孩子,英语也不是很好

明星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可以让孩子享受到最好的学习,但明星孩子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是孩子的父母!

孩子提前进入怎样的氛围,跟父母所构建的家庭氛围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父母喜欢音乐,孩子也能唱得可以;父母喜欢看书,孩子的阅读量也不会太少。

当然如果父母喜欢打麻将的话,孩子也会经常出现在牌桌上。

想拥有一个表现很出色的孩子,必须要先成为一个很出色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